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咏鹅的作者是李白
- 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呤诗《咏鹅》,成为绝唱,难道真的是天才吗
- 骆宾王7岁写出《咏鹅》,长大后多次遭到贬谪,最终结局如何
- 为什么骆宾王的《咏鹅》,第一句只有三个字
- 骆宾王五岁就写了一首咏鹅诗学着咏一首其它动物吗
- 《咏鹅》骆宾王是不是东北人
咏鹅的作者是李白
咏鹅的作者不是李白。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拓展资料: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诗人。
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任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呤诗《咏鹅》,成为绝唱,难道真的是天才吗
按那个朝代说,真的算是天才了,因为按照人类的推移进化,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多了!
骆宾王7岁写出《咏鹅》,长大后多次遭到贬谪,最终结局如何
骆宾王少年成名,七岁时著《咏鹅》,成为千古名篇。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是少年成名并没有给骆宾王带来亨通的仕途,相反,他一生坎坷,履受创伤。早年落魄无行,后得道王李元庆赏识,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又任侍御吏,却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被贬临海县丞。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军中书檄,皆出其手。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有的说战死,有的说出家。
其实初唐四杰中,我比较喜欢王勃,在我眼里他是个奇葩少年,或许天才的世界我不懂?
为什么骆宾王的《咏鹅》,第一句只有三个字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先了解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
咏鹅,这首诗是骆宾王7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或许在当时都不能称之为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能算是打油诗,但是为什么就被流传下来了呢?
这首诗写作时间是在初唐,在初唐,那时候还不特别重视格律平仄,所以对这首诗,也就不能拿诗词格律的要求去看待,再说,一个七岁的小孩,能把一件事,一个物象,透过精简的文字组合,表达描写的那么贴切生动,本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看看这首诗,一首儿话诗,在我们小时候都是拿来启蒙读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翻译过来就是:东边游过来一群鹅,他们通体洁白,形体优雅,一个个高傲的挺着脖子,向天高歌。春天来了,春水泛绿,他那白色的羽毛浮在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轻柔的拨开水波,留下一道道涟漪。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番景致啊,和适,安详。
在我们小时候,还学过一首启蒙,也是特别的浅显直白,给小孩一讲,小孩也能懂,那就是诗佛王维的《画》:
画 作者:王维 (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还有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所以,存在即合理。
这些趣意盎然的诗句,我倒觉得应该多一些,多给孩子们讲一些,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孩子们在欢乐中爱上他,生活中爱上他,而不是压一副重担给他们。
记得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所以,看问题,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时代在更替,眼光需丈量。
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工整,手法是独特,修辞造句,用典转折是挺好,但是能够欣赏的人真的很少,不是说不好,我们应该要有雅俗共赏的心态。
欢迎关注。
骆宾王五岁就写了一首咏鹅诗学着咏一首其它动物吗
鸡
鸡?鸡?鸡?,
抻脖向天啼。
常把母鸡叫,
红毛身上披。
猫
喵喵喵,
人前叫声娇。
机灵抓老鼠,
可爱立功劳。
狼
狼?狼?狼?,
张口向天扬。
尾巴趿拉地,
叫声实在狂。
人
人人人,
万物之灵神。
高楼立地上,
飞船奔星云。
乌鸦
鸦鸦鸦,
张嘴叫嘎嘎。
常在树枝上,
下蛋窝中趴。
《咏鹅》骆宾王是不是东北人
我认为骆宾王不是东北人,如果是东北人,他的诗就不会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了,应该是“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烧开水,铁锅炖大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