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债旧账一起算?威马员工微博讨薪 吉利高管在线招人_吉利_亿元_员工

撰文|温冲

2月25日,一位网友自述被威马口头通知“停薪留职”,已给出劝退理由是“相比他人,你更容易找到工作”。这理由,嗯,怎么不算理由呢?这不,今天(2月27日)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就进行了转发,并抛出了橄榄枝:“我这里还缺人,可以考虑一下。”

这种互动,很快引来了网友围观与热议,调侃中,威马的危机也再次被摆在了大众视野。近来,降/停薪裁员、断缴社保、债务缠身、管理混乱、配件停发……接踵而至的问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着这个曾经跻身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企业,一步步从威马变成了“危马”,深陷泥潭之中。

而杨学良的招揽,似乎也吹响了威马要“善后”阶段的号角。

消失在社交网络上的威马

2月24日,威马发布了内部沟通信,信中承认公司遇到困难,将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以降本增效。方案则是部分员工复工复产,其余人员无薪休假,根据业务发展逐步复工复产。

决定发出后,没能进入到复工复产名单中的人,陷入了无尽的“停薪”等待中,有员工也由此走上了维权之路。所以才有了这位网友在社交网站发文维权,并表示在接到通知后,公司企业微信、企业邮箱、企业WE+系统界面,全面瘫痪(具体原因未知)。

当然,这位网友并非孤例。多方消息称,部分员工已经在威马黄冈工厂拉横幅维权。据悉,目前黄冈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与市人社部门已成立专班介入此事。

展开全文

这不是威马第一次被曝薪资问题,早在去年10月,威马就曾发内部沟通信实施降薪,M4及以上几倍管理者发放50%,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该网友也表示,自2022年11月起,威马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一直处于拖欠状态。且个人部分已经由公司代扣缴,但并未上缴到社保账户。

可以说,如今还陪着威马成长的员工,几乎都经历过降薪,也经历了拖欠,但是他们仍旧愿意与威马共患难,但是这份真心与付出,并没有得到更好得对待,反而陷入更深的漩涡。

实际上,威马所面临的不只是停薪欠薪等内部问题,黄冈工厂几成空城、温州工厂停摆,多地门店停业、人工客服缺位、APP及小程序无法使用……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售后,威马几乎在各个关键环节都在经历停滞。车主甚至不得不在网上喊话威马,崔发配件,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威马始终没有说活。威马在2月17日发布的声明中也仅表示“财务部门擅自立项”“企业靠黄牛刷单的千万级项目”“管理层为自己项目开绿灯”等言论均不实。只有沈晖在转发这条声明时提了句“正在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等我们的好消息。”

然而,沈晖口中的“好消息”还没有等来,威马就再次失声了。2月17日之后,威马的官方账号以及沈晖的个人账号都停更了,仿佛消失在了社交网络上。

烧钱消磨掉了所有的高光

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威马没钱了。

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逾 20 亿新融资,迟迟未到账,让威马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回望威马的发展,不得不感慨这世界变化太快。

2018年风光无两的威马,一度以黑马的身份成为“资本宠儿”。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了12轮融资,额度达到350亿元,这一数字远高于 “蔚小理”当中任何一家上市之前的融资金额(最高188亿元)。

在资本热度的堆叠下,威马交付最高曾排至第二名,成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威马的交付量虽然也在增长,但是开始跟不上其他新势力品牌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在“蔚小理”均实现年销超12万辆时,威马却出现了33.3%同比下滑,交付量仅为29450辆。

销量不佳,直接的反馈就是亏损。根据威马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其在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2亿元、47.43亿元,同期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174.35亿元。

在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威马的花钱的速度却成高增长态势。过去几年,威马不仅自建黄冈和温州两地工厂,还大量扩充经销商门店。数据显示,威马门店数量已经从2019年初的46家扩至2021年底的621家,翻了13倍多。仅2020年和2021年两年,威马就像经销商支付了23.96亿元的返利及补贴金额。

缺钱,又无法自给,那就继续融资。于是,威马在去年6月冲击港股IPO失败之后,选择借壳Apollo智慧出行赴港上市。但是,已经站在悬崖上的威马,难言大厦将倾的命运。

威马所要做的,或许就是像沈晖此前分享的“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一样,先走出眼前的“生死局”再谈未来。

番外:吉利在线招揽有源可塑

当威马员工讨薪,遇上吉利在线招人,评论区秒变BOSS直聘现场。

在威马身处水深火热之时,杨学良的评论区却成了招聘现场,吸引了包括长安深蓝4S店以及其他汽车爱好者投来的“简历”。

这波操作,不仅让吉利收获了“老板大气”的赞评,还让更多人知道了吉利以及其刚刚发布的新品牌银河正在招人,大有一种“吉利欢迎你”的姿态。

吉利在玩一种很新的招聘。

事实上,吉利与威马的渊源远不止于此。创业初期,威马的核心团队由六位联合创始人组成,分别是沈晖、陆斌、杜立刚、张然、侯海靖和徐焕新。其中,除了已经离职的杜立刚,其他人都与吉利有关,包括沈晖自己。

资料显示,沈晖曾任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并主导了“吉利收购沃尔沃”案;陆斌(已离职)曾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然(已离职)曾任吉利控股CFO和执行董事,侯海靖曾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和成都公司总经理。此外,徐焕新也曾在沃尔沃负责新能源技术的开发。

正是与吉利高度关联度创始团队,让威马陷入了侵权风波。此前EX5引发了吉利控股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案,该案件在去年12月一审判决,历时4年。

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结果,原告胜诉,威马系多家公司(被告)需赔偿吉利控股及吉利汽车研究院(原告)700万元,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此外,威马汽车要停止使用用于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法院审理后认定,这5个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汽车。

如今,杨学良出面“挖人”,并向威马员工抛出橄榄枝,似乎在回应着什么。不过,他更多的还是在为银河蓄力。2月23日,吉利刚刚发布了旗下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正是需要人才与声量的时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