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斯那么聪明, 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 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 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都有哪些
李斯那么聪明, 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 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李斯聪明不假,他是大思想家荀子的学生,博览群书,深谋远虑,精通王霸之术,被后世誉为“秦朝第一谋臣”,一篇《谏逐客令》让他名噪天下,更让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对他刮目相看 ,倚为肱骨。秦朝建立后,李斯力主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秦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来李斯被秦皇攫为丞相,成为秦代著名政治家,并得以青史留名。
但李斯为人诟病之处也不少 。譬如极度贪恋功名富贵,首倡以吏为师,撺掇始皇焚书坑儒...... 最令人不解的是,聪明能干的李斯,竟然协助狡黠奸恶的赵高将英明聪睿的公子扶苏逼死,而去扶持昏庸无能的胡亥继位。一向慧眼如炬的他难道看不出扶苏与胡亥孰优孰劣吗?
据记载,扶苏是李斯的女婿。假如此说是真的话,李斯更无理由陷害自己的东床快婿扶苏了。何况他聪慧神武,又心怀悲悯,素来深得人心,把他扳倒扶持一个昏聩残暴的纨绔子弟上位 ,对李斯又有何益处呢?
其实,用胡亥取代扶苏,并非李斯的主意,他内心也不想如此做。是他贪恋荣华富贵的小算盘被狡诈的赵高窥破,于是利用其人性的弱点大加威逼利诱,他这才半推半就上了赵高的贼船,两人联手篡改始皇遗诏,逼迫公子扶苏自尽,改立胡亥为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他命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处理日常朝政事务,令左丞相蒙毅、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等人随游。赵高还被授权负责保管皇帝宝玺。
公子胡亥要求随父出巡游玩,始皇一向宠溺他,就允准了。在返回咸阳的归途中,由于旅途劳累,到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境内)时,始皇突然病重,随行太医赶忙施救,却医治无效, 始皇暴卒,殁年50岁。临死前,他安排了皇位继承之事,他口述,命赵高记录并写好了一份给公子扶苏的“玺书”,命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令赵高派人把“玺书”火速送到在西北戍边的公子扶苏手上。
赵高心想,按西周时制定的宗法礼制,长公子扶苏可名正言顺做皇帝。可他若继位,必重用其好友蒙恬,蒙恬与我素有仇怨,他大权在握后我还有好日子过吗?因此,决不能让扶苏继承皇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阻挠他上位,扶植与自己亲近也更听话的胡亥做皇帝。
于是他利用掌管始皇帝宝玺的大权,扣押了始皇遗诏,想串通胡亥、李斯一起篡改遗诏,矫诏立胡亥为帝。
他先找到胡亥,对他说:“皇上已猝然仙逝了,遗嘱未言及由哪个公子继位,却只给扶苏一封‘玺书’,看来扶苏就要继位登基了,而您却没有尺寸封地,形同庶民,不知将来有何打算”?胡亥答:“事到如今,只能顺其自然”。赵高继续煽动道:“现在谁当皇帝还不一定,只要你愿意,我和丞相李斯就能将你抬上皇帝宝座,我俩可昭告天下,你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 ”。胡亥有些兴奋,却担心别人议论他篡逆,不忠不孝, 又没有治国才干,即使窃得皇位,文武大臣们也不一定会对自己心服口服。赵高见他流露出称帝野心,又担心影响血统亲情,还有些不自信,于是旁征博引,极力怂恿,最后胡亥终于答应了。
赵高又抓住李斯想保住功名利禄的心思,向他发起软硬兼施的进攻。他找到李斯,把欲发动政变之事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先皇临崩前仅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一封遗诏,命他速回咸阳主持丧礼,继位称帝。这封信被我扣下未发,皇帝去世了,这事只有我一人知道。如今先皇的玉玺和遗诏都在胡亥手里。 确立谁继承皇位,都在阁下和我审时度势了。怎么办?请丞相定夺” 。
李斯从未想过这种乱政亡国的事,他认为行如此悖逆之事,是要诛灭九族的,身为大臣的人是想都不该想的。他闻言顿时大惊失色,厉声斥责赵高。赵高并不介意,而是用三寸不烂之舌继续展开攻势,他挑拨是非,将李斯和蒙恬比,认为李斯处处不如蒙恬,而公子扶苏一向和蒙恬亲近,两人关系密切,扶苏若继位,必定以蒙恬为丞相。
而且李斯极力主张焚书坑儒,始皇采纳了李斯建议,准备推行,但公子扶苏宅心仁厚,坚决不同意,并数次劝谏始皇,始皇大怒,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还把他发遣到西北边远地区带兵,协助大将蒙恬戍边。扶苏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他一旦上位,绝对不会让你李斯好过。接着赵高又大力推荐胡亥,说胡亥仁慈宽厚,敬重才德之士,他继承皇位的话,你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李斯听罢深陷矛盾中,但嘴里仍说效忠先皇遗愿。或许他有些担忧扶苏,两人毕竟有翁婿之情 。
赵高却等不及了,他索性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以严厉的口吻说:“方今胡亥已掌生杀大权,丞相您可得当心,同意我的意见呢,可世代封侯,子子孙孙永享荣华富贵;否则,到时满门抄斩,可就祸及子孙了,追悔莫及了”。这句话可算掐住利斯的“七寸”了。
李斯想起自己寒窗苦读,努力进取,奋斗大半生所树的功名,一旦不慎就有可能瞬间化为烟尘,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屈服了。在关键时刻,赵高的唇枪舌剑显出奇效,李斯一念之差,和恶人赵高一起狼狈为奸,共同迈出了罪恶的一步,从此便被他肆意玩弄于股掌之上。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了始皇遗诏,把召扶苏还京主持丧礼并继承皇位的“玺书” ,改为斥责公子扶苏在戍守边境的蒙恬部监军“无尺寸之功”,“为人子不孝”,令他自尽,同时将大将蒙恬赐死。改完后,加盖皇帝大印,随后仔细封好。赵高命一亲信将“密诏”火速送到上郡(今陕西榆林)交给公子扶苏。扶苏见到父皇“遗诏”后,失声痛哭。他反思一生,似乎并没犯下啥大错,不曾想父皇如此绝情,自己已无脸苟活于世,于是就要拔剑自刎。
蒙恬久经沙场,文韬武略俱佳,阅历又丰富,见诏后很疑惑,连忙上前劝阻扶苏。他认为此事很蹊跷。始皇在外巡游,太子还未立,这这种情况下,他还命扶苏统兵十万阻抗匈奴,应该对 儿子是十分信任的。现在始皇只派一个使者来,公子仅凭他的几句话就要挥剑自裁 ,不是太过于轻信、太傻吗?他建议扶苏,写封信给皇上问清楚再作打算。扶苏一向很有孝心,加上赵高派来的使者不停催促,便按照“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人伦纲常,挥剑自杀了。扶苏自尽后,蒙恬却怀疑其中有诈,不信,坚决不肯自杀,他将兵符交给副将王离,甘愿跟使者一同到阳周(地名),随即被投到狱中,等候发落。
扶苏自尽,蒙恬下狱(后被逼自尽),让赵高感到再也没有顾忌。要让胡亥顺利当皇帝,必须掩盖始皇已死的真相,严密封锁消息,待顺利回咸阳后再说。彼时正值酷暑,始皇的遗体已开始溃烂发臭,赵高命侍从弄来一车鲍鱼,紧随皇帝的御车,用鲍鱼特有的腥臭味来遮掩尸臭......一到咸阳,赵高、李斯等立刻发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同时公布胡亥继位的“诏书” ,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始皇下葬于骊山大墓中,丧礼完毕,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
{插图源自网络}
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都有哪些
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有哪些呢?有梁鹄、钟繇、诸葛亮、皇象等人。
一、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书法家。
魏武帝曹操很推祟他的书法,常将他的书法作品钉在墙上,或挂在帐中观赏,用心法临摹。曹操认为梁鹄水平高于宜官,宜官是曹操的老师。梁鹄的书法作品在《书断》中,被列入妙品。
二、钟繇,他在书法史中有很高地位,在书法的书体创造、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他写的书法温润如玉,古朴幽深。《宣和书谱》评价说:“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唐代张彦远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许多名家都学过钟体,如二王父子,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
三、诸葛亮,他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也有造诣。善篆、隶、草。其政治名声盖过书名。《远涉帖》是他留下的唯一传世手迹。
释文: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回,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
四、皇象,宋羊欣云:“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清包世臣说:“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列其章草为神品。
皇象《急就章》古雅沉着,简约温厚。用笔含蓄、圆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