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周基金大事件!_基金_板块_券商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事件 基金 最新 基金 板块 券商

4.22【★★★ ★ ★】“固收+”基金 “固收+”基金正在加速“回血” >>

随着今年以来权益类资产回暖,转债收益回升,以及债市企稳,去年平均跌幅3.83%的“固收+”基金(统计偏债混合和二级债基)正在加速回本,目前回本基金占比已经接近三成比例,环比一季末增长近7个百分点,快速收复去年“股债双杀”行情中造成的亏损。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对此表示,今年以来股票、转债等资产表现较好,让“固收+”基金享受到权益类资产快速上涨带来的快速“回血”。展望后市投资环境,他们认为今年“固收+”基金的各类资产中,股票资产优于转债、优于债券,打新也可以增厚收益。但全年的持仓结构要强于仓位调整,在控制波动的前提下,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较好投资回报。

4.19【★★★ ★ ★】基金一季报 傅鹏博、赵枫持仓大曝光,加仓这些股 >>

近日正值基金一季报披露季,明星基金经理最新调仓换股情况也浮出水面:4月19日,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披露一季报,从最新一季报情况看,由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一季度依旧保持90%以上高仓位运作,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一季度小幅减仓,股票仓位从去年年末的90.90%下降至85.31%,下降幅度约5个百分点。

调仓换股方面,在一季度光伏板块调整之际,睿远成长价值基金逆势加仓光伏龙头股——通威股份,睿远均衡价值则大举加仓腾讯控股,将腾讯控股买至基金第二大重仓股。

展开全文

几位基金经理也在一季度中袒露了自己近期的投资操作以及对后市的看法。傅鹏博表示,一季度个股调整给基金逆势建仓提供了机会。

赵枫判断,在目前宏观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仍较疲弱时,题材或主题投资仍可能成为阶段性的行情表现方式。而随着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可能接近尾声,或将在未来提升资金的风险偏好,给权益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4.17【★★ ★ ★】央国企主题ETF 最牛飙升10倍!这类基金火了 >>

在石油石化、保险、券商板块的活跃表现下,今天沪指逼近3400点关口,盘中“中特估”龙头股中国移动大象起舞,总市值最高达到2.2万亿,一度超过贵州茅台,晋级“总市值一哥”。

在“中特估”央国企的亮眼表现下,基民也沸腾了,国企投资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更有央国企主题ETF年内规模激增10倍以上,多只“小微基金”、“迷你基金”翻身,实现了规模和业绩的齐飞。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受益于央国企政策利好密集出台和国企改革提振信心,且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在“中特估”的背景下,央国企将迎来价值重估和估值的修复行情,而且行情的持续性预期较好。资金通过借道股票ETF产品和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都有利于更好抓住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4.17【★★ ★ ★】外资入局公募 巨头又有大动作!申请基金销售牌照 >>

26万亿公募基金市场持续吸引外资机构入局,这次出手的是汇丰集团旗下的保险经纪公司:证监会网站显示,近日,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递交了从事公募基金销售的机构注册申请,目前该申请处于接收材料状态。

事实上,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银行早在2013年就已拿到公募基金销售资格,若是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申请的基金销售资格顺利获批,汇丰集团在内地拥有的基金销售牌照将增至2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少外资积极布局公募基金销售资格,截至目前“外资系”已有12家银行、1家券商、2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获得相关资格。不过,“外资系”机构整体业务布局进展较为缓慢,整体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偏小。在这些机构中,仅汇丰银行登上“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强”。

4.17【★★★★】恒生指数出新 恒生指数公司重磅推出恒生中国央企指数! >>

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恒指公司”)再推一只专注于中国内地公司的指数:4月17日,恒指公司宣布于今日推出恒生中国央企指数。根据公告,该条新指数为市值指数,旨在反映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公司之整体表现。

恒指公司在今年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内地市场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而早在2021年,恒指公司就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企业的投资兴趣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而投资者的需求也在逐渐超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范畴,公司正在研究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基础,开发一项新的“全面性”中国指数。

4.16【★ ★ ★】公募基金降费潮 最低三折!公募基金再掀“降费潮”! >>

4月以来,多只基金产品调低管理费率以及托管费,管理费用甚至降至最低三折,还有不少产品在销售渠道将申购费率进行大幅优惠。今年以来公告降低管理费率的基金已超70只产品,其中,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占比超六成。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从趋势上看,不管是权益类还是债券类基金产品,管理费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在基金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降费确实成为一种竞争手段,但并非有效手段。投资管理能力更强、风格更稳定、收益持续性更强的产品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周五(4月21日),大盘放量单边下行,主要指数悉数下跌,沪指险守33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1.95%,报3301.26点;深证成指收跌2.28%,报11450.43点;创业板指收跌1.91%,报2341.19点。两市全天成交额12188亿元。两市个股普跌,合计4507只个股下跌,仅576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仅中药、军工板块守住阵地,其余板块多数下跌,人工智能板块重挫,券商、保险板块调整。

本周较为突出的数据有:

①今年1月中旬以来,多只医药ETF产品份额增长超百亿份,医药相关ETF合计吸金220.39亿元;

②传媒类主题基金收益表现较为突出,年内最高收益达79.29%。

具体如下:

4.19【★★★ ★ ★】医药主题ETF 越跌越买,吸金超220亿! >>

近日,医药板块陷入调整,而医药相关ETF却不断吸金,基金份额持续创出新高。整体来看,今年1月中旬以来,多只医药ETF产品份额增长超百亿份,医药相关ETF合计吸金220.39亿元。

多位医药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已经处于较低位置,叠加疫后的需求复苏,目前医药板块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4.16【★★ ★ ★】主题基金业绩 最猛飙升近80%!这类基金,爆发! >>

蛰伏两年多后,传媒板块终于迎来持续上涨,近期更是涨幅明显。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多只传媒类个股月内涨幅超40%,同时传媒板块以43.4%的年内涨幅位居申万行业首位;传媒类主题基金收益表现也较为突出,年内最高收益达79.29%。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传媒板块近期上涨,主要是受益于消费复苏带动的基本面低位修复,以及以ChatGPT为代表的AI领域新技术对市场预期的引领作用。目前中证传媒指数估值水平处在近10年60%分位,长期来看传媒板块在数字化时代市场空间广阔。

4.20【★ ★ ★】基金公司增资 1个亿!又有基金公司被大举增资 >>

公募行业再现中小基金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4月20日,湘财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3亿元,新增注册资金1亿元。这是年内第3家公募新增注册资本,也是湘财基金自2018年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增资。

业内人士表示,开展新业务、缓解财务压力等往往是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增资的重要原因。

4.20【★★★ ★ ★】明星基金经理调仓 李晓星、冯明远…持仓大曝光,加仓这些股 >>

随着公募基金2023年一季报披露拉开帷幕,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以及对后市看法跃然纸上。

银华基金李晓星在一季报中表示,看好半导体、电动车、风光电储、军工等领域投资机会。他认为AI 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中间也必然会有曲折,包括数据隐私、伦理等潜在风险,可能造成板块后续波动。投资机会上,“卖水人”硬件先行的算力产业链,以及 AI 为用户赋能的垂直类应用场景值得关注。

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一季报中表示,二季度,随着 TMT 板块部分公司加入 AI 或数字经济等热门概念的创新,以及半导体和制造业正经历触底反弹的复苏,市场整体会逐步回暖,产生一定正面效应。会继续在新 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赛道耕耘,深挖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个股,自下而上挖掘投资机会。

此外,今日,中泰资管姜诚、中信保诚基金王睿等人也发布了一季报,均谈到了自己对AI领域的密切关注,但观点略有不同。

4.16【★★★ ★ ★】公募热点解读 牛市旗手要爆发?六大公募万字重磅研判! >>

随着政策利好频出,叠加首份上市券商一季报“王者归来”,“牛市旗手”又要嗨了?近期,券商板块持续大涨,相关券商ETF涨幅居前,各路资金也在积极布局。

盘整已久的券商板块或将否极泰来?券商板块整体盈利情况如何?2023年,券商板块是否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对券商板块的未来投资逻辑怎么看?是否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多位金融领域的投研人士,这些投研人士认为,券商股的股价走势取决于市场周期和监管周期,目前当前经济处于上行通道中、最近政策利好频出、券商业绩修复确定性高,让券商板块有所表现,此外,部分偏互联网属性、科技实力较强的券商受益于AIGC概念在金融中的应用预期。从更长维度来看,当前行业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后续在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下,证券板块有较强的估值修复动力。海外流动性充裕、国内经济复苏较快、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市场交投情绪有望进一步回暖,带动证券板块回暖。考虑到证券板块在直接融资服务经济的职能、以及财富管理促进内循环的作用,具备中长期投资布局价值。

4.16【★★★ ★ ★】券商热点解读 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全新上市!14000字解读,重磅来了! >>

4月10日,主板注册制10只新股集体上市,首日表现实现“开门红”,市场对A股全面注册制预期全面向好。

运行一周以来,新股表现有哪些“变”与“不变”?市场资金参与度如何?投资者参与“打新”应注意哪些方面?全面注册制对资本市场以及证券行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带着诸多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证券业内六名知名首席,分别是: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负责人张峻晓、国泰君安新股首席分析师王政之、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

受访嘉宾普遍认为:主板注册制的到来是众望所归,首批10只新股首日表现超出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新股定价“一步到位”成为可能。后续市场情绪将逐步回归理性,注重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业绩优质的新股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买入。需要提醒的是,投资者应对新股投资保持审慎,“新股连板”、“闭眼打新”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4.19【★★ ★ ★】券商入局公募 又有券商获得公募销售牌照! >>

4月19日,证监会网站显示,继格林大华期货、泰康人寿保险之后,年内首家合资券商即申港证券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获核准。

据了解,申港证券国内首家根据CEPA协议设立的合资券商,公司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11家国内机构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3.15亿元人民币,其中港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29.32%。

4.18【★★ ★ ★】基金销售公司 又一家基金销售公司,被注销! >>

4月18日,根据证监会网站显示,近期,深圳前海凯恩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注销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申请,根据《行政许可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注销深圳前海凯恩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

2022年,曾有多家基金销售公司因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注销了代销业务牌照,而近两年不少基金代销机构也由于经营困难等原因,主动注销基金销售牌照,退出竞争行列。

4.16【★★ ★ ★】基金公司规模 25年,这些基金公司为何“长不大”? >>

在公募基金行业高歌猛进的25年发展历程中,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迈上27万亿元,产品数量突破10000只,头部基金公司突破万亿规模大关的同时,也有部分基金公司“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成立虽满15年,但由于股权频繁变更,公司治理混乱,长期业绩有待改善,核心人才流失等因素,公司发展相对滞后,在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淡出大众的视野。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认真梳理和总结部分掉队基金公司的发展困境和“堵点”,有利于市场更加关注公募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资格资质要求,保持股东与管理层稳定和提升治理水平,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中长期投资业绩考核等,才能更好以史为鉴,推动我国基金业形成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行业生态。

4.16【★ ★ ★】基金投资 5700亿买爆款:有的赚46%,有的亏52%!规模近乎腰斩 >>

在两年前的2021年一季度,随着当时股市摸高3700点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百亿基金密集发行和成立,更有明星产品创下2398.58亿元的认购规模历史记录。如今高点成立的爆款基金陆续运作满两年,整体业绩出现明显分化,规模也出现显著缩水,超8成在高点买入的投资者的回本之路依然漫长。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2021年高点成立的权益类基金,多数投资于消费类核心资产,在近两年市场环境中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叠加投资策略、投资范围等不同,基金收益率出现了较大差距。

他们也建议基金公司前瞻性布局产品,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能力圈内,也呼吁投资者“不要追高”,在基金投资中不要忽视市场风险,并做好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

4.18【★★ ★ ★】公募高管奔私 完成备案!又有公募总经理“放大招” >>

又有公募基金高管转战私募江湖: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登记数据显示,西藏东财基金前任总经理的乐嵘“现身”一家名为沣融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他在阔别资管行业2年多时间后,重返基金江湖。

除了乐嵘之外,近期也有部分投研人士加入“公奔私”队伍或是另立门户,其中包括原中融基金副总经理易海波、原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的投资经理吴昊等人。

4.18【★★ ★ ★】公募高管奔私 又有“老将”奔私!曾任基金公司董事长 >>

公募基金“奔私潮”仍在继续。继西藏东财基金前任总经理乐嵘之后,天治基金前董事长赵玉彪也加入“公奔私”的队列: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海南夏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近期备案,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赵玉彪为天治基金前任董事长。

除了上述两位基金公司高管之外,今年以来,也有部分投研人士加入“公奔私”队伍或是另立门户,其中包括原中融基金副总经理易海波、原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的投资经理吴昊等人。

4.16【★★ ★ ★】私募热点解读 30年零违约历史或打破,万亿市场大变局 >>

近期,蓝盾转债、搜特转债的正股濒临退市,蓝盾转债也面临着违约风险。可转债历史上的退市案例和违约案例或将出现,30年的零违约信仰可能也将由此打破。如何看待转债史上的新情况,市场会发生什么改变,目前投资转债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风险和机会。

中国基金报采访了多家专业转债投资私募。包括盈峰资本、合晟资产、银叶投资、万柏投资、竹润投资等有从事转债投资的私募,以及专注转债套利的悬铃资产和转债投资的纽达投资;同时采访了私募销售机构好买和排排网。

受访私募普遍表示,上述转债确实面临着退市和违约的危机,也可能打破转债的零违约历史,但零违约信仰迟早打破,2只转债的情形是个案,但未来投资转债需要更加关注公司资质及信用风险。对于目前的转债估值,有的私募表示转债估值在当前背景下仍是合理区间,可以结构化优选正股前景好的转债,也有私募则直言目前暂时规避转债投资。

诺安基金:蔡嵩松

今年AI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之下,引发了全行业所有基金经理关注,而公募基金2023年一季报揭开了基金经理的观点和真实持仓。一季报显示,蔡嵩松所管理的代表产品,一季度主要投资在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算力端等领域,因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超62%的收益,成为今年以来业绩最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同时,较好的业绩也让这只冠军基金一季度规模暴增超900%。

蔡嵩松写道:随着chatgpt的问世,人工智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影响几乎我们所有的行业,或将成为未来最强的产业趋势。他还提到,海外引领,从算法大模型持续迭代,到各种应用接入AI,再到算力芯片的突飞猛进,产业进展迅速。国内厂商也纷纷开展结合自身业务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股价飞涨的背后,是相关公司在产业端的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浪潮不可逆。他也直言,诺安积极回报基金一季度主要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法、应用、算力端都有相应布局。

更多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历史业绩、人物研究,可以移步【英华人物库】基金经理主页详细了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