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死过很多人,怎么很少挖出骸骨和兵器呢?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_尸体_古代_都是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京观 很多 尸体 古代 都是

本文目录

  • 古代战争死过很多人,怎么很少挖出骸骨和兵器呢
  • 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
  • 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 为什么邓艾在击败诸葛瞻后要筑京观
  • 为什么古人爱垒“人头塔”人头塔又为什么叫“京观”呢

古代战争死过很多人,怎么很少挖出骸骨和兵器呢

关于这个问题,兔哥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一路走来,战争始终如影随形。有关古代战争的文献、书籍也以脍炙人口的演义形式流传下来。很多对战争的描述颇具感染力,古代打仗兵阵烈烈,旌旗蔽日,少则杀敌几万十几万,多则杀敌数十万。三万破敌几十万,八百破敌十万的战例也被以演义的形式描述的精彩绝伦。然而,古代伤亡如此惨烈的战役,现在却很少发掘出大量的古代战争的人员尸骨和大量兵器,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人的尸骨也是会自然消失的,人死后,骨头是腐烂最慢的,但是人的骨骼也属于有机物质,由钙质和磷质构成,受气候,自然环境因素影响,随着时间流逝也会慢慢的分解掉。骨骼保存时间长短和保护方式,和自然环境有重要关系。被发现的保存时间长的古代骨骼都是和自然环境有关系的,有的埋在干燥环境中的尸体会变成干尸,而经过特殊处理的尸体会变成木乃伊。

古代战场的上的尸体遗骸很难长时间留存下来和自然环境以及古代战争中对尸体的处理方式有关系。古代打仗对于死亡士兵尸体处理是很暴力的,死亡人数多,很难给予厚葬,基本都是集体性的处理,有很多干脆就曝尸荒野,任其自生自灭。

古代战争对尸骨的处理;

(1)掩埋;古代打仗对于尸体处理最为人道的一种,就是对死亡者的尸体进行掩埋。不过,这种掩埋,对于人数众多的尸体处理不可能每人一口棺材,特别是通常情况下都是获胜的一方打扫战场,因此,多选择一个自然的低洼处或者是自然沟壑,集中掩埋,这样相对容易。而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埋尸地点都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无法被发现,大多数都会腐烂分解归于自然了。

(2)焚烧;古代战场上士尸体数量多,那个时候野兽也远比现在多,为了防止尸体掩埋被野兽破坏,引发瘟疫,对尸体进行焚烧。不过,焚烧尸体西方古代打仗时比较流行,我国古代不多见。采取焚烧也就自然没有了,也就无法被挖掘出来了。

(3)坑杀,也叫筑京观;这个在古代曾经很流行,并且一直延续到清代,有2000多年的历史。驻京观就是将敌人的尸体收集堆积起来,然后用封土给做成一个高冢。长平之战,项羽坑杀20万秦军战俘,这里所说的坑杀,就自先把战俘杀害,然后用尸体筑京观。筑京观是古代打仗处理尸体的一个主要手段,即可以对尸体进行处理,又可以以此展示自己的威风,渲染战果,这种方式在各朝代史书中都有记载。例如,后唐书中就有描述:“横死三十里,王重筑尸为京观”。

现在发现的汉京观遗址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今东、西子城村之间,占地50亩。是东汉中平元年(184)时,当时的黄巾军首领张宝率军与皇甫嵩在曲阳(今晋州市)发生的一场大战,结果张宝战败,他和手下10万人被杀,皇甫嵩用张宝和部下尸体筑京观展示军威。后来,这个京观遗址随着时间流逝也荡然无存。

(4)抛尸荒野;这种情况很多,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杜甫的《兵车行》里面就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词句。

(5)作战环境因素,古代打仗很多都是利用江河湖泊做为屏障,例如,刘邦和项羽的彭城之战,项羽就把刘邦的五十多万大军引入泗水和睢水,项羽率3万精兵大败刘邦,刘邦大军多少都是掉进水里淹死的,也就无从收集尸体了。

除此之外,给有将尸体由老乡带回家乡,甚至是吃掉的说法,但这应该不是主要处理手段。

之所以现在难于发现古代战场的尸骸主要是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人的骨骼也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分解归于自然,加上古代打仗对尸体的处理并不会选择一个便于长久保存尸体的好的环境和方式,也就难于发现了。

至于兵器,古代使用的冷兵器容易腐烂,能够被发现的大多数都是环境相对好的地方,包括一些保存完好的有身份的墓主人的坟墓里。自然环境下很难长时间留存下来。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

马革裹尸还是最好的下场了,大部分死亡士兵的尸体都只有一个下场——曝尸荒野。

野战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边追,一边逃,死者遍地都是,逃的只顾逃,追的也没工夫打扫战场,然后那些尸体就丢那儿不管了。

有时候某些战况比较激烈,士兵们的尸体会绵延一路,甚至死人连河沟都能塞满,把水都淤积住。

即便有后续打扫战场的部队,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是以简单省事为主,剥下铠甲军械,搜刮出值钱的东西,然后附近有山沟就丢山沟,有树林就丢树林,只要不碍事就行。

运输和处理是尸体是很困难的事情,在缺乏交通工具、道路的古代,仅靠人力搬运这些尸体都很难,军队们不会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力气和时间。

即便在现代,快速处理战场尸体也不一定容易。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在一些残酷的岛屿战后,不得不用推土机处理尸体。

苏德战场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打扫,至今仍丢弃着大量双方士兵的尸体,挖土党挖这些东西都挖成了产业。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由于来不及转移,许多战友的尸体都是以薄土覆盖,匆匆埋葬。

车臣战争中,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俄军,许多尸体都没有收回,甚至战后很多年还发现有成堆露天丢弃的尸体。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战争中,阿塞拜疆出动了挖掘机处理己方尸体,场面令人不忍目睹。

古人没有推土机、挖机,很难快速处理尸体。那些死人较多的战场,通常等不到人们去收尸,尸体就已经腐坏朽烂,或者让野生动物给吃掉了。

腐败的死人很容易滋生病菌,这对古代的军队而言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他们宁可眼不见为净,也不愿因搬运尸体引发瘟疫。

在中国古代,许多处理战场尸体的工作,都是由驱赶或征发的民夫来完成的。

古人当然也明白死人过多会造成瘟疫,但军队可以躲,民众却不能逃,一般这些收尸的工作会由官府出面征发民夫进行,以避免给州县带来灾害。

有的时候,随军的民夫也会被军队命令完成这项工作,或者干脆交给不顶事的辅军来完成。

当然,等待他们处理的多半都是已经搜刮一遍的尸体,古代打扫战场是美差,兵甲、细软都是很值钱的东西,一般都会让将领的“嫡系”给先行扫荡掉,后来真正的收尸者干的都是苦力活。

因此也别指望他们能对那些尸体多么友好,能找个坑,找个洞,找个山沟丢进去就算不错了,肯撒上两锹薄土,已经是给你施了恩情。

图省事儿的,拿鸡公车拖着往山林里一丢,或者原地上两铲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大多数时候,民夫们所做的也不过是眼不见为净罢了,史书也几乎不会讲这些细节,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之类的诗歌会为士兵们暴露的白骨传唱。

于是某些人烟稀少又冤魂众多的古战场,渐渐会成为谁都不敢过去的“禁区”。

腐烂的尸体大量堆积在一地,会吸引来大量食腐的野生动物,如老鼠、狐狸、狼群、乌鸦、秃鹫等等,它们大快朵颐,吃人肉吃得肚儿滚圆,然后大量繁殖。

尸体的污染,病菌的滋生,野生动物的泛滥,会给周围带来巨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造成更大的无人区,将它们埋进历史的尘埃中。

日本战国时代也是如此,两个城主打仗,打完了收走死人的兵器甲胄,尸体就扔着不管了。然后附近的村子出人清理尸体。

有些彪悍的农民,会抢在军队前面打扫战场,搜刮财物和武器,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口武士拿来换钱。

这些农民装备精良敢打敢杀,因此一般的武装也不敢惹他们。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丰臣秀吉颁布《刀狩令》后才逐渐减少。

中国古代长期的攻防战中,尸体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无论是守城的还是攻城的,为了杜绝瘟疫的横行,整理攻守场地,都会及早对尸体进行处置。

城下的尸体当然是没法收的,城上守军巴不得有些恶臭熏天的残骸拦路。打着打着,城下的残骸就化为血泥了。

城外的一般是找个专门的场地集中处理尸体,或埋或烧,有些同乡甚至还能雇人托人把尸体送回去,赚一笔银钱。

城内的就麻烦了,尤其在那些旷日的围城大战中,尸体肯定是不能堆积的,所以他们唯有集中焚烧这一条出路。

破城后就又是另一番景象,攻城军队往往会烧杀抢掠一番以振士气。比如曾国藩破天京,全军掠夺,分段搜杀,秦淮河里尸体如麻。

蒙古军队倒是个特例,古代蒙古人根本懒得处理敌人的尸体,任他们在草原上被狼群吃掉,但他们很热衷于争夺自己人的尸体。

这是因为他们有个特殊的规矩——谁带回了战死者的尸体,谁就继承他全部的财产,从他的牛羊、牧场到妻子、儿女,全部继承。

就算是奴隶,他如果能抢回蒙古军士的尸体,也可以得到牛羊甚至自由的赏赐。这如何不让人眼红呢?能留下尸体才怪。

对敌人的尸体蒙古军队可就没那么友善了,曝尸荒野是普通操作,愤恨的话他们还会纵马踩踏上几个来回,上千匹马哒哒哒几下就把人跺为肉泥了。

在攻城中,蒙古人还将腐烂的尸体扔进对方城池里,为对方制造疾病。

比如1346年蒙军进攻卡法,因久攻不下,蒙古人用投石机将患病的尸体丢入城内,造成黑死病流行。

因为战乱和杀戮,无数曝尸荒野的尸体引来了老鼠的繁殖,鼠疫疯狂流窜到欧洲各地,最后杀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衡阳保卫战打到1944年7月16日的时候,第十军已是死伤惨重: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190师只余400人,而配属给方先觉指挥的暂编第54师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在正南和西南方向的山地上,日军虽然夺取了第一道阵地,却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用“尸横遍野”这个词毫不为过,而紧急撤至二线阵地的第十军各部,也无时间无可能带走战友们的遗体。

第十军最有效果的战场发明就是“方先觉壕”,它的加强版是在阵地前的外壕中,自一半高的位置布下铁丝网并挂上铁刺猬,所以冲锋的日军一跳下去就被暗器所伤,又被铁丝网缠住无法隐蔽,而此时中国守军则摸近投弹,壕内日军大半被炸死。不过也有后遗症,就是日军的尸体会逐渐填满壕沟,成为后续部队逾越的通道,因此在激战时分,没有哪一方会考虑尸体的存在。

日军冲上高地后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垒建战斗工事,以防被第十军的机枪扫射和进行对射,而遗弃的守军尸体就成为最后的材料,第十军工兵营老兵梁岳昆在战后曾经回忆张家山的战斗:“子弹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肯定是跟砖石不一样的,被打成蜂窝的尸体有战友的,也有鬼子的,但是还是战友的多”。

抗日老兵梁岳昆说:“后来一想,就觉得对不起战友,人都死了,还要被打好多枪,一想到这事,眼泪就忍不住,但当时阵地上都是尸体,也找不到别的东西了,那年夏天的张家山,不敢想”。由于是鬼子进攻我军防守,阵地一点点被攻克和蚕食,第十军部队被迫一步步后撤,所以在这方面第十军确实比较吃亏。

衡阳保卫战虽然历时47天,但并非天天都在打仗,由于需要补充弹药、物资和人员,期间日军实际上共发动了三次总攻击,前两次攻击失败后,都会停下来进行整补。比如第一次总攻是6月28日开始的,打到7月2日深夜只占领了少数外围阵地,伤亡却高达5000余人,平均每天损失1000人以上,并且炮弹也快打光了,于是第11军司令横山勇叫停了进攻。

在停战间隙,日军就会派人去阵地前搬运尸体,以便弄回来集中火化,这些“搬运工”是不带武器的,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第十军自然也不会射击。同样,我方也会抓紧时间清理阵地上的战士遗体,鬼子也不会开枪开炮,毕竟他们的搬运工们仍然在我方的火力范围之内,这也是战场上的约定俗成,但是新的战斗一打响,所有这些事情又重新归零。

主攻张家山阵地的是日军第116师团黑濑平一大佐的第133联队,这个甲级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都被加强到4000人以上,黑濑联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以中队级为单位轮番发起百人级冲锋,在“方先觉壕”之前弃尸累累。该联队先后有五任大队长、十一个中队长毙命阵前,打到最后衡阳城破时,第133联队残余官兵不足300人,基本就是被泰山军剔成一副猪骨架。

每次阵地丢失,负责张家山防守的预备第10师都会出动部队在夜里反击,打到后来预10师已无兵可派,于是前文所述的军直属工兵营两个连奉命驰援,7月17日组织夜袭以恢复阵地。暗夜里山上伸手不见无指,双方士兵经常被脚下的尸体绊倒,工兵们只能靠摸军装来辨认敌我:棉布军装是自己人,卡其布就是鬼子,如此杀到天亮时分“伏尸没胫,阵地上已无可插足之处”。

然而天亮也就意味着日军的空地火力继续来袭,所以是没有条件清理尸体的,工兵们必须隐蔽起来躲避火力杀伤,7月的衡阳酷热难耐,一些不及清理的尸体很快腐烂,对两军士兵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纷纷称之为“灼热的地狱”。毫无人性的日军,因为久攻不克还曾经多次使用毒气,使战场上的情况更加惨不忍睹。

其实城外鬼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中美联合航空团大致掌握了制空权,每天均以战机支援衡阳战场,所以在不发动进攻的时间里,日军士兵都得猫在交通壕或者洞穴里,黑濑大佐的隐蔽部下面,就有第十军来不及带走的战士尸体,日本人也仅仅是在上面铺了一层土。战争的残酷,远超我们今天的想像,日军在衡阳伤亡数万,第十军牺牲7000,战场上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第十军是虎头蛇尾,而最漂亮的防御作战其实是1941年底的长沙守城,当时的方先觉还是预10师师长,两天两夜硬顶日寇精锐第3师团,终于让敌人掉头而逃,尸体也来不及仔细处理。第十军转入追击后,薛岳和参谋长赵子立从岳麓山下来,乘车视察战场,在八角亭看见大批日军尸体,赵子立慨然:“不是万不得已,日军不会扔下尸体,都会聚在一地焚烧,可见逃得狼狈”!

为什么邓艾在击败诸葛瞻后要筑京观

263年11月,偷渡阴平的邓艾在绵竹关击败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瞻与其子诸葛尚阵亡,邓艾进兵至雒城。消息传来,刘禅肝胆俱裂,遂投降邓艾。而此时立下大功的邓艾却做出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那么邓艾为何要这样做呢?

一、何为京观

古代战乱不断,战场上会留下许多尸体,而筑京观就是古人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古人用敌方阵亡士兵的首级一层层摆放成金字塔型的形状,然后用土封实,是为京观塔。筑京观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两汉时期仍然流行,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二、邓艾为何要筑京观

“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征昏逆而章武功也”,可见威慑敌军和彰显武功是筑京观最为直接的两点原因,邓艾这样做也不例外,但还有其他原因。

1、威慑敌军。刘禅投降时,蜀汉全境并未归降。姜维率领的蜀汉主力部队仍然在剑阁关据守,安南将军霍弋手里还有一万余人,东边的罗宪还有数千人死守永安。所以邓艾为了威慑蜀汉尚未投降的残存势力和成都的老百姓,在绵竹关筑京观。

2、彰显武功。邓艾以偏师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诸葛瞻并最终灭亡蜀汉,立下不世奇功,此时的邓艾早已得意忘形。他私自给刘禅及归降的蜀汉官员安排了官职,并让自己的手下瓜分了蜀地,俨然土皇帝的模样。为了彰显自己的战功,所以邓艾特意在和诸葛瞻大战的绵竹关筑京观。

3、效仿司马懿。虽然筑京观这种方式古已有之,但并不常用。而邓艾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效仿自己的师傅——司马懿。

司马懿在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后,将襄平城内15岁以上的男子7000余人尽数斩杀,筑成京观。此举极大威慑了辽东地区,同时让司马懿在军中树立了极大威信,想必邓艾也是有所耳闻。而这时邓艾灭亡了蜀汉,也正好有机会效仿司马懿。

三、报应太快

一个月后,邓艾因功被封为太尉,但很快就遭到钟会等人的陷害下狱。264年正月,邓艾起身前往洛阳受审,当走到绵竹关时,被卫瓘派来的追兵当场斩杀。凑巧的是,邓艾死的地方正是他修筑京观塔之地,想必他用蜀汉阵亡将士首级筑成的京观塔仍在滴血。

这报应未免有些太快。

为什么古人爱垒“人头塔”人头塔又为什么叫“京观”呢

在中国古代,天子被认为是天下共主,所有的地方小王都是中央帝国天子的封臣,所以平定内部叛乱和修理各个外族外国,在一部分王侯将相眼中没有区别,内外叛臣头领的首级要千里传京,阵亡的外国大王要把他们的人头放在京城中诸化外之人居住的“使馆区”,比如汉代倒霉的郅支单。而内部叛臣头领的首级要挂在京城大门上,让天下人唾弃。后来改为全国展览,比如洪秀全,哪怕他已经入了土。至于普通的士兵,则是人头垒塔,美其名日“京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中国的人头塔。

一、京观的功能相当于记功柱,其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

中国文化中的的京观历史悠久,但名称来源已经无法考证了。春秋秦晋国之战,晋军设伏大破秦军,将秦军阵亡将士垒成小山,秦军不敢反击,卧薪尝胆足足四年后才回到这里,秦穆公收敛将士尸,哭丧三日。另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国趁晋国内乱,破晋军取朝歌,也把晋军给垒了人头塔。楚庄王打败晋军后,手下大臣潘党请求将晋军做成京观,理由是让子孙记得祖先的功绩。结果楚王引用了一段武力和仁义的观念,说“古代圣王讨伐鲸鲵才有的京观,我则是依靠军力威慑诸侯,算不上有武德,这些土兵为国尽忠,为君王而死,何必筑京观呢”。总之,可见春秋时期垒个京观实在不算个事,其作用大概和希腊人打了胜仗以后的记功柱差不多。

那么京观这个和尸体骸骨看似不搭边的词是怎么来的呢?一种观点是从古代的尔雅、释名等文献入手,认为京有盛大、光明的含义,同时京可也指高绝之物。所以京观就是高大宏伟的奇观。只不过这个奇观更多的是展示自家的丰功伟绩,对敌国来说却是悲惨的耻辱柱。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述含义是后世引申,并非京字原意。商朝出土的卜辞经常有“宜于义京,鄙人十数”。宜就是杀活人祭祀。义京是商人信仰的北海大神,可能就是冥、玄英和女英。所谓京观其实就是指“祠堂里那一堆被献祭的活祭品”罢了。还有一种观点更简单,《三图会》记述京就是指四四方方的谷仓, 推而广之,京观就是个四方形的人头堆。这三种观点很可能都正确,反映了不同古代人对京观的解读。比如大夏国国主赫连勃勃说的话就相当直截了当,他说:“甚么京观啊,直接叫“骷髅台”岂不更好?”俗人自有俗人之雅兴。

二、秦汉和五胡乱华时期,京观最多

秦汉五百年,士兵依靠军爵制升迁,尚首记功的传统给了京观绝佳的展现机会。长平一战,按史料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土兵加韩赵的逃难百姓,目前考古研究虽说发现了埋骨坑,但是远没有那么多。于是就有观点认为所谓的“坑”并不是挖土活埋,而是排土浇筑尸体,也等于一个京观。后来的唐太宗贞观年间,汉天子居然统一了冠带和引强两大对立势力,社会安定,连废除死刑都提上了日程。按当时的观念来说,是差点建成真正的“理想国”。在这种美好的日子里,京观实在太碍眼。于是李世民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京观。那长平的尸体堆再能撑应当也撑不过盛唐的拆毁京观运动。所以今天自然难以发现几十万长平降卒的万人坑喽。

两汉之交的王莽同样是个京观高手。古代那些仁义的统治者虽然宽厚,但对于敢忤逆他的存在,一般来说是绝不手软。王莽消灭翟义起义军后,活埋翟义三族,大筑五座京观,并亲自下令所筑京观必须宽六丈,高六尺,实际上就是一个边长13.8米,高138cm的人头台,粗略估算足够放的下两万颗人头。然而真是天道有轮回, 王莽很快受到了同等待遇,人头离身,大概经过腌制保鲜,上漆化妆等工序后,作为历代“文物瑰宝,天下叛贼之典型”, 入库封存。直到晋朝一场大火,跟着孔子的草鞋、刘邦的斩白蛇神剑一起魂归天外。

秦汉一代毕竟还是和平安定时期多,比起真正的暗无天日的五胡时期的各种京观,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公元394年,后魏拓跋鲜卑战胜后燕慕容鲜卑,歼灭慕容鲜卑6万主力,,就地大筑京观。一年以后,后燕皇帝报复回击,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班师途中路过京观,诸位鲜卑壮汉看见古战场上由自己父兄堆积而成的累累骸骨,一时间哭嚎震天,全军消沉不已。皇帝慕容垂也受不了这等刺激,吐血病倒,很快就过世了。后来的北周大将陆腾镇压巴峡一带的地方起义,破其主要据点水逻城,斩首万余级。在水逻城附近也筑了一座京观,当地蛮人见之,无不哭嚎不止,再也不敢反叛。

五胡登场的时代,除了给阵亡士兵筑土垒观以外,王侯将相也有幸受此大礼。刘氏匈奴攻破西晋首都洛阳,消灭晋朝的王侯将相等三万余人,在洛水北岸建造了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王侯将相版京观,论其京观的人头身份地位,放眼整个世界,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三、自唐朝以后,垒京观的事逐渐变少

唐朝毁掉历代京观之后,虽然堆土埋头之事仍时有发生,但总的来说少了不少。比较例外的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黄巢大起义揭过了李世民苦心构筑的理想国的最后一页篇章。不管怎么样,杀人者人恒杀之,黄巢主力军终究抵不过藩镇军阀,梁天坡之战起义军一败涂地,碎肉铺地足足三十里,朝廷把这些起义军全部收敛筑为京观。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观。

除了黄巢,唐朝还出了一个京官狂魔,那就是唐玄宗的宦官大将军杨思勖。这位公公在广西、广南(越南)一带平乱,就非常喜好筑京观,比如平安南首领梅玄成,就诛尽其党羽,大筑京观而还,可谓是唐代京观王。这么一位残忍的京观王,倒也活到了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明清两代更喜好就地正法,而后用一场大火燃尽一切。巡抚山东的赵彦平定叛乱,模仿古法修筑京观,结果被老儒们弹劾,京观很快就被毁掉了。所以虽然这几百年依旧腥风血雨,但是人头山却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束语

京观这个东西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不少,亚历山大大帝同样也爱好垒京观。京观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威摄敌人,和彰显自己的功绩,当然这是那个时代比较野蛮的行为。可是作用是显然的,至少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叛军们、敌人们的士气。

渡过了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到了鼎盛的唐朝,人们生活一安定,也就变得更加有良知了。于是不仅仅毁掉了以前的京观,就连筑京观的行为也变得少了很多。经过宋朝的发展,人们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儒学思想深入人心,有文化的士大夫们基本上都讨厌垒京观这种野蛮行径,于是筑京观不但不是功绩的显现,反而成了野蛮残忍的表现了。

再到明清两代,这种用来镇摄敌人的京观就几乎没有了,这也是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好的结果。总之,人头山在历史舞台上是彻底不见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