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三国中后期的重要事件。很多人认为,北伐是错误的,让本就不太强盛的蜀汉雪上加霜,并加重了民间百姓的负担,甚至说蜀汉灭亡得快也有这方面的影响。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就蜀汉自身实力而言,似乎也不应该展开对外战争,尤其是对曹魏作战。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税赋收入、军事力量等各方面,蜀汉与曹魏都有着成倍的悬殊差距。
当时曹魏已经统一了北方,在淮河流域和襄樊一带也保持着军事存在,疆域非常广阔,就版图而言共有12个州。
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东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边则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
而蜀汉只有益州,本来还有荆州南方的一部分领地,但被关羽给丢了。其疆域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边包含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两省的大部分,以及陕西和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看出来了吧?曹魏的体量比蜀汉大得多,进一步讲,是比蜀汉和东吴加在一块大得多。版图优势前文已经交代了,人口、经济方面当时尽管南方已经开发了几百年,但总体还未形成与北方齐平的势头。
因而近年有些学者认为,“三国”这种描述是不太准确的,因为相比曹魏而言,蜀汉和东吴都是地方性的政权,不能与曹魏相提并论。历史上描述这段时期,也是“魏晋南北朝”,而不是“三国南北朝”。
这也就代表着,每逢战争曹魏可以轻松容易地动员几十万大军,后勤补给也跟得上,蜀汉却很难出动十万以上的兵力。东吴比蜀汉略强,但也有限,孙权经常提兵十万,大败而归,人送外号“孙十万”。
资料显示,数次北伐中蜀汉兵力最多的时候都没超过十万,曹魏却动不动就能调集二十万大军,后续如有需要,还可以继续从长安调兵增援,长安兵力若不够,洛阳还有。
那么,既然有着种种不利因素,诸葛亮为何还要一再进攻曹魏呢?老糊涂了吗?当然不是,咱们糊涂了诸葛亮都不会糊涂,他的智商和见识世所公认,咱们能考虑到的问题,他肯定也能想到。
北伐曹魏,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并不能单单因为双方综合实力差距,就不敢去摸北方这个巨无霸的老虎屁股。
单纯看国力的话,以蜀汉那时的状况,的确最适合休养生息。但政治从来不会这么简单,蜀汉高层的构成相当复杂。或者说,是三国中最为复杂的。
一派是从刘备微末时就追随的元老,一派是荆州跟来的,一派是打下益州后投诚的,还有一派是蜀中当地豪族。派系一多,矛盾冲突就多,队伍也就没那么好带了。
诸葛亮要想解决、调整好各派之间的矛盾,将会花费很大的精力,还不一定能成功,毕竟蛋糕就这么大,分给一派多了,另一派肯定就少了,事关利益,没人会让步,政权将在内斗中走向衰亡。
而自古以来,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对外战争,学富五车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正好有曹魏这个现成的敌人,那就开战吧。
另一方面,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大家想想,假如蜀汉不去攻打曹魏,只顾着内部发展,曹魏会来进攻蜀汉吗?肯定会。统一当世各方势力,是每一个中原政权的执念,只要曹魏腾出手来,一定会攻蜀汉,但那样一来蜀汉可就失了先机。
换言之,蜀汉想要休养生息是不可能的,曹魏不允许。
如果不采取措施,发展得再好也是为曹魏白做嫁衣,正如某些学者所言,“不攻曹魏,蜀汉必亡”。
曹魏远比蜀汉强大,蜀汉若想保全自己,就得先下手为强。打个比方,某人若总是一副凶狠的样子,哪怕他实际上力气不大,人们也会下意识地觉得此人不好惹,若无必要,不会与他对上。
国家之间也是一样的原理,诸葛亮动不动就北伐,看在不明底细的曹魏眼里,会认为蜀汉还有底牌。
第一次北伐时,为什么会震惊了曹魏朝野乃至于天下?正是因为大家都以为蜀汉经历夷陵之败,带头大哥刘备刚刚离世,整个集团已经颓了,万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出兵,必然对蜀汉军事实力重新做评估。
诸葛亮的一次次北伐,让曹魏习惯了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此后,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诸葛亮手里,使得曹魏西北边境遭受巨大的军事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蜀汉边境得以稳固,在司马昭灭蜀之前战火从未烧到蜀汉境内。
可以说北伐中原不是典型的军事行动,而是政治手段,因而诸葛亮极为谨慎,战事一受挫就想着往回撤,颇有雷声大雨点小之感,还被大将魏延嘲笑胆小怯懦。
其实不是诸葛亮胆子小,而是蜀汉底子太薄、筹码太少,输不起。
当然了,虽然诸葛亮北伐成功的机率很小,但他也许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奇迹可以出现,让他打败曹魏完成先主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
然而,失去了荆州这个桥头堡的蜀汉,再想进军中原总存在着一个与东吴协同作战的问题。人家东吴也有自身的利益考虑,不会随心所欲地听诸葛亮摆布,这就注定蜀汉的北伐显得力不从心,缺乏强大的后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