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散文《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一封信》_女儿_当年_自己的

【堂按:我这篇2006年写于参加一位同事女儿的婚宴后的散文《我们当年》,曾引起轰动。不少读者被这篇文章感动。尤其是一些女性语文教师,看完这篇文章后马上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然后给我打电话,说读完我的文章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全国各地不少语文教师把这篇文章引进语文课堂。例如,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初中教学比赛,于3月19日--20日在广州市115中学举行。所有参赛选手均以拙作《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为比赛课文,采用异地教学“一课十讲”的形式展开。最终广州市白云区龙岗中学洪湖老师在决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2014年1月2日,我忽然收到南京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发来的短信。她告诉我说,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正在南京举行,广州市第116中学陈燕媚老师用我的散文《我们当年》作为课文参加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并称在广州陈燕媚老师的课上“再次被《我们当年》感动。”2013年12月29日,我在广州开会,托人联系上陈燕媚老师。陈燕媚来到会场后,我给她赠送东北师大研究生撰写的近30万字的长篇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第一部研究在职教师教育思想的评传性学术专著《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并应陈燕媚的请求,在她的获奖证书上题词。

2015年出版的“语文味”丛书五本中,有一本是我的随笔诗文集,75万字,我把它取名为《我们当年——程少堂率性诗文集》 。这个书名,就是为了纪念《我们当年》这篇文章。

展开全文

我的演讲词《人生的第一个美梦》2008年即入选全国通用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作为精讲课文。而拙作《我们当年》,其蕴含的情感浓度与艺术创意,比起入选职高课文的演讲词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我们当年

——给女儿的信

程少堂

瑶瑶:

爸爸今天给你写你做我女儿来的第一封信。

爸爸今晚(200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女儿的婚宴,在深南大道南,深航大厦锦江国际饭店。饭店金碧辉煌,婚礼隆重热烈。不过你知道,爸爸虽不是什么官员,但是,爸爸喜欢的是独处独行,是安静,甚至寂寞,是从不参加这种热闹活动的。因为爸爸觉得,在喧闹的人群中,在觥筹交错之中,感觉得到的,是心灵深处的无尽的孤独。因而,有时迫不得已,爸爸宁可把“红包”让同事带去,也要找一个理由不去赴宴。爸爸大学的同学,在深圳市也有好多个了,其中有的已经作了深圳市的大官,但是,你早已经知道了,所有同学都说,深圳的同学,你老爸,程少堂,是最难请的。

但是,今天,你老爸,去了。

因为,今天,请我的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叔叔,和我同类。

在朋友女儿的婚宴上,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看到朋友的女儿幸福地陶醉的样子,我眼泪汪汪,眼泪汪汪。我给你妈和好几个要好的朋友发了短信(但是我没给你发),我告诉你妈和几位要好的朋友:“我婚礼看得眼泪汪汪——我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是,我女儿,肯定有。”

女儿,再过一个多月,你就满二十二周岁了,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和你妈,也要送你走上婚典的舞台。我,作为你的爸爸,也要讲几句话。

可是女儿,你知道我会讲什么吗?

我会讲三句话——

女儿,你小时候,爸爸从没打过你。倒是你长大了,爸爸脾气不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但是爸爸请你原谅,不要记恨。因为,这世界上,你是我最亲的亲人 。人情炎凉,世事冷暖,这世界上的事情,你已经看得不算少了,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预料,有些事情你永远可以预料。比如说,你就不能预料,哪些人跟哪些人可能说人生的“拜拜”;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我和你,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液,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一致。

女儿,你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不用告诉我和你妈。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不用你告诉我们,我也能全知全觉,甚至先知先觉。因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你的心音,就是我的心音;你的脉搏,就是我的脉搏;我的魂灵和你的魂灵一起悸动。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无忧无虑,无论在天涯海角,不用你告诉,我都能和你同步感应,和你产生异地共鸣。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道,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你独享幸福之时,也就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知道,我全知道,但是你要一笔一划、一标一点地告诉我和你妈。因为,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不愿你一人承担,我来和你分担。小时候或你不很小的时候,你调皮时或不很调皮时,老爸脾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曾粗暴地怒骂着叫你滚出去,那是在你幸福的时候,那是叫你在幸福中打滚。但是,在你长大成人,在你成家立业雏燕离巢的今天,在你也许肯定有一天有痛苦有忧愁的时候,老爸焦急地等待着,随时欢迎你滚回来,欢迎你随时滚回来。我们家里有三把钥匙,我和你妈活着的时候,三人各自一把,我们家的大门小门正门侧门所有的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全都向你敞开,向你全部敞开。当我和你妈不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家的三把钥匙,全都在你手上。

看完这封信,你也许会说 :老爸,你这封信的标题不是叫“我们当年”吗?你怎么没讲你和妈当年结婚的事情?

女儿,遗憾得很,我跟你妈当然结过婚,但是,我们没有婚礼。

我们没有当年。

不过孩子,只要你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要当年。

老爸

2006年9月25日晚

参加朋友女儿婚宴返家后泪书,

写毕于午夜12点06分。

附录:以下是保留下来的关于散文《我们当年》发表后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些相关资料,篇幅较长,没有时间的读者可以不看这些资料。这些资料离现在有十数年之久,相关博客大都打不开了。但这些文章当时都转载在语文味网上,现在语文味网上还可以查到。

(一)唐娟博客:《父母之痛》

[ 2006-11-10 9:24:00 | By: 唐娟 ]

为何但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父母都已经痛过?

当我从角落里翻出那个被我遗忘了的手提袋时,不经意地看到了程少棠先生的《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那是前几周参加深圳市语文教研活动时的听课资料。于是心底的一些情愫又扭成了一团。

我现在急于想表达的,与那堂课无关,与程少棠先生本人无关,其实和他的这篇文章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和很多读者一样,泪流不止。不仅如此,我的心仿佛也被狠狠地,狠狠地扎了一下,从此不能愈合。

家有女儿初嫁,女儿也许会沉醉于幸福之中,而父母往往会多出一份失落。少棠先生有一个女儿,在女儿要出嫁的时候,他需要承受一次仿佛失去女儿的那种割舍之痛。但是他只有一个女儿,这一辈子,他只需要经历这样的一次。可是那些养育了两个、三个、好几个女儿的父母呢,他们会有两次、三次、好多次的疼痛吗?

前不久我,我父母的四个子女之一、三个女儿之一、排行老二的我,仓促地结婚了。很多人都觉得很突然,包括我的家人,我没有和我的父母在婚姻的事情上商量多少,甚至在决定要结婚了,那离婚礼之日仅差不到十天而已。他的同事,为我们登记的时候竟没有一丁点庆祝之意而惊讶,他们说,他们登记那天特意请了半天假,在外面狠狠地、潇洒地吃了一顿。我们呢,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一下就按了手印,接着各回各的学校,继续上班。这些,我不敢告诉我的父母。我的母亲,为三个女儿人生大事伤透心的母亲,曾经不解地感叹:“我的三个女儿,不比人家的女儿丑,各方面条件也不差,可是为什么对找男朋友都没一点要求?”

女大当嫁,没办法。可是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而我,追求自己的简单,自作主地就把自己“廉价”地送出去了。也就是说,我的父母不知不觉地,就突然弄丢了一个女儿。这样的疼痛,不知道较之少棠先生念及将嫁女之痛,孰轻孰重?不仅如此,还有我的姐姐,我的妹妹,她们也将在我父母的意料之中、不舍之中结婚出嫁,那两道心口之痛是不是更是痛上加痛?

婚礼那天,我的目光甚至很少投在父母身上,他们坐在我的旁边,我频频应客人举酒,唯独忽略了我的父母。多年来自然而然地享受父母关爱的习惯,在这样一天我仍然肆意挥霍着。也许,我的母亲噙着泪,噙着心酸,而这一切,我都忽略了,在那样一个子女之喜、父母之痛的一天。现在,我心里开始痛,我的眼泪也止不住了,但是这些,都没有意义。有些机会一旦错过,是无法再弥补的。这一生,我将永远负着一种债,对于父母的债,而这是区别于子女之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债。

只是,为何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父母都已经痛过?心灵的齿轮难道永远都无法切合?

(二)《深圳晚报》:《亲情,可贵——读有感》

深圳晚报 2006-12-19

李文姬

今晚,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细细地品读完程少堂的《我们当年》,泪,静静地划过脸颊,留下一条完美的印痕,滴入心里,唤醒心中的那一丝感动。蓦地,懂得亲情的可贵。

《我们当年》主要的内容是程少堂先生在参加完朋友女儿的婚礼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文章不长,但从这短短几十行字间,我却意外地感到一份炽热的父爱;一个父亲希望女儿能拥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的小小心愿;文笔间流露出父亲对女儿的爱之深,情之切。

其中,有这样两句话让我感动。

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道,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

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全知道,但是你要一笔一画,一点一点地告诉我。

他没有用到任何关心的字眼,但却让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父亲守着他的女儿,一路走来,留下的满是关心和爱。

在文章里,他提到了生离死别。虽然,一直以来我都很刻意要去逃脱这种话题,但却始终要去面对岁月的风沙将妈妈的满头青丝染成白发,生活的利剑在爸爸的额头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我突然发现:爸爸妈妈老了,真的,老了!但却又怀疑,平日里顶天立地的爸爸怎么在一瞬间,变成一个老人呢?过后,留下的,只有儿时与爸妈玩耍时的快乐记忆罢了。我不敢说自己真的长大了,明白事理了。因为由始至终,我从来就没有理解过妈妈,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妈妈是爱我的吗?我仍然在质疑中,我不敢大声宣布:我是一个被妈妈爱着的女孩,我只能轻轻告诉自己:妈妈是爱我的,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最终,当眼泪落下时,我明白:爱,不需要用任何华丽的词语去修饰,只需要读懂一个眼神。此时,无声胜有声。

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人老了,却没有再年轻的时候;朋友,如果你能找个时间梳理我们的思绪,寻个空间晾晒我们的情感,与朋友一起分享,与亲人一起沟通,让拥堵的呼吸在亲人间顺畅起来,让骄躁的心情在生活中平静下来。我们不再深沉,我们不再伪装,我们不再修饰,我们要真心,真诚地倾听!亲情,难得!亲情,可贵!

(三)深圳市碧波中学副校长:被《我们当年》感动流泪

堂按:2007年4月16日下午,我应邀到深圳市碧波中学讲学。讲座结束后,碧波中学何副校长告诉我,他曾被我的散文《我们当年》感动得流泪。何校长还告诉我是哪个细节感动得他流泪的。他的感动感动了我。何校长还很内行的分析了《我们当年》中的虚实手法。没想到早已不教语文的何校长的语言感觉如此之好。

(四)博客:《那文章, 刺痛了我》

早上,风开始变得很冷.

在一个美梦中不愿醒来,

即使最终还是被迫醒来,可是一切却意犹未尽.

暖暖的梦,我一直很喜欢,

双鱼座,我想就是那种愿意用现实去换取梦境的人.

第一节的语文课,

读一篇文章"我们当年.一点一点的刺入心里.

程少堂的这篇东西,把我隐藏最久的伤口暴露出来.

把我所有所有的回忆,一一从黑暗中拉到阳光下,

伤口被晒得发麻,很疼很疼.

我羡慕文章里面的每一个字,

因为我永远都不可能再次拥有,

因为很久以前,他已经永远的离开我.

我拥有他的时间,比失去他的时间少得多,

程少堂的"我们当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那种美好,

然后,又一次让我感受到那种失望,一直一直坠入谷底.

当你离去的时候,

我的心情随你离开,而迅速坠落,

当坠落到底得那一刻,我使出我所有的力气,

让所有的悲伤,化成一朵红莲,血红的红莲,

我用它轻轻的掩盖住那条无限深的伤口,不让人发现,不让人看见.

今天,在一次穿越了10年,

再次回想10年前所有的点滴.

我知道,那是消失殆尽的回忆.

可是那篇文章,却让我觉得,

那都是昨天的事.

那条伤口,一直都在,永远都在.

一条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注定了我一辈子也不会在拥有同样的东西,

注定了当你离开那一刻,我已经永远的失去了.

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在回来,

所以我,也失去了享受的权利.

我有的,只是羡慕.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

我和你,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

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我的血液,

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

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一致.(堂按: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被我这篇散文触动,想起自己的父亲。可能在作者很小的时候,其父母离婚,给作者的心灵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五)博客文:《我们当年》的力量

[2006-12-28]

我们没有当年。

(一)

God has mercy on his soul。

题目里的六个字总是每天每天在脑子里重复出现。

两个礼拜前评讲第三次月考时的空档里花去两节课接触程少堂。

人手一份资料,惯常的浅黄色草纸,

一份是他写的评论,一份是他写的文章。

评论不拘一格,应该是个勇敢大气的人。

文章是写给女儿的信。却是简单细腻。

题目是《我们当年》。

结论是“我们没有当年”。

“ 女儿,很抱歉,我和你妈当然结过婚,可是我们没有婚礼。

我们没有当年。”

不带华丽的文字却有着让人想哭的力量。

当时他参加完朋友女儿的婚礼,看着朋友女儿幸福的样子泪眼汪汪。

泪眼汪汪。

然后在凌晨泪书。

关于一个严厉的父亲对女儿最不计回报又最迟表露的深切的爱。

父亲大概都有着同样的矛盾。

在女儿面前都务必是坚强的样子。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那两节课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了解到这么一个给我们出作文题目并苛刻评卷的人也是一个会流泪的性情中人。他在真挚的情感面前有脆弱的防线。

从感性角度来说,那一篇文章的作用在于唤醒女儿们对父亲另一面情感的理解和感知。

IVY代表学校参加读书月的作文比赛,回来说看到程少堂本人。

说是时髦的样子。

似乎和我想象中差不多,黑色衣服,瘦,坚定,稳重。

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让我过去两个星期不断为那六个字所困

同时常常想起爸爸。

(堂按:《我们当年》这篇文章,让不少读者尤其是女性语文教师,读完想起自己的父亲。当时给我打电话说读了这篇文章才懂了父亲,马上给自己父亲打电话的女老师不少)

(六)谢辉根:赏读《我们当年》

转引宁波谢辉根老师的博客:

[赏析]

这是一篇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文章。有人读过后说:“这是来自冰山上的灵魂的声音,自是非同凡响;发乎人世间的常情至情,绝对撼天振地。个性鲜明之语,远远超越众生常谈,这是心灵甘霖浇灌出的恒久绝响。”也有人在网络中留言说:“都说母爱如春风般温存,谁知父爱如高山般厚重,如大海般深沉……岁月的风雨让心坚硬起来,以为自己从此不再会哭,读了这封信,却不自主地眼眶湿润。古今能触动人心弦的文章,皆出自真情。”

《我们当年》是程少堂先生在参加完朋友女儿的婚礼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文章不长,但从这短短几十行字间,我们却意外地感到一份炽热的父爱;一个父亲希望女儿能拥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的小小心愿;文笔间流露出父亲对女儿的爱之深,情之切。

有两句话让我们特别感动:“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道,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全知道,但是你要一笔一画,一点一点地告诉我”。 作者没有用到任何关心的字眼,但却让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父亲守着他的女儿,一路走来,留下的满是关心和爱。

程少堂先生的《我们当年》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文章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至情的文章总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最朴实不过的语言,总能让我们有生以来最为感动的。品味着一个作家写给自己女儿的信,就像品味着我们的父亲给我们的信一样,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是那么深沉,那么爱护,那么感动。(谢辉根)

(七)强烈推荐《我们当年》试题

(堂按:2007年,“中华语文第一报”《语文报》向我约稿,邀请我为使用人教版教材的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命一套试题。我太忙,便请市骨干老师李伦琰老师操刀,市优秀教师陈理老师协助。在“课外阅读”那一部分,他们选了我写的《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题目出得好极了。《语文报》编辑看了试题后反馈说:“题目很好啊,可是《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去年(2006年)就有老师在11月26日《语文报》命过题了。”

我没有见到2006年11月26日《语文报》,但是我相信李伦琰、陈理他们命的题目水平很高。现特挂语文味网,供有兴趣的语文老师选用。

顺便说一下,有老师如果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候,帮我复印一份2006年11月26日《语文报》上用《我们当年》命的试题,我先感谢了)

我们当年

——给女儿的信

程少堂

瑶瑶:

①爸爸今天给你写你做我女儿来的第一封信。

②爸爸今晚(200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女儿的婚宴,在深南大道南,深航大厦锦江国际饭店。饭店金碧辉煌,婚礼隆重热烈。不过你知道,爸爸虽不是什么官员,但是,爸爸喜欢的是独处独行,是安静,甚至寂寞,是从不参加这种热闹活动的。因为爸爸觉得,在喧闹的人群中,在觥筹交错之中,感觉得到的,是心灵深处的无尽的孤独。因而,有时迫不得已,爸爸宁可把“红包”让同事带去,也要找一个理由不去赴宴。爸爸大学的同学,在深圳市也有好多个了,其中有的已经作了深圳市的大官,但是,你早已经知道了,所有同学都说,深圳的同学,你老爸,程少堂,是最难请的。

③但是,今天,你老爸,去了。

④因为,今天,请我的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叔叔,和我同类。

⑤在朋友女儿的婚宴上,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看到朋友的女儿幸福的陶醉的样子,

我眼泪汪汪,眼泪汪汪

。我给你妈和好几个要好的朋友发了短信(但是我没给你发),我告诉你妈和几位要好的朋友:“我婚礼看得眼泪汪汪——我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是,我女儿,肯定有。”

⑥女儿,再过一个多月,你就满二十二周岁了,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和你妈,也要送你走上婚典的舞台。我,作为你的爸爸,也要讲几句话。

⑦可是女儿,你知道我会讲什么吗?

⑧我会讲三句话——

⑨女儿,你小时候,爸爸从没打过你。倒是你长大了,爸爸脾气不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但是爸爸请你原谅,不要记恨。因为,这世界上,你是我最亲的亲人。人情炎凉,世事冷暖,这世界上的事情,你已经看得不算少了,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预料,有些事情你永远可以预料。比如说,你就不能预料,哪些人跟哪些人可能说人生的“拜拜”;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

,我和你,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

,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液,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一致。

⑩女儿,你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不用告诉我和你妈。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不用你告诉我们,我也能全知全觉,甚至先知先觉。因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你的心音,就是我的心音;你的脉搏,就是我的脉搏;我的魂灵和你的魂灵一起悸动。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无忧无虑,无论在天涯海角,不用你告诉,我都能和你同步感应,和你产生异地共鸣。

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道,我全知道

。不用你告诉我!你独享幸福之时,也就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⑾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知道,我全知道,但是你要一笔一划、一标一点地告诉我和你妈。因为,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不愿你一人承担,我来和你分担。小时候或你不很小的时候,你调皮时或不很调皮时,老爸脾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曾粗暴地怒骂着叫你滚出去,那是在你幸福的时候,那是叫你在幸福中打滚。但是,在你长大成人,在你成家立业雏燕离巢的今天,在你也许肯定有一天有痛苦有忧愁的时候,老爸焦急地等待着,随时欢迎你滚回来,欢迎你随时滚回来。我们家里有三把钥匙,我和你妈活着的时候,三人各自一把,

我们家的大门小门正门侧门所有的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

全都向你敞开,向你全部敞开

。当我和你妈不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家的三把钥匙,全都在你手上。

⑿看完这封信,你也许会说 :老爸,你这封信的标题不是叫“我们当年”吗?你怎么没讲你和妈当年结婚的事情?

⒀女儿,遗憾得很,我跟你妈当然结过婚,但是,我们没有婚礼。

⒁我们没有当年。

⒂不过孩子,只要你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要当年。

2006年9月25日晚参加朋友女儿婚宴返家后泪书, 写毕于午夜12点06分。

1.如果把第①段第一句改为“爸爸今天给你写第一封信”,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2.第③段是个短句,本来可以不用逗号隔开的,为什么作者用了那么多逗号?请你揣摩一下作者这样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意和效果。(3分)

答:

3.第⑤⑨⑩⑾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谈谈本文突出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3分)

答:

4.此文在语文味网发表后,在深圳市引起很大反响,不少人为文中真情感动落泪,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情固真但有一些写法值得商榷。以下两个问题是讨论的焦点,请你仔细品味文章,说说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6分)

(1)有人认为,这封书信重在表达父女之情,而②——④段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作者难得赴宴,这些文字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分)

答:

(2)有人认为,这封信的题目是《我们当年》,可是全文却几乎没有提到“我们当年”的情况如何,是文不对题。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分)

答:

5.这篇文章于“罗嗦”处见精神。你学过的课文有不少是“罗嗦”的,请你写出其中一篇的作者和篇名。(2分)

答案:

1.(2分)

不好。因为原文强调了“你做我女儿来”这个时间段,起笔表明这封信在“我”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开篇突兀,点燃了读者(女儿)阅读情绪。

2.(3分)

作者用了三个逗号,意在故意舒缓行文节奏,引起注意,并且这种节奏正好切合写信人此时凝重、激动的心情。(答出“表达此时的心情”可以得分)

3.(3分)

作者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合理的重复、故意的罗嗦,让读者触摸到了写信人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写信人的缠绵爱意、百转情感、艰辛人生。(其中修辞手法1分,表达作用2分)

4.(6分)

(1)(3分)

不删为佳。(1分)这几段表现出的特立傲然的知识分子气质(侠骨、傲骨)和后文流露的柔肠百结的慈父情怀(柔肠)相映衬,立体地呈现出作者铁骨柔肠的丰富个性。(2分)

(2)(3分)

不是“文不对题”。 (1分)其实,作者说“我们没有当年”,意思就是“我们的当年”跟“你(们)的现在”不同,作者欣慰于“你(们)”的现在的幸福的同时也感喟于“我们”那几乎空白一片的“当年”,往昔的人生酸楚和现在的浓烈亲情,尽在此时交织。故意突出“留白”,让读者去想像、感悟其中丰富的情感,这就是本文拟题的高明之处。(2分)

5.(2分)

例如《背影》、《出师表》、课文中的宋词、元曲小令以及《诗经》等篇目都有“啰嗦”的特点。如有学生写出《离骚》、《项脊轩志》等也可得分。

[2007-11-7]

(八)知乎《哪句话让你一下就记住,并记住了好多年?》,有4586个回答,其中有辽宁大学一个叫姚姓读者的答案是《我们当年》中的一句话。

我早知道豆瓣网和知乎网是两个影响很大的网站。由于较忙,平时我只是偶尔上一上豆瓣网。2014年元旦后,我在科学网开了博客,主要是挂出当时刚刚开始写作的《少堂志林》系列随笔。当《少堂志林》写到四五百篇的时候,有一天,豆瓣网编辑在我的科学网博客后面发帖和我沟通。通过私聊,知道他们想请我到豆瓣网开办教育专栏。由于精力有限,我没有能去做这件事,不过不时会去豆瓣网上看看。至于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则很少去光顾。今天一时心血来潮,下载了一个知乎的手机客户端,在上面一逛,发现一个专题《哪句话让你一下就记住,并记住了好多年?》,有4586个回答,其中有一个叫姚志文的读者(好像是辽宁大学学生)2016年4月17日写的回答是:

女儿,遗憾得很,我跟你妈当然结过婚,但是,我们没有婚礼。我们没有当年。不过孩子,只要你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要当年。

——程少堂:《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

以下是有关截图:

(九)海天出版社编辑徐丹娜被《我们当年》感动

程老师,出差回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你的“我们当年”。太感人了,我是边流泪边敲下这些字的。

我也是“没有当年”的一代,更是没有父爱的一代(父亲在我3岁时离世),我渴望父爱。我对父亲唯一的记忆是读过他1968年写在一张黄色纸片上的思想汇报,那是我大二的时候,是在很偶然的一个日子,奶奶知道后,把纸片烧掉了,我与父亲唯一的联系断掉了。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找一个有父亲的男朋友,我要让自己在今生今世能大声地叫声“爸爸”。

我也有女儿,忙于工作的先生与女儿沟通的渠道是留言,几年不来,家里的留言簿已有好几本,字里行间,无不透出浓浓的父爱。天底下的父爱都是一样的,我见过先生喝醉酒时搂着女儿表达父爱时泪流满面的场面,我真羡慕我女儿呀!

我们的钥匙永远在她们手上,我们随时欢迎她们“滚回来!滚回来!滚回来!”

海天出版社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责编 徐丹娜

[2006-9-30]

(十)广西校长陈薪屹:《心中有爱 笔底生香——读有感》

发表刊物:桂林图书馆会刊

好久没有这种感觉,读中,如歌如诗;掩卷,余韵绕梁——让我的灵魂得到一次过滤,让我满含热泪,哽咽着读下去。为什么一篇几百字的散文,没有优美辞藻的堆砌,这么感人?听说此文一发表在网上,不少人也是包含热泪读完的。爱之深,情才切!父爱如山,感人肺腑的话语能打动每个人;父爱如山!无私的亲情能打动每个人。

这封信的作者是程少堂,华南师大教育硕士导师,深圳语文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被誉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第三代名师代表,喜欢将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而这封信却反应了程少堂致理柔情的另一面。

文章是作者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回家后所写的。信里给女儿讲了三句话,就是这三句话把一位伟大父亲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动容。

“女儿,你小时候,爸爸从没打过你。倒是你长大了,爸爸脾气不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但是爸爸请你原谅,不要记恨。因为,这世界上,你是我最亲的亲人 。人情炎凉,世事冷暖,这世界上的事情,你已经看得不算少了,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预料,有些事情你永远可以预料。比如说,你就不能预料,哪些人跟哪些人可能说人生的“拜拜”;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我和你,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液,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一致。”

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挚爱之心,跃然纸上,血浓于水。我们为人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儿女不符合自身预设的目标时,打骂也是人之常情,但无论怎样时世沧桑,儿女发展如何,家庭永远是儿女歇息的港湾。父亲宽厚的肩膀,永远是儿女坚实的靠山。有了这座山,有了这份亲情,儿女无论走得有多远,无论怎样偏离人生航线,心永远留在家里,两颗心会永远心系一线。因为,父亲和女儿永远不会说“拜拜”。这份无私的爱,只有在伟大的亲情之中。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利用爱去奖励或惩罚孩子的行为。这样的爱实际上是有条件的,根据结果来“表示爱”的父母认为:爱,不是孩子应该得到的权利,而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赢得,其实就在向孩子表示:“爱”是一种交易的方式,“爱”是作为成功的一种奖励。美国哥伦比亚研究人员发现:由“结果决定的爱”,会使孩子生活在一种经常的恐惧之中。他们追求成功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对失败怀着巨大的恐惧同时怀着失去父母爱的担心。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还会看到:父母提出的期望超过孩子所能把握和控制的范围,期望孩子依据他的天生能力去取得一个特殊的结果。也即父母所承诺的爱表面上是伸手可及,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达到或很难达到。不管这些孩子做出多么大的努力,也不管取得多么高的成就,做什么也不足以好到可以得到他们父母爱的程度,他们父母的要求实在是高不可攀。我们会发现这样父母的孩子会找到很多方法逃避那个重大责任。

无条件的关爱,意味着父母应当爱他们的孩子,不管孩子做什么。孩子们不必担心:我们的行为会不会引起父母们关爱减少,当万一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时候,就不会因此而惧怕失去父母的爱。

“女儿,你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不用告诉我和你妈。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不用你告诉我们,我也能全知全觉,甚至先知先觉。因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你的心音,就是我的心音;你的脉搏,就是我的脉搏;我的魂灵和你的魂灵一起悸动。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无忧无虑,无论在天涯海角,不用你告诉,我都能和你同步感应,和你产生异地共鸣。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道,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你独享幸福之时,也就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我们要拥有什么样的父母观?女儿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女儿的幸福是做父亲的最大享受!那么什么是儿女的幸福呢?是为父母给他(她)铺就子承父业,按父母设想给儿女创设、还是无限制地压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还是按其发展规律,不断给予引导、鞭策、鼓励,让他们真正尝到生活(工作)的快乐、创业的快乐、乃至失败后的小有成就的快乐?儿女长大,终会成长、终会独立,享受独立的愉悦,挣脱父母的“束缚”,是为人父母应该感到欣慰之事,无论他们能做出什么,儿女发自内心的幸福是明智父母的选择。

在孩子的努力过程中,我们的父母往往投入过多的自己的主观意志,实际上,就是假定孩子所取得的成就也属于自己。“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也不用管。”这是中国家长宣言,已经钻入我们的毛孔、深入我们的骨髓,暴露了我们深层的教育危机。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孩子们感到他们努力取得的成果与自己无关,对此他们也没有责任感和拥有意识。

孩子需要获得一种拥有意识,一种对与自己兴趣、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属于自己的感觉。它也是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快乐的巨大源泉,会进一步刺激他为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努力拼搏。正常孩子应该在10——20岁之间完成他们社会化的过程,按照他们自己的价值取向投身到活动之中,做为他们拥有所有权的一个结果,他们对自己的努力方方面面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他们的努力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深信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努力和产生的结果。而我们的有些父母,从“独一代”发展到“抱一代”,少年也抱,抱进大学,抱着娶媳妇、买房子,孩子的生命像是沿着一条画好的轨迹在低空滑翔、但始终是徘徊,使我们的孩子成了晚熟的一族,或长不大的大小孩。哪有幸福可言?

“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知道,我全知道,但是你要一笔一划、一标一点地告诉我和你妈。因为,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不愿你一人承担,我来和你分担。小时候或你不很小的时候,你调皮时或不很调皮时,老爸脾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曾粗暴地怒骂着叫你滚出去,那是在你幸福的时候,那是叫你在幸福中打滚。但是,在你长大成人,在你成家立业雏燕离巢的今天,在你也许肯定有一天有痛苦有忧愁的时候,老爸焦急地等待着,随时欢迎你滚回来,欢迎你随时滚回来。我们家里有三把钥匙,我和你妈活着的时候,三人各自一把,我们家的大门小门正门侧门所有的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全都向你敞开,向你全部敞开。当我和你妈不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家的三把钥匙,全都在你手上。”

我们的丰功伟业,会逐渐被历史遗忘,我们的财富积蓄也不可能伴随我们进入永生,但我们投资在儿女身上的精力,所提供给他们的家庭环境,所流传给他们的灵性品质,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永久痕迹。人生之路,可谓坎坷不平。涉世未深的儿女、一腔热血的儿女谁不摔过几回跟头?有的人到老也活不明白,也整不明白,要认识自我不容易。为父母最最重要的是敞开胸怀迎接“离巢”的儿女、迎接“受伤”的儿女,随时欢迎“滚回来”,欢迎随时“滚回来”,儿女有了爱的牵引,活得更有滋润,活出生活的本色。这才不枉做父母。是儿女人生永远的航灯、永远的依托,哪怕白发苍苍时,还是儿女永远的精神寄托,精神寄托到永远!

我们当今社会定义的所谓成功经常是仅仅重视个人所获得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与我们体验到的满足、满意以及快乐常常是不一致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就取得成功这一目标而言,它是不完美的。没有快乐的成功,绝对不是真正的成功。这一概念意味着:孩子普遍持有的价值观念的内化过程是成功和快乐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这些价值观念包括尊重、体谅、仁慈、大度、公正、助人、正直、诚实、相互支持和富有同情心等等。如果孩子不采纳或者不按照这些根本的生活价值观生活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人。

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有爱泣鬼神。作者发乎人世间的常情至情,绝对撼天振地!他对儿女爱的意境打动人,更使我佩服的是他对人生之爱,对事业之爱,对读书之爱!

他的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思想,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才气令我汗颜!他的“及时行孝也是及时行乐”尤令人感动。写作是从积累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自己的生活、积累自己的情感、整理自己的情感世界中而来的。伟大的情缘乎伟大无私的爱。他的爱是无私的,他不光有对儿女的爱,更有对生活、对事业的执着!不要把自己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合二为一,也不要把自己的快乐放在孩子身上。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也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古人云:“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抓住自己的生活,读有字、无字的书。要成为一个成功快乐孩子的父母,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它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使你的生活有意义,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所作为。

附:

书 友(季刊 2008年3月 总第四十四期)

桂林市图书馆、桂林市读者协会主办

本 期 目 录

卷首语

张建林

雪后思考

张建林

书味人生

如 流

心中有爱 笔底生香——读《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信》有感

陈薪屹

桂海淘书

邹铁君

游靖江王陵

叶晓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