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实力远超蒋门神,为何不直接开打,非要喝醉再去?原因共三点_门神_施恩_目的

水浒就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江湖世界,有人把《水浒传》小说看作是现当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实际上不无道理,但这些江湖人物,真正重情重义的不多,施恩就算少数的一个之一。

为什么说施恩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呢?一开始为了重霸快活林,所以刻意笼络武松,为什么达到驱逐蒋门神的目的,后来如愿以偿了,但是好景不长,谁也想不到,蒋门神会联合张团练和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又重新从施恩手中夺取了快活林。

令小编佩服的是,施恩在武松落难之际,没有忘记昔日情义,而施以援手。尤其在武松发配充军的路上,及时送上的两只香气腾腾的熟烤鹅,诠释了真正的兄弟之情,只有落难时候,不离不弃并施以援手之人,才是你的真兄弟,否则都是狗肉朋友。

不管结局怎么样,施恩与武松的兄弟情义,读来仍旧令人感动,细究施恩与武松的交情之路,蒋门神是一个始终绕不过的坎,因为蒋门神的存在,施恩主动与武松走在一起,又因为蒋门神的关系,武松、施恩先后都上了梁山,落草为寇。

按理说,施恩与蒋门神两股势力争夺快活林的经营权,是没有正邪之分的,但是武松为何表现得如此义愤填膺呢?

那是因为出身下流社会,对弱者的同情远胜于对强者的尊重。施恩对蒋门神来说,就是菜鸟,武力太弱,禁不住蒋门神三拳两脚就被揍得鼻青脸肿,但实际上施恩作为梁山好汉之一,武力还是不错的,要不然怎么成为一股势力的大哥呢?作者这样写,其实还是为了烘托武松武力之彪悍,你看蒋门神够牛逼了吧?武松如果能够轻易杀败蒋门神的话,是不是就更加牛逼哄哄了吗?

展开全文

那么问题是,武松真的能够轻易击败蒋门神吗?小编认为,武松是可以轻易击败蒋门神的,从“醉打蒋门神”和“血洗鸳鸯楼”两个章节就能看出来了。

疑点是既然武松能够轻取蒋门神,为什么要连喝几十碗酒再去打呢?不能直接骑马过去,直接秒杀吗?难道武松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非要浪费时间吗?

小编仔细分析,认为武松不直接开打,而是喝多了酒再去,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武松第一次挑战对手蒋门神,因为不熟悉路况和敌情,需要借酒壮胆,按武松的话说,有三分醉意就有三分本事,其实这是一句吹牛的话,其实是为了掩护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怎么说呢?因为装作醉鬼,反而不容易暴露此行的目的,对最后的战斗起了掩护的作用。

第二,施恩是惊弓之鸟,一定会贴油加醋地在武松面前大肆渲染蒋门神之凶悍,犹如凶神恶煞一般,希望能引起武松的重视,也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怎么说呢?正因为蒋门神如凶神一般,所以我施恩输给他,也就不怎么丢脸了。武松听了,虽然不怕,但也难免胡思乱想,所以忍不住反问施恩:那蒋门神是不是三头六臂的呢?

施恩的话,虽然吓唬不了武松,但势必也引起了武松的警觉,武松在有警觉的情况下,难免会有所紧张,而驱除紧张感最好的办法,不是抽烟就是喝酒,而武松是不会抽烟的,所以只能喝酒了,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喝得醉醺醺,彻底忘记了紧迫之感,这样反而对行动有利。

第三,按照作者的意思,武松出身市井,是个懂情趣的汉子,而且表演欲望很强,如果直接开打,那是李逵风格,不能彰显武松的品味,只有戏耍蒋门神一番,更能彰显武松的英雄本色,喝醉了酒,戏谑的效果才愈加明显。从武松大闹快活林酒楼之后,走到大街上来看,他就是为了表演一番,吸引群众的注意,让大家见识一下北宋第一动作明星的风范,才是武松此行的真正目的,蒋门神不过是个靶子而已。

正是基于这三点原因,武松没有骑马过去,直接开打,速战速决,而是接连喝了几十碗酒之后,大摇大摆地朝着快活林走去,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训一下蒋门神,替施恩出口气,顺便夺回快活林的经营权,并没有杀害蒋门神的意思。

所以武松醉打蒋门神时,出手不重,也不用刀,仅仅是戏谑一番蒋门神而已,武松若发起狠来,放手一搏的话,蒋门神能在武松跟前走出一个回合吗?

按例先加关注,然后开始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