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为什么石原莞尔没有被定为A级战犯,甚至只是作为“证人”而非“战犯”出席法庭_莞尔_日本_关东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莞尔 莞尔 日本 关东军

本文目录

  •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 为什么石原莞尔没有被定为A级战犯,甚至只是作为“证人”而非“战犯”出席法庭
  • 大家怎么看待石原莞尔
  • 子之武城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石原莞尔有三个原因没有被列为战犯。第一就是,石原莞尔是强硬的反对东条英机分子,美国战后处理战犯,是不是反对东条英机,这是一个重要指标。

另外,石原莞尔在七七事变的时候,极力阻止战争扩大,不主张全面侵华。在七七事变的时候,本身石原等人把持的军部下达的命令是:负责确保渤海湾海港至北平的交通与保护侨民;对卢沟桥事变,本着不扩大的方针,力求就地解决。

但是,新任日本中国驻屯军实力香月清司在7月11日,抵达汉城的时候,朝鲜军司令小矶国昭则利用这一机会,力劝香月清司对华北问题持强硬态度。12日在天津,关东军副参谋长今村均,还有那个辻政信都跑来,鼓吹扩大战争,关东军将会提供支持。

最后,战争扩大派占据优势,石原莞尔等人被日本赶出了军部,所以战后在我国也没有被审判。第3个就是,石原莞尔是一个铁杆的反苏分子,这在战后也是让美国不审判他的一个原因。

最后就是因为在七七事变以后失宠,被赶出军部,实际上石原莞尔这个918事变的策划组和指挥者,在二战时期没有得到什么权利,基本上就是在担任闲职,或者直接就是在家里待着。

石原莞尔在日本陆军是一个异类,非常重视武器和战略,而不是精神力,在1941年就强调原子裂变的重要战争作用。在30年代初期,提出中国各个地区有高度自给自足的能力,如果开战,那么就会变成持久战,对日本不利等等。

为什么石原莞尔没有被定为A级战犯,甚至只是作为“证人”而非“战犯”出席法庭

二战日本宣布投降以后,以美国为首的战胜国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远东军事审判厅,目的就是为了惩罚日本战犯,随后日本的一些战犯被处以绞刑。

比如东条英机、板桓征四郎、土肥圆、庄本繁等人被认定是A级战犯先后被绞死。

(东条英机)

讲真这四人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比如板桓征四郎、土肥圆、庄本繁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东条英机是七·七事变的主谋。这几个人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被绞死死有余辜。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同样作为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时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后来的日本陆军中将石原莞尔却没被认定为A级战犯,只是作为证人出庭指证板桓征四郎的罪行,石原莞尔为什么没受到任何惩罚呢?

石原莞尔之所以能逃过惩罚是美国驻日总司令麦克阿瑟一手造成的,麦克阿瑟帮助石原莞尔脱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学校毕业的一位高材生,其军事理论和作战能力十分出色。在1931年期间,石原莞尔出任关东军作战主任,他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当时他和关东军作战参谋板桓征四郎臭味相投,二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板桓征四郎)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关东军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三省,东三省彻底沦陷。

到了1932年3月,以板桓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圆等军人为首成立了伪满洲国,末代皇帝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伪满洲国成了日本的傀儡政权。

事后石原莞尔声称关东军不是侵略中国,而是帮助溥仪复辟。

石原莞尔有着不同于其他军国主义狂热的头脑,他有冷静深远的思考。他制造九·一八事变,最初的目的就是成立傀儡政权,一方面为日本掠夺物资,第二以东北为根据地,向西可以控制中国,向北可以控制苏联。同时他认为按当时的日本经济情况和实力来说,日本还没有能力占领全中国。全面侵华要从长计议。

由于石原莞尔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被关东军称为“满洲国之父”,随后石原莞尔成了日本军人崇拜的偶像,一些驻日军官纷纷效仿。

(石原莞尔)

此时作为陆军最高长官的东条英机不甘人后,阴谋发动个指挥了七·七事变,东条英机声称三个月内占领全中国。

这时石原莞尔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侵略中国时机不成熟,但急于求成有所表现东条英机怎会听他的建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本掀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从战后的结果来看,石原莞尔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虽然推进的很顺利,别说三个月,三年后日军也没有完全占领全中国,反而陷入了中国抗日汪洋大海中,假如当时接受石石原莞尔的建议,也许中国抗日还要更艰难。

由于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的政见始终不合,石原莞尔从心里看不起东条英机,表现出对他的不尊重,东条英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只是等待机会报复石原莞尔。

到了1941年,东条英机从陆相上位成了日本首相,为了报复,石原莞尔被东条英机解职,把他编制到了预备役部队,石原莞尔失去了前线指挥权。

(麦克阿瑟)

当年,东条英机制造了“偷袭珍珠港”事件,日本出动飞机炸毁了美国驻太平洋舰队,随后美国加入二战。

当时石原莞尔被解职,所以没有参加偷袭珍珠港事件。这也成了他没有被认定a级战犯的原因之一。

在东京审判时,石原莞尔为了推脱罪责,向美驻日总司令麦克阿瑟写了一封求援信,大概意思说自己只是一个文职参谋,没有具体参与战事,还说自己一直反对侵略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人。

凭心而说,石原莞尔确实反对东条英机全面侵华,不是他爱好和平,而是基于日本利益的考虑,反正当时侵华是为了以后有条件时侵华,是阴险的计谋。

石原莞尔鳄鱼的眼泪是多么的虚伪,麦克阿瑟决定帮助他脱罪。

为了让石原莞尔出庭指证板桓征四郎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谋,考虑到石原莞尔没有对美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麦克阿瑟出发点是基于美国利益考虑,至于石原莞尔对中国造成了多大损失不在麦克阿瑟考虑之列,东北沦陷造成东北百姓死了多少也不在麦克阿瑟考虑范围内,东京审判本来就是以美国为首西方列强所左右,中国的利益屡次受损,但国弱有什么办法呢?

就这样石原莞尔没有被认定为a级战犯,最终逃过了一劫。

文/秉烛读春秋

大家怎么看待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一个军事理论者,也是一个政治能力者。他能够看得很远,知道事情在发展中出现的变化,这是许多日本学者不及的人物。

石原莞尔是许多政治对手中最可怕的对手。

子之武城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此文出自:《论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孔子来到武城,听到琴瑟之声。

夫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呢?”

子游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居上位者,懂得处世的道理才能爱人;居下位者,懂得处世的道理才能服从管理。’”

孔子说:“学生们,偃说的对。我刚才的是玩笑话。”

读解:

孔子在说错话之后,对于弟子的疑问,虽然承认了错误,还要加一句“我是开玩笑”来为自己开脱,以此事为例说明没人能做到在错误被人指摘出来时坦然接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