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很多和许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许多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却纷纷折戟在转型路上呢_互联网_转型_北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许多 很多 互联网 转型 北宋

本文目录

  • 文化中,很多和许多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许多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却纷纷折戟在转型路上呢
  • 佛教里为什么有许多经书都自称为“诸经之王”,这是古代写经人在相互之间无法沟通造成的吗
  • 宋仁宗时有许多名臣,可为何仁宗去世不到80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役
  • 为什么有许多明星年轻时不要孩子,而年龄大了以后都悔不当初
  • 今年失业的人真的很多吗
  • 光棍越来越多,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该怎么解决
  • 唐山大地震震级比汶川地震小,为何伤亡要大许多
  • 为什么最近许多外地人进村大量租地
  • 为什么很多老司机跑高速,时速只有100

文化中,很多和许多有什么不同

谢邀回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文字都有它的特定涵义。

比如:“很多”和“许多”这两个词看似相近,但却有区别。

许多的的“许”是“这”的意思,许多:这样多、这么多、很多。

很多的“很”是副词,表示程度高的意思,很好、很多、好得很等。

很多与许多这两个词不同的是:.“很多”是副词,“许多”是数词。“很多”用于口头语较多,“许多”常用于书面语。

为什么许多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却纷纷折戟在转型路上呢

许多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出发点是好的。社会在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模式也在更新,包括生产业态、消费者习惯以及供需关系,这些都越来越数字化,要求很多传统企业都需要开始“触网”,进行数字化改革。如果别人要转型,在进步,而你还在原地,那么很显然,别人会更强大,最后你就会被无情的淘汰。

这,也正是很多企业焦虑的原因。会使得其迫切的想转型,但如果一味的只是为了转型而转型,被动转型,那么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想转型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拥抱高科技,却反而因转型而倒下的原因。

转型,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型,全面转型。因为自己的主营业务发展不理想,又看到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高速增长,冒然转型,将原有主营业务丢掉,转型做新的行业。这种转型,我敢说,绝大部分都是会失败的。你已经不是转型了,而是重新创业,创业是需要基因、优势,并不是有钱,找几个人,就能在新行业大展鸿图,更别说是在对技术要求更高的互联网类高科技企业。

以前有家公司,做餐饮的,在2009年公司还在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了(大家可能不知道,能上市的餐饮公司很少,就算当年红极一时的悄江南也未能上市),这家公司叫湘鄂情。2014年湘鄂情改更为“中科云网”,因为当时云技术开始风生水起,公司进行转型,光看名字,是不是感觉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中科给人中科院的感觉,云网又感觉和阿里云一样的专注。

看看公司的财报情况,从2014年到2018年,净利润在亏与不亏的边缘,公司股票都变成了ST,一直在为保壳想尽办法。看扣非净利润的话,2013年到2018年全都是亏损的。公司的业务也一直是餐饮业务,所谓的转型云计划高科技完全无从谈起。

很显然,一家做餐饮的公司,难道买几台服务器,给餐师们培训一下,就能转身成云技术吗?

第二类,延延转型。自己本身不是互联网公司,但由于用户的消费习惯受互联网而改变,不改不进行转型,这种转型其实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去做各种线下的业务称为“互联网+”,那么传统业务“触网”,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相对于“互联网+”其实更有优势,互联网的话,很多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做技术出身,对很多行业的全流程并不清楚,不具有优势。而“+互联网”,虽然这些行业并不是做互联网的,但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业务可以做得风生水起,把互联网的渠道叠加进去后,就是一种“锦上添花”。

比如说很多传统银行,以前是依赖于线下网点经营,经营成本高,而且覆盖面有限,如果不进行转型,很多业务就会流失。通过延伸至互联网,开发互联网应用,不但能为客户提供服务,还能叠加出更多的新产值。

比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通过开发自己的手机银行APP,用户可以方便的在APP上进行各种转账操作,还可以把理财产品、基金销售等业务整合上去,还能提供内容资讯,让用户形成粘性,未来基于这一流量入口,可以提供更多生活类服务,这就是非常好的转型案例。

那么为什么有些公司却做得不好呢?因为这些公司没有从理念上进行自我更新,没有意思到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对于互联网,仅仅是看成“电商”渠道,即在网上开个店,拓展销量。然后花很多钱去打造所谓的网络商城,又花大量的钱去引流,结果电商渠道带来的销量增长微乎其微,资金到是烧了不少。典型的如上市公司木林森,耗费了大量资金去做电商渠道,结果销量没做起来,品牌也没有多大的提升,还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了严重的拖累。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发现,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拥抱互联网,融入新经济,需要从理念上认识新经济的重要性,理解新经济的逻辑,然后有的放矢进行转型,而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否则不但难以转型成功,还会因此而拖跨原有业务。

佛教里为什么有许多经书都自称为“诸经之王”,这是古代写经人在相互之间无法沟通造成的吗

其实在佛经里被称为王的经书有好几部,如《华严经》《妙法莲花经》《楞严经》《无量寿经》,我有时也纳闷到底哪一部才是诸经之王呢?

很遗憾的是小女子我资质不够慧根微浅,无法做到契入大觉世尊的无上妙智,更没机缘和时间博览群经。

可是依我的理解古代高僧对译经是非常严谨的,哪怕一字都不会译错就是怕遗害后来学佛人走入歧途。译经是翻译不是写经,能被赞叹成为经王的肯定是一部大的圆满的佛经,在义理上一定是具有总慑一切义的含藏一切法理的经典。《华严经》我在书店略略看过,只觉得它光芒万丈不是我能理解的,

《妙法莲花经》被喻为佛陀的顶上摩尼宝珠,我只读过一遍,当时还发愿世世护持此经,这部经也是成佛的经典,破除了小乘人的法我二执,让小乘人相信自己也能像大菩萨那样成为无上妙觉。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全称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最近也在学习此经“这部经称为佛顶说明其份量之重含义深广,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理解。彻底摒弃了意识心下的那种止观,用舍识用根的方法去观照一切。

《无量寿经》是我本宗修学的要经,佛在此经中称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又称“与此经中生导师想。”可见此经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高僧们之间是否因沟通不畅才这样说的,但是我明白高僧大德们能下这样的断语足以证明这部经的高深程度。具足一切方显含义深广,义理圆融才能尊为经王。

宋仁宗时有许多名臣,可为何仁宗去世不到80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通规律。

北宋的灭亡,不但不是因为宋仁宗任用名臣所致,相反是因为宋仁宗的仁政,才使北宋得以中兴,推迟了北宋灭亡的时间。

北宋最终灭亡,可以说完全是历史发展规律所致,这里面既有内外,也有外因。

背景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公元1127年,经过靖康之难后的北宋最终灭国,共享国167年,传位9位皇帝。

其中宋仁宗在位时期,是北宋社会相对繁荣富强、安定祥和最长的时期。

仁政治国

宋仁宗12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41年,是北宋9位皇帝里面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时期,任用诸多名臣如:范仲淹、欧阳修、富弼、晏殊、文彦博等文臣,武将有如韩琦、狄青等著名将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得力辅助,宋仁宗时期才能够有比较好的治国效果。

有人说宋仁宗在位时间在政治、军事方面均没有大的作为。但是,正是宋仁宗实施仁政、任用名臣,振兴国力,安稳天下,才使北宋在他的治理下度过了安定繁荣的41余年。

01 灭亡内因。

宋仁宗之后,北宋又有5位皇帝先后即位,但他们总共在位时间才64年,人平均在位时间不足13年。其中宋英宗在位4年即去世;宋钦宗在位时间2年即被灭国。宋神宗、宋哲宗在位期间为了振兴北宋前后实行的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起到振兴北宋的目的,反而因为严重的内耗大大损伤了国家的元气。

宋徽宗在位期间,任用奸臣、腐败享乐、政治黑暗、欺压百姓,加剧百姓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后来爆发先后了宋江、方腊农民起义,严重的打击了本就虚弱不堪的北宋政权。

北宋建国后,在军事上采用重文削武策略,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出现,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家军力削弱,无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在政治上也采用中央集权、分化事权的策略,虽然也保证了政权的高度集中和国家的统一,但在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国家实力虚弱的现实状况。

02 外部因素

北宋时期,毗邻的辽国、西夏、金国也都先后崛起,他们都对富饶的大宋虎视眈眈、不断发动战争,连年的战争,也都大大削弱着北宋的国力。特别是北宋后期,国家实力消弱、军力低迷的情况下,西夏、金国对北宋持续的战争,把本就摇摇欲坠的北宋推向灭亡边缘。1126年发生了靖康之难,次年便使北宋灭亡了。

【总结】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发展观来看待历史问题。正如文首所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政权的兴衰更迭,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势所趋,非个人力量使然。

宋仁宗任用贤臣、实施仁政,对国家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理,才带来北宋40余年的繁荣和稳定,让北宋中兴、国家得以更长久的延续存活,否则可能早就灭亡了。

一个政权之所以灭亡,在内来说因为是思想陈旧、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造成的;在外是其他国家或部族文化兴盛、国力强大、有对外扩张的强烈需求造成的。内外因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个政权的衰败、新的政权的兴起。

为什么有许多明星年轻时不要孩子,而年龄大了以后都悔不当初

主要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接片多,挣钱多,可真的老了时,想要孩子时,因年龄大了,生不了了,所以就后悔当初没有要孩子。

今年失业的人真的很多吗

地产行业普遍裁员40%_60%,加上停工留职,待业人太多了。失业半年没找到工作的也不少,其他行业也不见得多好。

光棍越来越多,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该怎么解决

现在光棍儿越来越多,并不是男女不平衡,而是对金钱的认识观念不同造成的。

现在有钱人背后小三儿一大堆,而在农村里好多男青年挺能干,也能吃苦,但是挣不了大钱,不能满足女孩子的虚荣心和丈母娘对房子、车子、天价彩礼的要求,只好打光棍儿。

现在人的价值观变了,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依赖越来越大,人人希望自己衣食无忧,造成了一些女孩子肓目追求金钱,宁可当小三儿也不嫁给没有钱的普通人。还有一些女孩子特别能干,愿意找个强过自己或者差不多的男孩子,她们宁可不结婚也不愿意嫁给不如自己的男孩子,所以现实中光棍儿越来越多,优秀的剩女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现象势必影响社会发展与安定,青年结不了婚,孩子出生率就降低,将来人口会越来越少。另外光棍儿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由于没有妻子和孩子,家庭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低,容易做出一些过激和出格行为,影响社会安定。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积极宏扬社会正能量,在社会上改变金钱是万能的观念,要尊重劳动,尊敬人才。合理改进收入分配制度,减小贫富收入差距,让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有钱人花钱似流水,贫困的人揭不开锅。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唐山大地震震级比汶川地震小,为何伤亡要大许多

汶川大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加上失踪人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的震级是7.8级,死亡24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比汶川大地震的震级小,但伤亡却大许多,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地震本身,二是抗震设防,三是应急救援。

一,唐山大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破坏力巨大,更要命的是震中位置几乎就在唐山市区的正下方,而且发生在凌晨,因此伤亡惨重。汶川大地震的震中烈度也是11度,但发生在下午,而且震中位于在山区,破裂带长达300多公里,对沿途的县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万幸的是,人口更加密集的都江堰市和成都市区都不在破裂方向上。

二,新中国成立后,唐山市成为我国北方工业重镇,人口密集,但当时我国还没有地震区划,也就没有抗震设防的要求,唐山市区的建筑物没有设防,几乎没有抵御破坏性地震的能力,这时发生城市直下型破坏性地震,巨大人员伤亡已不可避免。而且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我国地震区划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也对建筑物抗震设防有了基本要求。

三,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当时我国地震应急经验不足,科学的应急救援体系更是无从谈起,地震发生后,只能通过军队依靠人力来实施救援,而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国已经有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初步建立了地震救援体系,大型机具、科学仪器和医疗服务也开始规模应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伤亡的发生。

为什么最近许多外地人进村大量租地

怪不得几拔人进村征地,专门要不做务的果园。

可以肯定:政府提倡废林还耕,挖树种粮有补贴,而且还不少!

这抜人从内部探到信息,采用手段套取政府对土地的各种补贴,这是不好的现象,不明真相的农民会上当的,投机取巧的奸商应该引起政府重视,别让农民失去土地。

为什么很多老司机跑高速,时速只有100

我也开了10多年车了。开过出租车,也给企业老板当过专职司机,现在的我上高速,如果在不是特别赶时间,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是锁定100时速在跑。因为我发现在高速上跑这个时速是很合适的,也是有很多优点的。

1合理合规

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有好几条车道,最左边这条一般会被称之为超车道,限速是80-120,右边的,基本都是限速60-100。我以前曾经说过,我喜欢在高速上跑100,很多键盘侠攻击我,说我浪费资源,说我开慢车,使得后车迫不得已要不断超我的车,造成安全隐患。

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下,只要我不长期占据最左边的超车道,我保持100时速合理合法合规。那些喜欢开快车,喜欢质疑别人的,可以闭嘴了。反倒是那些喜欢一直保持120时速(甚至更高),在每条车道都到处乱窜的车主,才是高速公路上最大的安全隐患。

正常而言,如果说前面没有障碍,如成群结队的大货车,在不需要超车的情况下,跑100时速其实是稳当的。

2保持这个时速,相对安全

这个是100时速时司机的视野,那么请问120,130的时速的呢?岂不是更窄了,反应速度更慢了?

高速上哪个车速最安全?肯定不是最慢哪个,也不是最快哪个。最慢的,后车容易追尾,最快的,你容易追尾别人。而且车速越快,视野越窄,制动距离越远,给人的反应时间也越短。遇到突发状况,开100时速和开120时速的相比较,可能发现问题,到做出反应,到车子完成变道或者制动的时间,就差那么一两秒,或者就差那么10几米。但是,多出这一两秒或者10几米,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率就增加了许多。

3对许多车子而言,这个车速是最合适的。

我开过很多车,包括奔驰宝马和讴歌,对于大排量,动力强劲的车子来说,120时速肯定不算什么,用句俗点的话来讲,可以说叫做稳如老狗,发动机也觉得自己根本都还没出力。但是对于大多数10万元级别的家轿来说,120车速的时候,车身和方向盘确实开始有点开始发飘了,这个时候司机对车的把控感,会变得更差,尤其是在高速还经常会遭遇横风,价钱便宜的家轿或者SUV,可能这个时候就会左右摇摆,危险指数大增。

对于大多数10万元级别的家轿来讲,跑100和120的明显区别还有,噪音大增,油耗大增的问题。因为小排量发动机跑到120基本上都要开始有点嘶吼,咆哮的感觉了,这个时候肯定是不省油的。而且胎噪,风噪,也会大增,便宜车的隔音又不好,会越开越使人觉得烦躁。

对车子和司机来说,100时速,都是最舒适的。司机不用保持高度紧张,车子也用那么吃力,还省油。

4这个车速,在兼顾速度的同时,不容易产生违章

大家都知道高速的最高限速都是120,但是只要是上过高速的人,都知道,没有哪条高速是会全程保持120最高限速的。比如说过桥,隧道,或者前方车道变窄,甚至有的时候是“无缘无故”,最高限速就从120降到了100,或者80。

前面说过车速越快,视野越窄,还越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精神,很多时候真的很容易忽略忽然变化的限速标牌。我以前就试过好多次,根本就没注意到,然后一路超车,心里还想着怎么所有车的速度都变慢了起来?直到走完这个路段,看到100(80)限速解除的标志我才知道,完了,又违章了。

5老司机技术更好

我也是从新手司机过来的,刚开始开车的大半年,我是不敢开快,因为知道自己技术不好,没胆子。到两三年的时候我是越来越快,基本上是要见车就超,感觉不超就很不舒服。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我技术好,恰恰是我的驾驶技术和理念不够成熟。因为这个阶段的我,违章,事故,还有危险动作,都是最多的。很多时候没出事故,不是因为自己躲过去了,而是别人把我给让了,仅此而已。

我有时候会回想,为什么那个时候我的车速降不下来呢?我很多时候都觉得,除了心态以外,是自己的技术不过关,我在车上,仿佛就是车子在控制我,而不是我在控制车子。所以我感觉自己无处安放,不知道哪个位置,才是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只有不断地见车就超,就像一只没有脚的小鸟,只能一只不断地飞,根本停不下来。

等到后来有一天,我可以在茫茫车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内心也不急躁了。我才发现除了心态以外,这个时候的我,驾驶技术也提升了。其实开车开得快并不难,难的是开得稳。就是乘客坐在你的车里,你踩刹车,乘客从来不会感觉到突兀,甚至完全没有感觉,还睡得安安稳稳。这才叫老司机,这才叫好技术。

老司机的技术既然更好,那你认为他还会像青头仔那样到处乱窜吗?不要和我说你保持120,但没有到处乱窜。

在高速上,只要你保持120的车速,除非路况一直是车流稀少,否则你必然是要到处乱窜的,不然你根本保持不了这个速度。因为最高限速就是120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保持最高限速一直行驶,想保持120,你肯定要不断超车。

6老司机对开车更感敬畏

原因很简单,就算没亲身经历过,都会见过很多惨烈的车祸,如果连见都没怎么见过,那根本不能称之为老司机。车祸见得多了,自然会心存敬畏。我们在学开车时,考驾驶证时,十次肇事九次快这句经典格言,不是觉得顺口编出来的,而且前辈们通过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甚至是生命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想明白这一点,你叫老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怎么能够不心存敬畏?怎么能够敢老是压着边界行驶?

总结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老司机跑高速,速度喜欢保持在100的原因,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老司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了。如果你不明白,只能说明你还不够“老”,虽然你的驾龄可能已经很久了。

当然,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开什么车速,主要是看当时的行车环境,天气状况,自己开的是什么车,还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