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夫堡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印度士兵的个体军事素质如何_印度_南非_拉夫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kukri 印度 南非 拉夫

本文目录

  • 在拉夫堡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 印度士兵的个体军事素质如何
  • 各国部队装备的士兵匕首都有哪些哪种伤害最大
  • 南非的导弹技术怎么样
  • 曾经闻名世界的尼泊尔军刀,为何现在沦为了笑柄

在拉夫堡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体育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为了让莘莘学子能够了解国外大学体育专业的开设情况。WEsport邀请了各校体育相关专业毕业或者在读校友为大家介绍相关项目并分享自己的体育留学故事。

WEsport-实现你的体育留学梦

一、学校介绍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创建于1909年,是位于英国莱斯特郡拉夫堡久富盛誉的世界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是M5大学联盟和1994联盟的创始成员,英国的顶尖名校,拥有世界级的科研水平。拉夫堡大学共拥有2个校区,位于拉夫堡镇的主校区(East Midlands Campus)及位于伦敦的紧邻奥林匹克stadium的伦敦校区(London Campus)。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夫堡大学借由英国军事工业的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并在1966年被授予皇家宪章。拉夫堡大学在2017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与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并列体育类大学全球之首。在2017《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拉夫堡大学与萨里大学并列第四,仅次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作为以学生满意度高而出名的拉夫堡大学,共获得7次英国大学最高荣誉奖——英国女王年度奖,获奖次数仅次于牛津大学(8次)。

二、学校特色及获奖情况

作为英格兰的“学术重镇”,拉夫堡大学拥有浓厚的学术气氛、优良的师资。自1994年设立高等教育与延续教育女王周年奖以来,仅有拉夫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三所大学荣获该奖项7次以上(拉夫堡大学2013年11月21日第7次获得女王周年教育奖,获奖次数和曼彻斯特大学持平,仅次于牛津大学)。大学的许多学科的研究实力也得到了公认。在最近一次英国政府组织的REF高校科研水平评估(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拉夫堡大学位居第26名 ,其中传播文化研究、医学运用、建筑环境、信息管理等多个学科都获得了好成绩。2016年的“全国学生调查”显示,在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满意度一项中,拉夫堡大学名列榜首。

地理位置:英国,英格兰,莱斯特郡,拉夫堡市。

三、城市体育与文化

橄榄球联盟俱乐部, 拉夫堡的RFC ,参加德比道运动场。该俱乐部成立于1891年。

其他运动队包括非联赛拉夫堡迪纳摩足球俱乐部和拉夫堡王牌(大学美式足球) 。 拉夫堡有一个篮球联赛在拉夫堡康乐中心 。

在拉夫堡运河节开始于1997年,每年于5月份在索桥举办一次。 该活动吸引逾万市民参观。 picnic公园建于1980年5月,它是由Charnwood Arts and in Queens Park设计的。

拉夫堡镇大厅是作为剧院、会议和婚宴的地方。 拉夫堡镇曾经用28万英镑对剧院进行了整修,剧院现有497座位。

四、校园生活

图书馆

拉夫堡大学的主图书馆位于校园的西面,名为Pilkington图书馆,建于1980年。共有4层楼,整个建筑呈倒金字塔型。

图书馆3个楼层上都有计算机区域和供个人或小组使用的学习区域,其中一些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提前预定。在level 3有一个报社风格的商店和一个大型咖啡馆。

每周一中午都会测试警钟,并且每年都会随即举行消防训练。从2007年起,图书馆在考试期间24小时开放。图书馆大部分的图书都可出借,但借期有长短,从一天到一个月。本科生一次最多可以借12本长借期图书和2本短借期图书。授课研究生一次最多可借17本长借期图书。研究型研究师生在学期和暑假期间一次最多可借25本长借期图书。

当然图书可以通过在线图书馆系统进行多次续借,包括假期内。逾期不还要支付罚金。部分学院有自己的专业图书馆和资源中心,不过有些只有特定的学院成员才可使用。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

校园里有多处计算机房,大多数都是只对某一学院开放,不过有一些对所有人开放,包括Haslegrave大楼的三楼和Pilkington图书馆。计算机服务办公室,设备室和帮助台都位于Haslegrave大楼内。

大多数的讲座大厅和校园的公共区域包括学生会都有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无线网络。

医疗、外科诊所

拉夫堡大学在校园内设有自己的外科诊所,开放时间有3个全科医疗站和几个护士提供服务。在医疗中心还有几张为住院病人准备的病床。

住房选择

学校校内宿舍(面积小最贵)、Flat及House(室友潜在矛盾)三种可选。

拉夫堡大学提供7种含餐公寓及6种自膳公寓,不同住宿情况的链接:

印度士兵的个体军事素质如何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来回答。

印度士兵个体军事素质如何?这点上,外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目前的推测和认知,都是基于1962年我们狂揍印度军队得出的结论。

1962年中印一战后,对于印军战斗力的评价,我军在战后总结中曾经明确作出结论,其表现较好的部队,大概相当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中等部队的水平。这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守还可以,攻则不行。也就是说,印军的战斗力最多只相当于国民党军的普通水平,远远比不上五大主力。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印综合实力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或者后勤保障方面,我们都拥有较大优势。在战术上,重视印军是不错的;而在战略上,我们是有藐视印度的实力的。

但印吹们显然不同意,认为印度士兵绝不是以前的模样,从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吊打葡萄牙,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称王称霸来看,印度的军事力量绝不可小觑。

那么,做为构成印度军队的最基本单位,印度士兵的军事素质到底如何?王叔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观点:

1-印度实行募兵制,当兵是为了吃国家粮,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与打工无异,而且是铁饭碗(所谓募兵制,就是政权从社会上雇佣、招募青壮年加入军队)。

比如,2018年,印度的平均工资水平,只有1000多年。在印度军队中,普通士兵的工资,基本上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因为印度穷人太多,就业机会太少,所以,低种姓穷人群参军热情高涨。甚至在1999年还出过“当兵未捷身先死”的事件。那是在比哈尔邦一个征兵站,由于报名人数众多,现场秩序混乱,有50多名应征者被踩死。

因为当兵就是为了吃粮,所以,印度士兵普遍战斗意志不足。打弱小国家和顺风战可以无往不胜,但面对五常军队,就逊色了。

2-印度士兵普遍受教育不足,年龄偏大,体能不足。

因为印度实行的是募兵制,士兵服役时间长,导致印军官兵的年龄普遍偏大,部队中30多、40多岁的老兵比例极大。这次加勒万河谷冲突,对面的印军大多是些30-40岁的大叔,就缘于此。

印度士兵服役时间有多长呢?一般来说,普通士兵服役年限为17年,军士服役年限21到28年,不出意外的话,印度士兵可以一直在部队待到60岁,他们也是世界上普通士兵服役年限最长的国家,部队里很多都是“大叔兵”。

在上次洞朗对峙中,两国军队站军姿堵路,结果,我们一站两三个小时,纹丝不动;印度士兵没到一个小时已经不行了,东倒西歪一大片,印军只得又换一批人上去。显然体能耐力都不行。

另外,印度国内教育普及率其实很低,尤其是低种姓和穷人,所以印度文盲率是很高的。在印度,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已经文化脱盲了。印度兵中,能从普通的军人晋升当上指挥官的人少之又少,稍高级些的军官人数也不多,最多就是做到低级的“委任士官”。

但偏偏就是穷人低种姓人群热爱参军,普通士兵也主要由这些人构成,所以,从文化上来讲,印军还不是一支真正现代化的军队。

3-印度军队的宗教因素。

印度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军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军队中锡克教士兵极多,明显标志就是留着大胡子,裹着头巾。

而大部分信仰宗教的都拒绝肉食,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会造成其体能的普遍衰减。

另外,在印度军营里要有印度教寺庙、清真寺、教堂、锡克族寺庙等等。士兵有的吃素,有的不吃素,有的吃肉,有的不吃肉,有的吃牛肉,有的不吃牛肉等等。

4-但也要看到印军的一些长处。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全球军费支出报告显示,印度军费开支超过700亿美元,达到全球第三,已经超过了俄罗斯。

由于印度国防开支极大,国内军工实力不足,就奉行到处买买买的策略,所以,无论是装备的质量还是数量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印度军队整体的训练素质其实还是可以的。所以,在面对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这些小国弱国,印度还是很有底气的。

如果说他们的战斗力低,那完全是和五常军队比的,但是二者本质上其实也没有啥可比性。

综上,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谢谢!

【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请点赞,关注。谢谢!】

各国部队装备的士兵匕首都有哪些哪种伤害最大

哨兵小虎第763条回答。

作为一名空军老兵,如果说要对军刺的认识,那就是56式军刺、81式和95式可拆卸军刺,可这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军用匕首。

要说空军士兵普遍装备的军用匕首,我认为应该是99式伞兵刀和改良后的飞行员伞兵刀。

小虎当年在军械库时,有幸学过一些关于99式伞兵刀的知识,所以记忆尤为深刻!

一、刀身。

①刀身颜色为暗灰色,据说是专门的喷漆工艺,防止反光被人发现。

②刀刃前段有波浪纹,与刃部协同使用,能轻易隔断伞绳。

③刀背有锯齿,据说能锯断一般的铝皮,战场拿个一根细铁丝,果然能够锯断,但感觉还不如刀刃快。

④刀身有放血槽,这和普通军刺没啥区别,说是方便插拔。

⑤刀把底部有个指南针,看了下,还挺灵敏。

⑥刀把是塑料橡胶的,绝缘。整体握感比较好,降落时遇到电线,可以挥刀砍断而不怕触电!

二、刀鞘。

①刀鞘内有弹簧,刀身在内不晃动。

②刀鞘上有排水孔,刀身进水或流沙后能自动流出。

③刀鞘头部有口哨,能发出声音。

④刀鞘头部有绳索,能绑在身上或腿上。另外这个绳索还可以绑在棍子上,自制长矛。

(刀鞘上的绳子和刀把上的绳子能绑在木棍上)

⑤刀鞘外侧有磨刀石。

三、整体使用效果。

1.刀刃还是非常锋利的,割伞绳、被单快的很,一割就断,但看硬盒的罐头、硬点的铁具还稍显无力。尤其是硬砍时,特别容易卷刃或豁口。

2.改良后的飞行匕首变成了弹簧式伸缩刀,弹簧比较有力,刀刃也很锋利,割肉没压力!

3.飞行员伞刀刀身更小,易隐藏携带。皮套很带感!

(飞行员伞刀↑↑↑)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南非的导弹技术怎么样

说到南非的导弹技术,先来讲一下南非的军工业发展。

南非的军工业发展在上世纪末期肯定就是属于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特别是南非的G6轮式重炮,无论是在工业设计上还是搭载武器的先进程度上,在当时都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南非曾经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但是缺少弹道导弹技术,所以当时南非的核武器技术并不算拥有完整的体系。

前一段时间,还有外媒报道我国在从南非引进技术来制造PL10导弹用于歼20的武器储备,主要是要获取南非的A-Darter导弹技术,加强导弹在实现空中打击的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说到这些,为什么南非作为一个非洲的国家,为什么还有很强的军工业?其实南非的军工业说白了不是南非人自己创建起来的,是美国等欧洲各国一起出钱出技术搞出来的。现在的南非和澳大利亚的国家性质差不多,都属于英联邦国家,南非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到的教育程度都是很高的,而且南非的物产,矿产都非常丰富,所以南非是世界公认的非洲第一大国。

南非的军事武器和我国不一样,虽然在上个世纪发展很快,但是很多都不是南非自己研发的,有的是经过其他国家的武器进行改进,还有用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来进行研究,说白了还是国外的技术。

曾经闻名世界的尼泊尔军刀,为何现在沦为了笑柄

尼泊尔弯刀,也叫“廓尔喀刀”(Kukri),俗称“狗腿”,因为历史上廓尔喀战士曾经拿着这种刀威震天下,因此狗腿军刀被某些冷兵器爱好者极为吹捧,奉为劈砍的利器,刀的进化极点,都夸出了花儿。

于是有人就问了:“为啥现在都看不到狗腿了?它那么能耐怎么不见了?”

还有人嘲讽之:“根本不好使,捅不麻利,砍不利索,重心靠前,使起来非常的别扭。”

有质疑就对了,廓尔喀弯刀确实是把被神话的武器,传统的廓尔喀刀一般分为祭祀、生活和工作用刀,且主要为尼泊尔的林地居民使用,当地人将刀视为生命和尊严,用刀防身和劫掠,用刀打猎和种田,更会使用狗腿刀在密林中穿行,或者进行你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生产生活。

这让狗腿刀在野外生存中如鱼得水,许多探险家发现这玩意儿真好用,几乎啥都能干,时至今日许多丛林刀都是典型的狗腿构造。

也就是说,廓尔喀刀并不是一把专精的战斗武器,它绝大多数时刻充当的是“工具”,尼泊尔家庭离不开这种东西,因为刀是最基本的劳动器材。然而就连尼泊尔人自己通常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好刀,据说一把足用的大狗腿需要4个工匠用一整天生产,在加德满都等地你还得不到真正的好刀,必须去中东部的几个部落中寻找。

关于廓尔喀刀的起源一般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它源自南亚的KORA云头刀。其二认为它来自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的遗留。

其三认为它是源自亚历山大东征的Kopis刀,以及欧洲的“Falcata”刀,这都是典型的反曲刀。

当年英国侵吞印度地区,与尼泊尔人发生了激烈的矛盾,1814年英国殖民地军与廓尔喀士兵相遇并爆发冲突,由此揭开了尼泊尔的反殖民抗争史,继而那些在丛林和山地灵活移动的廓尔喀人,亦把弯刀的恐惧带给了英军士兵,以至于人心惶惶的英军中诞生了无数种对狗腿刀的传说,比如“狗腿刀将步枪一刀两断”,“狗腿刀一刀能刨断大腿”之类。

实际上,厉害的并不是狗腿刀,而是保卫家园英勇无畏的廓尔喀人。此后英国人看上这群贫穷的殖民地土人,将他们拉到殖民地守卫和雇佣军中,由于廓尔喀人的性格比较老实守诺,也惯于服从命令和干要死的活,还很能下得起狠手辣手,因此廓尔喀雇佣兵的名气迅速的打开,甚至成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一个“特色兵种”。

说白了,英国人用的还是“殖民地治殖民地”的老一套,他们借助这群善于高原山地作战,又没什么其他本事的族群,牢牢的稳固住了自己的统治。当然,廓尔喀人也确实好用,这群拿着狗腿刀又面酷手黑的土人给自己杀出了名气。

英军越用越喜欢廓尔喀部队,最后简直将之视为战斗力的顶端,还将廓尔喀部队吸收进了皇家兵团,直到今天,我们在英军阅兵式上不时还能看到“皇家廓尔喀团”的队列。正是因为英国人的极力吹捧,廓尔喀和狗腿刀之名硬生生流行了200年。

此后即便英国人滚蛋,廓尔喀人也依旧将佣兵当做重要的打工项目,甚至不少人从事着国际佣兵工作,还有人成建制的给印度打工,完全成了雇佣兵市场的品牌,直到2012年尼泊尔才开始想办法取缔雇佣军,于是廓尔喀人要么转变成扛包的苦力,要么出国找路子混老本行,要么靠制造工艺刀骗老外,以往全民皆兵,人人可开价,能打的出去当兵赚钱,不能打的留家里打刀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冷兵器时代,廓尔喀刀还是具备一定的威力的,它确实是重很利于劈砍的武器,可受限于尼泊尔人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廓尔喀刀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区域混战的武器,拿来进行大规模战斗并不适合,如果没有廓尔喀人的勇气加成,仅凭狗腿刀是打拼不出名声的

廓尔喀兵团在二战时与意大利、德国人都厮杀过,他们敢于抽刀子见红的作风也确实令欧洲人极不适应,不少人倒在了廓尔喀的狗腿之下。这有点类似西方军队与日军的搏杀,他们很难忍受日军拼光拉倒的作风以及动不动刺刀近战的打法,但廓尔喀部队在缅甸丛林里却能与日军来硬的。

但是,“英勇善战”的廓尔喀人遇到真正的硬茬子一点辙都没有,比如咱中国,无论是廓尔喀战士,还是狗腿弯刀,在中国面前就没硬挺过。

1788年和1791年(乾隆年),廓尔喀两度悍然入侵我大清,参与到西藏的税收和宗教问题之中,准备劫掠西藏,结果两次入侵全让大清给暴打一通。

第一次入侵,清军派了3000人从四川进藏应敌,结果廓尔喀人来了个临阵议和,跑了。第二次入侵,廓尔喀军来势汹汹,跑到扎什伦寺一代大肆劫掠,清廷接到达赖喇嘛的求援后急调1万大军应敌,乾隆把桌子一拍:“给朕RUSH啊!”于是清军以每天走18小时的速度暴风行军,找到廓尔喀人上去就是一通血战,杀了个七战七捷,斩首4000,不仅一举收复失地,还杀过了喜马拉雅山,陈兵加德满都城下,吓得廓尔喀国王赶紧臣服大清,岁币朝贡。这次打得廓尔喀人老实了许多年,直到190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廓尔喀刀并未被清廷所看重,提都懒的提。

中国再次与廓尔喀冲突是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兵在战场上遇到了英军的廓尔喀士兵,这些拿着狗腿刀的部队被评价为“敢于白刃冲锋,与其他英军不一样”,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在挺着刺刀的志愿军面前,狗腿刀们被杀得屁滚尿流。

最后一次碰到他们是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将廓尔喀部队视为王牌,称他们白刃无敌威力无比,是天下最强的军队,结果当我军在西山口包围廓尔喀部队为主的印62旅时,这支靠发蛮打仗的部队被打得四处逃蹿,他们试图拿狗腿刀与解放军进行白刃战,屌了没三下,就让明晃晃的三棱军刺杀得精神崩溃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