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四川三台:历史文化拾零‖李国强_井盐_东川_盐井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3期

四川三台:历史文化拾零

李国强

展开全文

一、东川名邦

三台县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古为战国《禹贡》记载的梁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当地部落酋长“郪王”辖地。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广汉郡辖郪县,治地今郪江镇。南朝分拆广汉郡,建新城郡,同时分郪县北域建北五城县,新城郡和北五城县治所都在今三台县城所在的潼川镇。南梁撤郪县并入北五城县。隋大业三年(607),又重新启用郪县之名。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始置三台县。

三台历为州、府、路治所。秦时置巴郡、蜀郡,汉称益州,唐改为剑南道(剑门关以南),唐至德二年(757)分剑南道为东川、西川,东川节度使治所即在三台。宋咸平四年(1001)设立川峡四路,即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四川路”。“川”在四川行政区划名称中首次出现,四川因此得名。“四川路”的政治中心分别是成都、三台、汉中、奉节。三台是梓州路治所,因此也别称为梓州。

唐《元和郡县志》云:“梓州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而陆路交通自古及今,恒为川中枢纽。《四川通志》云:“山号三台,乡名列宿,文峰峙左,印台居前,龙顶、牛头蜿蜒于西北,涪江、郪水萦绕于东南,地当四达之冲,路扼两川之要,为益州之门户,实果、阆之襟喉。”梓州自古为兵家据蜀必争之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潼川州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要冲,为剑南都会。后汉初,讨公孙述,述使其将延岑悉兵拒广汉及资中。岑彭使臧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拒之。先主之入蜀也,诸葛武侯等分定州郡,略地至郪。刘裕伐谯纵,遣刘敬宣从垫江转战至黄虎,纵悉众拒之,不能克也。既而遣朱龄石从外水取成都,而以别将从中水取广汉,以疑兵从内水(涪江)向黄虎。州实据涪水上游,从来有事蜀中者,用奇用正,不一其法。自唐季分两川,东川与西川常为争衡之地。地居成都肘腋间,恒足以制西川之命。志云:州有盐水铜山之富,农桑果实之饶,山川绵衍,人物阜繁。州之形胜,甲于西南,有自来矣。”

唐朝在梓州设立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实是当时四川第二大城市,是蜀中居第二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都派重臣、尚书或使相分理。唐东川节度使高崇文原为金吾将军、渤海郡王、工部尚书,作东川节度使后,晋升南平郡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王涯,唐元和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长庆元年(821)为剑南东川节度使;3年后回朝,迁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嗣复,为尚书右丞,唐太和中,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回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张雍,以户部使出知梓州,就命为西川转运使;宋淳化五年(994)以守梓州功,太宗手诏褒美,擢给事中。赵抃,任殿中侍御史,京师称为“铁面御史”,作梓州路转运使,后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魏了翁,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知潼川府,后为潼川府路安抚使,同签书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事。

三台吏民历来注重文化教育。汉代郪人镡显等,千里迢迢去京师向鲁恭学习。太守陈宠重用县人王涣等为吏。唐代在梓州设司士参军,领教士人。宋代在梓州建立学校。魏了翁知潼川府,又极力荐举地方人才。至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在城东街建立文峰书院;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草堂书院,祀少陵于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潼川中学堂”;民国2年(1913)改为“潼川联合县立中学校”。云台书院,在府城北,清道光十八年(1838)建,清光绪三十年改为学校。清代三台28乡,乡乡有书院。

二、盐业之都

川中产盐为井盐,其方法为凿井汲卤煎制成盐。三台县采盐历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古郪王国。据《华阳国志》载,郪县有山原田,富国盐井。《四川通志》载:梓州有盐水铜山之富。主要产盐基地以原安居镇(2019年并入郪江镇)为中心,向东南延伸至大英县卓筒井,向东北至三台柳池、富顺和盐亭一带,最后蔓延至整个巴蜀地区。唐《元和郡县志》载:“郪县有盐井二十六所。”宋《太平寰宇记》载:盐井郪县四十三,涪城县(今三台芦溪镇花园)五十五,通泉县四十七,盐亭县三,永泰县五,东关县(今盐亭县属地)四,玄武县(中江县)二,飞乌县(今中江县属地)七。明清时期,“潼盐”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明嘉靖年间,潼川盐井共228眼,其中上井3眼、中井9眼、下井216眼,盐井数占全川各州县第7位。明朝时,在潼川治西设有华池盐课司,在治北设长丰井盐课司。单是华池盐课司所管盐业,洪武年间所产井盐为11.21万公斤;弘治年间为37.84万公斤,占全川的3%;正德年间为29.72万公斤,向政府交盐课税银达2496两之多。清代丁宝桢所著《四川盐法志》记载:潼川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拥有产盐盐井286个,所产食盐,除销售本地食用外,大量运往本省及贵州各地销售,川北三台成为四川三大产盐中心之一。据《三台县志》载:清道光初年,县内卤井发展到5000余口,年产井盐3000万斤。民国28年(1939),全县有私营盐灶787户,卤井5484口,盐工5316人,以人、畜力汲卤烧盐,年产2712万斤,销三台、绵阳、绵竹、剑阁、梓潼、盐亭、江油、中江、罗江、广汉、什邡、茂县、平武等县和陕、甘等省。民国38年(1949),有灶户716家,卤井1596口,产量1740万斤。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给以低息贷款扶持,全县449户盐灶组成联营灶106家。1951年井盐产量恢复到1.42万吨。1953年春,政府对部分经营不善、生产落后的劣井小灶予以裁撤,剩余劳力转入农村,年产井盐1.4万吨左右。1954年推行烧煤制盐。1956年盐业进入公私合营后,全县共有盐灶房194家,卤井1504口,职工2975人,年产盐1.52万吨;其中富顺盐厂有卤井275口,盐灶房47家,职工1080人,年产盐6000余吨,当年成本比上年降低10.28%,盈利14万元,比上年增长26%。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全县井盐产量降至0.93万吨,亏损30余万元,全县食盐不能自给。1962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将1958年过渡为国社合营的盐厂和社办盐厂关停,仅保留国营富顺盐厂。

井盐生产自古以来都是三台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台因此享有盐业之都美誉。而盐历来为专卖,汉朝就在郪县设有“富国监”,监管川东盐业。宋置监领。明朝时,在潼川设盐课司。民国4年(1915)设四川盐务稽核分所。因管辖区域太大,事务繁多,在三台设川北盐务稽核分所;同时,国民政府将“川北盐务管理局”设在三台县城城北古府署,三台成为整个川北盐务区的中心,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三台县盐业的繁荣。《华阳国志·蜀志》载:蜀李冰于公元前255年到公元前251年,开凿“广都盐井”,到西汉时期才在川西大规模开发井盐;又载:“郪有山原田,富国盐井。”这就证明古郪国为井盐生产,而其后的汉郪县,早已在承袭古郪人井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成为西汉朝廷井盐生产重地,并被朝廷诏令在郪县(河嘴、富国镇、安居)设置当时全川唯一一个“富国盐监” 使府,代表中央朝廷,对川中、川东南境域内井盐业生产和税赋行使监管职权。而川西蒲江、邛崃、彭山、井研井盐,始自于公元前67年西汉汉昭帝刘弗陵时期;川南富顺及自贡井盐,始自于公元76年东汉汉章帝刘炟时期;大英卓筒井井盐,为私盐盐井,始自于公元1041—1048年,即北宋庆历年间。

三、古城文化

潼川古城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多元一体,拥有以郪汉文化和潼川古镇唐宋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

郪江古镇,春秋战国时为诸侯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祖六年(前201)设置郪县,三国蜀汉时期设置东广汉郡,均以此地为治所。古镇依山傍水,镇内现存有古街巷、帝主宫、王爷庙、广东馆、黄州馆、关帝庙等5座精巧玲珑的宫庙,还有天台书院、郪王城、数十棵巨大的黄桷树、古戏楼、古驿道等。镇外横跨郪江的古石桥九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9条高浮雕的龙为墩,20块相并的长方形平整条石为梁。9条龙形态各异,逆水而卧,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据郪江老人们讲,自清代以来,郪江古镇有8宫5庙,还有客家会馆。寺庙会馆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乐楼带大门,左右为厢楼,后为殿堂和内院。乐楼檐角飞翘,风铃阵阵;殿堂雕梁画栋,宏伟庄重;内院天井,玲珑雅致。每年赶会期间游客云集,帝主宫、关帝庙、王爷庙和广东馆、黄州馆5台乐楼同时出演,相邻3县10乡民众聚集,郪江古街热闹非凡。当时流传一首《郪江谣》:“天台鼓楼镇双龙,二狮抬头望金钟。二龙逆水拜金阙,五庙风铃唱夜空。”流传的郪江民谣和诗句,以及王爷庙百余年演出的剧目,如实记载了郪江古镇山水秀丽和赶会期间的兴盛热闹,概括出古镇的风貌,亦反映一种历史文化的熏陶延续与厚重。1992年,郪江镇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1996年,郪江崖墓群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郪江镇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郪江崖墓群分布在以郪江场镇为中心的郪江两岸河湾山峦间,鳞次栉比,数以万计,有的地方甚至密如蜂房。其中金钟山、紫荆湾、泉水坝、松林嘴等地的崖墓最为集中、最富特色。这些汉墓中,独特的藻井、天花、斗拱、窗棂、栏杆等造型在全国独树一帜,《狗咬耗子》等汉画石刻展示的汉民俗文化堪称国宝,而汉墓大量的灶台、水井、壁龛、灶案、壁柜、床台、台阶、水沟等石雕则生动地再现了2000多年前汉人日常起居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习惯。整个郪江崖墓群,可谓一幅幅活生生的汉晋民族生活和文化长卷。镇周青山环绕,东北有鼓楼山,西北有天台山,两山蜿蜒起伏,犹如双龙朝拱,故郪江又名双龙镇。镇南边郪江长流,上有九龙桥、会仙桥和跳礅桥,从北至南的锦江在锦江桥前流入郪江,两江碧水相汇,明洁如镜。

潼川古城墙,始筑于“刘宋元嘉”中期,齐、梁时期初具规模。唐时于此设剑南东川节度使衙门,为四川省内与成都齐名的剑南重镇、东川名邦,曾管辖15州89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明天顺和嘉靖年间潼川州城墙基础上培修复建,城墙为夯土墙体,内、外墙采用砂岩条石错缝叠压,犬牙交错垒砌,墙体下宽上窄。城墙上曾设炮台9座,置垛口2000余垛,南北东西共开4门,4门城头均有谯楼;城外绕池,“池阔四丈”,在抵御水患洪灾以及战争破坏等方面,均曾发挥积极作用。潼川古城现保留东、南两座古城楼和长度约2000余米古城墙,是全国仅存4处、四川省内唯一的条石砌筑古城墙。2013年3月,潼川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北琴泉寺,始建于北周,名安昌寺,唐初改名慧义寺(惠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唐时慧义寺为四川地区两大佛教中心之一,与成都大慈寺齐名,“四证堂”和“三休阁”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祖庭,影响及于韩、日各国。慧义寺重阁和寺主大明法师等,“初唐四杰”之杨炯和王勃分别有文章称颂;清虚、神清等著名高僧,宋人所著《高僧传》有传。“四证堂”“三休阁”壁画,出自唐代宫廷大画师邹从古之手,堪称艺术杰作,李商隐所撰《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铭》有碑文描述。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修阁,现存建筑为清代和民国所建,主体建筑由坐西北朝东南的并排双四合院相连而成,布局特别。整个建筑面积1602平方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正殿后甘露洞,泉水终年不断,叮咚如抚古琴,为“琴泉”;泉水夏季如注甘凉,冬季涓涓温甜。寺下山崖多摩崖造像,称千佛岩,佛岩右侧有“赵岩洞”,原为东汉崖墓,是唐代隐士赵蕤隐居著书处。

大佛寺,位于县城西南蟠龙山麓,其山因势若蟠龙腾飞而得名,有“山不高而秀雅,地不广而平坦”之美誉。大佛寺大佛殿集多阁式之大成,碧檐三重,飞阁流丹,肃穆壮观。大佛造像完成于元大德五年(1301),坐西朝北,高8.3米,肩宽3.8米,是绵阳市唯一的元代佛教造像。大佛寺大佛殿、观音殿、祖师殿、海灯法师纪念堂、海灯法师纪念塔、大雄宝殿等建筑巍然屹立。庙堂经年香火鼎盛,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为朝拜观光胜地。

东山寺,位于县城涪江东岸,始建于唐代,明、清扩建,始称“普惠寺”,因在东山上又称东山寺,以“东林晚钟”之景而又有“小寒山寺”之称。自唐宋以来,东山寺即是文人荟萃、诗人兴会的圣地,唐代杜甫、薛涛和宋代苏轼、文同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及诗赋。1983年,修复民国19年(1930)所建东山公园(现滨江公园)。该园以“清、幽、静、雅”闻名于世,园内明万历年间兴建的9层六角塔,又名东塔,耸立东山之巅;南宋时期就已闻名遐迩的苏公泉、流杯池与新建景点临川阁、薛涛塑像、碑林构成“流畅怀古”景区;东林阁、“苏母教子”雕像、照壁构成“东林晚钟”景区。园内自然景观丰富,占地63亩,园林绿地绿化率达94.2%,参天古树枝繁叶茂。东山寺与东山大佛、小明湖毗邻,可思古赏幽,可朝拜佛门圣地,可鸟瞰山水秀色。

灵峰寺,位于灵兴场镇灵峰山,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永乐间“励志复兴古刹,不数年而底于成”,灵峰寺于是再度辉煌。明末毁于兵火,清乾隆年间重修。灵峰寺现占地1万余平方米,依山傍水,布局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清嘉庆年间,三台知县将“灵峰仙迹”收入“三台六景”,并绘图存志。1984年,在灵兴镇崖墓群出土的东汉青铜摇钱树,是神话传说中的宝树,也是三台县第一件出国参展文物。2001年初,国家文物局和美国西雅图技术博物馆联合筹办“千年遗珍——中国四川古代文物精品展”时,该摇钱树荣登展品金榜。

尊胜寺,相传由佛教禅宗仰山派传人始建于南宋。明永乐十三年(1415)重建大雄宝殿。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临济派传人住持僧瑞岩增修藏经楼;清乾隆五年(1740),重建伽蓝殿。尊胜寺现存明清古建筑群,占地3605平方米,建筑面积934.255平方米;由南至北,主体建筑依次由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20余间厢房组成。寺内明代碑文、雕梁撰文、三宝印等文物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特别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潼川知府吴树臣撰成《尊胜寺圣经阁证》,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2013年3月,尊胜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梓州公园风景区位于三台县城西牛头山,占地面积110余亩。唐宋时期,三台作为东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空前繁荣。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盛唐李白、杜甫,中晚唐元稹、白居易、薛涛、李商隐等著名诗人,都曾宦游于此或雅集其间,文风兴盛,虹彩斑斓。其中杜甫曾“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在三台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众多诗篇。梓州城西牛头山,为杜甫乐游之地,明时于此建工部祠,现为三台的杜甫草堂。草堂内,竖“一方之镇”和“一方之胜”的盘龙石柱,柱高13.7米,系选用北川乳白色铁坚石材,聘石雕良工,参考方志记载和残存文物精心创作,堪称梓州古城标志,系古梓州城七大景观之首,是镇城之宝。梓州公园杜甫草堂,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再现“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修”之意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国强(三台县诗词楹联协会)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