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缩会怎样?经济学有温和通胀一说却没怎么听说温和通缩这是为什么_通缩_通货紧缩_经济

本文目录

  • 货币通缩会怎样
  • 经济学有温和通胀一说却没怎么听说温和通缩这是为什么
  • 个人怎么应对通缩
  • 经济通缩会带来哪些后果
  • 什么是日本式通缩
  • 既然大量印钞,怎么会担心通缩
  • 通缩对经济的危害是什么
  • 金融术语中的“通缩”是什么意思
  • 未来一年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为什么
  • 到底是滞涨杀伤力大还是通缩杀伤力大

货币通缩会怎样

货币通缩和通货膨胀有点相反。通货膨胀大家见得比较多。就是货币发得多,物价上涨等等。

货币通缩就是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经济学家们认为,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恶性的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如何辨别货进入通缩呢? 一般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有三个要素: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要么是自由放任,企业破产后的强制恢复,要么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

经济学有温和通胀一说却没怎么听说温和通缩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是通胀为洪水猛兽,但实际上一般比较合适的通货膨胀速度不但是经济表现良好的指标,而且也是经济不断增长的催化剂。只有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让生产方有动力去投资,从而雇佣更多的工人,让收入继续增加,并且达到经济全面增长的情况。

不过通货膨胀如果并不湿度就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如果通货膨胀出现过快的情况就会对消费市场形成冲击,这有可能是因为货币供给量太大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太快引起的。而当通货膨胀速度比较慢的时候,就会对生产方的投资意愿产生影响,让这些工厂开始缩减生产,并且解雇一些工人,释放一些产能,这样就造成经济的倒退。

所以我们知道通胀如果在维持,在适度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和通胀,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一般是将通货膨胀确定在一个目标值以内,如果通货膨胀保持温和,那么就意味着货币政策没有必要进行调整,否则过大的通货膨胀时就需要缩紧货币政策,而过低的通货膨胀值就应该扩大货币宽松的程度。

但是通缩并没有一个适度的含义在里面,因为通缩本身就意味着通胀已经低到了非常严重的情况,这使得物价开始下跌,工厂方和投资方会加速的缩减自己的生产,因此经济开始萎缩,个人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传导到消费市场,引发经济的衰退。

个人怎么应对通缩

通货紧缩一般来说是市场流动性偏紧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周期的货币价格会偏高,物价低迷,消费不畅。

由于消费不畅,会使市场供需失衡,所以通货紧缩周期中,经济容易降温,企业活动容易减速;经济降温又会导致货币周转率下降,市场流动性就容易出问题,这样会形成经济逆周期循环,从而导致企业停滞且失业率上升。由于通货紧缩对经济负面影响比较大,会从消费端整体抑制经济发展,从而破坏经济有序发展,所以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货紧缩问题的管理。

由于通货紧缩时期经济难以提振,物价与资产价格都容易下跌,如股市票价格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回跌、房地产价格下行等,会导致市场上出现抛售资产的行为,市场中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比较严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利用金融市场做空工具谋求一定的利益。

另外,通货紧缩一般是由货币政策偏紧所导致的,这个周期中,银行利率水平会偏高,这使货币价格偏高,会利于储蓄,利于购买国债与货币基金等安全资产。在通货紧缩初中期,不利于投资房地产、贵金属以及做多股市等,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等做空手段做空国际大宗商品等赢得利益。

但是通货紧缩周期的末期也是投资机遇期,各类资产价格会因紧缩而价格中长期下跌,如果资产价格出现价值洼地,这个时期买入资产未来容易获得超额收益。

总体上来讲,通货紧缩的初期与中期,利于安全资产的投资,利于一些风险资产的做空,而在通货紧缩的后期与末期则利于安全资产向风险资产逐渐转移,利于风险资产的做多。

至于通货紧缩的初中后期的确定,主要通过央行的货币周期紧与松以及CPI、PPI与GDP等经济数据的高低来判断。

经济通缩会带来哪些后果

通货紧缩,是跟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物价的持续下降,通货膨胀率(CPI为负)。根据费雪方程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出现通货紧缩,就会导致实际利率上升。

通货紧缩对不同的经济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可以分别来看: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通常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如果预期某种产品价格会上涨,消费者通常会抢购,而如果预期某种产品价格下跌,则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增强,消费者会选择持币待购。如果价格持续下降、进入通货紧缩的话,消费者会把钱拿在手里,而不选择消费,这就会导致需求不足、经济衰退。

对企业而言:通货紧缩会使实际利率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上升,会导致投资下降。而且,由于企业通常是负债经营,通货紧缩可能会导致出现“债务-通缩螺旋”。即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为了清偿负债,会选择降价促销,进而导致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这又会导致企业的实际债务上升。企业为了还债会继续降价销售,进而加剧这一现象,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对政府而言:通货紧缩会导致政策操作空间受限。在面临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通过加息提高资金成本,抑制企业投资。而在面临通货紧缩时,政府的操作空间就会小很多。因为名义利率至多只能下调至0,而当利率到0时,居民把钱存在银行的意义不大,可以选择拿回家里囤起来,这就是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这时如果物价仍在下跌,就会出现基准利率为0但实际利率仍然偏高的情况,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大。这个时候,政府往往会束手无策。

以日本为例,自从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曾经连续陷入通货紧缩之中,日本政府央行把名义利率下调到零的水平,却仍然没有把物价打起来。后来安倍经济学出台,央行直接下场购买国债(即所谓的QE),物价短期内出现反弹,但随后就又开始低迷,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仍然不大。央行束手无策,甚至推出了“负利率”(对银行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收钱),效果仍然不明显,日本距离2%的物价上涨目标仍然遥遥无期。

总而言之,通货紧缩的后果非常可怕,它通常会跟经济衰退伴随而生,是所有经济体的梦魇。

什么是日本式通缩

通胀和通缩是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叠加产生的经济现象。

把经济的调整分为两种——横向调整和大萧条。

横向调整:产能过剩行业发生破产,但没有传导至全产业链的破产潮。

大萧条:全行业的破产潮,全社会经济行为进入混乱状态。经济产业以断崖方式萎缩,并引发全面的债务违约。

大通缩,日本“失去”的20年

纵观经济发展史,最经典的“横向调整”是日本1990年泡沫破裂到至今的经济。

我们看到,1990年在经历了短暂地系统性风险后,日本发生长达20多年的经济停滞:GDP增长极其低下,企业没有扩张欲望,居民借贷欲望消退。但日本经济整体运行比较健康,除房地产业大面积萎缩后,其他行业在增长。甚至一段时期内经济总量保持世界第二,没有出现大萧条。

日本在这轮经济的横向调整中,发生了一个目前难以解释的经济奇象:长达20年的通缩,物价越来越便宜,钱越来越值钱,以至于存款出现负利率。

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其实日本是发生短暂通胀的。原因是在房地产里的大量资金外泄,流入了基础消费和境外资产。基于通胀和外汇损耗的压力,日本政府下了关键一棋:加息。毫无疑问,加息意味着归还贷款的压力增加,这会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但日本政府坚决地做了。

甚至在房地产行业发生大量债务违约导致利率被动提升的时候(原因昨天发文说了),日本央行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宽松货币的行动,任由利率上涨,以至于飙升到百分之十几。

铁了心搞死房地产这颗毒瘤后,房地产行业爆发了债务违约潮,房产公司大量倒闭。期间,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发行国债对经济体进行了保护,幸好没有发生全行业的破产潮。过剩产能逐渐出清后,日本顺利渡过危机,但后来国债规模非常高。

由于房地产业萎缩导致整个经济体的萎缩,日本经济刚开始进入下行阶段。但紧随其后,科技、服务等行业快速增长,完全抵冲了房地产业的萎缩,日本经济重新进入了增长期。但速度缓慢。

为什么后期会发生通缩呢?

因为日本人吸取了教训:狂热的高杠杆行为迟早一日必将破产。于是企业和家庭非常害怕产生违约风险,企业几乎没有借贷的动力,家庭也更偏爱增加储蓄并减轻债务。这样一来,在“横向调整”中流出金融体系的货币资金逐渐从市场流回并停留在金融机构。

由于经济得到缓冲,社会生产财富的能力恢复,而此时市场资金由于流回金融机构而变少,那么根据货币原理(货币价值=社会财富/流动货币量),货币必然是升值的,物价也必然下降。

为什么这种通缩持续了20年?那是因为居民的资金偏好发生了自反馈:央行加息—发生危机—银行储蓄利率很高—居民资金偏爱储蓄—储蓄增加导致货币升值(通缩)—储蓄的欲望进一步强化……

通缩其实是加息的“果”。

其实,本人很佩服日本当初的决断。在房地产产生泡沫的情况下,政府加息刺破泡沫,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为系统性风险背负责任。但如果继续拖下去,以货币工具甚至宽松货币政策维护过剩产业链的债务,这就意味着将发生前文所说的—全面产能过剩。这将导致更大的危机—大萧条。

该倒闭的产业一律让它倒闭,绝对不救,不拖。这是日本的选择。

经历了短暂阵痛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停滞不前,但是它依靠科技发展占据了制造业上游,综合国力走在世界前列。汽车、家电、芯片、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经济中各种核心行业,日本要么排在世界第一,要么第二。同时,日元也成为世界上信用最好的货币。

日本牺牲了房地产,但换来了稳固的货币信用,牺牲的是一时的GDP,但换来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日本当年的经济调整政策是调控产能过剩的经典之作。国内经济学者常常拿中国发展速度讽刺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真是无言以对!

既然大量印钞,怎么会担心通缩

正常的状况下是大量印钞,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通缩呢?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按正常来说是天上下雨地上流,天上下雨人人都能享受到雨露的滋润。

但现实的状况是,有钱人修了很多水库,并且把除通往水库外的各支渠全部堵死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虽然下雨或者说雨下得还很大,但这些水全部流入了有钱人修的水库,而其他支渠只有涓涓细流,或者根本就没有流水。于是很多人根本就享受不到雨露的滋润,只能干渴等死。

财富也是同理,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国家越印钞,钞票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手中的钱就越被稀释越没钱,于是整个社会流动性枯萎,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大多产品无人购买消费,牵涉到的相关行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又导致更多的相关行业破产倒闭,不断恶性循环,经济危机爆发。

总之,印钞要看钞票的流向,如果钞票流向大多数人(如向低收入人群直接发钱) ,就可能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如果又流向了少数有钱人,则只会产生通缩。

通缩对经济的危害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衰退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二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无疑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2.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通货紧缩发生时,全社会总物价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自然也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随之减少。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而且,产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单个企业的产品难以卖出,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周转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率的提高进一步使企业资产的价格下降。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净值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供给的相对过剩必然会使众多劳动者失业,此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使工人的工资降低,个人财富减少。即使工资不降低,失业人数的增多也使社会居民总体的收入减少,导致社会个体的财富缩水。

3.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察,即社会财富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以及社会财富在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从总体而言,经济中的债务人一般为企业,而债权人一般为居民。因此,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也就是在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分配。

企业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的降低,使企业利润减少,而实际利率升高,使作为债务人的企业的收入又进一步向债权人转移,这又加重了企业的困难。为维持生计,企业只有选择筹集更多的债务来进行周转,这样企业的债务总量势必增加,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由此企业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将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财富的分配效应不断得到加强。

4.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通货紧缩使货币越来越昂贵。这实际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使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货币升值是引起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问题的共同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金融术语中的“通缩”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通缩?

在金融术语中,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是相对的。通胀我们比较熟悉,简单说就是市场上货币变多了,相对来说商品有限,单位商品需要“消化”更多的货币,从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通缩则与此相反,货币供应量不足,物价趋于下行。而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货币的足量供应带来的温和性通胀。但咱们也经历过通缩。

通缩的宏观表现形式是物价、资产价格、有价证券等一系列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趋于下降。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当CPI连续3个月环比下跌,就可以认定为有通缩迹象了。

什么引起的通缩?

一般来说,通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微观层面

1、投资于需求不足

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市场上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就会减少,这时就会造成供过于求,导致物价下跌,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使得市场整体陷入通缩。

2、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技术进步使得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最终使得商品价格下滑。此外,像政府对于一些行业放松准入,导致充分竞争,也会使得平均价格下降。

宏观层面

1、货币和财政政策

趋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直接导致通缩。比如央行降低货币供应量、信贷发放量、提高利率或准备金率、基建项目得不到财政批准等。

2、经济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经济也是一样。当经济到了顶峰,资产价格泡沫兴起,信贷和货币膨胀,商品供过于求时,最终等到泡沫破灭、信贷货币收缩时,就会引发周期性通缩。

此外,像汇率、市场预期等也都是通缩的影响因素之一,但非主要,因此就不再赘述。

通缩的到底好不好?

量变则会引起质变,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自然就不行了。温和的通缩其实是有利的,一方面能够挤掉资产泡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通缩期间平均利润的下滑也会倒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改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能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很好地推动去杠杆,当货币、资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利润等各方面增速均开始下滑时,经济各部门对于未来的杠杆预期自然就没那么强烈。

但恶性的通缩则会让市场“过度”。也就是长期的物价、资产价格下滑,导致市场需求萎靡,企业亏损被迫降薪裁员,经济增速下滑...而这些对于国家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这几年随着国内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调整,M2和GDP增速均有所下滑,民企生存难、暴雷事件频发,也给我们敲响了通缩的警钟。当然现在谈通缩似乎杞人忧天,但狂热的市场往往都会误判,无论怎样,勿加杠杆,减配风险资产是当下的投资之道。

未来一年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为什么

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重创史无前例。疫情犹如一把双刃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织存在。总体下行确定无疑,复苏缓解需要决不止一年的时间。

①必将造成金融,股市,通胀突出。美国率先动作频繁,已然造成股市五次熔断。各国隨后纷纷降准降息,超发货币,《大水漫灌》。

②而制造业,农业,消费市场,特别是航空,旅游业遭遇滑铁卢。石油价格继续在谷底徘徊。

③各国GDP总量会大幅下降,物价指数会攀升。

④目前仅有中国个别国家疫情基本结束。但世界上绝大多数还在处于疫情暴发的势头有增无减。新冠病毒源于何处,至今不明。

新冠病毒的疫苗仍在研究之中。

综上所述,本次全球灾难何时结束,尚不得而知。世界经济的不确性,决定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並存,将会持续几年才能缓解过来。

到底是滞涨杀伤力大还是通缩杀伤力大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来说,重要的不是区分滞涨和通缩,而是说通缩的规模和滞涨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不能把轻微的滞胀于非常严重的通缩进行对比。

那么在通常情况来说,滞涨和通缩同样对于经济有非常严重的杀伤力,区别在于滞涨相对于突缩来说更难以解决。

一般来说良性的通货膨胀不但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且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生产的增长带来了就业和收入的上涨刺激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再次牵动工业生产增长,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但是在一些情况的作用下,消费市场开始萎缩,使需求没有以前那样旺盛,所以物价开始下跌,生产也开始萎缩,进行了恶性循环,这就是通缩。

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物价不降反增,进一步轻视消费市场,让经济的下行更为剧烈,这就是滞涨。不过滞涨的伤害不一定比通缩更为猛烈,他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不能被很好的解决。

我们在通缩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是采取宽松的货币来推升通胀和资产价格,然而在滞涨的情况下,任何货币政策都需要更为谨慎的制定,因为宽松货币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使滞涨更为严重,也就是说滞涨更难以被简单的解决。因此往往滞涨带来的冲击更为猛烈,并且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滞涨比通缩更可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