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红4年的飞信,同台争锋的米聊,为何都在微信面前溃不成“军”_软件_社交_中国移动

前言

在2022年的1月份,微信的相关负责人张小龙就曾向记者透露,现在每天平均会有10.9亿人使用微信。同时,早在2021年年末,微信的月平均活跃用户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2亿,快要和当下中国的总人口数量相持平。

对于当下国人来说,微信可以是一个人人都会使用的社交通讯软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其他任何一款应用可以与之相比拟。

其实,在最开始,还是有两款软件希望取代微信,但都在相互间的竞争中失败了,后来也渐渐被大众所遗忘。

回望往昔,唏嘘不已

1:飞信的发展

在2007年,曾经出现了一款名为飞信的应用软件,它背靠中国最大的通讯商中国移动,发展非常之迅速,才刚刚发布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有了超过一亿的用户使用这款软件。

展开全文

还曾经有威胁当时中国最流行的社交软件QQ的地位,成为人们最长使用的第二款软件。时间来到2010年,使用飞行的用户数量超过了两亿,这距离目标的达成更接近了一步。

同时,在2010年末时发生的360和QQ之间的那场大战,当时两家企业的创始人周鸿炜与马化腾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到了一种舍我其谁,有你没我的激烈状态,最后甚至发展到用户只能在腾讯的QQ和奇虎的360之间任选一个使用才行。这对于飞信的发展更是呈利好趋势。

当时,作为人们熟知的国民社交软件QQ,仅仅当时注册的用户就已经高达10亿,而作为互联网巨头公司的360,装机的数量和使用的用户数量也才仅仅刚过1.5亿人和3亿人。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果使用360的3亿人口放弃使用QQ,那么,飞信将会成为他们未来使用通讯软件的最佳选择。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那段时间里,飞信的新注册人数迎来直线上升的趋势。如果说,在当时飞信如果利用好这样的有里局势,扩大自身的宣传,那么,今天的国民社交软件就很有可能有它一头。

但是,事实也像人们所看到的一样,飞信在面对微信这样一个后起之秀,败的溃不成军。很多人就会疑问,为什么原本占据有利地位的飞信,会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呢?

首先,飞信自身的墨守成规

可以说,飞信原本就是中国移动的衍生软件,使用过飞信的人都知道,当时只需要安装客户端就可以给其他任何手机免费发送短讯。

但是后来逐渐演变为只有中国移动的手机号才可以免费使用,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踢出局,如果非中国移动的账号想要使用飞信,就必须交钱才行。

甚至,早在2007年,飞信刚刚发布没多久,就已经禁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用户注册使用。因此,在飞信不断固步自封的情况下,飞信的用户增长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限制。

其次,公司的不关注

比起盈利微薄的飞信软件,中国移动的每日成交额达到十亿元,可以说飞信在中国移动看来,是十分九牛一毛的存在。

早生4年的飞信,同时代的米聊,为何都在微信面前溃不成”军“?

所以对于飞信的管理,技术的研发,金钱的投资等等,都在不断下降,即便是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格局下,飞信的相关资金投入仍然在下降。

最后,就是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飞信的运作团队甚至高达36个,在这些互相独立的团队中,利益分配、权重利益的纠葛,彼此之间不能相互良好协作分工,拖后腿,开倒车的现象屡屡发生,飞信上线五年的时间里,却只经历过14次的版本更新。

综上,可以看出,在2011年横空出世的微信面前,飞信毫无胜利可言。所以,在2012年前后,飞信迎来来断崖式的下降,逐渐被人们所抛弃遗忘。

2:微信和米聊的竞争

首先,腾讯的实力强悍

2010年12月,小米接连发布安卓版与苹果iOS版的米聊。这也使得米聊成为国内第一款,基于用户的通讯录,来添加好友的社交应用,从加拿大的kik中获得灵感。

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米聊上线近半年,就有了200万的用户注册使用。但如果说米聊的发展不错的话,那么微信就是在变态的生长了。从2012年的3月,微信官方就宣布用户注册数量突破了1亿,这也意味着米聊的彻底失败。

其次,自身对于软件的不重视

对于小米而言,手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这三部分才是重中之重。同时也不愿意放更多精力到米聊这样单独的软件之上。所以,当米聊因为注册人数而崩盘几次以后,人们也逐渐失去耐心。而同时,也有人认为,米聊是只有小米手机的用户才能使用。

结语

现在,腾讯的微信可以说是在社交领域中处于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而飞信和米聊作为行业的先行者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今日热议:早红4年的飞信,同台争锋的米聊,为何都在微信面前溃不成“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