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进社区,资源下沉织密健康网_肿瘤_康复_复旦

肿瘤防治宣传进社区,资源下沉织密健康网

4月15日—4月21日是第三十四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殷行街道党工委主办“2023年肿瘤防治宣传周赋能社区健康促进活动”。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共建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肿瘤医院专家为社区居民开展了科普讲座与义诊。

集中签约,共建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癌症防治行动”,深入社区,推进分级诊疗建设落地。首批签约就联合了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于一体的全程管理体系,组建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

展开全文

当天下午,在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徐烨教授和4位全科医生,就肠癌患者的运动康复、科学随访等内容做了专业指导,并和一位65岁的肠癌术后患者张先生详细问诊,“你术后恢复得挺好,不能一直躺着不动,要加强运动,这将有利于你疾病康复。”

据悉,随着群众防癌抗癌意识的提高,以及肿瘤诊治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疾病逐渐从一种“绝症”变成一种“慢性病”。“肿瘤患者‘足不出社区’,就能获得专业、规范的随访和康复指导,这既是患者所盼,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文英说。

创新科普,医体融合专业赋能肿瘤患者康复

活动当天,“CACA指南,你知我知”运动康复促进讲座与体验活动成功举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运动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烨教授为居民带来了《亦动亦静,不可妄行》的科普讲座。

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委会常委、上海体院武术学院王震教授现场带领社区居民体验了肿瘤运动康复功法。

“这套肿瘤运动康复功法对肿瘤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王震也希望,以社区为基础,形成体医社融合的康复锻炼者招募活动,组建癌友生命活力加油站,参与中国传统功法康复锻炼。

务实调研,肿瘤康复患者的真实需求

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文英带领社工与科普专业人员开启两场座谈调研。分别为“康复促进工作者座谈会”和“面向社区肿瘤康复患者及家属的座谈会。”

“今天我们开始对社区肿瘤康复促进工作开展摸清‘家底’的调研工作,围绕肿瘤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专业志愿者开展肿瘤防治健康促进需求调研,就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涵盖个体的医疗、护理、社工、心理、营养、运动等需求的调研,旨在形成肿瘤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清单、找出目前工作中的急难痛点,后续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基层健康促进工作者技能培训,打造社区肿瘤防治健康服务示范点。”顾文英说。

殷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薛春笑告诉记者,殷行街道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次开展共建活动,为健康社区建设引进源头活水。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合作签约,既是将资源下沉、织密健康网的具体举措,更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殷行街道将携手擦亮做强新名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萃取健康社区的“新良方”。

文字:王歆瑜

编辑:张天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