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之健康地发展,常常是我们困惑较多的地方。通过对心理健康指导师的学习,帮助我了解到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可能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今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内容之一。现在谈谈自己本次学次的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学生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很多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地。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