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围点打援具体是指什么
- 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孤军奋战太久了,突然情绪就崩溃了,你有过这种感受吗,你是如何处理的
- 堡垒行动中曼施坦因坚信距离胜利不远,为何不敢抗命投入预备队
围点打援具体是指什么
一言难尽,这四个字在军事上包罗万象,其运用之广和变化之多,实集兵家之大成。
1948年7月2日深夜,一直在桐柏山区隐蔽待机的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接到刘伯承的緊急命令,以六纵主力6个团(另外3个留在了大别山)在桐柏军区、陕南军区等地方部队9个团配合下,立即出山奔袭汉江平原发起“襄樊战役”,包围攻取襄阳和樊城等敌占据点,以便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监视和牵制住华中白崇禧军事集团,使其不敢倾力东援。
(王近山将军)
襄阳无疑是一座历史名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城垣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既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易守难攻所在,金庸小说里的郭靖,昔年就在此地抵挡蒙古大军半年之久,城高水深,被誉为“铁打的襄阳”。
王近山面对的守城敌将也都是“名人”,一位是第15绥靖区司令康泽中将,黄埔三期生,“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蒋介石的绝对嫡系;一位是绰号“熊猫“的川军悍将郭勋祺,早年刘湘手下的骨干将领,康泽之所以选择郭勋祺担任副手,是因为襄樊地区三个旅的守军中,有两个是川军部队,另附三个地方保安团,总兵力约21000人。
(蒋介石早年侍从副官康泽)
1948年7月10日,在扫清外围敌军之后,解放军兵临襄阳城下,在兵力几乎对等的情况下,王近山打破常例,晓谕全军设立三个“特等功”标准:1,第一个登城成功;2,缴获四门化学迫击炮;3,活捉敌酋康泽。中野六纵和地方部队群情激昂,纷纷决心奋勇杀敌活捉康泽,因为康泽早年成立的特务武装“别动总队”在苏区曾经罪行累累。
坐镇武汉的“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接到襄阳被围的急电后却犯了难,派兵救援吧,他深知刘伯承元帅是“围点打援”的高手,中野主力说不定正在某个地方守株待兔;坐视不管吧,襄阳一丢,武汉北面的凭障顿失,宜昌亦受威胁,虽然康泽不是他的人,可是襄阳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一向诡计多端的“小诸葛”也是进退两难。
(中野六纵战士)
事实是,我野司直接指挥的二个纵队、陈赓将军指挥的西集团两个纵队,都在襄樊战场外线蓄势待发监视周边之敌,南阳的第13绥靖区王凌云部(二个整编师)和张轸兵团只要西援必遭打击。无奈之下,白崇禧只好抽调信阳的整编第7师、确山的整编第20师绕道增援:乘火车先到湖北孝感,然后徒步行军北上,过宜城奔襄阳,整个“旅途”的耗时最少需要七天!
这就是“围点打援”的精妙所在,对手如果重兵快速来援,解放军就将暂时围点不打,首先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击援军;如果对手增援迟缓,则攻城部队就会坚决而迅速的拔点;并且两者之间随时可以根据敌情变化而切换,如何临机处置,完全在于战役指挥员的战场把握能力。
(康泽被俘)
既然白崇禧的援军是绕着大圈爬来的,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战场,攻城前敌总指挥王近山随即下令拔点,王近山一反古来打襄阳“先夺山后破城”的惯例,以猛虎掏心的战法直扑襄阳城区,刀劈三关,总攻开始后仅用三天时间便全歼守敌,俘敌康泽、郭勋祺两名中将以下17000人,创造了对等兵力下攻城作战的典范战例,入选解放战争十大攻坚战。
《亮剑》里华野二师和五师争夺战利品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襄阳战后,六纵与地方部队因为争夺俘虏和缴获出现纠纷,事后刘伯承司令员命令王近山做深刻检讨,也算是战役中的插曲。
(川军郭勋祺)
襄阳既失,走到半路上的援军两个整编师立刻掉头南逃,一边庆幸总算没有被中野主力捕捉,而实际上我军攻克襄阳后,为配合华东野战军发起攻势,主力全部转移至汉水北岸,白崇禧的战役指挥能力,比起军神来还差着一个段位。
我军另外一个擅用“围点打援”战术的高手是粟裕将军,在洛阳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屡试不爽,使国民党的各机动兵团经常疲于奔命,却又始终战战兢兢,只怕救援要点不成,反而落入打援陷阱,这个难题,困扰了黄埔将领们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到彻底失败也没琢磨出有效的应对战法来。
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孤军奋战太久了,突然情绪就崩溃了,你有过这种感受吗,你是如何处理的
有的。
刚开始是心中对自己无数次的否定,无数次的内疚、悔恨,感觉自己就是个多余的人,特别难受(无法自拔的悲伤),特别的不理智,有些疯魔,感觉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哭累了,傻了,难以平复自己的痛苦,或许时间足够久了,自己才能慢慢的看起来平静些,一点点缓过来,再反复地否定与肯定自己中慢慢想通吧!最终归于正常。总之,特别地惨烈,特别地痛,撕心裂肺的痛。或许语言都无法表达那种感觉吧!
堡垒行动中曼施坦因坚信距离胜利不远,为何不敢抗命投入预备队
堡垒行动期间,在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堡垒”作战线后方确实部署了一个较为强大的战役预备队,即第24装甲军,该装甲军辖有第1 7装甲师和党卫队“维京”装甲掷弹兵师,总计拥有112辆坦克。这个军在“堡垒”作战期间并不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而是直属于陆军总司令部,因此曼施坦因是没有权力调动这支装甲部队的,只有陆军总司令部下达命令将该军转隶给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时,曼施坦因才能调动这个军。而希特勒始终都没有将这个军的指挥权交给曼施坦因,因此曼施坦因就是想抗命将第24装甲军投入“堡垒行动”也不可能办到。
第24装甲军原先确实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是作为右翼的顿涅茨突出部预备队,德军在那里的防御并不强,主要是因为战线太长,兵力严重不足,而且仅有仓促构筑的野战工事,不可能长时间的抵挡苏军的强大突击,而希特勒又极为重视顿涅茨这个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地区,拒绝放弃这个难以防守的突出部。为此,陆军总司令部下令南方集团军群在顿涅茨突出部留置一支规模较大的战役预备队,以防苏军达成纵深突破,这支预备队拥有4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包括第24装甲军的2个师。
德军正式决定发起旨在消除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堡垒行动”后,曼施坦因便将部署在顿涅茨地区的第24装甲军向北移动到堡垒作战线的后方,显然曼施坦因意图将第24装甲军也投入到进攻作战中,这样便使顿涅茨突出部承受更大的风险。曼施坦因对第24装甲军的调动并未经过陆军总司令部的同意,因此陆军总司令部一直责成曼施坦因将第24装甲军调回顿涅茨地区。当时曼施坦因刚刚取得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挽回了南翼的崩溃局面,颇受希特勒的重视,对于曼施坦因期望将第24装甲军作为南方集团军群战役预备队的意见还是给予了同意,不过希特勒还是非常担心顿涅茨突出部的防御,为此他保留了第24装甲军的最终决定权,将其编入陆军总司令部的预备队中,脱离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
退一步来讲,即便曼施坦因有权调动第24装甲军,将其投入到堡垒作战中,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可否认曼施坦因确实重创了当面的苏军集团,苏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惨重的伤亡,不过曼施坦因并不知道苏军在后方部署了一个方面军级别的战略预备队(几十万人),早就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就是否继续发起进攻争执之际,隶属于草原方面军的3个新锐野战集团军和2个坦克军(400辆坦克)的强大兵力已经集结到前线,计划发起一场全面的反攻。如果曼施坦因将第24装甲军投入进攻,将正好和这些苏军新锐集团军相遇,最终两败俱伤。此外几天后苏军便对德军脆弱的顿涅茨突出部发起了进攻,仅靠第24装甲军也无法阻止苏军的突破,又将党卫队第2装甲军也投入作战。可见将第24装甲军不投入“堡垒行动”是非常正确的,曼施坦因对战局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