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用来形容什么最好?“箫”和“琴”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_乐器_古琴_焚琴煮鹤

本文目录

  • “焚琴煮鹤”用来形容什么最好
  • “箫”和“琴”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焚琴煮鹤”用来形容什么最好

古琴和鹤,在我们中国,都是妙器仙品。

其一,古琴特别珍贵。

据说古代有一尊焦尾古琴,费了祖孙三代人的生命才制作完,才开始用于演奏,特别珍贵。古人说,真正的君子不能一日无琴。孔子就曾专门找老师学习琴技。

其二,鹤是长寿的象征。古人称极老且红颜者为鹤龄。

此外,鹤还是天地之精灵,优雅事物的象征。

古人以琴为知己,有君心似琴清之语。

又有人以鹤为子女,有梅妻鹤子之语。

如果焚琴煮鹤,把琴当干柴棒烧了,是毁坏君子修身养性的宝物;把鹤煮来吃了,是摧残美好事物,短人寿命,都是为人痛斥不齿之事。

这样解释焚琴煮鹤,更易理解记忆。










“箫”和“琴”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但是狩猎经济仍占一定比例。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的160件骨哨,就是一种有趣的助猎工具和原始乐器。

一、骨哨:原始的吹奏乐器

据试验,有些骨哨,至今仍可吹出简单的音调,和鸟鸣之声极相似。不难想象,当年河姆渡人利用骨哨所发生的假鸟声诱鸟飞来,然后用箭射杀,或用网诱捕的情景。无独有偶,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也出土过两件陶哨,形似橄榄,这是商代晚期才基本定型的旋律乐器陶埙的雏雏形。

据说原始人还有一种比陶哨、骨哨更有趣的狩猎工具,叫做“鹿笛”。吸鹿笛时,可以发出公鹿的叫声;吹鹿笛时,可以发出母鹿的声音。至今东北鄂温克族的猎手们,在每年七、八月份母鹿发情期间,用木埙模仿母鹿叫声,诱捕公鹿,正是继承了祖先的遗风,可以作为历史传说中一个很好的佐证。

二、箫笙:后世管乐器制造的准绳

在殿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籥”字,观其字形很像原始的排箫。汉朝的《风俗通》上说:“舜作箫(排箫),其形参差,以象风翼。”由此看来,排簫的出现是相当早的。这就说明古人在音乐技术的实践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共鸣和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法则。否则,箫笙一类吹奏管乐器就难以发展,更不可能一鸣惊人。

到了春秋时代,簧管乐器——笙,成为器乐中最主要的乐器。它曾博得“珠垂玉振”的美名。但是,这类乐器中最重要的毕竟还要数箫和笛。

箫是竖吹的。今天的箫在汉魏六朝时代称为竖遂,唐宋以来,将它改称为箫或洞箫。而笛在古时叫做“横吹”,也有叫做横笛的。一竖一横,相得益彰。相传箫在早年由我国西北羌族地区传入中原;“横吹”原也流行于西北地区。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当时的京城长安。因其制作简便,音色圆润柔和,“横笛短箫悲远天”,所以逐渐风全国,成为民间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尤其经过晋朝荀勖的研究改进,以三分损益法为基础,定出了相互间不等距的各音孔位置,并考虑了两端管口和各孔口的空气柱逸出部分,进行综合校正,从而制成了十二支发音精确的笛管(洞箫),不仅为后世的管乐器制造提供了准绳,而且为我国的振动声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三、管长及内径的计算

萧、笛之类虽然结构简单,但和别的乐器一样,要材美工巧,才能获得好的音质。传说汉朝末年有名的音乐家蔡邕看中了刚竣工的“柯亭”上的一根椽子,拆下来制成了有名的竹笛——“柯亭笛”。它的声音柔美幽雅,特别好听。

明朝著名音乐理论家朱载堉对于竹管的选材也很注意。他说“竹虽天生,择之在人。”据他的经验,“旧用河南宜阳县金门山竹,不如浙江余杭县南笔管竹为隹。”朱载堉在他的理论研究和亲自动手制作乐器的实践中,成功地发现了古代音律研究往往归于失败的原因,在于忽视了管的内径,因而制定了一个在管律中求算管长及内径的公式。他的管径计算法传到欧洲以后,得到比利时皇家乐器博物馆馆长、声学家马隆的验证和极力推崇。马隆在1890年惊讶地说:“在管径大小这一点上,中国的乐律比我们更进步了,我们在这方面简直一点还没有讲到。”这也是吹奏乐器的研究对于我国乐律学的推动。

四、弹弦乐器:琴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利用蚕丝的国家。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樂”字,字形象木架上架着丝弦的样子。由此可以推测,丝弦乐器的出现最迟不晚于那个时候。

至于它的上限,在神话传说里有之,“庖羲作五十弦(大瑟),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讲法,我们尽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昔时往日之曲究系出于何处,寻觅宝瑟绮琴到底从何而来?当然,比较可靠的来源最好是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去找一找。

在原始社会里,弓箭的出现,使人类不但有了射程远、命中率高的新式武器,而且还带来了“弦外之音”——弦乐器的诞生。弹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故弹弓就是最早的丝弦乐器的始祖。

五、琴为十大乐器之首

瑟是一弦一音,只弹散音,比较原始。琴最变幻莫测。时至今日,以琴命名的乐器种类也很多。这里讲的“古琴”,就是七弦琴。《风俗通》上把琴列为十大乐器(琴、筝、琵、整篌、钟、磬、鼓、箫、笙、笛)之首。赞美它“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晔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在三大类乐器中,虽然丝弦乐器出现最晚,但琴声激扬优美,婉转清亮,英英鼓腹,洋洋盈耳,立即博得了人们的欢心。

到春秋时期,琴的弹奏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相传师旷鼓琴,通于神明,竟至鹄翔鹤舞。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晋稽康的《广陵散》,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拿琴本身来说,古时有许多名琴,如清角、鸣廉、号钟、自鸣、绕梁、绿珠、焦尾等等。当年的实物已经不知去向,单是其漂亮的名字已足以令人神往。

六、古人对音调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定性地知道了“小弦大声,大弦小声”的规律,也就是音调随弦线粗细密度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还知道气候变化将引起弦线音调的变化。原因是,当空气潮湿时,弦线吸入水分因而变长。东汉王充的《论衡》上说:“天将雨,琴弦缓。”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出土的古琴上,镶嵌有十三个用螺钿做成的小圆星。据说这就是用来标记古琴上“泛音”位置的“徽”。同时,“徽”还规定了徽分和“按音”的位置。根据年代推算,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徽”已经存在。我国历史上虽未发现有关纯律的有系统的理论,但徽位的存在和利用,说明我国古代在实践上,关于物理学上的泛音和音乐学上的和声知识是很丰富的。

古时候,琴为“君子所常御,不离于身。”读书人往往都会操琴,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的人却比较少。沈括不落俗套,他对古琴的传声性能作了深刻的研究。他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不独五音也,又应诸调。…古法:一律有七音,十二律共八十四调,更细分之,尚不止八十四。”

在此,沈括掲示了物质材料除了能发出和传播合于它的固有频率的音以外,还能够传播任意的和无限多的受迫振动的音。沈括毕竟是古代不可多得的科学家。

综上所述,我们中华民族的沃土上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各种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在使用的民族乐器,共有二百多种。它们在钢琴、大小提琴等西方传入的新乐器冲击之下,犹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在解放前也遭厄运,已经奄奄一息,解放后枯木逢春,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面貌焕然一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