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回暖 T3出行寻找增量_出行_用户_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南京报道

网约车行业正在复苏。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网约车订单数一直处于上涨状态,3月网约车行业的订单量为7.16亿单。

疫情之后,出行作为经济生活的刚需必将带来行业玩家的显著增长,而各个平台也试图在这轮利好中获得更大市场。

4月21日,T3出行CEO崔大勇在媒体沟通会上透露了企业发展的未来三年小目标——“1521”战略,即到2026年年末,日订单峰值突破1000万单,营收达到500亿元,全国覆盖城市数量突破200座,L4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1000辆。

其中,定制化服务、智能化生态、数字化赋能,成为T3出行“1521战略”的核心。在网约车市场复苏的当下,这也体现了各个平台重点发力的方向。

司乘两端发力

“网约车作为移动出行终端,一头连着用户,一头连着司机。”崔大勇在沟通会上介绍。而T3出行的举措,正是从这两端入手。

过去,各个网约车平台的重点放在完善车辆及时性、功能性等方面,当基本需求基本满足后,如何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成为网约车平台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T3出行官方数据显示,该平台注册用户超2亿,其中,85、90后年轻用户群体占比超70%。面对当下用户占比日渐年轻化的趋势,抓住年轻人这个群体,成为T3出行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同样的成本下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这才是终极竞争。”崔大勇表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到了后期就是差异化竞争,不断细分用户需求,T3将重点放在年轻人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也是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所做出的决策。

据悉,T3出行将于今年8月起陆续推出“一键吃喝玩乐”“宠物专车”“定制车厢”“预约单派车”等功能,为年轻用户提供定制化出行服务。

“年轻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多元化的。”崔大勇表示,T3出行会围绕用户需求提升产品力。

用户端之外,司机端的相关举措也在沟通会上提及,T3出行从身体关爱、心理关爱、组织关爱三个维度,为司机提供更完善的关怀和保障。

提升司机和用户两端体验,打造差异化服务,本质还是在争夺市场和运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用户出行逐步恢复,网约车行业也会在今年将迎来显著增长。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今年3月系统共收到7.16亿单订单,相较于2022年3月的5.39亿单同比增长了32.8%。对于各个想要扩大规模的网约车平台来说,这将是一个机遇。

崔大勇认为,网约车的竞争格局应是“2+X”,即两大平台再加上“X”,后面小的平台几乎没有机会,“他们未来可以做区域性的平台,做基于运力端的服务。”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目前,T3出行已相继进入南京等112座城市,累计服务用户安全出行14亿次,市场份额在独立APP中位于行业前二。

展开全文

智能化布局

如果说聚焦传统网约车运营是T3出行的第一增长曲线,那么基于网约车的衍生业务打造和自动驾驶等出行生态布局则是T3出行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和未来发展空间。

“智能浪潮来袭,人类社会都将被重新定义,移动出行也是。”崔大勇表示,“只有站在未来思考现在,才能不错过未来。”

智能化上,T3出行结合产业链上下游,推出覆盖智能验车、智能充电、维修维保、车生活等一体化出行衍生业务。据了解,衍生服务方面,T3出行司机端APP已经上线涵盖充电地图、位置导航、充电单价查询、空闲充电桩显示、停车费参考、扫码充电等服务的“一站式充电”功能,目前已经覆盖108个城市。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也是T3出行布局的重点。“网约车数千亿的市场规模以及数亿级的用户群体,成为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场景。”陈礼腾向记者表示。

崔大勇表示,出行行业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传统出租车,补充了大交通的短板,为1.0时代;随着网约车的进入、智能手机的普及,出行行业进入了2.0时代,即基于车联网预约的时代。

而出行行业的3.0时代是无人驾驶的时代,Robotaxi是网约车行业的下一发展目标。“随着人工智能爆发点的到来,无人驾驶的时代到来应该能够更早实现。”崔大勇认为,2027年应该是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的拐点之年,而T3出行定位是做自动驾驶运营调度平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他透露,T3出行最近在开发数据快速上传能力,以无线直接快速传输替代传统的插拔式上传,“在自动驾驶车辆上面,我们基于真实数据回传给算法公司,帮助他们快速迭代,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据悉,T3出行已经联手轻舟智航在苏州启动Robtaxi的公开运营,“全无人”Robotaxi也即将在一线城市落地。

崔大勇认为,在商业模式上,B端的公司拥有体系化的能力。“据研究,完全自动驾驶时代到来的时候,私家车购车意愿下降40%”;在路线的选择上,崔大勇表示,相较于垂直整合而言,T3出行的优势在于对所有算法公司和OEM敞开,避免出现短板影响全链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