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除了挤压内需,也是出生率暴跌和实体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_房价_万元_内需

高房价的问题显而易见,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的房价都在6万元每平方米以上,厦门,宁波,三亚等城市的房价也超过3万元了,高房价除了会挤压内需,造成内需不足,也是出生率暴跌和实体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吗?

如果房价持续上涨,就无法让经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为了整顿楼市的秩序,我国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5年前买房也许可以从中赚到一些钱,但是现在,房价大涨的周期已经逐渐消失,房子已经从黄金时代走到黑铁时代。

从2016年之后,我国就在强调,房住不炒。要明确房子的居住属性,随着调控逐渐深入,许多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了回落,但是依然处于高位。许多人不理解,房屋本应是一个居住的空间,其建筑成本也不高,普通多层建筑成本不过几百元每平方米,高层的建筑成本也不过几千元每平方米,但是如今的房价动辄几万元,大城市甚至有10万多元一平方的房价,建筑成本在房价里面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

以我所在的某个二线城市为例,一般房价在2万元的房子,开发商的拿地价是9000元左右。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占了大头,大概要占去50%以上。开发商和投资商大约有10%~20%左右的利润。而银行,不仅会发放贷款给购房者,还会发放贷款给开发商,从中赚取更多的收益。除此之外,炒房客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这些年房价的上涨离不开他们的影响。在楼市火热的时候,炒房的人每卖出去一套房,年收益都是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

高房价除了挤压内需,也是出生率暴跌和实体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利润影响下,谁还有兴趣投身实业呢?数据显示,2019年,A股有超过40%以上的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是逐利的,上海内环一套房的总价甚至会超过不少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众多体力劳动者打工人也会受到影响,辛辛苦苦上班一年不及别人炒房一年赚的钱多,劳心劳力赚的钱也要用来还房贷。

这会让许多人产生疑惑,难道赚了钱就一定要买房吗?对普通人来说,房产不仅是一项家庭资产,也和孩子上学以及婚姻等人生大事绑定。受到房价上涨的影响,许多人就会认为,房子越多,越代表资产实力。没有房子,许多年轻人连结婚都不敢想,同时,高房价也限制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想象力,不少年轻人的梦想,不是创立一番事业而是早点买房。

房价和收入之间的差距,让不少年轻人不得不精打细算,买不起房就很难结婚,就谈不上多生孩子了,就算买了房之后也要节衣缩食,减少消费,这也会影响到内需的扩张。2021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28元。但如今在三四线城市买一套房子,也需要上百万元了,相当于30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年薪为10.68万元,薪水最高的是it行业,20.15万元。年轻人如果想在大城市定居,500万元买一套房,即使是薪水较高的 it人士,也要25年的工资才能买上。这导致许多年轻人要想在结婚前买一套房,大多需要依靠父母的帮助,仅仅依靠自己刚毕业的工资想在一线城市买房,简直难于登天。这就意味着买下一套房,需要花费老人大半辈子的积蓄。老人和年轻人的积蓄都用来买房了,还有多少钱用来消费呢?

展开全文

一套房子的利润最终可能达到建安成本的几十倍,只有极少数非正规行业的利润才能超过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而这些利润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真正的刚需购房者。因为那些投资者或者炒房者早就在前些年房价低位的时候买下了房子,如今想要置换也很容易,而那些刚需买房人,他们是高房价的被动承受者,对于楼市的规则毫无发言权,他们被掏空的不仅仅是眼前的6个钱包,还被锁定了一生的财富,需要一直工作还贷到60岁才能供起一套房子。

不得不说,大量财富沉积在房地产行业中,房产占据了居民财富的70%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8.19万亿元,如果算上前20年的商品房销售额,近20年来,商品房市场上的销售额就达到几百万亿元了。如此巨量财富被收割,社会消费还怎么振兴呢?内需不足是必然的结果。现实也确实是这样,数据显示,2022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2万亿元,同比下降3.5%。

另外,年轻人一想到高房价,也就不想结婚和生子了。因为结不起也生不起,生育率就会下降,中国人民大学就有研究数据显示,房价每提高1000元,生育意愿就下降2%~8%,从现实来看,生育率确实逐年在下降,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0.852%,首次跌破1%。

内需不足会导致实体经济没有消费支撑,工厂即使生产出来商品也没有人购买,工厂也就没有动力继续生产了,经济增长和内需扩张都乏力。人们的钱都用来买房,而没有钱用来消费,消费降级也就发生了,同时受到高房价的影响,高房租也随之而来,这又导致实体商业承受不了高房租难以为继。

所以只有坚持房住不炒,让房价都回归到老百姓都能承受的程度,经济才能真正好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我们现在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信号,比如相关部门在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让更多低收入者可以安居乐业,许多城市对二胎家庭或三胎家庭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满足刚需群体的住房需求。目前房价处在高位,但是房价涨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比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我国房价涨幅已经从过去的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在降低购房门槛,帮助低收入者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楼市不断调控的影响下,未来房价也会回归到人们可以承受的水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