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再向网络错别字开炮:“只因、栓Q”毒害孩子,平台该管了_谐音_网络_汉字

互联网冲浪爱好者可能对于网络谐音字或者谐音梗表情包并不陌生。谐音换字,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替换原有的字、词、成语或惯用语等,产生“词趣”,以表达全新的语意内容。诸多广告语和商店招牌等会经常采用这种方式,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在网络世界里,谐音字、变体字、生造词也层出不穷。随便举几个想必大家都能懂:菇凉(姑娘)、汉纸(汉子)、河蟹(和谐)、稀饭(喜欢)、杯具(悲剧)、鸭梨(压力)、人参公鸡(人身攻击)......

图为网友制作表情包:“鳖载着理发店(别在这里发癫)vs 鸠载着理发店(就在这里发癫)

不可否认,有些谐音梗确实能增加互动的趣味性,并且在文学著作中,谐音字用得秒,可以带给读者在文字感官上的绝佳阅读体验。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在人名、物名、地名等方面都运用了大量的谐音,或暗示人物命运、或隐喻故事情节发展,可以说每个谐音字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但像“栓Q”、“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等网络用语中的谐音梗逐渐增多,甚至达到了泛滥的程度,不免引发担忧:很多中小学生、青少年可能正在接受并使用着这些“错别字”,而他们本该是处于词汇量增长的活跃阶段。若任其肆意妄为地在网络上传播,并被孩子们深深刻在脑海中,那么不仅会拉低他们的审美,势必会对他们的语言学习造成障碍甚至侵袭他们的精神世界。

展开全文

谁也无法想象,当有一天会在自己孩子的作文本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白雪公主吃下王后给她的苹果,芭比Q了。但类似现象却真实发生过,比如,一些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很敷衍,将“厉害”的近义词写成“666”;不仅将对明星侮辱性的言论写进阅读理解,回答的问题和题目更是“驴唇不对马嘴”。

于是,不少网友呼吁:正确、规范使用汉字很有必要,现在很多网络用词真的是千奇百怪,若干年之后,只怕是标准词汇都不记得了吧?

此外,在社交平台,通过使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传播不良信息、炒作负面信息的违规行为也存在。

一些博主、营销号或短视频主为了躲避平台监管,在内容上大量使用谐音、变体字发布不良信息,比如把钱说成“米”,有的则直接使用拼音。更有甚者,不法分子通过谐音字等来传播色情或赌博信息。例如时常会在评论区看见诸如此类的留言:“你想看的摄卿内容都在这里→加扣扣,流拔吧...”

还有部分网友使用谐音字等炒作负面,在相关话题里有大量对他人人格、名誉侮辱的字词。

面对日益泛滥的网络谐音梗,媒体多次向其“开炮”。

今年3月份,人民网发文《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文中指出:

有一种观点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无需担心网络烂梗对孩子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烂梗终会退出网络的。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网络烂梗让人担忧,是因为它们侵袭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因此,不能对此轻描淡写,任其泛滥。

应看到,对待网言网语我们秉承更开放的心态,要反对烂梗,反对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我们欢迎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但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有一种观点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无需担心网络烂梗对孩子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烂梗终会退出网络的。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网络烂梗让人担忧,是因为它们侵袭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因此,不能对此轻描淡写,任其泛滥。

应看到,对待网言网语我们秉承更开放的心态,要反对烂梗,反对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我们欢迎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但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刷短视频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通过短视频了解到很多新鲜事物,也学会了许多网络新梗。

日前,据中国市场监督报公众号,一些短视频字幕从标题到内容,错别字频出,很容易给青少年甚至全社会带来错误示范和引导,扰乱网络生态秩序。

报道称,错别字中,有些是常见错误,如“的”“地”“得”等同音字混用;有些是视频作者故意使用错别字,乱改成语、用字母代替汉字等;还有为了规避平台对涉暴、涉黄等关键字的禁用,有意使用错别字作为替代。

由于短视频具有普及性、高传播性等重要特点,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加之未成年用户“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他们正处于规范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判断能力不强,遇到错别字难以分辨。这些字幕中的错字、别字,势必在潜移默化中给他们带去不良的示范和引导。

大力推广普通话,对汉字语言的规范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通俗地讲,谐音换字属于用字不规范,就是错别字,谐音爆梗的流行,尤其对未成年人影响较大,不仅会干扰其规范识字,还降低了汉字文化的生机活力。摒弃胡编乱造汉字、传播不良网络词汇的行为,需要家长、平台、网民、监管部门同心协力。

实际上,去年有部分互联网平台先后发布公告,呼吁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其中,B站发布倡议称,将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呼吁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汉字使用规范,抵制拙劣字体、错误字形等不规范汉字表达行为,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微博发布公告,称将对站内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微博还强调,治理的目标是通过错别字传播有害信息,不是不允许任何错别字出现。

抖音平台也表示不提倡直播出现谐音梗。后续抖音又发布声明对“抖音屏蔽很多关键词致谐音词大流行”的说法进行澄清。其解释,出现部分用户使用不规范表达的原因,是平台规则介绍不够清晰,网友对平台规则缺乏了解,误以为一些正常词语是所谓的“敏感词”。这些词语正常使用表达不会被审核、处罚,仅在被用作传播色情低俗、违规引流交易、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加以管理。比如,正常使用“福利”并不存在问题,但如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相关内容将被处罚。如果相关内容违规,利用同音、同形、拼音、表情替代,仍然会被处罚。

网络平台治理谐音字、变体字、生造词是件好事,不仅有利于汉字的规范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网络上少一些不当过激言论。

不过,部分网友认为,平台处处是敏感词,很多汉字不能直接发出,会被平台限流,只要平台对于“不良信息”没有明确的定义标准,那么无论怎么治理都会不断出现替代的网络词。不如官方给一份网络用语规范词典。另外,网友呼吁,加强网络监管、治理不良信息传播的同时,希望不要殃及本身无害的谐音领域,甚至因此打破轻松的平台氛围,以免得不偿失。

编辑:崔崔

重要提醒

电脑报的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从不断更的电脑报最近好像很难刷到了,这是因为,微信公众号推荐机制又双叒调整了!想要不错过我们准备的内容,请一定要星标“电脑报”公众号~

2023年《电脑报》便捷订阅模式:

------ 方式1:微信订阅 ------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

年价:400元

------ 方式2:网店订阅 ------

打开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

搜索栏输入77-19或电脑报即可

------ 方式3:电话订阅 ------

拨通邮政订阅热线:11185

按语音提示,邮政收订人员上门服务

《电脑报》发行咨询热线:023-63863737

(请工作时间拨打)

“一键脱衣”App惹众怒,媒体痛批:谁开发的

“停更潮”席卷B站?UP主无奈回应

风靡年轻人的交友APP遭大量投诉:退款难

欢迎关注电脑报视频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