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坑 | 记住这3类基金,能避开90%的坑!_基金_经理_富国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还记得不久前大火的“画线派”基金吧?这是特指一些能把业绩曲线做得非常漂亮,一路向上又波动小的基金,这谁看了这曲线能不心动?

但是!不少画线派基金画着画着,就画不好了!

今天呢,依然是要跟大家说画线基金,不过,这回说的是那些向下画线的!通过整理全市场一万只基金,最后得到了这13只向下画线基金,有的曾经是百亿规模的基金,有的现在还有29亿规模,不算小了!

快来看看,记住这些基金,别去踩坑!

13只基金向下画线基金

直接上图:

这次的表格我把这些基金的前三重仓行业也给列出来了,不过这是22年年报的数据,年报公布了所有持仓,数据更精确,虽然不足以说明当前基金依然是这些重仓行业,但一般基金经理由于能力圈的限制,行业选择不会过于跳跃,还是具有参考性。

以上的基金,我觉得有三种类型的基金,是很典型的,需要大家重点看一看以便以后避开。

展开全文

富国创新趋势

上周的垫底榜单还有去年的倒数榜,都有李元博的身影,今天他又带着他管理的富国创新趋势股票再次出现在榜上。

它的业绩曲线是这样的:

真是把向下画线这效果给拉满了~

成绩之所以这么差,是因为李元博的能力圈在医药、消费以及科技,而这个基金成立于2020年7月底,我找了一下,当时在宣传这只新基金时所用的标签就是“四只基金回报均超过75%”“擅长消费、医药、科技等领域”“准爆款”等,那会的行情大家都知道,医药和消费正是大热门。

我拉了一下当时产品发行后,李元博主要买的行业,确实如他所说的是医药、科技以及消费,但这个时间节点,但凡经历过的人已经秒懂了,这里算是高位进场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刚开始还是小涨了一波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跌跌不休之旅,至今两年了,收益是-36.5%,规模从当初的164亿元一路跌到了现在的30亿元,幸好今年李元博押中了半导体这个赛道,应该可以勉强稳住规模。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这位基金经理的能力得打上一个问号,李元博作为富国基金的投资副总监,从业时间也有8年+,但调仓操作却总是心口不一,季报里说的跟实际买的总不是一回事,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蹭热点,但有时候还蹭慢了,你说他擅长消费吧,去年11月开始的这波消费大涨他又没吃到~而且经常是明明买到了赚钱的行业,却还能让基金跟跌不跟涨。

虽然今年因为半导体有些绝地反击的味道,但他的基金大家还是慎重考虑吧。

鹏华优选成长混合A

蒋鑫的基金上榜了两只,所以也来讲一下。

先看看这只鹏华优选成长的业绩曲线:

蒋鑫管理这只基金2年+,当前收益是-24.19%,看这业绩曲线大家也心领神会了,又一个高位进场基金,当时听着宣传就脑热进场的基民,又当了接盘侠。

基金规模从当初刚发行的52.8亿元一路下跌到现在的29亿元,倒是没上面李元博的基金规模跌得猛,但这背后同样是很多基民的绝望离场。

通过上面的汇总表我们可以发现,鹏华优选成长跟上面李元博的富国创新趋势在行业选择上,前三重仓行业有两个是一样的,电子和医药生物。

电子这块同样也是押宝了半导体,所以最近鹏华优选跟富国创新都上涨了一波,但是由于基金进场位置太高,想要让当初那些第一批跟买的基民回本,恐怕还有得等。

上面讲到这两个,都是比较典型的市场热度很高的时候发行的新基金,这事其实我不少粉丝也都经历了,更近的一次是新能源那会,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没解套,同样的,套到最近的行情里,大家在买入时最好问问小助理,参考一下专业的投资建议。

东方阿尔法优选混合A

如果大家看上面的汇总表认真的话,可能会发现,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在1年以上的管理年限,毕竟时间太短也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东方阿尔法优选,这个基金的基金经理仅管理了3个月,也被我放进来了,好像不公平?

别急,这个基金就是我要专门拿出来给大家讲的一个例子。来看一下他的业绩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它列上榜了:

这个基金的成立时间倒是要比上面两个更早一些,而且刚好赶在了市场快要开始大涨前,但我们可以看到,在20年7月到21年3月这段(红框部分),市场在一路上涨,而东方阿尔法却在一路走低,所以基金的规模在20年3季度达到顶峰的2.44亿元后,就开始一路向下走。

我看了一下当时重仓的前三大重仓行业是医药生物、计算机和军工,再拉了一下这三个行业在20年7月到21年3月的走势,都还可以,所以,大概率是基金经理在个股选择上出了问题。

由于这段时间是刘明在管理,所以应该是出于止损的角度,基金公司安排了刚从金鹰基金公司跳槽过来的乔春接手了,结果乔春这成绩也是惨不忍睹:

大概是公司寻思着,不好,这个也管不了,业绩太难看,规模跌得更多了,又把刘明给调回来了,最近还给刘明加了个周谧,也不知道是带新人呢,还是多个助手呢?

但这回刘明回来却不同于上次的火热行情了,截止4月18日,东方阿尔法的一季报还没出来,但从22年4季报来看,前三重仓行业中有计算机,最近基金的小涨应该有这个板块的功劳。

以上对经理任命的原因都仅限于猜测,但有一点我可以明确跟大家说的是,像这种反复更换基金经理且业绩一路下滑的基金,必须要慎之又慎。

乔春在之前管理金鹰的基金时,跟刘明的行业偏好并不同,这就意味着,乔春接手刘明的基金后,会在持仓上有一个很大的调整。

果不其然,乔春在21年8月接手,在21年12月的时候,换手率非常高,这换手率,几乎把持仓换了个遍了,虽然刘明重新接手后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很明显,刘明也不会沿用乔春的行业和个股选择。

这样大的调仓来来回回,多少手续费折在里头,这钱出在谁身上,不用我说了吧?

不是说基金不能更换经理,也不是不允许经理之间理念不同的调仓,但是!从结果来看,很明显,对乔春的接手任命很明显更失败,也许这样说是站在一个后视镜的角度来看,可从最近刘明又被调回来,我们很难再对这个基金产生信任,而且,这个重新任命更让人觉得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基金经理的过度,最好还是从共同管理,到单独管理可能会让持有者更加舒适一些。

通过这个例子,我觉得也能帮助一些基民去理解更换基金经理这个事,在前任基金经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骤然又更换行业偏好、投资策略都相差甚远的经理时,可能会出现逆袭的情况,比如诺安成长(不是推荐,仅举例),但我认为把东方阿尔法的情况当成普遍事件来看待,会更有利于我们做出选择。

东海证券海盈6个月持有期混合

可能看了上面几个,有的小伙伴会觉得,权益类基金就是难选,一不小心踩大坑,但其实偏债类基金也会出现如这样的情况,比如汇总表中的后三个基金。

大成绝对收益这个,我在之前有写过,这个基金是长期拿着大量现金的,这也是一类坑,之前有讲的这里不赘述了,我来讲一下东海证券海盈6个月持有期混合,这个基金持有54%的债券,股票仅有30%+,算是个偏债混合。

先来看看东证海盈的业绩:

这俩基金经理呢,从管理以来,就守着新能源了,而22年新能源的行情大家不陌生吧,除了六月有一波反弹,之后又是一段大跌。

东证海盈这个基金,总共也就37%左右的股票持仓,结果前十重仓就27%了,这集中程度不跌成这样那才奇了怪了。

但好歹有一半债券呢,诶,去年11月底开始的债券大跌大家没忘吧,对这个又是行业高度集中,又是大量债券的基金来说,真是双重打击。

就算你再看好新能源,也别考虑这种类型的基金了,单押风险过高,谁说债基的风险就低的,这不也是几乎血本无归吗~这基金的规模目前是900万元,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通常公募基金5千万以下是要面临清盘的,而这个基金没有清盘的原因在于,持有人中大部分不同意清盘。

简单说呢,就是触动清盘条件后,就会开个会,诶,大家坐下来,谈一谈,看看大多数人觉得该不该清盘,搞个投票,结果自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这基金即使业绩做成这德行,依然还在运行,这会议是去年十月开的了,也不知道当时不愿意清盘的持有者后悔了没。

搞钱基地有话说

以上虽然写了四只基金,不过前两只属于同一类型,就并为一类了,总共写了3类典型的坑基,大家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后看到神似的基金,要劝自己三思而后行。

篇幅有限,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坑基典型例子没有说到,如果你觉得对你有用想多看一些类型的话,可以点赞这篇文章,达到50个点赞的话,我可以考虑再出个续集,毕竟只要避开越多坑,你就越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关注公众号搞钱基地,带你寻宝避坑选好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