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去的是位于台魁巷7-1号的一个其貌不扬古民居,门面普通到当时的我差一点走过就路过了。后来进去之后,才知道是金国皇族后裔粘氏故居,又被称为“东塔畔隔着围墙的风景”。
展开全文
说实话,如果不是透过门,看到背景里的,我不会迈进去。迈进去之后,被保安叫住说是参观要测体温和登记,才知道原来这里还能参观。看来在旅行这方面,我的运气一直很不错。
眼前这个粘氏故居,据了解,始建于明代,是一座传统的闽南三进古大厝,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粘氏在这里居住了三四百年,古厝曾多次修补,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大门处为三开间,中间大木门,两边是红砖墙加上直棂窗。眼前这个是历经7个多月修缮后的样子,修旧如旧,保留了民国以后重修的现状。
最赞的是里面还有个古厝映像——泉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展。也就是说,走进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粘氏故居这座古建筑,更有泉州传统民居建筑方方面面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而且这个粘氏故居户主,和甲第巷粘氏一样,也是金国皇族后裔。在第一进的房间里,用照片、测绘稿,展示了7个多月以来,古厝修复的进程。
第二进的房间里,展示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石雕、泥塑、剪粘、砖作......数十样实物展示了泉州民居营造的工艺智慧。
没想到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的惠安石雕,在这里也能看到。而且是其中最为出色的雕刻形式,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让人啧啧称奇的同时,不得不感叹这小小古民居,藏着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大观园。
这里还有一个房间专门展示砖雕。说到砖雕,泉州红砖建筑营造技艺是闽系红砖建筑体系的核心,其红砖雕刻颇具地方特色。
如果只是看到成品或者历史遗作,还不足以让我震惊。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还有制作半成品和成品的分步骤展示。
让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使像我这样的古建筑小白,也能在这种直观且深入浅出的展示中,了解这个技艺的大概制作步骤和流程。
除了砖雕,木雕技艺的展示也特别有意思。在这个房间里,有一张木床。从侧面看,本身带的木纹镂空组件就很精美。
等走到正面一看,更多精雕细刻的木质建筑构件,错落有致悬挂着,别有一番滋味。
强烈建议大家凑近点观看,你会发现上面雕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就好像定格了的旧时光一样。
我们都知道古建筑不说话,但却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最近正好看到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总有一种暖,挂满你我回忆的老墙。”闽南古大厝,是泉州老一辈的情感记忆。很惊喜,能在西街这个活的建筑博物馆遇见粘氏古民居,更能透过它了解古建筑的前世今生和传统技艺者智慧的结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