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是什么为什么子孙会穷?《木兰辞》中“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是现在的哪里_明堂_孙思邈_这句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明堂 明堂 孙思邈 这句话

本文目录

  • 古语“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是什么为什么子孙会穷
  • 《木兰辞》中“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是现在的哪里
  • 明堂是什么意思
  • 明堂辟雍是什么意思
  • 古代的孙思邈为什么被有些人称为“药王”
  • 中国古代超过100岁的名人有哪些
  • 中医药几千年为什么感觉没多大变化
  • 历史上姓甄的名人有哪些
  • 古代的读书人只学习四书五经,为什么当官后却能够断案,领兵,这些本事是从哪儿得来
  • 孙思邈是颇为神奇的人物

古语“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是什么为什么子孙会穷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古话中有一类讲的是做人要孝顺,个人认为,孝这个字其实也是要分什么情况,有些愚孝并不应该提倡,啥叫愚孝?就是不由分说,完全听长辈的,长辈明明错了也要听,这就是愚孝,现代有不少妈宝男就是这样。

有一些也是存在争议性的,比如这句老话“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这句话初看时让人感觉茫然,因为字面意思不明显。

但其实这句话也容易理解,而且说的就是关于孝顺的事,咱们先说一个这句话啥意思,再说有没有道理。

一、这句话啥意思

我们想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明白前半句两个关键词,明堂和播米,另个这里的这个如也要做区别理解。

首先,明堂是啥?现在人常常把堂屋和客厅混淆,其实在古代,这个堂屋跟客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所在。所谓堂屋,就是供奉先人灵位,祭祀和过寿的地方,这间屋子要时常大门全开,所以叫明堂。而主人家的卧室是隐秘所在,要时常闭门,所以叫暗室。

再来理解这句话,明堂如播米,明堂是供奉先人灵位的地方,需要摆一些供品,而播种米时,是断断续续的,米粒很少。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先人牌位前,放的供品如同播种稻米那样稀稀拉拉,那么子孙后代就要受穷。

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还要明白它是想说明什么,其实说的是让人孝顺,但是这个里面是有问题的,古人计究视死如事生。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人虽然死了,但该有的礼节要像生前那样,决不能马虎。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人死后是没有知觉的,你做得再多,他们是不知道了。

于是,就引申出我们后面的问题,这句话有道理吗。

二、这句话有道理吗

按照黑嫂的看法,这句话是提倡人要孝顺,但明显加了恐吓的意思。同时,这里的这个孝顺,其实有点对标错误。

我们现在常讲,对老人的孝顺要在生前,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老人在世时不孝顺,去世后大讲排场有啥用呢?不过是为自己买脸面罢了。

所以,死后十台戏,不如生前一碗水,说的就是这样。

所以,这句话放在现代是不太合适的。当然了,这句话从科学角度讲就更没有道理了,但出发点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古代讲究礼仪,万事都有礼仪来规范,这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理想,做人如果不孝顺,那干别的什么事能干成?你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你怎么会对别人好?怎么会对朋友交心?

所以,这句话有警示意味,但并不能去盲目理解,放到现代的话,更希望人们在亲人在世时孝顺,去世后的孝顺并不能叫做孝顺,只能叫做演戏。

最后:有一些人,他们在父母生前对老人很好,老人去世后,他们久久怀念,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视死如事生,那些在父母生前啥也不做,去世后大讲排场的,不过是花钱买自己的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去世成了他们可以利用的事,这何其的卑劣?此外,别人心里也都有一杆秤,自己孝于不孝,别人都心里有数。您说呢?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木兰辞》中“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是现在的哪里

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

北魏平城明堂是目前唯一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

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指的就是这里——花木兰拜见天子孝文帝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北朝是与南朝同时期的北方鲜卑族政权的总称,它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150年的中原混乱的局面。

北魏孝文帝

北魏定都平城,现在的平城遗址就是位于山西大同的北朝艺术博物馆。它也是中国唯一的北朝文物陈列馆。

这里多年来一直致力收藏北魏时期的流散艺术品,观众所藏见证了历史上平城文化的繁荣。

大量佛教艺术品也让人们看到了北朝崇信佛教蔚成社会时尚的历史过程。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明堂是什么意思

明堂是一个广义的名词,代表着座山前方的区域,是要根据实地的现场分析的。居家风水上有一个内明堂,还有一个外名堂内明堂指的就是你家的院子,楼房的话就是指客厅;外名堂指得就是 宅基外面的空地,

总论风水中的明堂,指的则是穴前群山环绕,众水朝谒,生气聚合的场所。缪希雍《葬经翼》云:“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明堂一般可分为小明堂、中明堂、大明堂,也有内明堂、外明堂之别。凡可以带来大富大贵的地方,一定是内外明堂俱全的地方。

明堂以能够藏风聚气为要,必须四周环水,如果没有朝聚之势,也应该有水口关拦,锁结重重。明堂的大小与龙势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如果龙势远大,堂应该很宽广,反之,如果龙势近前,则堂应该小巧。如果是在山谷之内,那么明堂以宽为好,狭则真气难以生发。如果是在宽阔的海洋中,则又应该以狭为佳,宽则生气易为飘散。宽以不要过于空旷无当为度,如果垣局关拦依稀渺茫,虽有如无。狭以不要过于逼迫窄陋为限,太狭则如坐井观天,子嗣很难成为轩昂特达之人。明堂应该平坦方正,忌狭长斜泻之形,而切忌石山堆阜,多荆棘种植。

明堂辟雍是什么意思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中国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左右)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今中国中西部西安市)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坛庙,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遗址。   据复原后得知,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层台项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全体各部尺寸又有许多繁琐的数字象征意义。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很符合它的包纳天地的身分。

古代的孙思邈为什么被有些人称为“药王”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581一682)。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了唐太宗及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说要去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的人谎报釆药时摔死,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孙思邈处于唐盛期,他积累五十余年的丰富经验,著成《千金方》这样的历史名著。《备急千金方》成书于70岁之前,《千金翼方》为后来所作,属于临证全书,代表了唐初医学水平。 在药物方面,如避瘟方中采用雄黄、朱砂消毒;用苦参、白头翁治痢;用动物羊肝脏治雀盲;用米糠治脚气病;针灸上应用阿是穴等等。 在方剂方面他经验丰富实用,创制温脾阳,下积滞的温脾汤;清热凉血的犀角地黄汤;镇心明目的磁朱丸;补气血祛风湿的独活寄生汤等等。并在书中收载了154种食物用于治疗疾病。 孙思邈强调地道药材,他专门论述了地道药材的疗效。指出药物不纯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一千三百多年前,尚无鉴定药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他能以“地道”(也可称道地)为标准,是比较可靠的。后世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是有道理。因为“药王“这一称谓当时是受唐太宗封赐的,事出有因,并非凭空想像的。 他知识渊博,唐太宗宰相魏徵编修史书时,常咨询于他。由此可见一斑。 他重视医疗实践经验,在书中收载方剂五千三百首,他特提出防风、杏仁治疗脚气;用羊靥治疗气瘿;常山、蜀漆治疗疟疾;槟榔治疗绦虫等等,都极合于现代的科学观点。 他是一名民间医生,有关他的传说很多,由于他亲自长期云游全国各地大山河川,实地考察药物的习性和生长环境及功效用途,在采药生涯中积累了无比丰富的药物知识,千百年来人们尊称他为药王,在故里药王山仍有很多他的遗迹和纪念他的庙祠,可见人们对药王印象是十分深入的了。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中国古代超过100岁的名人有哪些

各位好友,我是白水老哥。我只提两个人,彭祖和周穆王,并说说他们的长寿秘诀。

第一位是彭祖,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他的长寿秘诀是养生

彭祖,是第三代祝融陆终的儿子。陆终的妻子怀孕十一年也没有生产,于是陆终就剖开她的左肋,生下了三个儿子,再剖开右肋,又生下三个儿子。其中的老三就是彭祖。

《庄子》说:“彭祖者,姓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

彭祖的烹饪特长是调味,尤其擅长养生,是中国厨艺的创始人,养生的鼻祖。他因为给唐尧进献了雉羹,就是野鸡汤,被封在了彭城,建立了大彭国。相传,彭祖由于注重修身养性,一共活了八百多岁,历经了夏商周三代,最后羽化成仙。当然了,彭祖活了八百岁毕竟是传说,实际是说,他的大彭国一直传了八百多年。但是,彭祖擅长药膳和养生长寿应当是确切无疑的,活过100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位是周穆王,活了105岁。他的长寿的秘诀是旅行

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代天王,生于公元前1026年,死于公元前922年,一共活了105岁,在位55年,被称为“穆天子。周穆王长寿的秘诀是旅行。中国的第一个旅行家,是黄帝的夫人嫘祖,被祭祀为“行神”。第二个旅行家,就是周穆王。周穆王的大半生,都是在巡行天下中渡过的。

《左传》说他,“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周穆王为了旅行,专门组建了一套班子。马是“八龙之骏“,司机是著名的车手造父,向导是“河宗氏”的伯夭,卫队是能征善战的“西六师”,贴身保镖是“七萃之士”。周穆王最有名的一次旅行,是西行昆仑,在瑶池,见到了西王母,并和她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二人在分手的时候,西王母赠诗给周穆王:“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毋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回答说:“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可周穆王作为一个男人,在三年之后并没有赴约,后来还是多情的西王母去了镐京,与日思夜想的周穆王见了一面。

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留言。

中医药几千年为什么感觉没多大变化

中医的重点在中药,中药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动植物,只要这些动植物没发生变异,中药的变化就不大

历史上姓甄的名人有哪些

甄姓来源有四处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中华上古流传下来的姓氏,第二大类是少数民族汉化后的姓氏。

中华上古流传下来的姓氏

(一)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以官职称谓为姓氏。

舜前往东夷指导烧陶技术,后来围绕陶器产地形成城邑,就是甄城。舜的子孙有的留在甄城做甄官,掌管制陶业。后来甄官的后代便以官职为姓氏。

(二)源于姒姓,出自皋陶之后,以封邑名称、先祖名字为姓氏。

上古部落首领皋陶的儿子仲甄在夏王朝做官,被分封到甄,其后裔子孙于以祖先的封地和名字为姓氏。

少数民族汉化后的姓氏。

(一)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中郁都甄氏族部落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在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中,鲜卑郁都甄氏部族汉化改姓为甄氏。

(二)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富森氏,亦称敷臣氏,改汉姓音译为甄氏、珍氏等。

满族尼珠珲氏,亦称尼竺浑氏,意思为“珍珠”,改汉姓义译为甄氏、尼氏等。

甄姓名人

甄宇,字长文,汉代北海安丘人。初以《春秋》教授学生。东汉初年,拜为博士,又迁太子少傅,卒于官。

甄后,中山无极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甄鸾,字叔遵,中山无极人,北周数学家,官司隶校尉、汉中太守。信佛教,擅长于精算,制天和历法,于天和元年(566年)起被采用颁行。曾注释不少古算书,著有《五经算术》等。另有周天和年历一卷,《七曜算术》二卷。

甄琛,字思伯,中山无极人。汉太保甄邯之后。北魏著名大臣。

甄彬,中山无极人。有操行,乡里称善。曾以苎麻抵押于人,赎苎麻时,从中得金五两,如数奉还。梁武帝布衣时闻之,即位后官以益州录事参军,兼郫县令。

甄权,许州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甄权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卒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唐武德年间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县人,自幼丧父,性沉静好学,住青岩山10余载,人皆以文士相赞。天宝十年(751年),以左拾遗征召不就,安禄山入朝向玄宗请求授其范阳掌书记,并亲赴卫州遣太守进山拜甄济。甄济不得已就赴仕途,在衙中论议正直,秉公办事。后发现安密谋反唐,便告知卫令齐纪,同时暗自备下羊血,托辞身患重症,意欲归里。

甄谊,西安人,明代同知长沙府事。发展农业,兴办学校,政绩很好。后来在顺天府任职。

甄妮,原名甄淑诗,澳门人,获誉为华语乐坛一代实力常青树兼殿堂级歌后。

甄子丹,中国香港著名影视男演员、导演。

古代的读书人只学习四书五经,为什么当官后却能够断案,领兵,这些本事是从哪儿得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人既要学习知识,也要有社会实践。古人为官,也无外乎读书与实践,读书是为了获取功名,有跻身官场的资格,而后在官场上踏踏实实做事,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的本领。

首先,学习四书五经只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很多人也会读四书五经以外的内容。而之所以学习四书五经,在明代时期(仅以明代为例)也是因为科举的原因,明代科举考试中,四书五经占据很重要的部分,甚至在科举中出现只要学习其中一经就可以中举、成进士,但科举考试的内容绝非全部都是四书五经,如明代科举乡试一般三场,第一场是四书五经,第三场即是经史实务策,不仅考经史子集,还会考当朝政事得失,这说明四书五经固然重要,但相关的其他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通过科举制度获取功名之后,虽然举人、进士等可以直接受官,但是其官职基本上是从低级到高级一步步熬出来的,像举人一般都会授予县令、训导等官职。无论是何职,都要接受一定的考评,在考评合格之后才能予以提拔。所以,官员初授予官职之后,经过一定的经验累积,一般都可以掌握基本的为官准则,再之后一步步往上。如笔者前两天看到的明代名臣刘天和,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第,此后历任南京礼部主事、陕西巡按御史、金坛县丞、湖州知府、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总督甘肃屯政、陕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提督团营等职,其任官既有地方也有中央,虽属文官但亦有武功,通过一步一步努力逐步升迁,而刘天和只是明清官员中的一个缩影。

当然,这其中也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如个人的天赋(有人适合刑名断案,著名的如狄仁杰,有人适合军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如他人的提点(官宦之间父祖辈会对子侄进行提点,这在明清文集中很常见,还有恩师对弟子的提点等)都能够帮助一个人快速掌握官场的准则。

孙思邈是颇为神奇的人物

孙思邈(公元541年-682年,不过这个说法尚存争议,但对他活过百岁没有异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年幼时体弱多病,为了给他治病几乎罄尽家产。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晓诸子百家,博涉经史学术,兼通佛典。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不少人认为他很神奇,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你看神奇不神奇!

孙思邈18岁那年,他的婶婶得了一种怪病,虽然每天吃的饭很多,但身子却一天比一天消瘦,最后都皮包骨,看得人非常心痛,婶婶非常绝望。他看着婶婶的身体状况,十分难过和不忍心,便根据自己积累的医药知识来诊断和治疗。他经过观察和把脉,认为婶婶是寄生虫病,他把这个诊断说出来时,叔叔和邻居都不信,认为他一个小屁孩,是在胡言乱语。孙思邈给婶婶选定了一个土方子,并把药配好给婶婶送过去。婶婶有气无力地接过药,说“反正活不成了,就试试吧”。婶婶喝过药后,便躺下了。第二天起来后,发现自己的病痛减轻了许多。力气恢复了一点,脸色也好看了。一连几天按孙思邈的提醒服药,婶婶没过多久,身体便完全康复了。得到了亲朋友邻的称赞!这一次行医的成功,让他下定了决心,走上医生救死扶伤的道路。

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中,求师学艺。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对中国传统医学有深刻的见解,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孙思邈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医药学研究成果,形成新的理论。用毕生精力完成了中医名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医药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孙思邈提倡诊病方法:“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就是在给人治病时要像武夫般自信和勇气,准确而不畏手畏脚,随机应变、不拘一格;“心小”爱惜生命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谨慎小心。他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为我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孙思邈的父亲得了雀目病(夜盲症)。母亲得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孙思邈从太白山回来,按照师父的话,每天给父母吃几两肉,但一个月后仍不见效。他再翻遍大量医书,终于找到“肝开窍于目”的解释,改让父母吃牛羊肝,果然见效,不到半个月,他父母亲的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都痊愈了。

孙思邈在行医途中,看见几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一个哭得泪人一般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神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了几滴鲜血,便急忙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认为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大家疑惑不解,说“死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了,怎么可能救活呢?孙思邈坚决请求打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焦黄,脉搏还有微弱的跳动。赶忙取出银针,选准穴位,找准部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慢慢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不久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抬棺的人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遍四方,被称为“活神仙”。

孙思邈在长安行医期间,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发现有钱人患脚气的人特别多,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与不吃粗粮有关,于是用谷糠、麦麸煮汤让他们喝,效果非常好。

孙思邈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积极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孙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来发火炼丹,这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火药的配方。他在所著《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中,记述了伏火硫黄法的制作方法。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太医束手无策,经人推荐,唐太宗便派人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由于宫廷规矩,受“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孙思邈用“悬丝诊脉”的方法诊断。吩咐侍女将皇后左手扶出竹帘,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就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唐太宗大喜,赐他“冲天冠”一顶、“赫黄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马一匹和黄金千两、绸缎百尺。唐太宗欲留孙思邈在朝执掌太医院,但孙思邈不愿在朝为官,婉言谢绝了太宗赐给的官位。

民间传说,孙思邈还有药王追车夫,为虎、龙治病,鹿衔仙草,虎守杏林,龙宫奇方等故事。比较离奇,不足为信。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是对孙思邈医术、医德的肯定。

孙思邈钻研医学,善于博采众长。对于诊断和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他曾不远千里去求教,主张行医不应有贪求财物的私念,对患者要有同情爱护之心,不论贫富、贵贱、亲疏,一视同仁。他也曾拒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授予的官职厚禄,但从不拒绝病人的求诊。实践出真知,正是因为孙思邈经年累月的治病救人,并且不断创新,不因循守旧,抱着过去固有的药方,墨守成规,才成就了他高超的医术。他曾经说过,治病三年,而知天下无方可用,因病用方,因人施方,才最终才有的“药王”称号。看到这里,你觉得他还神奇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