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黄河”,从古至今,谁担当的历史贡献更大?黄河不是夺淮而流,就是夺济而流,历史上黄河最初的入海口在哪里_黄河_长江_黄土高原

本文目录

  • “长江”与“黄河”,从古至今,谁担当的历史贡献更大
  • 黄河不是夺淮而流,就是夺济而流,历史上黄河最初的入海口在哪里
  • 中国历史上的“黄河清”有几次分别是什么情况

“长江”与“黄河”,从古至今,谁担当的历史贡献更大

长江与黄河两条母亲河,两者功能性质不同,所以很难用谁的贡献大来衡量。黄河更多是发展了农耕文化,从而奠定了华夏文明基础,而长江极大的沟通了中西部贸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黄河流域促文明

从历史文化发展上,显然黄河的贡献更大,历史上黄河流域风调雨顺,最先开始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建立的朝代,基本都是以黄河为根本。而同一时期的长江流域,因为降雨量大,且山脉比较多,不利于大面积发展,所以历史上长江流域文明要晚于黄河流域,且长江文明的发展受黄河文明影响。

长江流域促经济

但是从当前的经济发展上来看,长江的贡献却要远大于黄河,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诸多大型城市,再加上长江支流沿岸城市,可以说长江是我国经济贡献最大的河流,这一点黄河不及长江十分之一。而且,当前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偏移,底层原因其实也与长江有关,再加上更南部的珠江。

长江与黄河未来

如果按照文化、经济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看,黄河贡献要高于长江,毕竟文化的形成才促进了朝代诞生,从而奠定了当前的发展基础,这一点黄河的贡献永远不能抹除。只不过随着时间发展,未来长江贡献会超过黄河,或许再过5000年此问题的答案就截然不同,届时长江不管是经济贡献还是文化贡献,可能都会超过黄河。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探讨。

黄河不是夺淮而流,就是夺济而流,历史上黄河最初的入海口在哪里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多次改道,起原因就是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黄土高原有一种奇特的地貌被称之为“塬”。塬的原始地貌应该是黄土台地。这些台地经过长时期的水冲刷,形成了大量的沟壑。在低的台地上看塬,就像一座座的山,当你上到高台地看,他就是一个很大的平原。比如中国最大的塬陇东的董志塬。广袤的黄土高原的沟壑中的黄土都被黄河水挟持到下游。黄河到了华北平原后,地势平缓,水流减慢,大量的黄土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河水外溢。这就是黄河经常改道的主要原因。

有比较可靠的记录,黄河最早的入海口在渤海湾的西侧,大概在天津的南面入海。大禹所治九河应该包括现代的海河水系。以后黄河入海口南移至大概在黄骅以南沧州以北的地方流入渤海。

黄河大大小小的改道上千多次,但基本上都是逐步南移入海口。南宋时期,黄河南决入淮,经淮河出海口流入黄海。大量的泥沙带入淮河水系,堵塞了淮河出海口,使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黄河侵淮,彻底破坏了淮河流域,使淮河成为一个灾难之河。

到清朝黄河再次北迁改道大清河,由利津入海。这个位置在渤海湾南侧。黄河北迁过程中侵占了济河河道,也夺了济河的出海口。使现在的济河只存有上游,很快就并入黄河。现在的济源还在济河源头。济宁、济南、济阳这些曾经以济命名的地名都不临济,都临了黄河。

中国传统中有四渎,分别是河、江、济、淮四渎都是有独自出海口的大河。黄河泥沙毁了淮河出海口,侵了济河出海口,四渎成了河、江两渎。

中国历史上的“黄河清”有几次分别是什么情况

黄河水变清,大部分情况超越了自然本身,成为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献中对黄河清现象的描述,往往充满着附会、天人感应与政治导向色彩。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

由于泥沙壅塞,黄河往往以黄色面孔出现。经过近代的科学考察,准确地知道,5464公里长的黄河,只是1992公里长的中下游是浑水,占总长度一半以上的黄河上游,即从河源至河口镇这一段,水是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00年)

黄河中下流的水经常是浑浊的,且是人口聚居区,故而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认为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

一个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导致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招致下游多次改道,洪水肆虐。黄河泥沙问题由来已久,从周秦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古人曰:“黄河清,圣人生” ,似乎预示着黄河永无澄清的可能。

其实,黄河上游源头清澈如镜,但流经兰州以下特别是经过黄土高原后,黄河含沙量陡增。黄河由清变浊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春秋以前,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小,山陕一带的河水尚可直接饮用。自秦之后,传说黄河五百年变清一次,甚至还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据一个报道称:

“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可见黄河水之浑浊。

据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先生考证,中国历史上的“河清”,有记载可查的便有43次,首见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如从此时起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李鄂荣:《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说说黄河的“黄”》);

由于标准不同,而且有时候黄河并非“真清”了。又据王星光、彭勇研究,历史上共66次出现黄河清的现象。最早一次在东汉建武九年,平原出现河水清之兆(《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河部》),最近一次在民国二十四年元月二十四日,山西石楼地区“黄河河清”突见底(《申报》,1935年2月2日)。

从科学态度看,黄河变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内在的规律。但在历史时期,把黄河由浊变清这一奇异现象作为祥瑞之兆的认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黄河清,圣人生” ,以为这是一种祥瑞现象。另外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是“河当浊而反清,阴欲为阳” ,视黄河清为一种叛乱、不祥之征。

古代各朝均有一些地方官或宫中大臣借“黄河清”歌功颂德。明代永乐二年冬的“黄河清”,被大肆渲染,显然与朱棣是以臣下起兵夺得皇位,需要以此来证明他是“奉天承运”有关。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雍正四年时期,对“黄河清,圣人出”极尽渲染。当时的河南巡抚田文镜在上报皇帝的奏章中说:

钦惟我皇上德备中和,功同参赞。天地位而万物育,悉本于大孝之敬修;四时行而百物生,已臻于无为之圣治。是以天不爱道而七政齐辉,地不爱宝而九河告瑞。既刷深数百尺而循轨东趋,复澄清千里而安澜一色… …臣考之典籍,黄河十(千)年一清 ,至圣之君以为大瑞,然从未有清至一千余里,久至一月如今日之独盛者也。通省臣民莫不欢呼,踊跃称颂。皇上朝乾夕惕,圣德格天,昭此大瑞,以垂亿万斯年之宏庥;遇此奇逢,幸生六道化成之盛世。

因为雍正皇帝得位的合法性受到怀疑,同时他“于天人感应之际,信之甚笃”(《雍正起居注》)。于是欣然撰文《河清颂》二千余言,命河道总督田文镜立石记述之,并为一大批官员加官进阶。

雍正帝将“黄河清”视做“天人感应之理” ,是其善政的报应。他说,“至于上年朱家口河水溃决,朕敕谕河臣悉心修筑,今于十二月十三日决口合龙,越三日即有河清之应,具见河神福国佑民功用著显,宜崇祀典以答神庥” 。

雍正皇帝命令地方建立了“御制黄河澄清碑”,刊刻其上,说是感谢河神,实是给自己表功。雍正皇帝认为自己善加治理河务,使得上天降兆。

也就是说,在历史时期,黄河清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还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黄河清”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一个内在动力是,由于黄河洪灾频繁,成为黄河流域人民的心腹之患,人们对黄河安澜清澈充满了向往。

黄河清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想象。“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八回),成为古时中国人的梦想。这个圣人,当然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指孔夫子这样的学问家,只是那些君临天下的帝王才担当得起。几千年来,许多中国人总是希望出个明君,政治清明,能够带来“河清海宴”的太平盛世。

实际上,黄河清意味着泥沙的减少,除生态建设工程外,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导致黄河泥沙锐减的重要原因。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卓著,正发生着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黄河清的局面当在不远。

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黄河清更多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非与圣人或盛世有何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王星光、彭勇:《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

徐近之:《地方志中关于黄河清的记载》。

左慧元:《黄河澄清的奇迹》。

《大河“清流”》,《瞭望》2017年第39期。

杨雪:《心系黄河清 胸怀黄土情》,《科技日报》。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