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架起干群“连心桥”_巴彦县_网格_党建

巴彦县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体打造、注重实效,着力建好、管好、用好基层组织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聚合,架起干群“连心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小网格”大服务,体现治理效能

巴彦县把实施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党建的首要工程,落实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网格工作责任。

全县划分一级网格36个、二级网格290个、三级网格451个、四级网格2171个、五级网格7515个,绘制了覆盖全县的电子网格地图,推行定网、定位、定人、定责,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联动、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保证网格管理全域覆盖、不留空白,牢牢托住基层治理“底盘”。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擂台赛”,比一比、晒一晒、亮一亮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推进基层党建取得实效。

年初以来,巴彦县成立网格临时党支部116个,组建党员先锋队85支,设置党员先锋岗386个,建立志愿服务队143支,服务群众12000余人次。

眼下正是秸秆禁烧春防期,巴彦县基层网格员发挥“人头熟、地头熟”优势,成为基层的“吹哨人”,按照“走、查、调、管、统、报”六字工作法,进一步织密基层防控网、服务网。

拓宽党建平台,健全服务功能

巴彦县依据“党建引领+一站式服务”模式,统筹设置“5+N”功能区块,使各级党建阵地建设规范有序、焕然一新。

服务窗口建立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理念,形成干群共建服务“零距离”。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纳入农业、计生、民政、党建等32个代办事项,向群众一次性告知,通过“直办+代办”方式,实现群众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

展开全文

巴彦县将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融合,为辖区党员群众学习教育、文化体验、联络交流搭建了“一站式”平台。去年,巴彦县洼兴镇新建了1处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的“村民广场”,设置了红色文化长廊和文艺大舞台,配齐乡村文化生活硬件,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精心设计了村形象标识,编写了村歌、村赋,乡亲们用优美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奔向共同富裕的心声。年初以来,巴彦县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学习类活动240余次、文体活动6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

建强战斗堡垒,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巴彦县创新推行“师徒帮带制”,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

2021年,巴彦县龙泉镇龙泉村新“两委”班子上任,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两年时间,村集体账面上的存款从4位数变成了7位数,实现了零负债,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人才培育方面,巴彦县大力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2020年以来,拿出131个事业编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科技特派员已覆盖18个乡镇,县级特派员已覆盖26个村,为农业生产、项目建设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巴彦县是全国养殖大县,为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加快畜牧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巴彦县三年引进各类畜牧专业人才65人,培养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全县打造了65个“巾帼生态小菜园”示范点,统一标准种植蔬菜,帮助广大妇女在家门口创造“风景+风貌+产业”相融合的叠加效益,开通了致富“直通车”。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王天航 记者:罗彦坤

编辑:王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