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蚕头雁尾”的隶书就是正体隶书正体隶书与草体隶书有什么区别?隶书的“横”划,怎么写_隶书_正体_草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蚕头燕尾 隶书 正体 草体

本文目录

  • 是不是有“蚕头雁尾”的隶书就是正体隶书正体隶书与草体隶书有什么区别
  • 隶书的“横”划,怎么写
  • 很多人想练习隶书,那么隶书的基本笔法是如何的呢
  • 隶书“天人合一”竖式怎样避免雁尾重复

是不是有“蚕头雁尾”的隶书就是正体隶书正体隶书与草体隶书有什么区别

谢谢你的提问。隶书的“正体”,只能说是后世的说法。隶书是一个草根书法,所以才叫隶书。

隶书没有直系的继承关系,而是从不同的优秀书法家那里逐渐传播下来的。地方不同,风格不同,年代不同,样式不同。所以,隶书的风格样式特别多。

大约东汉中晚期,才出现了“蚕头燕尾”的隶书,这种隶书以孔庙三碑《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为代表。最后的一个隶书代表是蔡邕的《熹平石经》,据说这个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是,蔡邕的隶书已经是隶书的末代了。

《乙瑛碑》。

所以,隶书的“正体”是不存在的。这不像篆书,你说小篆是正书,是一个“正体”这没问题,因为篆书确实有一个直系的承传,比较统一,但是隶书没有。

所以,从东汉的隶书,到魏晋南北朝时代,书法的样式是最丰富多彩的。像晋代的《爨宝子碑》,既不像隶书,也不像魏碑,更不像楷书。

《礼器碑》。

而唐代的书法就统一多了。隶书从来没有出现过统一,因此是没有“正体”隶书的。

《石门颂》

至于草体隶书,还真的存在。这些隶书,早期的像银雀山竹简等等都是。晚期的草体隶书如《石门颂》,也是经典隶书,但是,并没有明显的“蚕头燕尾”。

所以,隶书是多姿多彩,风格多样的。

《衡方碑》。

像《衡方碑》都是像篆书笔法。不但没有蚕头,也没有燕尾。

总之,,除了不同风格的严肃隶书,荒率、潦草,是下级官吏的流行的笔迹。

这样的书法,也是一个流派或者一种风格。

《史晨碑》。

而工整严密的隶书,更具有庙堂之姿。

我们今天学习隶书,已经没有“正体”与“草体”的区别了,以自己喜欢为标准。

汉简《银雀山竹简》。

选择哪一种隶书都有道理。哪些成熟的隶书,已经是经典,没有太多创新和想象的空间,反而草体隶书,由于还不是成熟的隶书,所以,会有更多想象的创新空间。

《曹全碑》。

初学隶书,最好选规范的大众经典,例如《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等等。等积累了一些隶书知识和书法史知识以后,再选择有艺术突破性价值的字帖。

隶书的“横”划,怎么写

隶书的横分为主笔和次笔。

主笔有两个要求:一、蚕头燕尾。所谓”蚕头“,笔锋由右向左递入,也就是所说的藏锋,在横的结束部位要向右上角挑出,也就是所谓的”燕尾“或叫”鳳尾“。二、一横三波。所谓一横三波,起笔的蚕头部分要重要向左下角压,紧接着运笔要向上右上方轻轻带过,笔划稍细,到中间部位是一横的最高处,这里要用力压下,接着轻轻向右下方滑过,再向右上方用力挑出燕尾。

看图例:

隶书横的次笔则比平直,当然也可以中间向上凸起,也可以向下凹,根据不同隶书的特点,自己把握。

在隶书中,关于横还有一个要求,一个字中,”蚕头不二设,燕尾不双飞。“其实说白了,就是主笔不能有两个,只能有一个。

下面举个例字”王“:大家观察主笔和次笔的区别。

下面请欣赏头条文友,姬宏云先生作的两幅隶书作品:

很多人想练习隶书,那么隶书的基本笔法是如何的呢

隶书是诸体中比较容易上手的一种,因由篆而隶,故有蚕头,即起笔多为回锋,虽然现在人们都传说是像蚕头而得名,而我则认为是藏头(蚕头)之谐音,故写隶书须回锋或叫藏锋起笔。雁尾则应是掩尾(雁尾)之谐音。也有掩藏之意

隶书由篆而来,笔画多有减省,取左右开张之势,多呈扁方形。有篆书之左右对称笔画匀称之遗风,而失去篆书之瘦长形状。

隶书由篆书而来,化圆转为方折,主笔出现明显波折之笔,等装饰笔画,实为文字之进步。

基于以上特点,隶书须综合考量,方能写好!

隶书“天人合一”竖式怎样避免雁尾重复

“雁不双飞”,指隶书写作时,一个字用一个雁尾。天人合一四字并无雁尾重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