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药师 | 神奇的桑树_桑白皮_桑树_桑枝

桑树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时代的一种象征,桑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丝绸之路的经久不衰也离不开它的支持。

说到桑树的神奇之处,除了它是桑蚕的食物外,其果、叶、枝、皮皆为良药,自古就有“春采桑枝,夏食桑葚,秋收桑叶,冬取桑皮”一说,可谓是一身都是宝。今天,药师带大家一起认识这棵“东方神树”。

桑树全身都可入药,我过古代多名医学家都对桑入药进行了深入探究。李时珍对桑树进行了分类:“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厚叶;山桑,叶尖而长。”经过详细试验,他对桑叶、桑枝、桑白皮以及桑木灰的不同药性作了详细阐述,列出了诸多药方。

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桑枝,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桑木灰,蒸淋过滤蒸发后所得结晶状物,谓之桑霜,治噎食积块。他在药典中有“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的记载[2]。

桑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1]。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称:“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拾遗》:“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椹,利五藏关节,通血气。”

同时,该书还对鸡桑大加赞赏:“桑叶桠者名鸡桑,最堪入药。”此外,还有《开宝本草》《本草备要》《本经逢原》等多部古代医学典籍对桑叶入药有记载。

展开全文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桑叶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血糖水平、修复胰岛细胞、保护肝脏与肾脏等治疗糖尿病的功能[3]。

桑树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桑椹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气微,味微酸而甜。性甘、酸,寒。归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之效,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刺激胃黏膜,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桑椹富含黄酮、多糖类物质,除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外,还具有降血糖的生物活性。桑椹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水果,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3]。

桑树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性微苦,平。归肝经。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桑枝是桑树中生物产量最高的部位,其木质部与桑枝皮均可入药。《本草图经》记载,桑枝可以治疗“遍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运,肺气咳嗽”,并可以“消食利小便。疗口干及痈疽后渴,用嫩条细切一升,熬香煎饮,亦无禁忌。久服,终身不患偏风。”现代中医临床上常选桑枝制剂用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缓解因糖尿病引起的关节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3]。

桑白皮

桑树的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釆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桑白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

气微,味微甘。性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1]。

在临床中常用于小儿肺炎,过敏性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使用过敏煎加桑白皮,治疗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均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还发现桑白皮有降血压、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4],某些成分还具有相当神奇的皮肤美白功效。

除此之外,桑白皮还可以当保健食品,比如用桑白皮和萱草根按一定比例配置而制成的保健茶具有利水消肿、泻肺平喘、清热凉血之功效;又如用鲜桑白皮60克,赤小豆90克,鲫鱼2条,生姜皮6克,陈皮6克熬成的桑白皮赤小豆鲫鱼汤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特发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属于风水证者[5]。

桑树浑身是宝,具有丰厚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全身上下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材,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伍用于大多数方剂中,是中医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药源之一,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钟赣生.中药学(新世纪第四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83.

[3]何君. 中药瑰宝——桑树[J]. 湖南农业,2015(8):26.

[4] 田硕.桑树的药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77-1578.

[5]丁兆平.“内外兼修”的桑白皮[J].家庭中医药,2018,25(07):66-68.

药师简介

北京中医医院

王心雨

王心雨,北京中医医院门诊中药房药师,于门诊代煎室从事调剂工作。院级青年文明号号长,定期撰写科普文章。荣获院级优秀团员,北京药学会《药物与人》杂志2020年度最佳作者。

科室:北京中医医院中药房代煎室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6:00

审核: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管药师薛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