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朱轩
【编者按】
这是让人心潮起伏的一年,这是让人心有所系的一个春节。
我们曾被疫情猛烈颠簸,也见证了许多陌生的善意:在某个紧急时刻,你曾得到陌生人帮助渡过难关;而你也曾在某个紧急时刻,对陌生人伸出援手……陌生与陌生互致善意,点亮了这个时代。
值此春节,讲出你和陌生人的特别故事,并为他/她送上祝福,我们也将努力传递(投稿邮箱:tougao@thepaper.cn)。
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扫码的老朱,早早就回到了村子里。
今年的回家路变得格外顺利,而老朱用的还是之前那部不能扫码的老人机。
马上就是除夕,老朱就盘算着等儿子、女儿、女婿回来,他们一家人祭拜了老祖宗,就去枞阳镇上团圆一起过大年。
老朱滞留在车站。资料视频截图
2022年的5月,70岁的朱瑞生(化名)在外打工,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进不了高铁站,在站外的走廊上一连打了三天地铺,直到他的视频被发至网络,引发关注。此后,高铁站会同相关部门给他购买了车票,安排了临时住所。最终,他于5月10日回到了安徽老家。
这一趟经历对朱瑞生来说有些没面子。他要面子,在乎村子里人的闲言碎语,也怕网上流传的“有自己脸”的视频丢了孩子的面子。
在去年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老朱回忆起高铁站时窘迫的情形,他总是会生气地岔开话题。
过去几十年,他都为了生计“漫天遍野”地打工,基本都是力气活,50多岁时他开始上工地干活,但到60岁之后,工地不再接受超龄工人,他就辗转到无锡打些零工。“不过,我像野鹤一样,不管走到千里万里,过年都会回老家。”他说。
展开全文
因疫情防控需要,朱瑞生发现村里的广播或者村干部说有疫情了,那就要做核酸;渐渐地,他又发现出门在外进商店、坐公交车和坐火车“一切都是要扫码的”。
有时他要出门,因为手机不能扫码会被工作人员拒绝上车,继而发生争吵。这时,老朱总会觉得,发生的这些困难,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
今年回家的路变得格外顺利。他说,在路上一切“阻挡”都没有了,回到村子后,他准备收拾收拾屋头,再去镇上和儿女们一起过年,年后出去打工。
农历冬月二十三,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老朱就从无锡打工的地方回到安徽麒麟老家了,这次路上不用扫码,一路通畅。
老朱也不太清楚他有没有感染新冠,但确实没有发烧或者其他的什么症状。这次回家后,老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水塘里的土全部翻了一遍。
“我的小伢子们(孩子)也没有(感染),我的女儿和女婿是医生,之前在上海上班,后来又去河南做医生,家里是很好的。”老朱在电话中向澎湃新闻念叨着。
他用的手机还是原来那个老年机,已经有些陈旧,只能打电话。“我说过了,我这个人早年好斗,麻醉剂打多了,头脑也不太清楚了,用不来这些智能机,但是我的号码是不变的。”
腊月三十除夕夜,按照当地的祭祖习俗,老朱要先去祭拜家里的老祖宗,然后等儿子和女儿女婿分别从上海和河南回来后,一起去安徽枞阳县枞阳镇过年。“我老婆已经在镇上的家里,把家里收拾好了,等我收拾好这边,我也就去枞阳镇上了。”
“我们没有闲的时候,到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头发白了。”在麒麟、枞阳乡村,家门口有很多小事要处理,这样那样的东西都需要打理,一到过年,老朱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老朱年后还要出去打工,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他觉得人都是为了利益在劳动,不吃苦耐劳不行的。
“你打电话给我,我知道你是有礼貌的,就像收到你的信,我定要给你回信。我这个人比较粗糙,说实话,我没有上学,但是我喜好文化。所以,我祝你新春佳节万事如意,一切安全。”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