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抗倭援朝战争
- 韩国的世宗大王到底做了什么
- 韩国人无限敬仰的世宗大王,究竟有何成就
- 求李氏朝鲜历代国王世系表
- 朱元璋死前想过杀掉朱棣吗
- 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靖难之变,这些在我国古代发生的惨烈事件,在其他国家有没有
- 古代有没有出现老爸抢儿子皇位之事
- 明太宗朱棣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曾是昔日好友,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什么是抗倭援朝战争
所謂倭,就是日夲,
发生在万历朝,倾尽国力,《1592一一1600》八月初六,明神宗下詔朝鲜戍兵,历时八年,。
在中国古代史,没有比明史受到的割裂曲解更甚之,以至於一种观点∫明朝不亡于崇禎,而亡于万历]留嚣很广
诡异的是无论大明/朝鲜,还是倭寇双方的将帅高官,士兵太投入极其出色,才使得这场战爭犹为惨烈悲壮,但关键时刻,明万历皇帝坚定抗战的决策,才使得战爭的天平向朝,明两國倾斜。
战争的胜利者、属於殁于战场倒下的四万明軍将士,东亚三百年的和平安宁就是建立在這四万人的头颅之上。
明朝於朝鲜可以說是从同一个屋檐下,走出来的两个國家,朱元璋对高丽王朝採取全然友好政策,出使访问祭祀高丽的山川,使高丽人近距离的对大明产生好感,建文帝三年明朝正式赐封李成桂之子″李芳远“为朝鲜國王,至此真正建立宗藩关系,二國如同一体。
平靜被打破,一封封的奏疏上报,到了七月十六日,兵部尚书石星奏报,:自倭寇入侵之日起,至今仅两月,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仅全罗道幸保,朝军守将毫无战力,一触即溃,倭军巳抵江边《鸭绿江》是否派軍入朝,望早定夺″。
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整个日夲國变成一座庞大的兵营,猎猎战旗随处可见,丰臣秀吉动员的总兵力达七十九万之众,軍火,粮食,在各条运输线川流不息,其中投入战场陆军十五万八千七百人/分为九个军。
六万人的总预备队由丰臣秀吉亲自掌中。
″宜速救援,无贻他日疆患″說這话的是万历,真知灼见。
受命出击的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吳惟忠、《戚继光的部将》率领四干戚家军,
李成梁的辽東铁骑,八干余人,
李如松《陝西提督》,麻贵的三万陝甘子弟兵
神机营参将骆尚志,三干众,炮兵/火锍营,
明军援朝粮食军饷,都是自给自足,仅半年巳花费上百万两白银。
战争进程中,大明的东征军屡遭挫折,形形色色的人登上舞台,进攻与溃退,相互交熾,犹为惨烈。
明军能不惧战败,前仆后继直至勝利,万历在其中起到定海神针般的做用,
初始四万五千人,而后的十四万二千七百明军,战争结束后又从國内调派二万四千人留驻朝鲜,共计阵亡四万人,。
而日夲人死于朝鲜战场超过十四万人。
万历朝鲜战爭,实际上是一埸白银的战爭,两次东征,据两朝平壤录记载,仅第二次东征所耗饷银,″八百万两″、实则千万两以上。
《张居正的十年改革,为國库添银一干二百五十万两白银》故大明帑藏充盈,經得起长年战爭消耗。
及便圣贤孔子看了流水,也会感叹″其万折也必东″。
明神宗曰,,。
謝謝悟空,,,,,啊啊终于
韩国的世宗大王到底做了什么
世宗大王李祹是朝鲜王朝的第四代国王,也是朝鲜王朝500多年历史、28位国王中最贤明的一位。
李祹是太宗大王李芳远的嫡三子,所以他原本不是王位第一继承人。不过他大哥李褆性格鲁莽,不学无术,而他的二哥李补则是个佛系青年。最终父亲李芳远废除李褆,立老三李祹成为王世子,于1418年将王位禅让给他。
李祹继位后,军政大权实际上还在父亲李芳远手中。
李祹在军事上的成就是南击倭寇,北拓疆土。1419年,李祹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出兵一万多人征讨对马岛的倭寇,取得胜利。
相比南击倭寇来说,北拓疆土的成绩就大很多了。李祹继位之初,其北境至于大同江流域,夹在明朝和朝鲜中间的是零散的女真部落。
在文化上,李祹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韩语。由于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原王朝的属国,所以汉语是朝鲜的官方语言,其所有典章制度全部用汉字书写。不过掌握汉语的毕竟只是少数士大夫阶层,广大老百姓根本不会。
为方便老百姓交流,李祹便集中学者发明创造了韩语,叫做《训民正音》。
除此之外,李祹在发展国内经济、科技上也有不错的成就,但相比军事和文化上的影响来说就差远了。
客观的说,李祹的才能在韩国来说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受到韩国人的无限敬仰,他们把军舰命名为世宗号,把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市,在首尔为世宗大王建立了雕像,还把他的头像印在了一万元面值的韩币上。
韩国人无限敬仰的世宗大王,究竟有何成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世宗大王李祹是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
李祹没有什么大的功绩。
武力上,李祹南下消灭倭寇,充其量不过歼灭了对马岛的一二千人,算不了什么。
北上驱逐的所谓女真人,是最弱的野人女真,当时还是一盘散沙状态。
而女真人要到100多年后才开始强大崛起。
李祹真正最大的功绩,是推行了训民正音,创造了朝鲜文字。
在之前2000年,朝鲜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口语,文字就是汉字。
所以朝鲜人的口语和文字是脱离的,学习起来较为复杂,只有士大夫才会写字,普通人都是文盲。
李祹认为使用汉字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教育问题,而是遭受到中国的文化同化。
只要汉字使用一天,朝鲜等同于中国的一部分,各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
李祹创造的朝鲜文字,同越南自创的语言相对接近,是一种表音文字,同口语比较接近。
不过,李祹只是创造了朝鲜文,实际上朝鲜文并不流行。
当时朝鲜士大夫和贵族几乎全部抵制朝鲜文:他们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中国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崔万理曾说:“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传》曰:‘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大累哉?”。
所以,朝鲜其实一直在用汉字。直到20世纪日本入侵和朝鲜民族思想高涨,才逐步取消了汉字,改用朝鲜文。
个人觉得朝鲜文非常之丑,根本无法写为书法,同汉字无法相比。
李祹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而已。
为什么韩国人这么尊重李祹,一个韩国历史学家说过名言:如果不是世宗大王创造了朝鲜文字,我们朝鲜人和中国人还有什么不同?
求李氏朝鲜历代国王世系表
朝鲜太祖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 李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 李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 李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 李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 李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 李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 李峼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 李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 李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朝鲜仁祖 李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 李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 李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 李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 李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 李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 李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 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朝鲜宪宗 李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朝鲜哲宗 李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 李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 ,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朝鲜纯宗 李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国王年号
太祖 李成桂 用明朝年号 (洪武)
定宗 李芳果 用明朝年号 (建文)
太宗 李芳远 用明朝年号 (永乐)
世宗 李祹 用明朝年号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文宗 李珦 用明朝年号 (景泰)
端宗 李弘暐 用明朝年号 (景泰)
世祖 李瑈 用明朝年号 (景泰、天顺、成化)
睿宗 李晄用明朝年号 (成化)
成宗 李娎 用明朝年号 (成化、弘治)
燕山君 李隆 用明朝年号 (弘治、正德)
中宗 李怿 用明朝年号 (正德、嘉靖)
仁宗 李峼 用明朝年号 (嘉靖)
明宗 李峘 用明朝年号 (嘉靖、隆庆)
宣祖 李昖 用明朝年号 (隆庆、万历)
光海君 李珲 用明朝年号 (万历)
仁祖 李倧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孝宗 李淏 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
显宗 李棩 干支纪年
肃宗 李焞 干支纪年
景宗 李昀 干支纪年
英祖 李昑 干支纪年
正祖 李算 干支纪年
纯祖 李玜 干支纪年
宪宗 李奂 干支纪年
哲宗 李元范 干支纪年
高宗 李熙 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纯宗 李坧 年号:隆熙
朱元璋死前想过杀掉朱棣吗
朱元璋死前没有想过杀掉朱棣,而是立下遗嘱禁止藩王进入京城祭拜,却唯独让朱棣进京面圣之,目的就是软禁朱棣,彻底断绝他反派夺权的野心,并没有杀他的打算。但朱元璋的美好愿望却被他软弱多疑的孙子朱允炆搞砸了,他以为朱元璋要改换太子,竟然假传圣旨让朱棣回去了,这才出现后来朱棣造反夺权之事。
燕王朱棣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朱元璋却将太子之位传给朱标,主要原因是朱标宽厚待人,聪明仁孝,颇有一代仁君圣主的风范。此时国家初定,需要休养生息,大力搞建设,而朱标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唯一人选。当野心勃勃的朱棣失落沮丧之时,朱标却不幸英年早逝,朱元璋只得将软弱的孙子朱允炆立为太子。为了防备朱棣,朱元璋安排许多靠谱的大臣辅佐在朱允炆身边,更是立下遗嘱,在自己死后禁止藩王进入京城祭拜,目的就是方式藩王借此机会发生大乱,但是唯独却让燕王朱棣独自来京见他,朱元璋这么做很可能是软禁燕王,谁能想到朱允炆却吓破了胆,以为朱元璋要改换太子,于是趁朱元璋病重,就假传圣旨让朱棣回去了,就这样,朱允炆失去了彻底铲除朱棣最后的机会。
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家人因为战争的瘟疫全死掉了,所以他对待家族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亲情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尽管朱棣野心勃勃,为人狠毒,但朱棣毕竟是他的儿子,况且虎毒都不食子,朱元璋根本就没打算杀朱棣,只要软禁他,消除他的威胁就可以了。
朱元璋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朱棣的能力。朱允炆被朱元璋选为继承人后,安排许多靠谱的大臣辅佐在朱允炆身边,更是立下遗嘱,在自己死后禁止藩王进入京城祭拜,却唯独要燕王进京面圣,却被朱允炆彻底玩完。而朱棣非常狡猾的,又有很强的占有欲,他一心想要当皇帝,但是当朱元璋提出传嫡子的制度之后,朱棣就有点想要去谋反,但一直在等待机会,而朱允炆的放虎归山正好给了他绝佳的反击机会,而且成功翻盘,笑到了最后。
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靖难之变,这些在我国古代发生的惨烈事件,在其他国家有没有
其他国家也有,其中最著名的:
(1)1762年俄罗斯彼得三世在宫廷政变中被妻子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黜。10月底,被废的沙皇彼得三世被毒死(也有说是勒死),叶卡捷琳娜对外宣称是消化不良而死。
(2)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
密谋杀父夺位登基。
古代有没有出现老爸抢儿子皇位之事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皇位传承都是父传子。即使父亲不是皇帝国王,但儿子做了君主以后,父亲也能落得一个太上皇的位置,所以一般来说不会出现父亲和儿子抢皇位的事情。
既然有“一般”,那么肯定就有“二般”,少不代表没有,比如下面这几位。
夺位不成功的例子——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赵语的儿子。
赵武灵王雕像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国力大增,成为当时可以独自抗衡秦国的强国。后来,赵武灵王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
当时赵武灵王有两个特别喜爱的儿子,一是公子章,一是公子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本来公子章是太子,但赵武灵王为了讨好夫人吴娃,废了公子章,立公子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将王位禅让给赵何,自己被尊称为“主父”。按照他的构想,赵惠文王专注于国内治理,自己专注于军事。
但是赵武灵王的这番设想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
公子章被废后,一如之初孝敬赵武灵王,这让赵武灵王感觉很对不起儿子,总想着补偿公子章。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要收回赵惠文王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
当时,赵武灵王已经解决了北部边疆游牧民族的问题,他想着此时南下参与中原的争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就是削弱赵惠文王的权力,夺回王位,重做赵王。
但是,此时的赵惠文王早已经是赵国的一号人物,怎么可能轻易交出王位。而且赵武灵王立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也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最终,赵国爆发沙丘之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在沙丘宫三个月之久,被活活饿死。
影视剧中的赵惠文王
先当太子,被迫逃亡,儿子当政,回国夺位
姬蒯聩,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儿子,最初是太子,但是他和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关系不和,一直想要杀掉南子。结果事情败露,南子向卫灵公诬陷太子蒯聩谋反,蒯聩无奈逃亡晋国。
灵公四十二年(前493年),卫灵公死,南子先是立卫灵公幼子公子郢即位。但公子郢推辞,而是拥立太子蒯聩的儿子姬辄为国君,是为卫出公。
同年,晋国送回蒯聩,想让他当卫国国君,结果被卫人拒绝。
十二年后,前480年,蒯聩联合自己的姐姐伯姬,胁迫卫国上卿孔悝(伯姬之子)杀卫出公姬辄,立蒯聩。卫出公出逃,蒯聩上位,是为卫庄公(因之前有卫庄公谥号,蒯聩被称为卫后庄公)。
影视剧中的卫庄公
蒯聩即位后,抱怨大夫以前不迎立自己,欲尽诛大臣。群臣欲作乱,这才让蒯聩按下了那颗骚动的心。
不过蒯聩也没在王位上坐多久,三年后,晋国出兵卫国,另立公子斑师(襄公孙,庄公堂弟)为卫君,姬蒯聩被杀死。
后来齐伐卫,俘虏了斑师,改立公子起(灵公子,庄公弟)为卫君。
卫君起元年(前477年),国卿石圃把卫君起赶到了齐国,卫出公姬辄从齐国返回卫国复位。
儿子卫出公姬辄——卫后庄公蒯聩——堂弟斑师——弟弟卫君起——姬辄,卫国君位转了一圈又回到姬辄手里。
夺门之变,朱祁镇抢了本来属于自己儿子的皇位
明朝朱祁镇,明朝唯一当了两次皇帝的人。本来第二次当皇帝的应该是他儿子朱见深,但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先登上了皇位。
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尽失,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了。瓦剌也先顺势南下,直逼北京城,一时间京城大乱。
影视剧中朱祁镇被俘
危急时刻,朱祁镇弟弟、郕王朱祁钰受命监国,同时孙太后又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三岁。
孙太后虽然一时安稳了北京局势,但此时正儿八经的皇帝仍然是朱祁镇。为避免瓦剌借朱祁镇威胁大明于谦等大臣纷纷与皇太后商议,决定拥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在朱祁钰和于谦等人的主持下,明军抵挡住了蒙古人对北京的进攻,大明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蒙古瓦剌见从朱祁镇身上也捞不到多少油水,一年后将其放了回来。
按道理来说,朱祁钰此时应该还政于朱祁镇,但从藩王到皇帝,地位的转变也让朱祁钰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朱祁钰软禁了朱祁镇,甚至于景泰三年(1452年)废掉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然而,朱祁钰血脉单薄,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一年后夭折了,皇储之位空置。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突然病重,卧床不起。
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撞开南宫大门,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
影视剧中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位后,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是年改元天顺,连朱见深的名字都改,改为朱见濡,并立他为皇太子。
朱祁镇为什么给朱见深改名字?因为朱祁钰死了后,最有资格当皇帝的就是朱见深。朱祁钰没有儿子,大明只有一个朱见深曾经是皇太子。可是朱祁钰还没死的时候,朱祁镇就复辟了,为了名正言顺,不仅剥夺了朱祁钰的帝号,还把儿子的名字都改了。
发生在现代的父亲篡位事件
不要以为宫斗是中国的专利,外国宫斗剧精彩程度丝毫不让中国,而且在现代历史上还发生过父亲篡位儿子的事情。
这次要说的就是比利时王室。
比利时在1830年才脱离荷兰宣布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君主立宪制却成立于1831年)。
二战时期,比利时国王是利奥波德三世。德国进攻比利时,利奥波德三世放弃了抵抗,宣布全国投降。但是比利时政府不同意他的决定,选择流亡英国。
利奥波德三世
1944年9月,盟军解放比利时,德国将利奥波德三世和家人掳到易北河边的希尔斯泰因,后又带到奥地利的施特罗贝尔。
被解放的比利时当即选举利奥波德三世的弟弟查尔斯亲王代理国政。
1945年,美国军队解救了利奥波德三世,当他准备再次行使国王的权利时,却遭到全国反对。于是利奥波德三世退隐瑞士,把国事交给他的弟弟查尔斯亲王处理,静待复位问题的裁决。
1950年,比利时公民公投,大部分人同意利奥波德三世恢复权利。
5月22日回国后,为了避免再次引起骚乱,利奥波德三世请求比利时政府将其子博杜安宣布为国王;1951年7月17日,利奥波德三世退位,博杜安一世向宪法宣誓,成为比利时王国新国王。
博杜安一世
博杜安一世一生无子,但他弟弟阿尔贝亲王却子嗣众多。于是博杜安一世在侄子当中选择菲利普即阿尔贝亲王长子为养子,按照国王待遇尽心培养,并在1971年宣布菲利普为王储。
1993年7月31日博杜安国王去世,仅仅22小时后,比利时首相让·吕克·德阿纳就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国王的弟弟阿尔贝亲王将继承王位,即阿尔贝二世。
也就是说阿尔贝亲王联合比利时政府篡了儿子菲利普的王位,而且这一抢就是二十年。
阿尔贝二世和儿子菲利普
其实根据比利时宪法规定,阿尔贝亲王的确也拥有继承权,但是博杜安国王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明确了继承人,阿尔贝的王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不过菲利普对王位倒是并不特别在意毕竟抢了自己王位的是亲爹,早晚也会传到他这,于是他干脆放弃了夺位大戏,阿尔贝亲王得以顺利登基。
阿尔贝二世在位期间还不错,和比利时政府的关系比较协调。不过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觉得当国王没意思了,亦或是对儿子菲利普有愧疚,2013年7月21日,时年79岁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宣布主动退位,53岁的菲利普成为新国王。
菲利普国王一家
阿尔贝二世退位后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根据比利时法律,国王每年享有1150万欧元的薪俸,并且是免税的。但是退位国王只有92.3万欧元的年俸,并且还要缴税,税后俸禄只有70万欧元,还不足在任时的1/15。
阿尔贝二世为此向儿子菲利普国王和比利时政府大倒苦水,感叹 “这点钱根本没法生活”,要求政府“加薪”。
不过时任比利时首相的迪吕波明确拒绝了阿尔贝的要求:“政府不会对王室的薪俸做出任何改变。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都不会在这一重要问题上做出任何改变。 ”
退位后的阿尔贝二世
这也怪不得当初阿尔贝篡位了,原来待遇差距有点大啊。
因为是比利时历史上第一个生前主动退位的国王,阿尔贝也就成为了比利时历史上第一个缴纳税赋的国王。
明太宗朱棣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曾是昔日好友,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李芳远(1367年05月16日—1422年05月10日),朝鲜太祖李成桂第五子, 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也是第一位受中国册封的朝鲜国王。1398年、1400年,李芳远通过两次王子之乱,被册封为王世子,掌握政权。1401年(建文三年),李芳远继承朝鲜国王。六月,明惠帝朱允炆遣通政寺丞章谨、文渊阁待诏端木礼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1422年(永乐二十年),在汉城泉达坊新宫去世,明朝赐谥号为恭定,朝鲜为太宗上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庙号太宗。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朝鲜向明朝进贡马匹,李芳远随贡使前往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路过北平时与明燕王朱棣私相会见,两人性格相近,相谈甚欢。
1401年,李芳远继承朝鲜国王。
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1403年(永乐元年)正月,李芳远派使者到京城向明成祖献贡。
1403年四月,李芳远派遣陪臣李贵龄又来入贡,并上奏说我李芳远的父亲身体有病,需要龙脑、沉香、苏合、香油等物,用带着棉布换一些回去。朱棣命太医院赐之,还其布。李芳远给朱棣写了封感谢信,让再给他捐点图书。朱棣顿然有股大国的自豪,赐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珮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及经籍彩币表里。从此朝鲜国前来献贡,一年总有四五次,每次回去手里没有空过。
1403年6月,明太宗朱棣正式向女真部落发布了圣旨,要求女真部落恢复朝贡,向大明效忠。李芳远也表示“咱两都是太宗,谁也别装老大”,公然宣布“女真等本属于我”,直接和昔日的小伙伴叫板。
1403年11月,朱棣封岳父哈纳出为建州卫指挥使,号召女真各部回归。大批女真部落投靠了明朝,明朝在这些女真部落的土地上建立了130多个卫所,将东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李芳远也不是毫无招架之功,他利用朱棣对东北地理的知识缺陷,在边界争端中还是占了一些便宜。此外李芳远还对朱棣打出了苦情牌,哭着说自己家祖坟就在东北,要求朱棣让步。朱棣的反应是爱滚滚,你家祖坟在哪里管我屁事。
朱棣对李芳远不但抢人抢地,还抢马。高丽王朝时期整个朝鲜半岛成了元朝的养马场,元朝甚至把来自中亚的种马交到高丽大规模繁殖,因此继承了高丽家底的朝鲜有庞大的战马储备,可以轻松地出动数万骑兵。朱棣继承了自己老爹的政策,以相当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对朝鲜的马匹进行“强买强卖”。朱棣和李芳远结识于明太祖的“马匹”政策(当时朝鲜用劣马糊弄大明,李芳远的后妈就把他派去送死)。两人翻脸后,朱棣又开始大规模实行老爹的政策。这一政策很有成效,到1469年,朝鲜的马匹储备就只剩下了13383,朝鲜的骑兵基本上烟消云散。李芳远擅长射箭,朱棣还在弓箭上限制朝鲜。朱棣一方面强制从朝鲜收走水牛,一方面严禁牛筋、牛角出口朝鲜,让朝鲜弓箭的性能大为下降。
由于自己的军备被朱棣限制地死死的,李芳远只好认怂。李芳远好比朱棣在朝鲜拉皮条的小弟,朱棣想念朝鲜妹子的大长腿时,就叫他满朝鲜“逼良为娼”。这场太宗对太宗的争斗以朱棣的获胜而告终,朱棣成了明太宗皇帝,李芳远还是局限在朝鲜半岛的太宗国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