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世界经济被美元绑架,基本所有人都持认同观点,我们感受到了美国的强大,“霸权主义”的字眼充斥着全世界。但是,世界经济被美元绑架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整个历史渊源完全了解的人估计并不多。
今天这篇文章,对于美元逐步绑架世界经济的历史进行分析描述。为了描述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解释明白两个概念:
1.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什么。
2.为什么美元被称作“美金”,而人民币、港币、英镑、日元、欧元等等,都没有“金”字。
首先解释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会同时解释清楚,为什么美元被称作“美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作为唯一没有被战争摧残的大国,开始对其它国家的战后重建提供资金援助。但是,美国的资金援助是有条件的:接受美国资金援助的国家,必须同意加入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种把货币与黄金绑定的体系对普通百姓也是有利的。因为他们手中的钱有真正的价值,代表着黄金的价值。如果背后没有黄金做支撑,纸币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纸。
为了说服世界各国放弃黄金,而采用美元作为货币的基础,美国向全世界承诺:美元永远可以用来兑换黄金,美国甚至还声明:美元等同于黄金。就这样,美元开始被人称作美金。在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终于取代了黄金的地位,于是乎,世界各国纷纷把本国货币与美元绑定,保持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相继成立,其目的正是保障和维持新的全球货币秩序。
展开全文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就这样,美元成为了全世界的储备货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上石油、铁矿、咖啡豆等大宗商品交易都以美元结算。
整个过程中,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1950年以后,除个别年度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1971年上半年,逆差达到83亿美元。随着国际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上涨。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直至1971年8月15日,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27年后,由于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世界宣布:美国政府不再进行美元和黄金的兑换。这个宣布,瞬间切断了全球货币体系与黄金的关联,货币不再与任何东西关联了。
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如何继续绑架世界经济的
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美元一度贬值,并且很多地区弃用了美元。但是在世界贸易中,不同货币不能流通,并且交易中不同的币种根本不能使用,这让人自然而然想到了世界货币,在此之前人们也已经习惯了使用美元,所以美元依然被用作世界货币。所以美元在经过了短暂的低迷之后,在没有黄金作为背景的前提之下,依然充当着世界货币的角色。
在这种前提之下,已经让人们充满了恐惧,简单地来说,美国人只需要印钱就行了,然后拿着自己印好的钱,去全世界买东西。毕竟美元已经跟黄金脱钩,没有任何顾虑。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即使在美元与黄金脱钩成为世界货币的情况下,美国依然经历了数次金融风暴,导致美元贬值,使其世界货币的影响和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英镑、欧元、人民币、日元的强势逐步显现。之后,美国不断通过包括军事打击、政治压制和金融战在内的“全方位战争”稳固美元的霸主地位。
第一,美国通过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次击败伊拉克,使全球油价飙升,油价飙升拉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同时,也顺势让伊拉克新政府将石油结算货币由欧元改回了美元。
第二,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完全自由浮动和汇率剧烈震荡,限制了日元在结算和交易环节的使用,阻碍了日元在国际贸易和资本项下的交易计价、结算货币功能的实现,加之日元升值后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自此踏上漫长的经济衰退并从此与日元国际化失之交臂。
第三,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利用西德与英、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缺陷,持续做多德国马克、做空意大利里拉和英国英镑,致使英、意脱离欧洲汇率机制(ERM),ERM也于1993年8月被类似于浮动的汇率体系所取代。索罗斯对冲基金狙击欧洲汇率机制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延缓了美元竞争对手的形成。
第四,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发动1997-1998年“亚洲金融[0.00%]风暴”,阻碍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教导”出东亚各国对美元流动性的渴求和对美元外汇储备的强烈依赖。
第五,美国组织的科索沃战争在欧洲腹心地带展开,打坏了欧洲的投资环境,使欧元由战前的1欧元兑1.07美元开始暴跌,最低跌至0.82美元兑换1欧元,使欧元诞生之初就立刻面临夭折的危险。同时,利用美元汇率走强周期成功吸引热钱从欧洲流出并流入美国,美国在成功打击欧元的同时并顺势抢占了欧元的市场份额。
第六,美国在“9.11”之后发动阿富汗战争,打垮了盘踞阿富汗的基地恐怖组织,重建了美元的信心基础,并促使流出美国的资金陆续回流美国。美国于2011年5月击毙拉登并象征性地结束反恐战争后,全世界对美国投资环境的信心已空前巩固,在金融危机后动荡的金融市场中,美元资产相对于欧元和其他货币资产的无风险资产属性,成功吸引低风险偏好资金持续增配、超配。
第七,次贷危机后美联储不顾其作为实际上的全球央行的角色,片面、自私地从美国需求出发,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两次“扭转”(OT),起到损人利己的货币战争功能,其中QE扩大美元供给、促进美元贬值,打高了能源和大宗商品的美元标价,增加了美元流动性需求,并在稀释美国债务的同时将美国国内过多流动性转嫁全球;OT则通过打高短期美元资产收益率的方式,吸引资金流入美国,但资金快速流向美国也引发了欧洲、新兴经济体等资金流出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甚至造成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
时至今日,虽然人民币、港币、英镑、欧元、日元等被世界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近期人民币也变得较为强势,对美元的汇率有所提高。但是世界经济依然被美元所控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