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地铁_自己的_中国_人群

落叶飘零赴重生,翠绿蜕变多彩成。

落笔于2011年

每个人都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认定了就走下去,不能成功,也是心灵的花园,人生就不会寂寞和孤独。在汪洋的文字里爬行,有一点世态炎凉的感知,透不过气来,又有一种没有尽头的渴望牵拉着我的意志,在飘逸的短文间飞舞,似乎让淡味的人生有了一丝的味觉和温暖。

这种滋味或浓或淡地伴随着人生的支点,调解着宽阔的夜空。

一封来至《中国散文学会》的信函让我对我的文字有所认知,我被选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品收录在《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并且到北京参加《首发式暨中国散文家代表作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同时也被收录《中国当在作家大辞典》这样的信息对于一个偏远山区里的一个小职员来说无非是一个梦里开花的时节,心灵花园结果的季节。

有一种感觉,我似乎嗅到了更遥远的花香,来自于陌生的呵护,有一点悄无声息的感动,在默默地融入我的肢体。人生是漠然的,品味它时才感觉到时间的短暂,往往在回味中总有颠倒的感觉。什么是价值,就像时间流淌的河漫过人的路途,注意到的和没有注意到依然存在着。所有的现象,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这是许多个陌生的爱好文字的人群的共舞,是文字将这些独舞的人群感染在一起,形成一个氛围,释放着一种潜在的心态,美不胜收的心态。有声有色的博爱心态。

在北京大多的时间都埋在地铁下面,和更多的陌生人在一起默不作声的坐着,等待着终点。这个空间里的人都是面对面地冷漠着脸,和火车上的人群一样板着脸,和我的家乡里的大客车上的人群一样,却不像网络里那样天各一方的融合,天各一方的多姿多彩,天各一方的灿烂,天各一方的心灵相惜,这是一种陌生的两种感觉,陌生的两种境界。

适应一切,是我的特点,不说话即是融合的恰如其分。

有一个面无表情的小青年却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和所有人交流,一身干净的衣服和他的脸一样干净受看,胸前挂着一个很时尚的背包,一边弹着吉他一面唱着歌,歌声和他的琴弦一样好听,有的人转过身去,有的人看着,有的人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有的人微笑着往那个口袋里放零钱,我给了他一个苹果,他还是没有表情,依旧唱着《开往春天的地铁》,在地铁里循环。也许这是他的生活,沉默的表情并不沉默的内心透晰这我的心灵地处那块曾经的荒野,一种深沉的渴望拉着我思绪回到我的家乡的小山村……

展开全文

随着人群来到地铁的出口,即将露出地面的时候,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干净的让人喜欢,脚旁放着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零散的碎钱,挺直着身子认真地拉着小提琴,眼睛里似乎含着无穷的泪水和恬静的渴望,那《梁祝》的曲调婉转在我的心里,我同样拿出了一个苹果,悄悄地放在她的盒子里,她停下一切动作,似乎本能地拿着苹果跑到一个拐角递给躺在地毯上的老人,又迅速地跑了回来。这小女孩一连串的动作,揉着我心中的笔墨,一滴滴的滑落……

来往的人群从我们的周围闪过,让我品尝着在人群中的滋味,每一张陌生而又沉静的脸都是那么可爱,走自己的路,走在自己的心理,走在自己前方,没有人轻易放弃自己的方向。当我走出地铁的时候,眼前一片明丽,繁华胜景。

青苔留有斑点绿,小鸟无声林间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