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为什么打不过王龁,他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吗
- 王龁和蒙恬谁厉害
- 长平之战中,王龁可以轻松突破高平关,连下赵军数道防线,是否意味着廉颇中计了
- 长平之战伊始,为什么秦国选择王龁做主将,而不是之前就在负责对韩作战的白起
- 为什么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二十万人打不过王纥十万兵马
- 历史上战国末期秦国左庶长王齮是怎么死的不要说动漫,我要有史书记载的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为什么打不过王龁,他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吗
所谓的名将,并不是靠阵前单挑取胜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争一时胜负,着眼于战争大格局。虽然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时,赵国本土最拿的出手的将领。但他的对手秦军主将王龁也不是泛泛之辈。在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以后,秦昭王才秘密地用白起取代王龁担任秦军主将,以王龁为副将,这也说明王龁在当时秦军中可以排在仅次于白起的地位。
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率领的赵军对阵秦军时接连失利,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国军队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当年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尉官。但这并不能说明赵将廉颇本身能力比王龁差,毕竟军队之间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主将个人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像长平之战这样关乎赵国国运的战争,赵国一时的失利并不要紧,关键要看最终的结果。事实上,战争初期短暂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秦将王龁久经沙场,指挥水平很高。提起王龁,知道其战绩的人远不如战国四大名将,甚至还不如乐毅田单等人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从秦昭王在长平之战初期把倾国之兵交与王龁指挥就可以看出王龁的过人之处。即使在白起被逼自尽,王陵率秦军围攻赵国邯郸久攻不克的情况下,秦王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让王龁救急,看得出来王龁是深得秦昭王信任的宿将。
二是长平之战秦军兵力更多实力更强,在士气正旺之时小胜几场不足为奇。在长平之战前,秦军接连在与楚国魏国韩国的战争中取胜,并在长平之战前期集结了倾国之兵,而赵国属于被动应战一方,廉颇也有试探对方兵力实力的意图。在小负几场之后,廉颇果断调整战略,后撤至更加险峻稳固的防线。
三是初期失利后廉颇果断调整战术,显示名将风采。在初期试探进攻失利后,廉颇也并不是没有收获,他探得了对方的实力强劲,就果断后撤至地形更加有利稳固的防线,打算采取拖延战术,用时间拖垮对手,最后伺机再进攻。应该承认的是,这是国力相对弱的赵国能采取最合理的战术,也是秦军最不愿意面临的情形,显示出廉颇名将风采。
王龁和蒙恬谁厉害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其实,白起是生于战国时代,一个人才汹涌的时代。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一个非常有名的秦国大将,被封为著名的“武安君”,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却从未打过败仗!这是将他称为第一战神的第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白起有勇又有谋,在秦国与六国的许多战争中,立下前所未有的战功,让六国的军民闻风丧胆,与著名的廉颇、李牧、王翦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更是位于首位,这是称其为千古第一神将的第二个原因。在白起之前,从未出现如此神勇的大将,此名号他当之无愧。那白起究竟做了什么?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一生致力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最终他做到了。可是,为什么秦始皇能做到,其他曾经称霸中原的国家的君主没有做到呢?除了秦始皇本身的雄韬伟略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那就是功绩显赫的秦国先祖了。从春秋时代开始,各国开始不受周天子约束,纷纷扩张自己的诸侯国,并且不断称王称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国从一个西部蛮夷小国家开始发展,不断壮大。可是由于春秋时期,秦国地处蛮荒之地,不在中原,制度礼节等都很落后,导致人才欠缺,两三百年来一直没能像晋国齐国那般称霸。可是,到了战国时期,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一个人的变法,就是商鞅!商鞅死后,秦国一直沿用变法后的制度,更加强大。秦国很早就意识到,需要扩张,就需要人才。所以,秦国多年来深知自己国家缺乏人才,一直引进其他国家的人才,也立下了许多战功。这时候,一个比以往将军都要厉害的人才出现了,就是秦国本地人白起!
攻打韩国,一战成名。
回顾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本来就强大的秦国的基础上,白起奋勇抗敌,为自己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让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等再也无法抗衡秦国,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大势。一位如此有勇有谋的大将,在他之前并没有出现比他还厉害的,所以称他为千古第一战神比不为过!
辉煌战史 名门之后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他又率军攻打魏,取得了20城,建立东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蒙骜去世。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今陕西榆林市境内),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今内蒙古乌拉山一带),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进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匈奴的大战,是他一生征战的最大的一次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
由此看来看来,还是白起要厉害的多!毕竟可是第一杀神啊!
长平之战中,王龁可以轻松突破高平关,连下赵军数道防线,是否意味着廉颇中计了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笔者认为题主所言廉颇中计的观点并不正确。
公元前262年,秦王召回白起,派王龁出兵上党。赵王也是有野心之人,到嘴边的肉自然不会轻易放手,直接命名将廉颇上党蹲点死守。
廉颇脾气火爆,但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深知赵军和秦军的实力差距,并没有和秦军硬碰的打算,毕竟秦军主攻,士气极为高昂,赵军很可能一碰面就被吃掉!
廉颇擅长防守,便决定以守待攻,他先在上党西部空仓岭置了空仓岭防线。空仓岭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石质山岭,地形极为险峻。他在山岭上临时修筑了一道长城,西垒壁。同时在丹河西岸,空仓岭东麓的山脚下,修筑了两座堡垒,东西二鄣城,而二鄣城的东面,修筑光狼城,作为军粮补给基地。并安排了四个都尉领兵严守,这样三城和空仓岭可以互相照应!
这是赵军的第一道防线,守将是廉颇的郫将赵茄,主要是预警和消耗秦军战力的作用!赵茄所领的兵力,大致为赵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王龁引领的秦军数量庞大,赵茄完全不是对手,但是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赵茄整整支撑了三个月!最后赵军裨将赵茄被斩,接着东西二鄣城和光狼城被攻破,廉颇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全线崩塌。
事实上这是兵力悬殊的结果,也是在廉颇的预计之中!所以不存在廉颇中计的说法!廉颇的重心放在了丹河东岸,在丹河东岸上,有两座特别高的山,大粮山和韩王山,通过这两座山,秦军的动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也是第二道防线,同时也是廉颇的重心所在,赵军主力都在这第二条防线上。
因此可以这样说,高平关被突破,完全在廉颇的预料之中,只不过秦军来的比原计划更凶猛,高平关也丢失得过快。
战事也的确如廉颇所预想,他利用丹河天险,以及大粮山和韩王山的便利,将王龁的秦军阻挡在丹河以西,整整阻挡了三年!可以说如果不是赵王先沉不住气用赵括换了廉颇,这场仗的结局还不一定呢?
那赵王为何换将呢?
因为赵国经不起持久战!赵国几万大军死守上党,而这些大军每日必须消耗大量军粮和物资。这给国内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商业萎靡,百姓苦不堪言,社会问题一大堆。而赵国农业基础不如秦国,同样是硬撑,赵国肯定撑不过秦国,赵孝成王苦不堪言,为了不被军队耗空,拖垮,他迫切的需要早日结束战争。因此他换上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那么结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长平之战伊始,为什么秦国选择王龁做主将,而不是之前就在负责对韩作战的白起
因为白起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啊!比他去长平领兵要重要得多。
给大家解释几个疑问。
一、长平之战开战之初,白起哪里去了?
秦国放着这么牛掰的大杀器不用,却让王龁和廉颇在那里死耗着,干嘛不让白起赶紧去灭了廉颇呢?
原因有三:
1.白起有更重要的任务――震慑楚魏。
长平之战,如果双方主将都没有犯错误的情况下,必然是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白起之前的战绩大多是从韩魏楚三国身上获取的,韩魏楚对秦国又恨又怕,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失地,报仇雪恨,但韩国无力,魏楚深深忌惮白起的凶名,不敢趁火打劫。
白起隐秘的形踪,让魏楚无法判断出其在哪里,也就谁都不敢举兵来犯。谁都怕,万一,在自己的进攻方向遇到这个恶魔呢?
而如果白起出现在长平战场,被廉颇拖住了,魏楚两国就会立生不轨的企图,带兵趁虚而入,秦国可就危在旦夕了。
所以,当白起为将,前往长平的时候,秦王下令:“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始终不敢泄露他真正的形踪。
2.白起去了长平,结果也一样。
廉颇老将,沉雄稳辣,对地形和兵势的运用得炉火纯青,几条防线守得滴水不漏。白起虽能,但也得对方露出破绽来,才有机会啊。这样的坚守不出,白起就算有天大本事,也发挥不出来,只能和王龁一样,也许给赵军造成的伤亡会大一点,但于大局并无裨益。不把廉颇这个老牛皮糖拿掉,白起的计策难以施行。
3.廉颇眼毒。
白起作战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用兵特点的。廉颇与秦国对战多年,对秦国将领的作战风格了如指掌,他能够根据对面秦军的动向和作战特点迅速推断出领兵将领是谁。一旦被廉颇确定了对面的秦军是白起领兵的事实,他把这个信息传递回去,告诉了魏楚,魏楚两国马上就壮了胆子。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都是雄才大略之人,这样的良机岂能坐视不见,他们要率军从其它方向攻来,秦国将面临灭国之危。
二、秦赵继续僵持下去,谁更危险?
回答这个问题不难。谁更急着要改变现状,谁就更危险。
着急的是秦国。是秦国为了打破现状而急求变局而去施行了反间计。
秦国当然着急,主力部队被拖在长平,进退两难,进则寸步难行,退则被从背后掩杀。而且,时间越久,局面就越危险,迟早要被魏楚两国看出猫腻来。白起的凶名能镇住他们一时,镇不住一世。空城计被瞧破了,魏楚来犯,白起再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兵力,让白起怎么抵抗? 所以,秦国就选择了反间计,让赵国换掉廉颇这个老牛皮糖。
三、秦国的反间计为什么点名选择赵括?
秦国的反间计指向性很强,直接点名赵括,为什么这样? 秦国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1.赵括主攻。秦国就盼着赵军早点攻出来,不可能想再换来个死守派,没有一点意义。
2.赵括有名,口才好,说服力强,易于成事。
3.赵括是赵王室的家族,还有个名将父亲,从传统上,易被赵王接受。
4.赵括的战斗力很渣。这是必须的,总不能换掉廉颇,来了个更狠的,把白起干败了,秦国君臣还没犯糊涂到这个地步。
综上所述,秦国当时已经泥足深陷,进退两难,进则久攻不下,退则损兵丢地。焦头烂额,十分难堪,十分危险。
如果廉颇继续领兵,仍然死守,他就能从秦军的部署动向中察觉出白起的用兵特点,判断出白起就在军中,把消息传递给魏楚两国,各率兵马,直袭秦国腹地,那秦国不死也得半身不遂。
可惜历史上,大嘴赵括选择了贸然出击,他继承了他爹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是够勇,也把部队带进了狭路,他就是缺个“胜”字。白起没有给他这只小壁虎成长为霸王龙的机会。
分析战事,不要把眼睛只死盯着长平一隅,而是要从整个七国的大格局上着眼。这样才能看得更加全面和清晰。
最后纠正赵括粉们的几个愚蠢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长平之战,赵国缺粮
一般他们会拿出这个证据来。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
这个证据是错误的,因为齐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是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的事,此时邯郸正被秦军围困,赵国缺粮是在邯郸被围期间。原因很简单,秦军封锁了其它方向的粮食运输通道。
以后大家再遇到这种缺粮的人,就告诉他:别再说赵军缺粮向齐国借粮的事好吗?
第二个错误:秦国有都江堰和郑国渠,川蜀是秦国产粮区
这也是错误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是长平之战以后的事了,那时候的巴蜀并非秦国产粮区,而是灾区。不要搞时空穿越。
第三个错误:秦国运粮方便
这个从逻辑上就不成立,参考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痛苦,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
第四个错误:秦国君臣都是秦奸
赵括粉坚信,如果双方继续僵持下去,赵国必亡。但是秦国君臣偏偏不愿意继续耗下去了,而是采取了反间计,挽救了赵国行将覆灭的结局。按这个理论推导下去,秦国君臣上下都是大秦的叛徒和内奸。
第五个错误:赵括干掉秦军三十万
依据是白起曾说过:“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
很可惜,这句话是截取的一段,真实全文是这样的: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注意上文的战况,白起叙述的是从长平开战到邯郸围城的整个战役情况。
即使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赵括消灭秦军三十万也是极其可笑的。就按正常的战损比,赵军想消灭秦军三十万,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伤亡呢?秦军在围困战的状态下,还要死三十万人,领军大将到底是白起还是白痴?
如果真被打掉三十万人,这种包围圈也就早就被突破了,该被活埋的应该是秦军了。
如果比较缺乏历史知识,最起码,也应该知道诸葛亮大战司马懿吧?在兵力完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司马懿的选择是什么?进攻?
第六个错误,秦国从水路运粮
是不是有自做聪明的人想给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出主意了?像当年秦国一样,从水路运粮嘛!
水运个毛,当蜀汉全体都是傻子。
为什么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二十万人打不过王纥十万兵马
这个问题待商榷。
1、长平之战前期双方出兵数量待商榷,廉颇带兵二十万可能准确,后来赵括又带兵二十多万,赵军总计损兵大约四十五万。
秦国王龁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后也就是王龁这样水平的武将了,他还是经历三代秦王的老将。长平之战初期他具体率多少秦军击廉颇似乎确实不下来。估计最少也是十万之众。
2、长平之战初期王龁率领的秦军确实给廉颇率领的赵军进行了沉重打击,以致廉颇损兵折率处于了防守地步,引起了赵王不满。但是这不等于赵军最后的失败。
3、王龁率秦军击败廉颇率领的赵军也不足为奇,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龁也是非常优秀将领,两个人指挥能力相差不是十分悬殊。
4、秦国地处西北,西北兵自古以善战闻名,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军战斗力更强,以军功授爵,使秦人勇于参战,不惧死亡。秦人作战都不戴头盔,被誉为“虎狼之师”。秦锐卒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5、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赵军战斗力得到提高,但是和秦军交战还是略逊一筹。上党之地本应属于秦国了,赵国却毫不费力接受了,多少有些理亏,所以秦军勇于争战,赵军自然抵挡不住了。
6、长平之战地形对赵军不利,使赵军优势发挥不出来而秦军强弓硬弩确能发挥出来,给赵军造成大量伤亡。
7、秦国经过“商鞅变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目标,对外一系列战争取得了很好战果,使秦军争战士气旺盛。当时六国军队对秦军有惧怕心理,赵军同样存在惧怕秦军心理现象。越胆怯越容易溃败,廉颇率赵军同王龁率领秦军交手也难免溃退,而进行防守避战。
历史上战国末期秦国左庶长王齮是怎么死的不要说动漫,我要有史书记载的
话不多说,我直接拿出《史记》中的记载。在《史记》中有两个地方有明确记载王龁的死期:一为“(秦王政)三年,蒙骜攻取韩十三城。王龁死。”——《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为“秦始皇帝三年,蒙骜击韩取十二城,王龁死。”——《史记·六国年表》。
根据《史记》这两处相同的记载,秦国大将王龁死亡年份是可以确定的。秦王政三年就是公元前244年,因此王龁就死于公元前244年。
有关王龁到底是如何死的,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王龁的事迹和身份判断,此时王龁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王龁在历史上第一次出场是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王龁死在公元前244年,这里只有17年的时间。
王龁一出场的时候就是以秦左庶长(秦爵第十级)的身份出现的,而且王龁也并非是什么名门望族,这个爵位必定是王龁一点点打出来的,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打拼不出来。如此一算,王龁大概是在五六十岁死的,对于寿命较短的古人来说,正当老年的王龁老死也就很正常了。
在史书中没有特别说明王龁的死因,而且王龁在秦国朝堂上也没有什么政敌,因此可以大致确定王龁应该是因年老而病亡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