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除夕,一则以“3岁孩童在父亲的强迫下在雪地里裸奔”为标题的视频在全网传开,里面的小男孩就是何宜德,而拍摄这个视频的人正是他的父亲何烈胜。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网友的谩骂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们对这位父亲的做法更是恼怒不已。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多年后这个裸奔男孩竟成为中国《最强大脑》中的神童。
曾经被诊断为脑瘫的何宜德,在5岁就创下了吉尼斯最小飞行员的驾驶记录,8岁就考入大学,13岁攻读博士。神童何宜德的背后竟是受父亲虐待?超级简历再次受到质疑?这种“鹰式教育”普通人还能复刻吗?
何宜德
01.“裸跑弟”与“鹰式教育”
零下13摄氏度的天气正常人穿着棉服外出都会冻得发抖,然而却有一个人在雪地里裸奔,而这个人竟是年仅3岁的小男孩。3岁的何宜德仅穿着一条黄色的内裤就开始在雪地上奔跑,在周围白雪皑皑的环境下他赤裸的样子显得格格不入,这鲜明的反差引来了周围路人的围观。
3岁的何宜德只穿着短裤在雪地上奔跑
展开全文
他的身体冻得发红,面部表情也极其痛苦,嘴里不断哭喊着:不想练了,想要爸爸抱抱。可是无论他怎样向父亲央求,一旁的父亲对于他的哭闹都不为所动,只顾着拍视频记录,何烈胜始终没有松口。
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一位父亲竟让一个3岁的孩子裸奔,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何这位父亲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视频一发出就引来了无数网友的斥责,甚至将他称为“鹰爸”,何宜德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作“裸跑弟”。
何宜德被称为“裸跑弟”
何烈胜之所以被称为“鹰爸”源于他的“鹰式教育”,所谓的“鹰式教育”就像自然界中的老鹰对幼鹰残忍的训练方式,幼鹰在长到一定年纪时,老鹰就会将其推向悬崖,在这种危急时刻,只有摔死和起飞两种选择,所以幼鹰不得不被迫学会飞翔,而何烈胜的这种教育就是“鹰式教育”。
“鹰爸”何烈胜的“鹰式教育”
视频的爆火引来了无数人的争议,但是面对大家的声讨,何烈胜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态度,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模式。每天对何宜德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训练标准,对于这样一个年幼的孩子,他为何如此严苛呢?看似冷血无情的背后竟隐藏着一家人多年的辛酸?
02.输在起跑线?
2008年2月何宜德出生在江苏南京,父亲何烈胜曾当过7年的老师,后来又担任一家公司的董事,夫妻俩多年来一直怀不上孩子。直到何烈胜40岁那年,何宜德才如同上天的恩赐般降临到了何家,老来得子的何烈胜对儿子格外珍惜,然而何宜德的出生却让何家人喜忧参半。
原来何宜德是早产儿,刚出生的他比其他婴儿轻了很多,只有4斤不到,身体的一个器官还未发育完全。经过医生调查,何宜德的脑部损失惨重,伴随蛋白低下和脑水肿,最终诊断为脑瘫患儿。这对初为父母的何烈胜夫妇来说无疑是一道晴天劈地,当全家人还未从出生的喜悦中跳出时又陷入了悲痛之中。
何宜德一出生就在保温箱里度日,何烈胜为了照顾儿子,辞去工作专心在家陪孩子。期间更是带领何宜德拜访了全国多家医院的专家,在何宜德6个月的时候,何烈胜在医生的建议下,为儿子制定了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这也是何爸“鹰式教育”开启的地方。
不到一岁的何宜德每天就要定时接受游泳训练,从刚开始的每天10分钟,后来每天游泳的时间逐渐递增。因为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肢体协调能力,也可以激发幼儿大脑的功能,为此何爸还专门买了一个折叠游泳池。后来他又听说冷水可以刺激大脑的反应功能,于是每次都将水温递增到24摄氏度。
何宜德冷水训练
家里人对他的这种行为很是不满,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承受不了这种折磨,但是何烈胜仍然坚持自己的计划。经过医院的多项检查,儿子的身体状况竟然越来越好了,而且不仅在智力和体力方面得到了改善,甚至还超过了同龄人。这也让何烈胜再次看到了希望,也因此对儿子的训练更加严格。
03.“鹰式教育”体能训
何宜德不普通的出生仿佛就注定他要走上不寻常路,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家人怀里嗷嗷待哺时,不满一岁的何宜德就已经开始了每天长达8小时的训练。为了提高他的体能,何烈胜为儿子排满了各种体力运动:游泳、跆拳道等,这些在常人看来都有难度的运动,却是不到一岁孩子的日常。
在何宜德一岁可以独立行走时,何爸又开始训练他徒步暴走从最开始的几米到500米、1公里,对于一个年仅一岁的孩子来说,这种运动量非常大。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何宜德两岁时就登上了海拔接近500米高的紫金山山顶。尽管登山途中何宜德多次哀求父亲,何烈胜始终没有松口停下,直到登上山顶。
何宜德在雪地里裸跑
何宜德3岁时就跟随着父亲去美国幼儿园读书,也就是在那一年,何烈胜“鹰式教育”进入大众的视野。那天纽约的温度达到了零下13摄氏度,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雪,然而3岁的何宜德却只穿了一条黄色的短裤,在父亲何烈胜的要求下在雪地上奔跑。尽管何烈胜因此受到了大众的批评,他也丝毫没有悔意,反而对儿子的要求更加严格。
何宜德4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独自驾驶船只出海,5岁时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学习驾驶飞机。虽然他驾驶的飞机并非成年人操控的那种民航飞机,但是对于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很厉害了。尽管当时驾驶飞机的工作人员几度劝说,但是何烈胜却执意让何宜德坐上了飞机,5岁的何宜德也一举打破了吉尼斯最小飞行员驾驶的纪录。
“裸跑弟”何宜德驾驶飞机穿过北京野生动物园
在这之后,何烈胜每年都会为儿子选择一项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活动。为了让何宜德更好地独立挑战自己,何烈胜对儿子的体能训练更加严格。在何宜德7岁那年,何烈胜就带领儿子穿越了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泊。
04.“鹰式教育”进阶
你以为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仅限于体能训练吗?在对何宜德的教育上何烈胜更加超乎常人,何宜德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跳级”生涯。入学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升入了中班,何宜德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涯。
12岁何宜德的简历
在父亲的监督和训练下,进入小学的何宜德无论是作息还是日常习惯都十分自律。每天早上6:45到晚上8点必须准时起床和睡觉,何烈胜对儿子的安排精确到每天每个时间段。除了每天的学校的课程,他的空闲时间还被安排了各种课程,何宜德完全被学习剥夺了自己的独立时间。
8岁的他就顺利通过了小升初的考试,但是他并没有选择继续上初中和高中,而是直接“跳级”参加了南京大学的销售专业的自考,因为当时的他早已自学完成了初高中的知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跳级”的他并没有因此受阻,而是顺利被南京大学录取,何宜德“神童”的名声也因此传开。
何宜德由于年龄受限不能到大学校园学习,因此他就在自己在网上搜寻资料自学,通过网上听课学习和各种试卷的训练,11岁的何宜德就拿到了南京大学自考考试的本科文凭。大学毕业后,何宜德为了挑战自己又参加了《最强大脑》节目,11岁的他与其他选手相比仍毫不逊色,最终在《斐波那契螺旋树》项目拿下了第三名。
这惊人的成果与何宜德的自律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何宜德“神童”的名声传出后,记者到家里采访,到了学习的时间,他对记者打个招呼后,就果断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开始学习。多年来,这种自律的习惯从未间断。
对于外界称何宜德为“神童”的言论,何烈胜表示他从不以为自己儿子能胜任这个称号,反而觉得他的儿子只是做了同龄人不敢去尝试的事情。何宜德如今创下的成果使众家长对何烈胜的这种“鹰式教育”蠢蠢欲动,如何让自己孩子复刻何宜德的成长之路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疑问。
05.“鹰式教育”是对是错?
在何爸的“鹰式教育”下,何宜德的确从一个被确诊为脑瘫孩子经历层层蜕变,变成了人们眼中的“神童”。在这点上,何烈胜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他也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斥责和质疑。然而何烈胜丝毫不在意,反而觉得自己的儿子正因为天生身体状况与常人不同,因此他所吃的苦也理应比常人多。
虽然何烈胜这种魔鬼式的训练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非常残酷,但是由于何宜德的成功,很多原本持反对态度的人,在见证了何宜德的成就之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这种超出同龄人的成长节奏,何宜德自己是否愿意接受?
何宜德在一次采访中,针对这一问题他这样表示:如果可以,我更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其实何宜德一直都不喜欢父亲的教育方式,但是父亲对他实在太严格了,他不敢跟父亲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何宜德多年来的无奈与妥协表现出来。
这不禁又让人想到何宜德3岁时在雪地里冻得不停大哭,央求父亲抱抱的情景,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同龄人都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何宜德却连父母的一个抱抱都得不到。
何宜德如今的成功不可否认,在这个神童的身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那些望子成龙父母的期待,可从未见过一个幼童的天真笑容,看到更多的是何宜德身上充满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
如今的何宜德依旧坚持自学的习惯,每天与电脑为伴,他很少与人交流,有时会听他的妹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这也是何宜德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何宜德看似光鲜亮丽的“神童”外表下,其实大多数时候,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使命感使他更像是一个学习的机器,
何烈胜的这种“鹰式教育”并非毫无弊端,也并非能适用于所有人。由于常年缺乏集体学习和生活的体验感,思想单纯的他与能察言观色的妹妹对话时,甚至有点像“人机对话”的感觉。为了弥补儿子这一弱点,何烈胜又决心让13岁的何宜德攻读博士。
何宜德考入菲律宾圣保罗大学
起初何烈胜想让儿子读世界前50的大学,但又考虑到这些学校的学时较长,最终选择了相对普通的菲律宾圣保罗大学。继续延续本科时的相关专业,攻读工商管理专业,以后像何烈胜那样开公司做商人。据传曾有45个国家的元首给何宜德写过信,并且曾创下11项世界纪录。
“未来可期”这四个字用在此时13岁的何宜德身上再适合不过,但是天才的路真的值得效仿吗?谁都想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试问:如果用孩子的快乐换取功成名就,你还会愿意吗?当你真正和别人置换了人生之后,并不见得会幸福。
一味地关注他人的荣誉和光芒,却不知这背后丧失的是无法挽回的快乐童年,那种痛苦与压力是常人难以负荷的,最终也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些打着“为孩子好”名义的家长,以此来操控孩子的行为和意志的人,这难道真的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吗?孩子不是父母延续年少时未完成目标的接替者,更不是自己虚荣心的筹码,他们有自己应有的自由选择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