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琴道琴课走进怀柔芦庄,古琴今韵琴曲奏响乡村振兴_古琴_乡村_文化

青山下,绿溪边,古寺晨钟,琴曲悠扬……

走在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芦庄村洁净的小路上,会听到音色清新、余音悠远的古琴曲传入耳中,真抵人心,沉浸在远离喧嚣闹市的宁静中,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会长芦世华说:“自从芦庄村开设琴课后,大家奔走相告,纷纷报名,现在我们第一批学员已经能有模有样的独立弹奏曲子了。”她洋溢着无比的欣喜介绍着。

芦庄村比邻千年古刹红螺寺,国学大师李谨伯先生纪念馆和李谨伯先生创立的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就坐落在村内。村党支部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以特色民宿文旅产业,成为京郊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十四节气民俗旅游示范村。住在村里的芦世华带领研究会成员一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类健康事业的研究与弘扬。

“古琴说难学就难学,说不难学就不难学。跟着陆老师学了十节课,咱这庄稼人的手也能弹出文人雅乐了。学会了古琴咱这民宿也有文化档次了不是。”经营一家民宿的老板,边说边拨动琴弦,有节奏地弹起琴曲《仙翁操》,自信宁静不经意中已然显现,真有点仙翁得道、平和淡雅的味道。

芦庄村集聚了130多家民俗民宿和新业态酒店,近年来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期待已不再只停留于自然风光,更追求高品质的乡村文化体验。村里邀请到八音琴道古琴生活馆的创始人、原创音乐人、古琴老师陆昶旭来村里开设古琴课堂,教授古琴弹奏技艺,传播琴道生活理念,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展开全文

为提升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档次,芦庄村引进高水平的古琴艺术人才,通过传统古琴文化与优良的健康休闲环境、多元的乡村文化氛围相交融,加快提升从业人员和村民文化素质,加快乡村振兴文化层次提升、产业业态创新,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文化消费目的地典范。

古琴课堂使大家在工作学习之余有了一个更好的去处,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如今,芦庄村的古琴课堂骨干学员通过学习古琴,不仅初步掌握了古琴的演奏技巧,了解了古琴的历史知识,还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特别是收获到了古琴音乐对内心平静、生命健康、生活立世的感悟启迪作用。

陆昶旭每周一次从几十里外山里赶到村里,不辞辛劳,耐心细致,手把手教大家弹琴,不厌其烦地回答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陆老师称谓饱含着学员们的敬佩情与欢喜心。

“传播古琴艺术和琴道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与大家共同体味琴曲琴乐的魅力,涵养身心,静享生活,是八音量琴道的创立的目的,也是我自己的一桩心愿。”真切地体现出了他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八音琴道琴课走进怀柔芦庄的实践路越走越宽阔,一定能奏响一曲古琴今韵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动人旋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