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在现代生活还有多大意义?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大_古文字_汉字_文字

本文目录

  • 古文字在现代生活还有多大意义
  • 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大
  • 如何自学古文字
  • 图片中的古文字如何释读
  • 汉字和古文字能混为一谈吗
  • 中国古汉字有哪些重要意义
  • 古代文字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文字的
  • 汉字由象形文字转化来,有撇捺弧形,为什么没有圆圈
  • 【宗伯学知识普及】什么是上古文字中的“参文”(夏朝文字)
  • 什么是古文字中的“古汉语文字”(春秋-建国前的文字)

古文字在现代生活还有多大意义

古文字对现在生活方面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可以学习汲取古人的智慧。古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一座神圣宝库。这里面包涵了古人的智慧,古老的哲学,是一座文化宝藏。

二是可以了解许多文化信息。我们国家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学习古文字可以传承古老的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增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

三是可以给今人以很好的启示,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像考古学的发展,就是借鉴了许多古文字记载的信息;敦煌古文字的记载,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并且推动了当代舞蹈艺术的繁荣。还有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更是从古文字的记载当中获得启示而走向成功的。

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大

是不是“唯一”我不知道,但古彝文确实还活着,而且还在广泛使用。

目前古彝文使用最广泛的地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共有彝族人口近三百万!由于聚居区彝族群众几乎占了100%,这里庞大地区和人口的第一语言就是彝语。

古彝文的载体主要是彝族各类经文,使用者主要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毕摩”。使用场合主要是进行祭祀和节庆、婚丧等。

毕摩属于世袭,在彝族聚居区有崇高地位。为什么古彝文的普及难呢?原因很多,但一大主因是古彝文枝系太多。出于门户之见,毕摩在传承的时候,为避免被别人学去,往往会把关键地方进行改变,只有自己一系能够知晓,也就是生造字。这就造成了各家毕摩传承的文字不尽相同。

但古彝文的古老传承,已经成为一大奇迹。往前倒推,能够传承和使用这么久,也许也不乏“自珍”之功,这之间的功过,就很难说得清了。

目前全国通用的规范彝文,是凉山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整理规范,并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

如何自学古文字

谢谢邀请。要说如何自学古文字,首先得说明什么时代的文字算是古文字。

古文字的定义

古文字,通俗的说就是指古代的文字。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远古时代的象形符号,但真正成为文字要在出现甲骨文以后。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中国古代文字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蝌蚪文等等。古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如何自学古文字

我国的古文字是一个很精深、很冷僻的学科,在大学也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学科,如果自学古文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个人认为:

1、学习古文字的起源。每一个字都要从汉字象形符号开始研究,首先弄明白其在造字之初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一点可以结合《说文解字》来学习;

2、研究古文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文字作为象形符号时是很有限的,后来大量的文字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高度概括、提练、组合而成的,有些已经找不到原来的象形意义。所以,就要研究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找到每一个字的原始面貌。现在网上有很多讲古文字的视频资料,可以用来参考学习。

3、多看实物,对照学习。古文字学习是很枯燥的事,建议在学习时多实地考察古文字博物馆,多看那些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实物,这样既能增加学习兴趣,也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图片中的古文字如何释读

1、这是两个字,是金文「趨(趋)牛」——「趨牛」的「趨」通「芻」,也就是「芻(刍)牛」,是西周赏赐金文中的赐品之一。

2、这两个字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叔簋》之铭文:

《叔簋》有两件,两件器具的铭文一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和字形分析

为什么说是「刍牛」二字呢?又何以见得呢?


「牛」字很容易释读,就不废话。

我们来看第二个字,由三个基本字符构成:「艸、欠、止」,其实是「趨」的异体,目前仅见《叔簋》一例,所以,我记得其出处。

要了解这个字的构字意图,首先我们了解「趨」字的构字意图。

「趨」字始见于小篆,古今字形演变脉络:

《说文》,趨,走也。

《说文》以「走」训「趋」,我们知道,古文中的「走」其实就是「跑」,「趨」也就是「快走、小跑、疾行」的意思。

古代父亲教训儿子,儿子要小跑过来接受教训,有所谓「孔鲤趋庭」的典故,王勃在《滕王阁序》曾化用为「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所以,「趨」是一个形声字,以「走」表意,以「芻」表声,「芻」「趨」古音是相同的,同为清纽虞韵。

甲骨文的「走」像「正在奔跑」之人,金文累增「止」部表意:

而「芻」字像「手折断草」之形,本义就是「割草」,引申可以表示「牲口吃的草」,「吃草的牲口牛、马、羊」;也可以表示「草」。

《说文》: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

好,搞清楚「趨」字构字意图,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金文异体字,这个字其实就是「趨」字的「异构」,上面说过由三个基本字符构成:「艸、欠、止」。

前面说过「趨」字中的「走」由「人、止」两部分构成,但是这个异体字的「走」部是「欠、止」两部分构成。

为什么用「欠」部呢,三个原因:

第一,「欠、人」都是像「人」之形,用作表义偏旁可以通用。


「欠」和「人」的区别是「欠」突出人「张口」,表示人的呼吸、气息,本义就是「呵欠」的意思。

如「飲」字在汉代的马王堆帛书中就写成从「食」从「人」:

同意偏旁通用是古文字中很常见的现象,如:「林、艸、木」表示植物通用「行、辵」表示运动通用等等

第二,「欠」可以为「「趨」表音,「欠、趋」古音很近,这种现象在文字学中称为「声化」。比如:欨、吹、欷都是从「欠」得声。

第三,「芻」字像「手折断草」之形,「欠」字中的人就有表示「手」的笔画,所以,「欠」代替了「芻」字中「手」。

其次,前面说过,「欠、人」在古文字通用,而「人、手」用作动符表示动作的时候也可以通用,比如:「耤」表示「人用木犁在耕田」,部件「人」有时候也写作手。

综上之述,可以看出这个古文字中的「欠」是「走」和「芻」的公共字符。

上下来看就是「走」,因为在古文字中「人、欠」当做表意符号可以通用

左右来看就是「芻」,因为「人(欠)、手」当做「动符」通用不分:

同时还可以为「「趨」」表声,

一举三得,所以,这个古文字字就是「趨」的异体字,可以隶定为:

-----------------------------------

金文「趨牛」表示什么意思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我们来看一下《叔簋》的释文:

图引自:《殷周金文集成4132》

有些字打不出来,只能用截图:

《叔簋》是西周康王时代的一个器具,是一个叫「叔」的人(排行老二的男子)制作的青铜器皿。

这篇铭文是很典型的西周赏赐金文模式,大意是:

王在宗周祭祀祈福,王后姜委任【叔】出使,效命于【太保(官职)】,太保赏赐了「鬰鬯、白金、芻牛」给【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制作了这个宝彝。

这个【太保】也就是经传所记载的【召公奭】,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大戴礼记》: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召公奭】死于周康王后期,凭这个信息推断铭文中【王】和【王姜】也即周康王和王后姜。

「男羌为羌,女羌为姜」,「王姜」就是周王取的姜姓女子,「姬、姜」联姻在周代王室贵族是十分常见。

【叔】是周王和王后派过来的,【召公奭】肯定不会怠慢,所以,赏赐「鬰鬯、白金、芻牛」三样东西。

「鬰鬯、白金、芻牛」东西在赏赐金文中也很常见:

  • 鬰鬯。

鬰是鬱金香草,鬯是用黑黍釀成、味道香醇的酒。鬱金香合以鬯酒,叫做鬰鬯。


  • 白金。

张亚初认为西周金文中的白金是银,但我觉得应该是就是青铜原料之一锡或者铅。所以【叔】用这些制成了这个青铜器。

(见:李建西. (2010). 西周金文“白金”初探. 考古与文物, (040)(4), 96-101.)
  • 芻牛

「芻牛」一般有两种意见:

  • 豢养之牛牲,也即用于祭祀的「太牢」,这个「芻」显然当「喂养」讲。

  • 祭祀用的小牛,那么这个「芻」显然就通「雏」。

引自:吴红松. (2006). 西周金文赏赐物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安徽大学).页153

西周赏赐金文中所见的赏赐物,金银财宝、田产甚至包括奴隶和美女:

引自:吴红松. (2006). 西周金文赏赐物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安徽大学).页10

铭文中的「对太保休」是金文非常非常很常见的句式,西周青铜铭文中最多的「对扬王休」,经传中也有同样的句式,如:

《詩.大雅.江漢》:「對揚王休」

「休」:从「人」靠「木」,本义「树荫下休息」,引申义「庇荫、庇护、恩德、美意」,「对扬王休」也即「颂扬王的恩德」。

---------------

综上之述:

这两个古文字就是「趨牛」,「趨」通「芻」,也即「芻牛」,有两解:

1、「小牛牛牲」,这个意义所造的后起字就是「雏」,

2、「在圈内豢养牛牲」一般称为「太牢」,天子诸侯祭祀而用,这个意义正是上文提到的「芻」的引申义,所造的后起字就是「犓」。

「趨牛」两字出自西周青铜器《叔簋》铭文,「趨牛」是西周赏赐金文中的常见赏赐礼物,一般用於祭祀。

《叔簋》是西周康王时代之器,记载了西周三公之一太保召公奭,可与经传文献和《史记》互证,勘定西周周王和王后谱系。召公奭是周公姬旦同为后世儒生的「偶像」,治世能臣,道德典范。

汉字和古文字能混为一谈吗

我是人禾杂记。推心置腹,彼此关注!

汉字与古文字,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完全割裂。这两者紧密相关又有所区别。简单讲,汉字的范畴来得大,古文字只是汉字发展史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打个比方,如果说汉字是个大大的筐,那么古文字就是这筐中的几块碗。

我们从两者的概念及演变过程,可以更明确两者的关系。

所谓汉字,即汉语的记录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如果有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六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起,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据说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指汉代以前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古文字在历史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还要注意区分的是,繁体字不都是古文字。繁体字相对于简体字;古文字则相对于现代汉字。

总之,了解了汉字发展史,也就明析了汉字与古文字的联系与区别。

我是人禾杂记。确认过眼神,缘份始于关注!

中国古汉字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国的汉字的重要意义:

古汉字可以向我们展示汉字最初的造字方法。

古汉字可以为我们提供汉字演变到今天的线索。

古汉字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提供线索。

为中华的大一统奠定了文化基础,联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虽南北话音不同但文字同,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到交流。

音义不相同,同音不同字,发音比外语少。

对于新事物不必新造字,大大减少了汉字的数量。

汉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和汉语媲美,简单直观大方,又深奥委婉曲折。

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创造这种语言文字感到无比骄傲,蕴含了中华五千年的底蕴,演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的神髓所在!

而数千年以来,随着时间、时代的演进,不断变化和进化而来,伴随着不断更新的文明程度、政治制度、世态人心,它们字形在变,用法在变,读解在变;

但它们的根本意义却从来不变,这种文化的内在是有一种多么强劲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呀!

古代文字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文字的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简化字运动,也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有一个叫做《汉字解密》的节目,每天讲一个字,从甲骨文一直到现在用的简体字,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汉字由象形文字转化来,有撇捺弧形,为什么没有圆圈

你怎么知道古文字没有圆圈?

你了解多少古文字 ?

不光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里有圆圈,2800年前的西周金文里依然有圆圈。

查甲骨文、金文字典便知(这里无法详述)

【宗伯学知识普及】什么是上古文字中的“参文”(夏朝文字)

【宗伯学知识普及】什么是上古文字中的“参文”(夏朝文字)?

这是由宗伯学(古儒学)弟子宗伯正曜提出的一种先秦远古文字,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宗伯学是由周朝大宗伯创立的一个【古礼学】学派,宗伯又称禋宗、秩宗(《書·舜典》)、祝宗,或者写作咨伯(《書·舜典》),《周禮》称之为(春官)宗伯,《国语》和《竹书纪年》称之为崇伯。大宗伯原本是上古王庭的礼官,职责是掌管宗庙祭祀、卜筮等礼仪,职位卿大夫。

时间大约从帝禹建立参国一直延续到周朝早期,即公元前2300年左右—公元前1000年左右。

参文例字:

《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是太姒出嫁之前慈父的叮嘱。

将:参文字义,这里表示在神明之前举行婚礼,即告庙,就是后世俗称的拜天地。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盈:参文字义,形声,这里表示容纳,聚合在一起。

夏朝实际原名参朝,被《史记》错误记载为“夏”。参朝被熏育戎狄人侵占了国都参城之后,由周太王古公亶父率领国人大迁徙到陕西扶风县,在该处建立了周朝,因为两者一脉相承,所以上古统称为参周。 熏育戎狄人侵略参都三城之后,并没有建立国家,参周百姓痛恨这些侵略者,把他们叫做熏商、荤商或者熏育人,清朝改成殷商。寓意来源于参商双星。

宗伯学院分为上院和下院,其中《诗经》和《易经》就是两院学生的学习课本。 早期的《诗经》与现在的版本不同,相当于后世的语文课本。《易经》相当于后世的理科基础课本,包括基本生活常识如季节、温度、方向、算术、医学、天文等等。

宗伯弟子分为显隐二支,显宗弟子主要学习《易经》,隐宗弟子主要学习《诗经》。

下列精选《诗经》的篇章中包含了参文的解释,可以去宗伯正曜微博浏览阅读:

1、《召南·鹊巢》-太姒出嫁之前慈父的叮嘱 2、《卫风·木瓜》-先师孔子说齐鲁之盟 3、 宗伯正曜释义“武王《利簋铭文》” 4、《王风·采葛》大宗伯祝奠武王小殓之奠辞 5、《魏风·伐檀》 西周文王拘于淇园伐竹 6、《魏风·硕鼠》百姓们离开殷商投奔周城 7、《陈风·月出》 大宗伯尹佚望祭文王祭词 8、《曹风·蜉蝣》先师孔子哀孔鲤伯鱼之丧 9、《召南·甘棠》 邯郸棠梨树于召(邵)伯之墓

本文属于【我来自周朝】系列丛文,如想要了解周朝以前的《古传诗经》,请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宗伯正曜,或者请您上我的微博浏览一些秦朝之前古文历史。本文所有资料引自《宗伯正曜古传诗经·风》一书。

什么是古文字中的“古汉语文字”(春秋-建国前的文字)

“古汉语”也还依然是“汉语”,就是说,它属于语言;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从性质上讲,二者是两码事。汉语可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二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上),汉字则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古汉语文字”一说。比如这个“之”字吧,先秦著述会用到它,今天的报纸也还在用它,那么这个“之”字是属于古汉语文字呢,还是属于现代汉语文字?可见这个提法是不科学、不严谨的。

刚才说过了,古人治“小学”(即文字学)将汉字分为古字和今字。那么二者又是如何区分的呢?学界一般以“隶变”为分界线,即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小篆为古文字;隶书之后则为今文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