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部委改革方案(国家大部委改革方案解读)_大部_改革_部门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部门体制的改革亮点
  • 2、什么是大部制改革?推行大部制改革有何意义
  • 3、2018大部制改革时间

大部门体制的改革亮点

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二是党政权力对接问题。“大部制”改革最终会涉及党政部门权力的对接,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配合推进。近些年来,中纪委与监察部合署办公,成效显着。如何进一步整合党政部门,是下一步“大部制”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涉及八个大类,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亮点:实施市场化改革。实施市场化改革,将国企更多地接入市场,提升营运能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改革。

什么是大部制改革?推行大部制改革有何意义

所谓大部制改革,就是调整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和管辖范围,把那些职能相近,业务性质雷同的政府部门,经过合并重构,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机构,使其管辖的范围较宽,侧重于横向的宏观管理,避免和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活动。

大部制改革内容介绍: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我国进行大部制改革,是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可见,大部制改革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

所谓“大部制改革”,就是把行政系统中职能相近、管辖领域雷同的部门进行归并重组。关于大部制,去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就已定下基调。

可大部制一方面是“宽职能、少机构”,管理幅度很大;另一方面它又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决策、监督、执行等微观管理权力运作,管理层次多。层级过多,可能抵消大部制改革带来的高效率。

2018大部制改革时间

1、大部制改革时间: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

2、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机构改革,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3、第一次: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1万人减为3万人。第二次:1988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