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亿或救不了奄奄一息的恒大汽车。
文/天下车智 丁萌
这900辆都是给店里展示吧”
“900艘船还差不多”
“谁在买恒驰?”
2023年3月22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的新闻后,坊间发出了质疑。
恒大汽车公告称,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公司旗下首款量产车恒驰5已交付超900辆。恒驰5于2022年9月16日量产,于10月29日交付,至今交付近五个月。
“快半年交付900辆,比亚迪去年交付近200万辆,恒驰必须要分个新能源蛋糕渣吗?”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评论。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不只想分“蛋糕渣”,他想成为新能源市场领头羊。
许家印曾提出,到2025年,公司产销目标超100万辆;到2035年,超500万辆。
对比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688.7万辆。
豪言壮志未成,恒大汽车破产在即。
豪言未成,破产在即
恒大汽车在上述公告中表示,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
公告进一步指出,若能在未来寻求超过290亿元的融资,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望实现量产。在此计划下,恒大汽车在2023年至2026年的累计无杠杆现金流预计将达到负70亿元至负50亿元之间。
恒大汽车如今资不抵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总资产为595.21亿元,总负债为588.3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8.84%(仅包含其汽车板块及电池板块,未包含其地产板块)
早在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前,其母公司中国恒大披露境外债重组方案。
按照重组方案,恒大有两种方式处置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一是在满足条件情况下出售给战略投资者;二是将所持恒大汽车股份质押,向债权人发行强制可交换债券,将债权人所持有原有债券换成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
中国恒大将拿出30.95亿股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进行质押和交换,占截至恒大条款清单日期已发行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总数约28.54%。
两个公告透露出恒大汽车如今面临的三件事。
其一,恒大汽车进入“ICU”。恒大汽车正进行停工、裁员等方式削减成本。截至2023年3月,恒大新能源共有2795名员工,相较2022年6月30日下降近千人,减员比例为25.3%。早在去年年底,恒大汽车便向员工发出停工留职通知。
子公司同样未免其难。3月17日,恒大汽车子公司——瑞典全球电动汽车公司(NEVS)计划裁员320人,占员工总数近95%,裁员后,在职员工数量将降至20人。
其二,恒大汽车垮掉将影响恒大。恒大境外债重组方案中,恒大要出售或质押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若后者提前垮掉,股份将大幅缩水。
其三,许家印依旧“画饼”。目前恒大5交付量超900,若恒大汽车获得融资,量产、交付不在话下。
然而,仅靠资金无法支撑恒驰5的可持续发展。
“不想当恒大的小白鼠。”消费者对媒体说出不选恒驰5的原因,“一怕质量,恒驰5像是恒大汽车为了解决债务危机紧急推出的产品;二怕交付,若恒大汽车资金链断裂,供应链也会出问题;三怕售后,不敢保证这款车会不会绝版。”
恒驰5官方售价17.9万元,超过比亚迪秦PLUS、元PLUS、海豚、宋PLUS等车型售价,价格竞争力较弱。
同样质量问题堪忧。有博主爆料,恒驰5存在车机文字重叠、踩刹车伴有异响、车辆趴窝、座椅通风打不开、座椅加热关不了等品控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购买恒大汽车相关人士大多是恒大员工,手持恒大债券的债主以及一些汽车自媒体、博主等。
“恒驰5大卖成已成定局。”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曾表示。但显然,豪言壮志未成预期。
从某种程度讲,恒驰5像是依靠恒大资金喂养起来的早产儿。当后者没有足够资金时,其也很快夭折。
过去很豪,现在很苦
恒大汽车的诞生还要从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的法拉第说起。
2018年许家印通过恒大健康收购了时颖(法拉第股东),从而获得了法拉第未来(FF公司)4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不过前提是恒大要在三年内投资20亿美元。
按照协议约定在2018年底前支付8亿美元、2019年支付6亿美元、2020年支付6亿美元。恒大在2018年5月25日已提前支付完毕2018年底前应支付的8亿美元。
8亿美元很快花光,恒大并未履行后面承诺,其意图是通过投资控制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并不希望恒大一家独大,担心有一天出局,于是和许家印分道扬镳,后者带着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期望踏上造车路。
事实上,许家印造车路并不复杂,通过“买买买”造出恒大汽车雏形。2020年8月,恒大健康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
在生产基地方面,公开数据显示,恒大在2019年-2021年三年期间汽车业务投入达294亿元。这只是冰山一角,仅在购买生产基地上投资就超千亿。梳理恒大汽车生产基地,有天津、上海、广州、沈阳、青岛等,还包括郑州电池项目基地。
在技术方面,恒大汽车通过国即并购或战略合作获得电池、电机、动力总成、3.0底盘架构等核心技术,在零部件供应商,恒大与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车零部件龙头达成战略合作。
有不少车企早期是通过购买技术起家,例如民营车企吉利汽车,其先后收购了沃尔沃、宝腾、路特斯、阿斯顿·马丁等品牌。
不过,吉利将收购来的品牌技术反哺自主品牌,相互融合。恒大汽车则更像是七拼八凑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许家印不断购买土地,也被贴上“圈地”的标签。仅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一年间,就在各地拿下1133万平米土地。其中只有半数是工业用地,还有35%是住宅用地,可以盖商品房出售;还有13.34%是综合用地,可以建商业地产、写字楼、学校或商住两用楼。
“有的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些盲目。他们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制造想得过于简单。其实整车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非常深厚的技术储备、资源和经验,造车将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造车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企业应扎扎实实修炼内功。
回看百花齐放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已有很多车企出局。例如,汉腾、云度、绿驰、自游家相继宣布破产重整,威马、天际等二线新势力也正艰难地活着。
竞争加剧,难以为继
资本市场正在看衰恒大汽车。
目前恒大汽车股票交易处于停牌状态,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是2022年3月31日,股价3.2港元,总市值347亿港元。相比2021年2月7853亿港元的最高市值,跌去了96%。
目前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估值已经从原来关注成长性转向关注盈利性。
以2021年12月31日与2022年12月30日美股市场对比,“蔚小理”股价纷纷下挫,其中小鹏与蔚来跌幅均超6成。前者为9.94美元/股,跌幅80.25%;后者为9.75美元/股,跌幅69.22%。理想股价则从32.10美元跌至20.4美元。
“蔚小理”依旧陷入亏损。2022年蔚来和小鹏全年净亏损达144.4亿元和91.4亿元,即便是最精于成本控制的理想,净亏损也超20亿元,为20.3亿元。三家车企2022年亏损总额高达255亿元,比2021年同比扩大近1.8倍。
“过去投资人看企业长板和未来潜力,现在盯公司短板及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成为最高考量维度。”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说。
2023年,国补退出、价格战打响,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优劣胜态趋势明显。“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新能源车全面挤压燃油车市场,燃油车全产业链承压,竞争进入阵地战阶段,市场进入劣汰赛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
4月2日,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赛道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市场分化仍将不断加剧,最后将聚拢在头部3~5家。”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3月纯电TOP5品牌在纯电市场的销量占比环比上升。1月纯电TOP5品牌占比64.1%,2月占比67.3%,3月前3周已经达到68.7%,估计整个3月会超过70%。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建议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
如今连新能源市场第一的比亚迪都在担忧未来,许家印想让恒大汽车成为恒大地产的救命稻草显然困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