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主教练(世界杯德国队首场输墨西哥,是不是主教练勒夫的责任最大)_德国_球员_德国队

本文目录

  • 世界杯德国队首场输墨西哥,是不是主教练勒夫的责任最大
  • 今年世界杯谁是冠军
  • 求德国国家队历任主教练
  • 德国队出局,主教练勒夫该负什么责任
  • 卫冕冠军德国队小组出局,战术打法一味追求极致传控,主帅勒夫要负责任吗
  • 德国的足球是什么风格

世界杯德国队首场输墨西哥,是不是主教练勒夫的责任最大

勒夫是第一责任人,这点毫无疑问。

足球场上最重要的东西,速度和空间,这两点,勒夫都没有去抓。

球队的攻击线上,连一个正规边锋都没有,让厄齐尔、穆勒、德拉克斯勒这几个球员来回拉边,没有速度,没有突破,进攻空间被战死,禁区变成了铁桶阵。

罗伊斯上来之后,对球场宽度的利用,纵深距离的把控,都做得更好,可惜时间太少,创造的一些机会也被瓦解了。

今年世界杯谁是冠军

单纯从阵容整齐和人员构成来看还的是法国队,不过现在法国有姆总在,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又太小气,什么都想自己要,如果解决不了更衣室问题,法国夺冠的概率很高但也只是停在纸面实力上,中锋上本泽马拿下姆总的话教练也不敢啊!

巴西队现在兵强马壮,内马尔状态回暖,小熊也越踢越好,破厂的小马丁进步神速,前场还可以,但是中卫年纪较大,中场控制力也不太够!

德国队主教练务实,球员战斗属性强,虽然球员不是特别拔尖的,但是整体组成和配置较为合理,年龄构成也还不错,所以综合来说今年因该会是德国队捧起大力神杯

求德国国家队历任主教练

第一任:奥托·内尔茨(1923年-1936年)

第二任:塞普·赫尔贝格(1936年-1942年和1950年-1964年)

第三任:赫尔穆特·绍恩(1964年 - 1978年)

第四任:尤普·德瓦尔(1978年-1984年)

第五任:弗朗茨·贝肯鲍尔(1984年-1990年)

第六任:贝尔蒂·福格茨(1990年-1998年)

第七任:埃里茨·里贝克(1998年-2000年在任)

第八任:鲁迪·沃勒尔(2000年-2004年在任)

第九任:尤尔根·克林斯曼(2004年-2006年)

现任:约阿希姆·勒夫(2006年——至今)

德国队出局,主教练勒夫该负什么责任

首先主教练的工作,应该是对征召球员的选择,赛场上的排兵布阵,临场形势的分析,替补人员的更换一系列工作。当然,主教练一定程度上还充当着球员的精神导师,唤醒球员的激情与斗志,鼓舞队员的士气,所以,如果一名主教练及他的教练团队,能做好以上工作,同时阵容中有能贯彻执行教练战术的球员,那么球队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绩。但是往往教练是在以上某一点更出色,所以就形成了,各个教练的风格。本届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确实让大家大跌眼镜,小组赛仅取得一场胜利,还是以一记绝杀制胜,可以说暴露了德国队很多的问题,个人觉得,主要在德国队的进攻上,人员,战术的乏力,这个问题,球员的发挥是一方面,教练的排兵布阵也有一定的因素,但是三场中德国队都没打出出色的进攻,个人觉得勒夫对人员的选择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卫冕冠军德国队小组出局,战术打法一味追求极致传控,主帅勒夫要负责任吗

还是那句话,传控非原罪,归根究底在于勒夫要变通。现在的他和四年前乃至两年前固执传控的博斯克有何区别。诚然德国这批不是不能打传控, 相反有很好的底子。但话说回来,他们也无法像巅峰西班牙那样将传控发挥到极致。这就需要勒夫在控球基础上加以变通,相对减少控球比重, 多增加提速等其他因素。可惜的是,勒夫对传控太执迷, 恨不得让球传进球门。

勒夫必须背大锅,剩下的锅给那些没在状态的球员

首先是选人的问题,这只队伍真的不差,老球员都是黄金年龄,年轻球员在自己的俱乐部表现的都很好。但是没带萨内和瓦格纳是错误的。萨内是目前这支队伍里绝对的爆点,瓦格纳当初转会拜仁是专门咨询过勒夫的,而且表现绝对没有问题,而勒夫却选择了别人...
第二就是战术的问题, 作为一只欧洲球队,德国是打纯传控的球队吗? !纯传控的战术早都被证明落后了,现代足球战术需要的是多样化,稳健的防守,快速的向前推进、反击、以及遭遇阵地战、摆大巴时有高点和远射的破门。以勒夫带的这23人是绝对有这样的实力的,勒夫也算是位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主帅,却一力地强调控制, 控制,却进不了球...

德国这三场小组赛,被防反打得七零八落,出局自然也成了必然。

德国的足球是什么风格

其实德国是世界足坛少有的拥有自己鲜明风格的足球强国。

因为笔者看球比较晚,所以不谈90年之前的,只谈90年至今的德国足球风格。

克林斯曼之前的德国足球风格——坚强稳定

在克林斯曼做德国主教练之前,德国足球因为人才断档,导致顶级球星数量不多,哈斯勒,克林斯曼,比埃尔霍夫,卡恩,巴拉克,马特乌斯,绍尔,诺伊维尔等球星。而且要注意哦,这些球星很多都不是同一年代的,因此,看起来这么多球星,其实从90年到2012年左右,德国一直没有什么顶级球星支撑,96年欧洲杯几乎是德国队最后的光荣。此后德国就开始了铁血支撑战术年代,早期的马特乌斯,后期的巴拉克加卡恩。德国队的战术就是中后场堆积一大堆中老年人,用自己的身体去参与防守肉搏,中前场放两个速度快,技术好的年轻人去冲刺,博一把抢点或者头球硬砸的机会,因此德国的头球大师一直不缺,从克林斯曼到比埃尔霍夫,再到克洛泽。同时,德国的防守虽然以老人为主,但防守质量却相当不差,因此经常可以把比赛拖入点球大战,用点球大战来击败对手。当时的各大世界强国不但害怕德国的反击头球,更怕被德国队带入点球大战,因为德国队的点球成功率实在太稳定,太高了。

克林斯曼之后的德国足球风格——放弃高空优势,主打中场控制

自从克林斯曼成为德国队主教练后,就对德国的传统反击头球打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后勒夫也将这一理念一直延续下去。具体的做法为将巴拉克放逐,引入新的年轻球员,施魏因施泰格、格策、波多尔斯基,厄齐尔,穆勒,拉姆,克罗斯。这些年轻球员基本都具有优秀的传控技巧,清醒的头脑,完全可以满足克林斯曼和勒夫要求的技术流,地面流打法。同时德国在这一时期,优秀的中场球员井喷,在很多情况下,德国甚至能够排出无锋阵的打法,用跑位诡异的穆勒担任中锋,伺机在禁区内进行抢点。

尽管这一战术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在巴西世界杯上,甚至打了技术流的祖师爷巴西7比1,但在后期,由于德国战术的限制,德国的头球功力反而没有了,遇到龟缩防守的球队,德国队缺少一柄攻城锤,战绩也从此直线下降。

德国的总体风格一向是偏重稳重和整体推进,但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改革下,开始转向了技术流打法。但德国的国民性在这里,未来德国必将继续走向差异化,继续走回自己注重整体推进的打法,毕竟这样的打法在很长时间已经证实了是适合并且能够取得胜利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