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寺院中的“和尚”都是真和尚吗进寺院当和尚走的都是哪些途径
- 现在的和尚能结婚吗
- 朱元璋是和尚出身,为什么痛恨和尚
- 僧人每天如何度过,有知道的朋友可以科普吗
- 如今的和尚、尼姑真的都是些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人吗
- 鉴真东渡设计的什么建筑
- 怎样才能当和尚
- 为何高僧不长寿
- 岳衡山有哪些著名的佛寺呢
- 《草房子》里纸月和慧思和尚的关系纸月是不是喜欢桑桑
寺院中的“和尚”都是真和尚吗进寺院当和尚走的都是哪些途径
阿弥陀佛
题主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对寺院及出家人没有任何了解之前,便提出了所谓真、假(和尚)的质疑。也正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老话!
和尚是对有道高僧的尊称,所以有一座寺院仅有一个半和尚之常识。也就是寺院的方丈或住持尊称为“和尚”或“大和尚”;还有半个即是寺院内的首座和尚。至于寺院内其他(她)出家人,则可称为法师或师父。仅仅这一点,题主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其次,只要是经过政府民宗局正式批准设立的佛教道场,其出家众都是有度碟的出家人。因此,根本不存在“假和尚”一说。
至于题主问的“进寺院当和尚走的都是那些途径”?笔者现在就可以简略的阐述——
一个在家的俗人要想遁入空门成为出家人,首先必须貝备佛教信仰且发心纯正。在取得父母双亲或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由基层公安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证明及债务纠纷的证明。而且,无事实婚姻未组建家庭。
年龄要求没有超过60周岁,身体健康没有残疾而且心智正常。
在以上基本条件合格的基础上,还必须与你有佛缘的寺院愿意接收你并且征得依止师的接纳,便可以进入寺院与出家法师们一同修行。但此时还不算正式出家,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出家修行生活后。由僧团出具考核意见合格后,依止师才会正式为你剃度成为真正的出家人!
另外笔者还要纠正题主在题目解释中的“很多新闻里爆出和尚收入很高,唯利是图″的说法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首先,凡是未经正规媒体确认发布的只能是“小道消息”而非新闻;再说很多事情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网络上以讹传讹的一面之词。笔者可以很认真的说:凡属经过民宗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正法道场,都必须遵守十分严格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关管理规定。如有违犯,当地的民宗局一定会行使管理职责。更何况出家人已受十戒,凡违犯戒律的都会受到严惩。甚至,有可能逐出山门开除僧籍。
出家人一旦进入佛门,所有的衣食住行都由寺院统一负责。包括医疗,也由寺院解决。因此,说出家人收入很高也都是有些人极不负责的传言。出家人每月确实有很微簿的供养,视寺院香火情况少则50多则300元。主要用于有时需要外出到其它道场修行的旅途费用,或是购买一些佛学书籍以求精进!
笔者自从皈依三宝后常常参访正法道场,也不时亲聆法师们的开示。深知出家人修行之不易!远非我们有些在家人所误以为的潇洒自在——
他(她)们闻钟而起、闻板上殿、闻梆过堂、闻鼓而息。每天寅卯之际上殿早课;戌时准点息灯休息,其作息规律容不得有丝毫出格。笔者早年曾在大金山寺体验过一次,光是早课过程中诵读经文时的长跪已让笔者身心交瘁。从那以后,笔者便从心底生发出对出家法师由衷的尊重!但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虽然信仰佛教,但此生永远都无法获得成为出家人的福报……
现在的和尚能结婚吗
一般来讲,我国的,大部分已经出家的僧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僧人结婚虽不违法,但是违反戒律。
为什么说“大部分”?因为佛教是有自己的流派的,又称“宗”,计十宗:小乘二宗成实宗、俱舍宗,大乘八宗律宗、法性宗、法华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净土宗、禅宗。
其中,真言宗、净土宗实际上都不禁止僧人结婚。
真言宗即密宗。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密宗也有很多流派,并非所有的密宗流派的僧人都可以结婚。有些流派则是规则改来改去,比如雍仲本教,其原有白、黄、黑之分,但是黑本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因被压迫而破罐子破摔了一阵,那个时候他们也是准许僧人结婚的。
禅宗在以前是禁止僧人结婚的,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的硬性规定。但通常来讲,为了维护戒律,禅宗僧人结婚的也很少。
唐武则天曾见僧神秀,问曰:汝是大德高僧,见了女人动不动心?神秀答曰:和尚已修成罗汉果,色见红粉如骷髅。
这也就是“红粉骷髅”一词的来历。《护法论》上说,“不畜妻子者,使其事简累轻,道业易成也”,僧众为了自己修成“罗汉果”,禅宗僧人有这样的前辈榜样在,虽有结婚特权,但考虑到戒律,一般也不去想结婚的事。
顺便,僧人结婚以后,女性伴侣在佛门称为“梵婆”。
僧人喝酒吃肉,也要看宗派。同样,真言宗、净土宗、禅宗都不禁止僧人开荤。
真言宗也就不必说了,毕竟是条件所限,而且是多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我国不管是法律也好还是宗教戒律,实际上对少数民族的风俗教义还是相当宽容的,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事,咱不管。
净土宗和禅宗,则是历史遗留的特权。这要说到少林寺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当年李世民被王世充追击,逃到少林寺,幸得少林十三棍僧相救,而且还帮李世民抓住了王世充手下的大将王仁则。李世民登基以后,就下旨准少林寺僧侣垦田亩、豢僧兵、喝酒吃肉。由此开始,少林寺才变成了中土佛教最大的势力阵营,大地主、武林大宗。之前最大的势力是白马寺。
少林寺的主要流派是有所转变的,在救唐王的时候,他们还是净土宗,后来还礼敬过很短时间的法相宗,最终信奉禅宗,所以这个特权也被带到禅宗。
并且由于少林寺一直豢养武僧,历史上的少林寺各堂院都有具备开荤资格的僧众,不过一般只有罗汉堂和般若堂不戒荤的僧众比较多,而达摩院、菩提院、戒律院的僧众虽有这个资格,但基本不吃。
时至今日,这个特权依然是保留着的。不过由于堂院制度的取消,以及舆论影响,现在只有武林房的武僧有开荤的特权,但也不多见了。不过,少林寺的禅耕农场依然还饲养牲畜。还有,少林寺僧众给酒取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般若汤”。
总的来说,现在的和尚其实也可以结婚。可以钻空子。佛门允许弟子有三次还俗后再出家的机会。就算因为结婚生子犯了戒律被黜僧籍,也还可以再出家嘛。不过就因为结婚生子就钻这么个空子,未免太不要face了。
得这么说。凡心不死,出什么家?既然出家,则菩萨摩诃萨心怀寂灭。《南传大般涅槃经》里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离欲,然后才能无作、无愿、无往,早日入三摩地,修得无来无去。若是不断红尘,何日可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所以偈曰: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不过我完全不信佛就是了。哦耶~
朱元璋是和尚出身,为什么痛恨和尚
朱元璋对出身很自卑
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双双死于瘟疫,很小就成了孤儿,放过牛,当过干粗活的小和尚,天下大乱时又被迫落草为寇。在穷困时可能也曾偷拿过别人的东西,在底层社会受尽欺凌。因为他对文词中凡有“光”、“秃”、“僧”、“生”、“小偷”这类字眼十分忌恨。又因作过义军韩林儿部下的红巾军,曾被元朝官员斥之为“红寇”、“红贼”,所以当了皇帝后对“贼”、“寇”及形音相近的字都很忌讳。
浙江府学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僧)人,为世作则(贼)”等语,本来是极力颂扬朱元璋的,却被认为是嘲讽他当过和尚,立即被斩首。也不知多少文人学士、朝廷官员皆因为文章或上书中无意中用了这些字眼而莫名其妙地遭到杀戮,以至洪武一朝,谨小慎微成了风气。
从明朝开国以后的一百年中,文坛上一直比较黯淡,明前期文学一些优秀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这也跟朱元璋的在思想和文化上的高压统治有关。其实这是由于朱元璋强烈的自卑心理作怪。他出身卑贱低微,虽然贵为皇帝,仍然怕人讥讽他的过去。朱元璋一直深以自己的贫民身份为耻,深怕别人还记得他曾经是个孤儿和小和尚,妄图利用上流社会的鲜血来强迫人们忘掉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无止境的屠杀对朱元璋的形象和明王朝的江山无任何补益,相反只能说明朱元璋是一个心胸极度狭隘的人物。
历代开国皇帝照例要拉扯古代同姓的有名人物做祖先。朱元璋的父亲、祖父都是佃农,外祖父是巫师,在当时的社会里都是极其卑微的人物,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朱元璋和他的文臣们商量修玉牒(家谱的皇家叫法)的时候,原来打算拉宋朝着名的学者朱熹(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做祖先。
恰好一个徽州人姓朱的典吏来朝见,朱元璋打算拉本家,就问:“你是朱文公(后人对道学先生朱熹的尊称)的后人吗?”姓朱的典吏不明白底细,怕撒谎惹祸,就直说不是。朱元璋一想区区的典吏小官尚且不肯冒认别人做祖宗,而且几代以来也没有听说自己的祖先和徽州朱家有过瓜葛,万一硬认上,白给人做子孙倒也罢了,被识破后反而要落人笑话。于是朱元璋只好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头。
做不了名人的子孙,朱元璋只得讨好农民,提高农民的地位。他总是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直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巴到收割,完租纳税之外,剩不下一丁点儿。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荒,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作工也是农民的事……”他努力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杀官吏杀豪强,甚至鼓励农民扭送贪官污吏赴京。朱元璋经常满口“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一类的字眼。表面看不忘本,其实自有深层心理因素。他可以自称“布衣”,但要是谁真敢称他布衣,估计连姥姥家都不能活。
大脚马娘娘的出身也比较低贱,在那个时代,女子都应该不出闺门,在家裹小脚,而马娘娘却天足一双,在当时看来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可却被朱元璋娶进了门,足见当时他俩的地位出身差不多。金陵百姓喜欢侮弄人,有一年元宵节观灯,有个灯上画了一个妇人伸着两只大脚,怀里抱着个西瓜。朱元璋勃然大怒,喝问是谁画的,没人敢承认,结果那一巷子的人都被杀了。
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朱元璋在历代帝王里最崇拜刘邦。刘邦杀功臣,他杀得更凶;刘邦分封子弟,他分封得更多;刘邦对父老乡亲不错,他不错得更厉害(凤阳一直免税到明朝灭亡)。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
僧人每天如何度过,有知道的朋友可以科普吗
本人有幸在寺庙住了七个月,当然我住的是义工房,我老家寺庙有管理寺庙的护法,也有功德主经常去寺庙住,而我属于义工模式在那里住
寺庙师傅一般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上早课,先敲钟后打鼓然后就早课,时间一般一个小时左右,有时40分钟,上完早课,师傅会扫地,然后就早饭。早饭一般是七点多开始的
早饭过后就休息一下,然后就是功德主的法会,寺庙经常举行法事,没法会的时候师傅经常带素斋饭菜到湖边或河边去供养那些神灵,再就是诵地藏王经,现在很多寺庙地藏王殿那里都有牌位,师傅一般一个星期单独给这些牌位念地藏王经
午饭一般是十一半左右,我看别人蒙山施食是下午,而我那里都是十一点给佛供饭的时候,师傅都会从饭里勺一勺米饭出去放食
午饭过后就是休息了,我没进入过师傅房间,师傅房间都是老太太级别的义工打扫,我从来不去师傅那边的。下午四点就是午课了,午课完后就开始打扫环境卫生,给花浇水,锄杂草,然后就是晚饭 ,我那里都有晚饭吃,当然师傅可以选择不吃,所以很多师傅都有胃病
晚饭过后就是各自休息,反正我没进入师傅休息的地方,所以不好评写
晚上七点半先打鼓再敲钟,然后关闭大殿门,大家各自休息
我那里只有四个师傅,所以比较清净,师父也比较安静。做师傅说忙也挺忙,一般寺庙除了自家法事外,也要经常出去跑单,他们每年都会出去一次比较远的寺庙去给自己学习的机会,看着好像出家很清闲,其实不然,真正清闲的人就是我们普通人。我们只要把自己约束好就行了,生活怎么样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出家就不同了,各个部门的寺庙戒律和规矩不同,我还是觉得做普通人幸福
如今的和尚、尼姑真的都是些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人吗
以前的和尚是: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红尘已看破,遁入空门中。远离尘世间,不问尘世事。古灯长相伴,一心念弥陀。
现在的和尚是;
今日寺庙里,公司生意好。和尚开豪车,美女也可抱。说是出家人,尽染尘世事。名为出家去,实为赚钱来。
鉴真东渡设计的什么建筑
鉴真东渡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唐招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院,所以被称为中日友谊的寺院。已被列入日本国宝,并于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经过时代的变迁,唐招提寺也有所变动修复,但因现代中国唐代建筑所剩不多,因此无从实物正确比对,唐、日双方变动修改,现今许多唐代仿制建筑多为参考日本奈良时代建筑。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怎样才能当和尚
要成为正式弟子,分三种情况。
孤儿被寺庙收养,到剃度时间,师傅就自然会带你入门。另一种,家里长辈信仰。小时候经常跟着打酱油,小学,初中,最晚不能超过高中。一般初中毕业,你有学习阅读的能力了,你如果愿意,家人也同意。就带你入门,从扫地,帮做饭开始。最后一种,以前没接触到佛教,所谓的看破红尘,自愿的。就如楼上的,各种证明乱七八糟的。但是这个真的看缘分,不是你愿意就可以的,老师傅见识广,会考查之后决定的。特例是,给寺庙很多香火钱,做个挂名和尚。这个是没太多硬性规定的,人家也没把你当正经和尚看。
出家后,除功课外,还要学习的。佛经,身体素质,和其他。佛经从简单到难,身体素质很多方法了,其他的比如扫地,招待,联系生意等。这些当然不同职位做的事情不一样。
为什么不能超过高中呢?朋友说,因为超过这个你学佛的意志就不坚定,而且佛家清规很多,像军队,学校一样和社会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对于高中生来说,学过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学佛基本相当于新的世界观,很难的。而且,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将来好赚钱过日子的。没几个家里希望当和尚的。
学习佛法也是有淘汰机制的,学习三四年没长进,那就一直不能升级,只能做基础的东西。你有悟性的话,大寺庙会专门有师傅教。小寺庙可以推荐去大寺庙学习,也可以去专门佛学学校学习。学习完成后,要么在大寺庙从基层做起,一直混到某个高度。一种继续学习,云游四方寺庙,甚至去日本等周边国家寺庙研讨佛法。这种做法,和藏传佛家活佛的成长很像。还有就是回到小寺庙,基本可以作为主持培养了。大寺庙相当于国企,需要资历慢慢混,而且要有人脉。小庙则是获得职位很简单,因为后继无人,要取得大的发张空间难。
总之,和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上混出头一样。只是职业不同而已。另外,很多报道的负面新闻,让我感觉和宋朝的和尚很像,比如鲁智深,但是宋朝佛教比现在兴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的很难。不分朝代,和所处的大历史环境有很大关系的。
为何高僧不长寿
没有证据证明高僧必须长寿,也没有证据证明高僧不会长寿。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高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僧侣被一派人认为是高僧,但是却被另一派人认为是骗子。既然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是高僧,自然就无法严格的研究高僧的寿命。不过,1989年卫生部有一个调查数据,说中国大陆的僧侣的平均寿命是64岁,比全国人均寿命要低不少。调查显示,僧侣不但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比较差,很多人患有关节炎,胃病,心脏病,一些僧侣体弱多病,必须常年卧床。这可能是因为僧侣的生活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还比较低,而且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有一些僧侣的寿命比较高,他们往往是由于拥有长寿基因,而且生活比较有规律。通常寺庙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寿命和健康要更好,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比普通僧侣更好的生活照顾,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以著名的金山寺为例,方丈拥有上千平方米的独立院落,拥有凯迪拉克轿车。高崇寺算是比较“穷”的小寺庙,人员不过20,寺庙距离市区不过数千米,依然拥有两辆金杯车和一辆陆虎。物质条件的优越,让僧侣的健康状况大为改观,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让僧侣们不再被传统的疾病所困扰。过去地居长江中心的江天禅寺,僧侣们经常被吸血虫病困扰,如今也由于医疗进步的原因,僧侣们不再被其困扰。科学的进步,维系了僧侣们的身体健康,让僧侣们受益匪浅。
岳衡山有哪些著名的佛寺呢
上封寺:
上封寺在高台寺上方,距南岳庙十公里,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隋朝以前叫光天观,被道教尊为第二十二福地。它就是后来的上封寺。
封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第一高峰祝融峰额下,是现今全国汉族佛教重点寺院之一。自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建寺起,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上封寺在东汉时期系道教宫观,称“光天道观”,隋初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大业年间,隋炀帝南巡至此,下旨改观为寺,赐名“上封寺”。但据宋朝陈田夫《总胜集》“光天观”一条记述,则光天观当别有基也。陈田夫是宋代道士,住南岳九真洞老圃庵,他来往七十二峰间三十余年,考证而成书,所引资料又是中唐初期的《衡岳十八高僧传》,该传写成时距隋代建寺年代尚近,所说应该是可靠的。
上封寺在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侧,隋以前叫光天观,有司天霍王庙,道家称它为“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是一座道教庙观。据《南岳十八高僧传》载,陈光在初,慧思和尚领徒至此建阁,作真徒上下经行听法之所。又《福地志》载:隋大业年间(605-618)。改建为寺。以其为“敕建”,故名“上封”。宋代敕建仍为“上封寺”沿袭于今。唐末诗僧齐已曾住此寺。北宋末,著名僧人佛心、善果,先后主持上封寺,殿宇规模逐渐扩大,香火也日渐旺盛。
福严寺:
福严寺是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当时名叫般若禅寺,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三年,怀让禅师来到南岳衡山,驻锡于此。今天福严寺的山门上有“天下法院”的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竖联,即是指这一段历史。宋朝时,改名为福严寺,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寺中有位名叫福严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柏树10株,福严寺因此得名。
福严寺位于掷钵峰东麓,是佛教十大丛林之一。它在中国佛教史上颇有名气,是禅宗的南宗著名的传法胜地,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南岳志》记载:福严寺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是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禅师在陈光大元年(公元五六七年)创建的,为南岳最古的名刹之一。唐太宗曾赐御书梵经五十卷给该寺收藏。唐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怀让禅师到南岳后,将般若寺辟为禅宗道场,通过他的弟子道一禅师传法,南宗的“顿悟”佛法弘传天下,天下佛子以该寺为传法的佛院,可见它在南宗中的显赫地位。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九七六年至九八四年),任该寺住持,他率领僧徒,在寺院周围广种松杉,重修扩建寺宇,将般若寺改名为“福严寺”。佛教禅宗七祖怀让法师在此大阐宗风,宣扬“顿悟法门”,所以又称“天下法院”。福严寺保持了清代的规模。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福严寺不但寺古、佛古、树古,而且历史上出现了如楚圆、保宗、慈感、文演等一代宗师。福严寺现与南台、祝圣、上封三寺并称“南岳四大名蓝”。
南台寺:
南台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瑞应峰下。这里海拔600余米,夏季平均气温28摄氏度。
唐天宝二年(742年)希迁和尚自江西青原山来南岳结庵于寺东大石上,时人称为“石头和尚”。他在瑞应峰下,大阐禅宗宗风。天下佛子慕名而来,在座前听其讲经说法,法徒日益增多,故南台寺不断扩建。自晚唐五代到宋时,当朱熹与张栻于乾道三年(1167年)霁雪唱和于南岳,来此寺游览时,此寺已是“阁迥规模稳”,有“天际瑶台”之盛况。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有无碍和尚自信阳来此,他居石岩,啖野菜、衣百结,南岳乡绅为其苦修动容,捐资助其修建庵堂。清乾隆年间,寺宇因年久失修,瓦碎椽断倒塌。僧人中不肖者乘机分割寺产,各在南岳大庙西廊营建私庵分居,自称为“新南台寺”、“老南台寺”。直到清光绪时,祝圣寺主持淡云和尚与其法徒妙见,见新老南台真伪并出“互相争利,有辱佛门”,决心重振南台禅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四川巡抚与僧人福成、淡云、默安等,在荆棘丛生的乱石之处,找到了石头希迁的“见相宝塔”碑刻和刻“南台寺”石头横匾的古刹遗址,三人遂立下誓愿,要尽毕生之力修复寺宇,中兴南台。他们奔走十方,经过十四个春秋,终于募资一万八千余贯。重建工程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历时五年告竣。一座恢友壮丽的青砖青瓦佛门古寺,巍然屹立于南岳翠微之顶,成为汉传佛教中一座佛光闪耀的名刹。清凉寺
南岳衡山清凉寺有2处,一处位于衡山县开云镇紫金峰,潇湘八景之一“烟寺晚钟”就位于此。另一处已改名为广济寺,地址在南岳衡山紫盖锋与祝融峰之间的峡谷平地上的毗卢洞。
清凉寺站在紫金峰清凉寺云梯最上层即使是微风吹来也让人感觉很清凉,是名副其实的清凉寺。还可以眺望开云镇和附近大好河山,潇湘八景之一“烟寺晚钟”就位于此,烟波浩渺的湘江与云雾缭绕的群山融为一体,人们只能从远处开来的大型船只辨别出那儿就是湘江之滨。树林藏着山峦,山峦藏着寺庙,红色的寺庙内有一口大钟,夜来万物入眠,寂静无声,山风悄悄送爽,僧人欲睡,唯有那口古钟,不时敲出悠扬宏亮的声音,仿佛它在不知疲倦地迎送着江上来去匆匆的舟客、船家。
《草房子》里纸月和慧思和尚的关系纸月是不是喜欢桑桑
因为纸月是慧思的女儿,慧思来找纸月她娘的时候她娘已经自杀了,他就出家做了和尚。然后为了让纸月的奶奶不孤单没有认,让纸月陪着她。最后她奶奶死了,才把她带走。纸月和桑桑是纯洁的友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