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个以前饶人的数学题!
- 2、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人给了50元,可以小张没零...
- 3、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人给了50元可小张没零
- 4、...内容]: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
一个以前饶人的数学题!
客人以零成本净赚价值20元的鞋+20元真钱=40元;客人的净赚等于小张的净亏,因此小张净亏40元。与邻居的假币交换是噱头,不必考虑。因为邻居给小张50元真钱,然后小张以50元真钱奉还,两不相欠。
老板损失的是找给年轻人的79元。他的物品已经兑换成了邻居零钱中的一部分,所以没损失掉。
有人想买几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发现自己带的钱可以买21把叉子和21把勺子,或者28把小刀。如果他买的叉子、勺子、小刀数量不统一,就无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并且正好将身上的钱用完。
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人给了50元,可以小张没零...
1、但事实那50元假的,所以小张要赔50元给邻居。再加上成本20元(50+20-10=60元),实际上小张亏了60元。但客人只骗到了20元再加上一双鞋(20元)20+20=40元。
2、小张必须要亏一双鞋和20块,才能使整体保持平衡。而鞋值20块,所以 小张亏了40块。不明白换个角度。若50是真钱,买鞋的花30买走一双鞋,小张挣10块,跟邻居没关系。若50是真钱,小张挣10块。
3、而根据收支平衡可得,客人所获得的则是小张所亏损的。客人获利如下:客人得到了一双成本为20元的鞋,和小张找给他的20元,两者相加40元。所以小张总共亏了40元。
4、鞋子卖了,等于白送给客人,进货价20元,则老板损失20元;调剂邻居50元钱要赔,但只用了20元(找给客人),还留下30元,所以只要赔20元;加起来共40元。
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人给了50元可小张没零
客人获利如下:客人得到了一双成本为20元的鞋,和小张找给他的20元,两者相加40元。所以小张总共亏了40元。
鞋子卖了,等于白送给客人,进货价20元,则老板损失20元;调剂邻居50元钱要赔,但只用了20元(找给客人),还留下30元,所以只要赔20元;加起来共40元。
用最原始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假设自己为卖鞋老版,20元的鞋子,这是本金,卖30,找给顾客20,自己得30。然后顾客给的50元钱假的,换给邻居,最后再换回来,手里有30,自己倒贴20凑够50。
就是说客人用一张废纸拿走了小张的一双鞋和20元现金)在计算小张和邻居的关系:小张换钱的50元是假的,他只能赔给邻居50元,这50元只能是从小张口袋里出,损失50元。整个过程小张共损失90元。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内容]:小张是卖鞋的老板,一双鞋进货20元,卖30元。客
而根据收支平衡可得,客人所获得的则是小张所亏损的。客人获利如下:客人得到了一双成本为20元的鞋,和小张找给他的20元,两者相加40元。所以小张总共亏了40元。
鞋子卖了,等于白送给客人,进货价20元,则老板损失20元;调剂邻居50元钱要赔,但只用了20元(找给客人),还留下30元,所以只要赔20元;加起来共40元。
也就是说,客人用一张50元的假钞(零成本),换回20元的鞋和一张20元的真钞,小张收到一张无 用的假钞,失去的也就是一双鞋和20元真钞。
顾客:用50元假币得到实际价值20元的鞋和20元真币,共40元;2 邻居:用50元零钱换到一张50元假币,卖鞋者赔了50元真钞,账目平。3 卖鞋者:损失一双鞋进价20元,赔邻居50元,收进30元,共亏损40元。
上面我的分析也是错误的。其实邻居这个角色可以忽略掉。那题目可以简化成这样:小张是鞋店老板,一双鞋进价20,卖30。客人拿张50元假钱来买了双鞋子,小张找回20元给客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