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教育报发起两会教育热点话题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强国、学生心理健康、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双减”工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等更受读者关注。
01
教育强国、开展读书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此次调查中,教育强国、开展读书活动等话题引起读者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认为,在强国崛起过程中,教育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教育要坚持促进公平、提升质量这两条主线,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以教育公平夯实社会公平的基石,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打牢基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产出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4月20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室里诵读《朝读经典》。 杨韬 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表示,基层学校要站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积极推进“青少年读书行动”。
一是正确认识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意义,摒弃功利短视思想,立足孩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长远考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加强阅读,成为终身阅读者和阅读推广者,营造“阅读场”,感染带动青少年阅读。
二是学校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三是加强对家长的家庭阅读指导,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展开全文
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0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今年为何受到高度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受到关注,与三年疫情高度相关。疫情对学生身体、心理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居家隔离等防控举措导致其活动空间受限,或使其身体各种机能发育与技能技巧发展迟滞,体能下降;
二是在社交隔离之下,生活方式在不同程度被调整,或影响未成年人社会意识和能力的发育,影响其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是伴随同伴与社会交往的减少,一些学生对真实世界的兴趣减弱,有的沉迷于游戏和各种社交媒体。
此外,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对学生精力体力有一些影响,继而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和社区共建的“幸福家长驿站”组织的家庭教育融入心理健康专题咨询活动现场 吴亚萍摄
对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认为,要在正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同时,在中小学普及心理学的公共知识课程,向家长普及心理学知识,政府和学校则应该让心理学成为社会的一门“显学”。
03
保障教师待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对于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代表委员也纷纷提出了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建议,要 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
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
二要健全各级财政教育投入责任体系;
三要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指标体系;
四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激发和释放社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五要全面实施各级政府教育投入预决算全口径公开制度。
此外,张志勇在调研中发现,中西部地区高中教师待遇低,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高中发展提升面临的挑战之一。
他建议——
一要健全中西部地区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要提高中西部地区新入职县中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强化边疆县、民族县、脱贫攻坚巩固县高中学校新进教师“一揽子”待遇保障政策供给;三要确保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2023年元旦,甘肃民乐工业园区学校的70位教师拿到了新公寓房间的钥匙,搬到了离学校更近的新宿舍。他们出对子,写春联,庆祝乔迁之喜,展望新年新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要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职前要强化教师教育,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把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师教育;职后学校和政府要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和引领,包括加强培训、开展对教师评价的综合改革等。
赴德研修教师在汉诺威电工电子与金属加工职业学校实训室学习。
储朝晖认为,除了加强培训、管理、考核外,还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让教师能够充分把自己的优势潜能、自己在教学上的长项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 教师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当成追求,这样的教师越多,我们的教师队伍才越优秀。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你关注哪些教育话题?
中国教育新闻网“两会留言板”
建言征集活动进行中——
点击图片进入征集页面
欢迎留言
写下你对教育的思考与期待!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4日 第1版 版名:要闻
原标题:读者关注哪些两会教育话题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