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走活治理“一盘棋”架起基层“连心桥”_社区_村规民约_卢氏县

卢氏:走活治理“一盘棋”架起基层“连心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常帮娃

“现在我们全家都住进了楼房,用上了抽水马桶、电热水器、燃气灶,家用电器一样也不少。”说起过上的好日子,卢氏县范里镇新庄村66岁的村民季万军掏出心窝子话说,“我们的家庭收入也在逐年提高,除了孩子们打工挣钱外,村里每年还有分红,去年我家还分了700元的红利呢!我现在白天忙点家务,晚上就到村文化广场跳舞,这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

在新庄村,只见两旁景观树整齐排列,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小庭院里两层小楼拔地而起,犹如联排别墅;村文体广场上,几位村民在健身,一群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奔跑嬉闹,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新庄村的变化正是卢氏县近年来坚持以党建领航基层治理的成果。该县突出“四个一”建设,走活治理“一盘棋”架起基层“连心桥”,不断强化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效能,取得明显成效。

建好一支队伍,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战斗力。以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狠抓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272个村(社区)1615名干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优化队伍结构,引入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序列,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1.35岁缩减到46.05岁,基层干部队伍逐步朝着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迈进。搭建锻造“领头雁”平台,对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开展学历提升,县民政局联合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举办村委干部专题培训班,并坚持力量下沉,深入乡镇对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全员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整体素质。

展开全文

“这里的服务项目多,设施也好,较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老的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照顾身体差的、有困难的、半失能和失能老年人;党员示范带头,主动服务老人。我们都乐意在这里养老。”走进卢氏县城关镇西南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孙聚才老人说。

强化一个抓手,拓展城乡社区治理向心力。坚持把“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创建和社区五星级支部创建作为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完成25个社区“一有七中心”建设,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社区五星级支部创建工作,创建“共建共享星”35个,“幸福和谐星”36个,创建工作任务已完成。

围绕一个中心,深化城乡社区治理执行力。始终坚持以人民协商议事为中心,积极搭建平台,改进群众民主参与方式,实现从“代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规范社区协商议事流程,积极拓展群众参与渠道,搭建对话沟通平台。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村级民主协商议事程序,强化村务公开,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272个村(社区)成立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组会联盟”,村中大小事务都实行民主管理,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有效促成村(居)自我发展、自我调解。推荐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推荐“最美书香社区”2个,

搭建一个平台,增强城乡社区治理驱动力。突出村民自治,以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动城乡治理。强化指导,将红白喜事“反对铺张浪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评选活动。目前全县各村(社区)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荐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5个。

“俺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以来,党员村组干部带头做好表率,发动群众全民参与,打造20余处小景观、200余处小菜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卢氏县五里川镇南峪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辰高兴地说着村里的变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