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菱湖镇颇有渊源。
第一次来到菱湖镇是在2000年,大学时参与的一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受汉宝集团委派来到菱湖镇上的一家水产药品经销商处从事科技下乡推广活动。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到当地的水产养殖户。
那个时候白天驻守在店里,或者跟着养殖户来到池塘边进行现场调查和诊断,晚上就睡在老板家里,每一天都过得忙碌充实,来到菱湖镇上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一天出去走走看看!
这一天,突然萌发了旧地重游的念头,20年时光已逝,我想真正认识那块曾留下我青春岁月印记的土地!
游览的第一站先去参观安澜桥。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安澜桥右侧后方人民路末端某个拆迁厂区前的两排高大梧桐树。
初冬时节,阳光穿过逐渐枯黄的树叶,在地面留下斑驳的影子。
展开全文
安澜桥的雄姿展现在眼前。
安澜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四十二年(1777)改建后留存至今,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其形状环如半月,长若垂虹,站在桥上,著名“水市”菱湖镇的景色一览无遗。
安澜桥畔,历史上曾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1861年5月,在菱湖人民的支持下,太平军李秀成部与清军赵景贤部血战于安澜桥畔,重创清军和法国洋枪队。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3月,日寇沿龙溪自北向南窜扰,途经菱湖,在安澜桥畔遭到抗日爱国将士的迎头痛击,迫使日军杭湖水上交通线瘫痪,大长了民族志气。
充满年代感的厂区大门及传达室小黑板。
种种迹象表明丝厂是否已经停业?
透过墙头看到丝厂里面雄伟的厂房设施。
就近转入一条弄堂,向来不喜欢很完备的游玩攻略,只期待那种随心所欲不期而遇的惊喜!
弄堂的名字有点特别,猜测是谐音“摸奶弄”,本意是为了表明弄堂很小,相对的两人通过时身体难免会接触。
去过的古镇也不少了,要说弄堂还是菱湖镇上最多。
条条小巷纵横交错,置身其间,犹如进入迷宫一般。
一处无人的老宅引起了我的注意。
事实证明,眼光还不错,混堂弄谢宅,始建于民国初期。
楼下看到的谢宅西侧及二楼正面外观。
谢宅东侧外观。
正门旁的一道小门虚掩着,推门进入前院,正在聚焦精美的木雕,镜头里突然冒出来一只猫,正警惕地注视着我,着实吓了我一跳。
看来这只流浪猫已经在谢宅安家落户,作为谢宅的忠诚卫士,履行起看家护院的职责。
精美的廊棚顶。
谢宅房间内精美的木雕屏风隔断。
谢宅庭院局部。
这几幢八十年代的建筑孤独地矗立着,里面空空荡荡,明显无人居住。
疑应为“酱园弄”。
位于酱园弄1号的陆思采宅,清末民居。
位于酱园弄17号,原为张益隆酱园住址,民国初建筑。
民国初浙江省长沈金鉴家族聚集地,后辟为中共吴兴县委机关办公楼,现为浙丝二厂宿舍楼。
两旁都是有年代感的老宅,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弄堂里迎风招展。
沈氏思存堂,北桥浜44号,始建于清晚期,保存还算完整,目前还有人居住。
杨光泩祖居。杨光泩(1900-1942),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外交部任职,1938年,出任中国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总领事,1942年4月17日在马尼拉被日军杀害。
朱氏敬思堂,又称“五桂厅”,始建于清晚期。
一盆不知名的绿植,花儿开得正艳,在老宅的环境中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这样的土坯泥墙现在可不多见。
五桂厅徐宅,始建于清末。
没想到还有一位老人居住于此,老伯面容清癯,仪态端庄从容,全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
更多的时候,他似乎都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在一座空无一人的老宅中,寻找曾经辉煌的印迹。
这么繁复的雕花镂空工艺,足以表明当年老宅主人的经济实力。
转到了油车潭街。
油车潭井,故名游濯潭,面积1.5亩,明清时环潭成市,为古镇菱湖的闹市。
1952年填埋后在原址建水井。
陆氏鼎茂堂(陆鼎茂丝行旧址),晚清建筑,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扩建后的陆鼎茂堂成为清末民国菱湖最大的丝行之一。
侵华日军菱湖慰安所旧址,清末民居建筑。
1940年3月25日,日军河野部队侵占菱湖,驻菱的伪军第一师第五团第二营营长杨玉春,受日军指派,在此宅设慰安所,逼良为娼10余人,充日军营妓——慰安妇。
那段历史虽然早已远去,站在当年的遗物前,我们都应该反思一下,在祖国复兴的征程上,自己能扮演好什么角色呢?
文瑞斋,始建于民国初年,中西合璧式建筑,楼房正立面有半圆形缠花浮雕窗框。
民国时期开办的菱湖历史上第一家印刷厂。
章氏旧宅,典型的民国初建筑,1933年,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在菱湖所建。
在老街中穿行,一位调皮可爱的小男孩不怕陌生,追着我跑。
菱湖王氏状元厅,位于世德堂弄20号,始建于清晚期。
老宅的主人叫王以衔,清乾隆六十年状元,曾任内阁学士,工部右、左侍郎。
特意过来老墙门上摸一摸,沾一沾仙气,给孩子讨个好彩头。
镇区解放路末端的一幢单元楼楼道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文革时期标语。
水洗石的外墙,小时候的回忆。
时间仓促,来不及去寻找当年科技下乡驻点过的那家鱼药店,那时候意气风发的费老板现在估计也快要60岁了吧,20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菱湖镇的变化也很大,2000年的时候还属于菱湖区,现在已经划到南浔区了。
在和一些当地居民的聊天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那种复杂的情绪,历史上菱湖镇一直处于中心位置,而现在他们觉得有边缘化的趋向。
不管怎样,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的菱湖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的历史,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