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治理“长安之路” 烟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_烟台_改革_治理

探索社会治理“长安之路” 烟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胶东在线4月20日讯(记者 赵竹建) 20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黄卫宏详细介绍了全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有关情况。

过去的一年,烟台市主动承担“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的改革任务,出台完善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创新打造“1565”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握手“烟”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法德共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品牌,全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从2020年全省第5位升至2022年第3位,我市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五捧“长安杯”的地级市,探索出一条具有烟台特色的社会治理“长安之路”。

2023年,烟台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在落实31项改革任务上集中发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烟台市将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重点在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改革、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制约体系建设上聚力见效。积极推进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展“1+3+X”综合巡防体运行机制改革。

同时,我市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尽快研究出台《烟台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三年行动规划》,加快“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深化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加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推行政法委员和信访办主任轮流坐班制度,确保群众能找到人、能解决事。

烟台市还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轮候、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同时,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云端维权”服务模式,建立仲裁立案“全域e网通办”模式,努力实现“足不出户、指尖维权”。

在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方面,烟台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组织专家对全市26所中等职业学校2022年度办学质量情况进行考核。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从优化上学和上课时间、保障学生睡眠上抓落实,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同时,聚焦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基层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异地就医结算改革,不断增加和开通跨省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努力实现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