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北大演讲(史料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人要说躬耕于襄阳)_易中天_襄阳_南阳

本文目录

  • 史料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人要说躬耕于襄阳
  • 你认为郑强和易中天私交好吗你怎么看
  • 易中天和郑强谁厉害
  • 考上了北大历史学系,但听说就业前景不太好,要不要读
  • 易中天教授摊上事了,被爱新觉罗投诉到民族委员会,怎样看
  • 头条上有很多喷易中天的,你怎么看
  • 有人说易中天浅知厚谈如何评价其人其学
  • 易中天为何离开武汉大学
  • 易中天有真才实学吗你怎么看
  • 易中天为什么喜欢吹捧曹操

史料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人要说躬耕于襄阳

某地为了争夺南阳躬耕地

一、先把【南阳】篡改成【襄阳】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某地、某些人是如何把“南阳”篡改为“襄阳”了呢?

1、先把诸葛亮说的“南阳”篡改为南阳郡,即“躬耕于南阳郡”

2、再把诸葛亮做《出师表》的时间(蜀汉建兴五年,即227年)“提前”20年,篡改到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前。

于是,襄阳郡被否定,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被羞辱。

3、再篡改汉建安十三年前(208年前)南阳郡的范围,把“南阳郡”等同于习凿齿说的“南阳郡邓县”。

4、再篡改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南阳郡邓县的范围——说邓县跨越汉江,跨越万山,管辖习凿齿“号曰”的“隆中”,于是“邓县”被篡改为“隆中”。

5、再把“号曰”的“隆中”篡改为“襄阳”,习凿齿在《襄阳记》言“襄阳有孔明故宅”。

6、这里面的逻辑:【南阳—南阳郡—南阳郡邓县——隆中—襄阳】。所以【南阳】被篡改为【襄阳】,即“躬耕于襄阳”!

二、再篡改其他

6、再篡改诸葛亮说的“躬耕”,把“躬耕地”等同于习凿齿说的“家”(其实诸葛亮在《答李严书》说“臣家成都”,可见习凿齿造假无疑)

7、再篡改诸葛亮说的“草庐”,把“草庐”等同于习凿齿说的“宅院”。

8、再篡改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为“襄阳已一片生机勃勃”

9、再篡改诸葛亮说的“不求闻达于诸侯”为“连太守都不屑一顾”

10、再篡改诸葛亮说的“三顾草庐”为“毛遂自荐”,说诸葛亮“北上樊城”见刘备(见《魏略》)

…………

N 、2003年说“南阳,今湖北襄阳一带”(见2003年人教版教材)

N+1、2010年湖北襄樊改名为襄阳。

N +2、2016年湖北襄阳政府宣传部微信号“汉水襄阳”骂河南南阳卧龙岗、河南南阳诸葛亮文化节日【李鬼】,并说【诸葛亮“隐居襄阳”,“躬耕隆中”】

N +3、诸葛亮说的“南阳”正式被篡改为“襄阳”

我说湖北襄樊啊,你可以挣,可以抢,但不能不尊重诸葛亮啊,他说的这段话可不能被篡改、被否定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你认为郑强和易中天私交好吗你怎么看

《大奇讲故事》关注微信公众号

历史上`文人相轻’是一种传统不良陋习。尤其高知更甚。今天的学者们与过去不同了,更多的是学会欣赏。

郑强和易中天都有着师者鲜明的特点:侃侃而谈的个性,在自己的专长领域里,独树一帜。

可是双方都是有个性的人,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也不会深交,甚至私交。因为这个年龄,没有时间让他们私交。只能双方远远的去欣赏对方。

当然好事的学生们,总是喜欢把他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真如郑强去厦门大学去演讲。同学们把夏门大学易中天搬出来,进行同场PK。其目的,看到这两位得高望众的`嘴炮’,争个面红耳赤。

郑强很清楚学生们心里的小九九,他直言不讳地说道:以己之长克他人之短,其胜之不武。唯有欣赏他人之长,才是做人之道。

如要我真正同易中天PK,双方因该拋弃各自专长,比个人的兴趣爱好PK(如唱歌,打乒乓)这才是真正的非对称的比较,一笑了之。

郑强所言,完全出自内心告知年轻人,要学会欣赏别人。与人相处要有和而不同,大道至简的理念。

郑强所言,受益不浅。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郑强老师锲而不舍地为提高西部高等教育文化而奔走,最终成为国家西部高等文优战略。郑强功不可没……

易中天和郑强谁厉害

易中天和郑强都是教授,都擅长演讲,都是学者,都是我喜欢的人。

如果让我选择二者谁厉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强教授。

评价一个人是从个人的人生定位(所以认真的说二者无法进行对比,但我说的是个人喜好而已,纯属个人看法)

例如,演员歌手就要看作品,看演艺的成就,例如我最喜欢的李雪健老师、最喜欢的歌手周杰伦,他们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演员和歌手。如果说作家,那就看你的作品质量,获得的奖励成就,比如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最好的说明了。比如医生,那就要看他的医术是否高明,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比如终南山,国士无双。

下面我谈谈我对易中天和郑强两位教授的“厉害”看法。

1、所谓的厉害就是影响力

国人评价,这个只能选取一部分人做代表了,两位均是高校老师,郑强被誉为“当代大学郑能量”在中国众多老师当中郑强是知名度最好的,在当代的大学生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从社会地位来讲,他是正厅级干部,是人大代表,长江学者,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等等。易中天是一个文化学者,文学教授,他的获评《魅力杂志》中国“十大魅力先生”当然这个含金量可想而知。对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易中天》系列的出版让国人热衷于国学历史,并激发学子们的探究之心,央视在力挺易中天的同时,正式见到了其影响力,因易中天在主流媒体的出境机会多,所以其影响范围要比郑强广,但影响力而言谦逊。

2、所谓的厉害就是贡献度

专业领域的建树:郑强是高分子领域,专业性极强,“863”“973”课题很多,且每年的研究经费几千万,对我国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之前网络报道新型隐身材料我不知道是否与郑强有关,但有一点肯定是浙大的成果。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中华史都很有分量,但是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何其难哉,岂非一力支撑,近代历史学家也能曾想撰写通史,但均难实现,都是集几家之长通力合作。所以贡献度还是郑强好些。

举例:郑强老师自诩对三国可以畅谈一二,但让易老师品品高分子化合物则困难重重。

3、所谓的厉害就是人格魅力

风格不同,人格魅力展现不同。

郑强的风格是直言,幽默,深刻

郑老师的为“文化、教育、修养、视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责任”专题报告,让学生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是当今大学老师演讲获得掌声次数最多的。

易中天的风格是直白,幽默,易懂

易中天的三国 汉代风云 中华史等需要直白易懂,有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但谈到国家大义的时候那必须严肃对待,这个历史学者的家国情怀就是最大的魅力。

所谓用来说,我认为是郑强厉害。这个不是贬低易中天老师,因为不是一个行业一个专业,对比二人本身都没有意义,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怎么比较。这个只是作为谈资过过嘴瘾罢了。我都喜欢二人,以上。

考上了北大历史学系,但听说就业前景不太好,要不要读

首先,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确实很难找工作。我高中的一个学姐就是北大历史学专业毕业的,毕业以后,也是赋闲在家一两年才托关系找到了工作。

因为,历史学是属于基础学科,比较有产出的,各个行业都很少有去招聘历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娱乐和游戏行业实际上是需要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去进行规范和顾问的,但是相关的行业要么就不重视,有中式的就非常重视只找,大学的有名的学者根本不可能找本科毕业生。

所以,最终学历史学专业。如果是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工作那么,合适的出路只有国企央企里面相关的文秘工作,或者政府部门的秘书工作。

大多数学历史专业的学生会选择考研,甚至继续考博,最终选择留在学校。一层一层总会淘汰一些人下来,被淘汰了再说。能读下去的就一直读。

你要知道在中国学历史主要是为两个事情服务,第一为政治决策做参考意见,从历史的经验中去找方法。第二方面就是为经济决策做参考意见,利用历史的重复性去挖掘经济规律,寻找发展和获利空间。

不要幻想着能够去做演讲出书之类的,搞这些比你在抖音上面成为网红还困难。你要想想中国出过几个易中天?

能够到那一步的人,通常也是一路从硕士考到博士后,再从讲师职称一路考到至少教授。达到这个水准的情况下,还要在这一波人中成为那凤毛麟角的一两个。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名了,才有可能让别人看到。

当然了,上面所讲的都是专业对口的情况下,你的就业和出路。在历史学这种不好就业的专业,绝大多数的人毕业以后就业都是不对口的。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你的北大牌子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历史也是属于文科专业,实际上和那些学文学的或者是学新闻的,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你完全可以跨到新闻行业。闲来无事,甚至可以在大学的时候考一个司法考试,万一给你考过了,你毕业以后还能当律师。

总之,文科专业有一天的跨越性,只要你的文字功底好。触角是可以伸到很多行业的。

易中天教授摊上事了,被爱新觉罗投诉到民族委员会,怎样看

古今多少事,任由有人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探讨,百家争鸣,何必较真。除非真知,有时真知也随时间的探索改变和完善

头条上有很多喷易中天的,你怎么看

说实话我不怕噴子,我识为只要不说脏话就不是喷子,他们有时说出的话很哲理,不能认为不否何你的观点就叫喷子,这就认识错了。

有人说易中天浅知厚谈如何评价其人其学

易中天,武汉大学中文系,师从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在武大讲学期间,座无虚席,每每爆满。前武大校长刘道玉称赞他为巨大成就之人。后任厦大教授,单单从他的简历来看,就已经不简单了。

初知易中天先生,还是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听他讲述品三国开始的。我是半途中才看这个节目的,结果感到易中天先生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后来就一直锁定这个节目看了下去。

虽然三国一书内容情节我很熟悉,但易中天从人物性格、做人道理并且结合各版本及批注等方面旁征博引,细细勾勒,仍然让我着迷。从此我喜欢上易中天了。

易中天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人,谈吐风趣,见识广博!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优秀学者!

然而易中天先生有中国历史学者的通病,明知演义小说不真实虚构的 (自己也承认),但他们还是喜欢用演义及小说等文艺作品证明历史,还用真实史书来证明演义小说,反复如此,这是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不应犯的错,历史学者应力求解秘历史真相,事实求是;不应援引文艺小说和演义假东西来证明历史讲历史,没说服力的!

易中天先生是一位专业功力深厚的学者,不存在浅知厚谈的问题,他只是犯了许多历史学者的通病!

易中天为何离开武汉大学

员工出走不外乎几点。升职无望、工作受到不平等待遇、与同事关系不和。这些问题可以适用于所有的行业,当然也包括学校这个特殊的行业。

对于易中天的出走,武汉大学损失了一名人才,对于易中天来说,也是极其不愿意的。因为他对于武汉大学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这里是他人生的起点,他也在这里执教数十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他的恩师。易中天以他恩师的名字捐资设立奖学金,以此来报答他恩师的恩情。

易中天自称他是武大的儿子,武大是他的母亲,足以看出他对武大的感情。可最后他还是离开了他的母亲,远走厦门,其中的原因易中天曾在公众面前说过是因为“他不喜欢武汉的天气,相比武汉,他更喜欢厦门的天气”。大家要知道,易中天在武汉十几年了,如果不喜欢武汉的天气,早在几年前应该就跑了,为何十几年以后才以此借口离开?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曾向记者坦言易中天离开武汉大学的深层原因。一是在学术称职上压了他,他直到1991年才提升副教授,而与他情况相同且成果不如他的人,却提升了教授;二是在学术思想上受到了压抑。鉴于此,对于中天的离开,我是支持的,尽管我为他留校花费了心血。

不难看出易中天的出走是因为在武汉不被重视,被他人所欺压。尽管易中天十分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课堂节节爆满,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遭人嫉妒,受人排斥。易中天不是第一次要出走武汉大学,第一次提出时,武大为了挽留他,给他从讲师升到了副教授,算是把他给留下来了。如果易中天不提出要走,恐怕这个副教授也拿不到了。

副教授自然也没有办法让易中天安稳下来,因为他在这里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尽管武汉大学是他的母亲,但是儿子长大了总会离开母亲的。1992年易中天去到了厦门大学,担任艺术研究所所长,并很快的晋升为教授。在厦门大学,易中天得到了他应得的东西,也让他重新的规划了自己的方向,为此后走上百家讲坛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易中天有真才实学吗你怎么看

什么叫真才实学,标准是什么?这是很难界定的事情,教育部门有他们的标准,大学有大学的标准,社会有社会的标准,国家有国家的标准。如果以国家级科学院院士的标准衡量易中天,他真的还差的很远;如果以社会的角度衡量易中天,他是百家讲坛走出来的史学红人;如果以大学的标准衡量易中天,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教授,但不是大学教授中的佼佼者;如果以学术水平衡量易中天,他就是一个三流的学者。

易中天是在百家讲坛,讲授《品三国》而闻名天下的,如果从电视讲座的角度来看,易中天的讲座水平非常高,能吸引广大的观众、听众,并且适合众多观众的口味,做到了老少咸宜,易中天也走红了。但是从学术的角度衡量易中天《品三国》,纯粹就是普罗大众的小儿科。在研究三国方面,易中天明显的不如四川大学的方北辰教授,说句不好听的,易中天的三国研究水平,和顶级三国研究者相比,还差的很远呀!

易中天曾经在《品三国》中讲到,赵云的翊军将军是“杂号将军”,就说明易中天研究三国的水平很低下。2014年,我曾经在微博和新浪论坛写《易中天先生称赵云是杂色将军,是不求甚解。》,易中天的粉丝新浪历史频道的版主“亳州豪客”,辩论不过我就利用职权打击我,为此我向新浪网投诉过很多次。在新浪辩论期间,有一个自称老者的论坛过客,也曾多次出现过,这个人是不是易中天本人,我不得而知。

赵云的翊军将军,是刘备特意为赵云独创的名号,因为在成都犒赏有功之臣时,赵云用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向刘备表达了天下未定不敢享受生活的建议,赵云也不接受右将军的封号,刘备没办法特意创造了“翊军将军”这个名号,就好比汉武帝为霍去病特意创造了“骠骑将军”,是同样的道理呀。

易中天后来写作《易中天中华史》,在书中他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商朝开始分裂为两部分:蒙昧史和文明史。易中天在很多公开场合演讲说:“中国的文明史只有3700年。”从这一点来说,易中天先生不但学术研究水平不高,而且惟西方学者的马头是瞻,有点妄自菲薄中国文明史了。《易中天中华史》的学术价值不高,也就是历史科普读物而已。

今年早些时候,易中天先生在头条号讲解《周易》,看了一下他的讲解,也就是地摊文化的水平。我跟了一帖,有点刁难他的意思。我说:“胆子真大呀,我研究易经30年,都不敢讲“易经”,你用你的姓解释易经的易,还没有解释清楚。你能讲一下易经的源头是什么吗?周易到底是怎么演变来的?”易中天先生对我的提问不屑于顾,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是大名人嘛,这也没啥奇怪的。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做客,他多次表态说:“历史是没有真相的。”历史真的没有真相吗?历史一定是有真相的。我对易中天先生的最后评价是,中国历史学界的大红人,一个声名显赫的厦大教授,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一个三流水平的学者,一个三观不正的历史研究者。

易中天为什么喜欢吹捧曹操

三国演义主要是以蜀汉为正统,过度的神话了蜀国发展,而人们在演义所关注是一代“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本身就是三国两大杰出军事家之一,虽然他的军事才能没有演义里面那么神,但是在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历代军事家是没有人否定的,是稳得住脚的,诸葛亮的故事也是家户喻晓,所以现代人们讨论诸葛亮已经是常事,如果在现代你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得不走寻常路。

易中天教授品三国肯定得不走寻常路,品三国,讲历史不止易中天一个教授,要想要在众多教授中脱颖而出,就得背道而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本身就太耀眼,如果易中天在吹诸葛亮军事才能高,那就没人会注意了,如果说反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行,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易中天因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直接引用陈寿原话,而没有举例说明诸葛亮军事才能,引起社会一顿臭骂,易中天成功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历史杰出的军事家,被说成不懂军事,不觉得奇怪吗?

易中天品曹操,把曹操吹的很厉害,这也是对三国演义,反倒而行,演义说刘备,易中天说曹操,这也是引起人们的一个注意点,但是曹操在历史上也是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与诸葛亮统称三国两大军事家之一,易中天吹曹操也在情理之中,曹操也确实有真本事吹,人们对曹操的认识是奸雄,所以易中天吹曹操,一个人们不喜欢的人,有人说他,人们就会好奇,一个奸雄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成为了易中天吸引人们的关注点。

最后易中天最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点品三国是,易中天过度吹捧郭嘉,一个在历史上本来什么名气,也就是个纯粹的谋士和张良一样,张良起码还属于谋略家的谋士,郭嘉就是单纯的谋士,既然被易中天说成军事天才,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导致现代很多人吹捧郭嘉,拿诸葛亮与郭嘉相比,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等等。但是郭嘉在历史上,根本是站不住脚的,问郭嘉厉害在哪里,说郭嘉辅佐曹操一统北方,曹操一统北伐是郭嘉一个人的功劳吗?作战计划一般由曹操身边的荀攸、贾诩、荀彧来做人家是战略家,打仗手下的名将多得很,郭嘉就分析一下敌方心理活动,单纯的谋士,根本没有战绩可言。

被易中天教授品三国一说,直接导致三国翻天覆地一番,一代名将诸葛亮被说成不懂军事,穷兵默读,一代奸雄曹操被吹成正派大英雄,无人问起的谋士郭嘉被吹成军事家,完全颠覆世界观。这很明显是与历史作对,否定历史历代对三国的看法,这样的反面思考问题如何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