为什么长庆油田的总部在西安?长庆油田为什么要从庆阳搬出_庆阳_油田_长庆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长庆 庆阳 油田 长庆

本文目录

  • 为什么长庆油田的总部在西安
  • 长庆油田为什么要从庆阳搬出
  • 中石油长庆油田该不该去
  • 大庆油田因为大庆油田成立了大庆市,为什么庆阳有长庆油田但是没有成为长庆市
  • 如果长庆油田总部再搬回庆阳,对石油开发和老区发展是不是会更好

为什么长庆油田的总部在西安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而且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石油更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正因如此,世界上多次战争就是因石油而起。

中国的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在甘肃西北部发现了玉门油田,从此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期,整个抗战期间,玉门油田共产油25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9年9月25日,当时的玉门油矿解放。尽管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但是解放前夕,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仍然及其薄弱。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2年底,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被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并且成为新中国第一大油田。

为了振兴民族石油工业,从1953年到1957年,国家对玉门油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迅速成长壮大为一座集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制造、油田工程建设、石油科技、教育等为一体,门类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现代石油工业基地。1957年12月,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

玉门石油工业基地

1958年以后,位于西北地区的陕甘宁盆地一直是石油工业门的主要勘探地区,并陆续发现了一批含油气的构造。到了1969年12月,为了加强陇东地区石油勘探,成立了以玉门石油管理局为主的陕甘宁石油勘探会战筹备组。

陕甘宁石油会战

1970年8月,位于陇东地区庆阳马岭的庆3井第一个喷出了工业流油,相继又有一批井喷出工业流油,当时日产能达到30万吨。为了便于跨省区组织会战,当时的燃料化学工业部向中央提出让兰州军区出面组织陕甘宁地区的石油会战。

中央批准后,成立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部就设立在庆阳地区宁县一个叫长庆桥的小镇,长庆油田的名称也是因此而来。后来指挥部迁至庆阳地区庆阳县(今庆城县)北关。

指挥部成立后,相继组织石油企业职工、军队复转军人、军队干部、地方干部共5.24万人投入会战。经过5年的大力会战,战果颇丰,不仅开发了马岭、红井子等油田,还扩大了南部侏罗系含油范围,初步搞清了南部中生界天然气储量。

马岭,长庆从这里走向辉煌

1983年,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长庆石油勘探局。随着长庆油田的发展,勘探总面积达到了37万平方公里,成为内陆第一大油气田。为了保证生产,长庆油田的职工人数达到了7万余人。保障这些工人及其家属的吃穿用度等生活问题,成了长庆油田要面临解决的重大问题。

长庆油田大会战

其实为了保障石油工人的生活用度,庆阳人民也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从1969年到1993年,庆阳老百姓自己吃高粱面、玉米面等粗粮,吃糠咽菜,把嘴里省下来的精细粮食供给给长庆的石油工人,优先保证油田职工家属的生活。

庆阳地区

除了生活物资上的付出外,庆阳人民还贡献了大量的土地作为油田的井场建设,用庆阳老百姓的话说:我们支持长庆油田建设绝不亚于当年支援红军和八路军。

废弃的庆阳井场

庆阳人民对于长庆油田建设的支持,无外乎就是希望长庆油田的发展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他们能摆脱祖祖辈辈的贫苦生活,能使得他们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

长庆油田庆阳办公大楼

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庆面临着需要解决油田职工家属的住房、学校、医院等后勤生活保障问题。于是长庆油田打算在庆阳申请一块地,专门解决职工家属的后勤生活问题。

长庆油田陇东生活基地

于是长庆油田首先找到了长庆市庆城县和西峰区,但是两地政府都没有同意批地。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土地贫瘠的陇东地区,优质的耕地本来就少,土地就是当地农民的命根子,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高于一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庆阳

在庆阳拿地没有希望后,长庆又把目光锁定了省会兰州。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发展肯定优于庆阳,但是兰州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发展的局限性。城市处于黄河的川道之中,沿着黄河发展,黄河穿城而过,两岸非常狭窄。

兰州地图

由于长庆一开始申请的土地面积比较大,牵扯到拆迁和征地的户数太多,协调起来比较麻烦。兰州方面就不太想给地,加上当时甘肃方面比较官僚,总认为长庆是甘肃地面上的企业,也不会跑到哪里去。于是就消极应对长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州

在兰州碰了壁的长庆,又想到了陕西的西安,这里距离庆阳也就300多公里,交通各方面也都方便。相继被庆阳和兰州拒绝的长庆,原本对在西安拿地没抱多大希望。毕竟长庆油田和西安没有任何交集,陕西也不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土地作为稀缺资源,西安没有义务为一家毫无关系的企业批地。长庆明知没希望,但还是想试一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安

没想到当时的西安市长冯煦初对长庆的想法特别感兴趣。据说当时西安市对长庆列出了四个选项,其中有一块地方就在当时西安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旁边的尤家庄一带,最终长庆选择了西安北郊这块地。现在看来,当年西安市政府的这一决策是多么的英明,长庆直接带动了西北北郊后来二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西安市原市长冯煦初

当长庆决定搬迁时,庆阳市政府傻眼了,甘肃省也急了。毕竟作为一省的纳税大户,怎么可能轻易放走,于是各种阻拦和刁难的招数就出来了。甘肃省从人事关系、党员组织关系、社保、劳务等各方面来卡长庆的脖子。最后长庆的上级管理部门中石油出面与陕西和甘肃协调,让出部分利益给甘肃,这才解决了长庆搬迁的问题。

长庆油田西安总部

1998年,长庆总部以及所有的一级和二级企业、相关的研究和涉及院所等相继全部迁往西安,而长庆油田西安的党员关系都归甘肃省组织部管理,长庆的社保工伤等劳务关系也归甘肃省管理。

长庆油田职工西安生活区

长庆的出走,从表面看貌似是土地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当时长庆的战略发展以及甘肃政府方面的短视不无关系。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当年长庆选择西安的决策还是英明的,西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给长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尽管长庆的总部搬走了,但是6000余口的油气井还在甘肃,在庆阳。庆阳尽管属于甘肃,但是距离西安仅300余公里,处于西安的经济辐射圈内。随着西安经济的发展,庆阳市被纳入关中城市群的建设行列,西银高铁开通后,庆阳和西安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庆阳人民也会享受到西安经济发展的红利。无论长庆的总部在哪里,他都根植在陕甘宁这片土地上,为陕甘宁的发展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长庆油田为什么要从庆阳搬出

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县,而公司总部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产区和总部不在同一个城市,甚至不在同一个省”?要知道,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总部可都与产区在一个城市啊,而长庆油田产区和总部“分家”,又是为何呢?

长庆油田总部为什么要从庆阳搬出来?

说起长庆油田,不得不提第一口油井的发现:1970年,在玉门石油管理局组织的陕甘宁石油会战中,第一口喷出工业流油的油井正是位于庆阳马岭,当时日产能达到30万吨,指挥部就设在庆阳县一个叫长庆桥的小镇,长庆油田的名字随之而来。

自1970年到1998年,长庆油田的总部一直位于庆阳县。1998年,长庆油田总部及一二级企业全部迁往陕西省西安市,这又是为何呢?

长庆油田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内陆第一大油气田,2019年原油产量2400余万吨,天然气产量400余亿立方米。这么大的产量需要一个庞大的勘探队伍,特别是在20年前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里。

为了保证生产,长庆油田的用工总量达到了7万余人,保障这些人的吃穿用度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漫天黄沙的高原地区。

如此庞大的用工队伍急需解决住宿等后勤保障问题,于是长庆油田打算在庆阳市拿一块地,专门用来解决职工住宿吃饭的问题。长庆油田先是找到了庆阳市庆城县和西峰区,但两地都没有同意批地,理由也很合理,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在黄土高原,优质的耕地更是稀缺资源,怎么能优先用于建设员工生活区呢?保证粮食种植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庆城和西峰拒绝后,长庆田又考虑到甘肃省会兰州拿地,但兰州也拒绝了。

在甘肃省内建设员工生活区看来是不现实了,这时候长庆油田考虑是否可以到陕西省西安市拿地,虽然不在同一个省,但西安距离长庆只有两三百公里,员工上下班、休假、探亲都方便,省去了长途舟车劳顿的烦恼,更重要的是长庆受西安经济辐射的作用也不小。

于是长庆油田找到西安,原本长庆油田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土地是稀缺资源,而且西安与长庆油田八竿子打不着,又不是主产区,西安没有义务为长庆油田批地。但没想到西安出人意料地同意了,给长庆油田在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批了一大块地。

拿到地后,长庆油田总部办公大楼在西安拔地而起,还投资建设了属于油田人自己的职工医院、学校、小区和超市,油田人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从此在西安扎下了根。

长庆西安基地动工前面貌

兴隆园三区

这就是长庆油田总部从庆阳县搬迁到西安市的主要原因,出发点是为广大职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区,最初的意愿并非是搬出庆阳市或甘肃省,但奈何在甘肃各地都拿不到地,这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距离长庆较近的西安市。

总部搬迁对于庆阳和甘肃的影响

长庆油田总部迁出甘肃后,甘肃后悔吗?答案是肯定的。自庆阳发现油田以来,庆阳百姓就对其百般呵护,在七八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庆阳人民省吃俭用,优先将粮食供给石油人,为的就是把油田留在庆阳、留在甘肃,通过油田带动就业、带动地区经济,以此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长庆油田是中石油旗下分公司,是妥妥的央企,如今每年油气在5000万吨以上,在2013年的纳税总额就达到了12.8亿,对地区财政收入和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同时,7万职工的衣食住行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生活区落户在哪里就是哪里的“福气”。

20年前甘肃痛失央企总部,表面原因是“无地可用”,深层次的原因与当地决策者短浅的目光不无关系,这才导致痛失20年的发展机遇。

西安长庆大厦和长庆科技大厦

写在最后:

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能遇到的机遇就那么几个,可遇而不可求,在面对机遇的时候如何抓住是一门学问,这需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长庆油田总部的迁址也说明了这一点,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旦把握不住,那么错失的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

庆阳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但庆阳人民得到的实惠却并不多,可谓是憾事一件。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中石油长庆油田该不该去

长庆油田主要开采区块属于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长庆油田公司总部在西安市,其余采油、采气厂则分散在四个省。长庆油田年产量已经连续6年达到5000万吨以上,下一步将要上到6000万吨,目前属于国内油气当量第一高油田。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分散在四个省的工作环境比较差,陕西主要是在黄土丘陵地带;宁夏的采油三厂因地质储量变化,目前主力区块也已经转移至陕西省内,甘肃的采油二厂在西峰塬,以及靠近陕西一侧的黄土丘陵地带,现在有新发现的页岩油区块,控制储量在10亿吨的庆城大油田,内蒙区块主要在乌审旗,以采气为主。

如果你是学油田相关专业,想来长庆油田,其实也可以考虑。因为目前长庆油田在中石油各油田中,还是属于在上升期,各种机会也比较多。但是刚参加工作,肯定是要先从基层做起,想一步就到厂部,总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各采油、采气厂均比较分散,地理坏境相对恶劣,这个必须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你会到一个人烟稀少,周边都农村生活气息的工作环境,这个过程是肯定要经历的。

至于个人收入这块,我只能说面对如此的工作环境,似乎还是有点少。不过当你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位,那收入就拉开差距了。

大庆油田因为大庆油田成立了大庆市,为什么庆阳有长庆油田但是没有成为长庆市

大庆市的历史特殊一点,因为油田而成立的城市,因为石油工业而兴起的一坐城市,而庆阳也是位于石油产量很高的地方,为什么大庆成为了石油城市而庆阳没有成为石油城市那?

我们先来看看大庆:

大庆隶属黑龙江省,别称油城、百湖之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东与绥化市相连,南与吉林省隔江(松花江)相望,西部、北部与齐齐哈尔市接壤,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大庆地区清初为蒙旗杜尔伯特的游猎地,一直设有定居村落。1906年在安达任民镇设置了安达厅,1913年改为安达县。1979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安达特区更名为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

我们再来看庆阳

1949年7月8日西峰解放,成立庆阳专员公署。1955年9月庆阳专员公署并于平凉专员公署,1962年1月庆阳与平凉分设,复为庆阳专员公署。

1968年4月改为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庆阳地区行政公署下辖7县1市。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55号,撤销庆阳地区和县级西峰市,设立地级庆阳市。庆阳市设立西峰区,以原县级西峰市的行政区域为西峰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九龙南路。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庆阳市辖原庆阳地区的镇原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和新更名的庆城县以及新设立的西峰区。

从历史发展的情况看,大庆市是因为油田的发展壮大,而成立的城市 ,而庆阳地区是革命老区,一直基本都是地区行署政府所在地,但是,长庆油田也是六十年代末就到了庆阳地区会战,发现了长庆油田,而且,当时长庆油田的总部也在庆阳市下面的庆城县,会为什么庆阳市没有成为石油城那?

1.当时政府的认识有限,决策失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庆油田局机关和二级单位都在庆阳市庆城县,而当时长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区块,已经发展到陕西、内蒙、宁夏,甘肃不是唯一的油田,而当时甘肃和庆阳地区的决策者对油田的发展没有深刻的认识,更没想到当时长庆油田的产量在日后能超越大庆油田,对长庆油田的发展很轻视,加上庆阳刚刚撤地建市,对于长庆油田机关搬入庆阳市的申请给予了拒绝。

2.长庆油田被逼无奈,歪打正着

在当时长庆油田,局机关在庆阳市下面的庆城县,交通极其不方便,通讯、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长庆油田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壮大 ,无奈的长庆油田找到了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西安市一路绿灯,长庆油田局机关和一些科研单位搬进了西安市,壮大了西安市北城。

庆阳市失去了历史上的机遇,甘肃省少了一个石油大城市,对错与否,可能要到百年后检验了。

如果长庆油田总部再搬回庆阳,对石油开发和老区发展是不是会更好

如果长庆油田总部再搬回庆阳,对石油开发和老区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目前长庆油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每年上缴利税上百亿元!就单单一个庆阳石化,副局级单位,每年给庆阳上缴利税就达70多亿元!再加上长庆油田对庆阳的捐款及帮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小编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比较大的帮扶金额有2笔,1笔1500万元,另外1笔900万元。

还有职工的日常消费、陕甘宁蒙晋的其他采油气厂出差、开会等等,都对庆阳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从我个人来看,长庆油田总部再搬回庆阳是不现实的,首先长庆油田总部在西安北郊的凤城二路至凤城八路,建设了不少办公及科研基地,而且许多采油气厂的机关也设在西安北郊,投入上百亿元建设的基地不可能随便说搬就搬。

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长庆油田名称的由来吧,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和庆阳有关系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次征求地质学家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陕甘宁盆地大规模开展石油勘探的决策。

  1950年4月,燃料工业部确定了把勘探工作重点放在西北的工作方针。随后,从上海、兰州、四川等地抽调22名勘探人员及钻探器材,组建了勘探大队,在陕甘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和重力粗查,查清了这一带中生界地层分布。

  1955年,西安石油地质调查处成立,并于1957年开展了甘肃东部地区(即陇东)的面积详查和局部构造细测。地质队员爬山越岭,穿沟涉水,发现了胡家湾、曹渠子、元城镇、张家洼、杜家阳区、洪德城、唐台子和胡宗台8个构造;并在环县以南的曹渠子钻了第一口基准井,获得了三迭系油砂,又在环县洞沟沙井子浅探井中找到了白垩系油砂。

  1969年10月,燃料化学工业部决定筹备组织陕甘宁石油会战。12月初,在陇东原庆阳县城成立了30余人的陇东勘探筹备组。筹备组编制了《陕甘宁盆地1970年和“四五”期间石油勘探会战初步方案》,规划了宁夏、陕西和甘肃陇东三个重点探区。在《方案》的指导下,在陇东地区横切天环向斜,打区域探井,解剖天环向斜,钻探两侧含油气情况。

  1970年2月,从玉门局机关抽调出约三分之二的干部到陇东办公,并按能独立作战的探区规模组织5台大钻、5台中钻、150台各型车辆,以及相配套的机修、油建以及水电讯等专业职工到陇东地区投入勘探会战。

  初上陇东,勘探工作进行得并不很顺利,接连打了几口井只见到了一点油星星。可筹备处的几位领导仍然十分坚持,经过一天天地勘探、定井位,迅速部署了庆2、庆3、庆7井等又一批探井的开钻。不久,捷报频传:位于华池县城关的庆3井,于8月7日首先在侏罗系地层获得日产27.2吨的油流,成为陇东地区第一口出油井;9月2日,华池县山庄所钻的华参2井也出了油,日产油18.3吨;庆阳县马岭的庆1井延安组于9月26日喷油,日产油36.3吨。消息传开,整个陇原都为之振奋。这口在马岭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第一口出油井,被长庆人确定为马岭油田的发现井、长庆油田的功勋井。

  陇东勘探的喜讯传到来后,燃化部又从物探局、从新疆石油勘探局抽调了一批地震队和钻井队参加陇东石油勘探,加上原先这一地区工作的地质部第三普查大队,到1970年9月,会战职工已达到19100人。

  良好的勘探前景,促使陇东地区的石油勘探迅速发展。庆2井、长7井和长10井也见到含油显示。接着,吴旗、庆阳及华池山庄也传来喜讯,由此形成了庆(阳)华(池)吴(旗)7000平方公里的找油有利地区。到1971年5月,陇东地区已有6口井连续出油,成了陇东油田开发的“先驱井”。

  由于石油会战的指挥部最初设在一个名叫长庆桥的小镇,油田因此以“长庆”得名,又暗含了对大庆油田的延续与期望。

  从曾经的油气当量100万吨到现在连续6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高效稳产,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建成我国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长庆油田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引领企业加快发展,营造出全员创新创效的良好生产氛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