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组建一支军队大概需要多少钱?_大洋_军队_一支

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武器,现在的军队都由国家统一编制,统一调动,经营军队所需要的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军队的装备都是现代化十足,所用的技术都是国家最高精尖的技术。所以需要的费用自然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社会动荡,地方军阀各占一方,各自筹备各自的军队。由于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军火在中国的产量是非常低的,因此许多大的军阀都会选择与外国人合作,从外国人的手中购买军火。那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是想筹备一支像模像样的军队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在战场上打仗自然少不了枪支。当时一般军队配备的步枪都是老套筒,这种步枪比较普及。手枪一般配备的是毛瑟手枪。这两种枪支的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算是物美价廉的枪支。在当时一杆大概需要13块大洋。按照当时军队人数的标准,一支军队大概有3.5万人,这样的话枪支的配备大概需要50万块大洋。

光有枪就不能没有子弹。子弹在当时也是比较稀缺的物品,因此还是需要从外国人手中购买。在当时,一名军人大概需要配备500发子弹,然而五百发子弹大概需要20大洋。这样算下来,一支军队配备子弹所需要的费用就是大概70万块大洋。

枪和子弹是军队打仗最基本的物品。如果想要编制一支正规的军队,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军装。在当时制作一身军装大概需要2块大洋,这样算下来一支军队在军装上的花费大概就是7万块大洋。

展开全文

这些最基本的费用了。在当时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军阀,还会选择从外国人手中购买一些杀伤力较大的重型武器。包括一些重型机枪还有重型大炮等。这些物品的价格则是更加的昂贵,一般的小军阀是没有经济实力去配备这些武器的。当时的一挺重型机枪大概就需要将近1000块大洋。往少里说,如果一支军队配备100挺的话,10万块大洋又搭进去了。

当兵的一般都会拿军饷,而且在当时军人的军饷数目还是相当可观的。军官的话,一个月的军饷少说也得有50块大洋,普通的兵一个月也要接近20块大洋。这样一个月在军饷上的开销就将近70万块大洋。

而且在当时由于军火都需要从外国人手中购买,因此许多大的军阀都会选择买断几条特定的生产线,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军火供应。然而买断一条生产线也是一件花费很多的事,少说也得四五十万块大洋。而且枪支武器的维修也是需要在外国人手中才能完成的。这也是一大笔开销。

这样将各项费用加起来的话,大概需要300万块大洋。这些还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费用。如果再加上一些额外的费用,例如伤病将士的医疗费,军用物资的购置费等等,那千万块大洋真的是转瞬即逝。因此,筹备一支普通规模的军队,动辄就要上千万。可见当时中国的军阀是多么的土豪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