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起源_企业文化_日本_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行为和意识聚合体,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文化精准、先进、强大和繁荣。那么企业文化是基于何种环境和条件发展起来的呢?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的奇迹般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大事件。一个二战的战败国,一切从废墟上重建,仅仅是战后3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增长了55倍,以丰田、本田、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本的汽车、电器、钢铁产业异军突起,风靡世界。

这股突如其来,且异常强劲的“日本冲击波”震撼了全球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日本崛起的秘密是什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管理界权威学者在考察研究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后发现,日本的优秀企业,在西方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精髓,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软性管理模式。

至此,管理学界一致认为:仅仅注重硬性标准和要求,强调理性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仅注重硬性标准和要求、而且注重软性引导和激励的全新管理时代已经来临。在洞察日本企业兴盛繁荣的秘密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优秀企业开始应用、构建和发展自己的软性管理模式,同时,西方管理学者在课题研究、理论构建和实践验证方面取得极大进展。

1981年至1984年,西方管理学界接连出现了5本企业文化方面的专著,它们是《未来的企业》、《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西方企业文化》,这些理论著作和案例经典奠定了企业文化学科体系的基础,企业文化成为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发展和管理实践的标志性产物。

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文化的源泉,中国同日本一样,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实践操作上早已形成了独特的、原生的企业文化,较为可惜的是,这些实践的企业文化均未上升到理论和理性的层次上继续研究和完善。

1985年,企业文化传入我国,被媒体、企业和社会所热捧,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渐入佳境,企业文化真正地作为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手段走进千千万万的企业,并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与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