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光(王灵光河南农大)_创业_河南_插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灵光 创业 河南 插队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学生毕业“插队”当菜农 

大学生毕业“插队”当菜农 

大学生毕业“插队”当菜农 

大学生毕业“插队”当菜农 

2010年5月,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毕业的魏长掏出全部积蓄,又向老师借了一笔钱,在福建闽侯白沙镇林柄村租了7亩地,开始了他的“社区支持农业”实验。在魏长看来,到农村当“插队知青”才跟他的专业对口。

王灵光今年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他没有选择就业,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搞起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从农民手中承包土地,通过专家指导,采用科学的手段统一播种、灌 溉 、施肥,雇用当地农民耕种,不仅让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自己也获利颇丰。

“我们鼓励王灵光这样的大学生创业,他读大三时就开始创业,勇气难能可贵,为此,学校资助了他5万元经费。”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德东说,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河南农业大学开展了“走近创业校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校友创业典型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向91名创业成功校友发放问卷发现,作为一所以农业为主的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72%。

专业涉农创业有便利

许多农业院校经过长期发展,正在成为多学科型大学。杨德东表示,经过统计,农业大学的涉农专业相应在萎缩,所占比重在40%左右,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以涉农专业的学生居多,其中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动植物制药、生物制品、饲料、种子生产及营销、园林绿化的约占71%,在此次接受调查的91个创业典型中,有66个为涉农专业毕业生,占被走访创业校友的72%。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找到了创业方向。资源环境学院的王洋在本科期间就与同学尝试创业,2008年研究生毕业时,与同学创办的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也初具规模,成为河南省大学竖枝生创业首批扶持项目。他们利用自身所学,研究无土草坪的栽培技术,边研究边实践,目前已经拥有环保型无土草坪生产、立体绿化专利3项。2009年,他们获得投资公司30万元资助经费,并入驻岁袜河南国家大学生创业园区。同时,他们还把无土草坪应用到婚礼、展会、工艺品等领域。

“涉农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适合创业。”杨德东认为,农学专业社会需求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乎纤激,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为农业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毕业生多在10年内创业

作为创业成功的校友,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庚辰等人经常回到学校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们的创业故事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秦英林经常给大学生介绍自己创业的例子。他在毕业工作3年后放弃铁饭碗创业,创办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经过19年发展,公司现拥有11000多名职工,有5个饲料厂、20个现代化猪场,年出栏生猪50多万头,成为较大的集约化养殖基地。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